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回乡间 >

第43节

重回乡间-第43节

小说: 重回乡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唐小燕有写稿子放进桌洞的习惯,找了个时间把和她玩得好的男生约了出来,两个人一块进七班。谁知唐小燕那天就这么巧把稿子寄走了,让方萱扑了个空。

    学校对方萱的处置也下来了,开除。

    就算方萱爸爸再怎么祈求也没办法让学校改变主意,方爸爸听说事情是因为方萱偷了唐小燕的东西,便把在兜里揣了五十块钱,找到唐小燕的教室要替闺女还给她,希望唐小燕能为闺女说句话,别让学校开除她。

    唐小燕没收他的钱,他求的事情也没答应。老师帮她把方爸爸劝走了,事情到此算是暂时歇下了。

    唐小燕把《花一样的少女》稿子寄给许编辑不久就接到了她的电话,问起这篇言情小说的事情。

第5章 …2二更() 
放下电话,许编辑拿着稿子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刚才唐小燕说的那些话太令她震惊了,她想不清楚,这么一个小姑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野心。她能写出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不能写的童话,当初跟她谈判的时候也表现的完全不像一个孩子。

    唐小燕早慧的厉害,许编辑从没有见过有哪个女孩在她那样的年纪会有那样的魄力和能力。

    前两篇童话小说,从市场读者的反馈来看,无一不表明了唐小燕的文笔写作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她看问题的视角永远是高别人一头的。

    女扮男装的梗不是没见过,湾湾言情里面也是时常能看到的,只是许编辑从没看过有哪个作者能把一个算不上特别新的梗写的如此富有浪漫气息。

    唐小燕的文总是让读者特别的有代入感,把自己代入到主角的情感中,体会故事的悲欢离合,和其中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

    唐小燕就是有这种魔力,她能用自己手上那支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让读者跟着她的步伐往前走。

    这篇言情从头到尾没有露骨香艳的描写,很清新的文字,可就是许编辑这个已经结过婚的女人,都能从这篇小说里产生童话爱情的幻想,更别说十几岁的小姑娘了。

    刚才唐小燕还说,这篇连载小说让杂志卖得好,到时候做出版,连带着影视拍摄也考虑了进去。

    “许阿姨,你想想,一部《还珠格格》就让国人这么激动,无非就是它轻松搞笑的基调和里面完美的爱情吸引了观众。生活中正因为碰不到完美的爱情,她们才会从小说和影视中寻找。

    我写这篇小说重点不在出版,而是影视拍摄。小说出版的受众范围还是远比不上电视来的广,杂志社不是已经联系合作要拍动画片了嘛,那这篇小说拍成偶像剧也不成问题吧。”

    这是唐小燕的原话,她说起这个时完全是认真的不容人忽视的语气。

    许编辑自认她的事业心要比家庭妇女心强得多,可比起唐小燕来,她自愧不如。

    这个女孩子的事业心不仅强,眼光还好。

    她如今年纪还小,再等几年只怕更了不得。

    许编辑在这里如何的激动,唐小燕并不知道,星期天放假她已经坐了车子回到唐家村。

    唐建宝的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罗顶乡的风俗,孩子出生一个星期,家里会办宴席,夫妻双方远近的亲戚都会赶过来,带着一篮子一篮子的礼物,还要给孩子见面的礼钱。

    唐小燕赶了个巧,星期天正好是宴席的时候,一大早起来吃了饭去后面大娘家看热闹,就见门里门外已经挤满了人。

    嫂子王芳芳娘家人还要等一会来,门口站的是唐家的中老年妇女们。二奶奶、三奶奶、四奶奶以及五奶奶都来了,还有她们下面的儿媳妇,带着的小孩子,热热闹闹一群人都挤在了屋里。

    王芳芳投胎生的是个闺女,农村人想儿子想孙子,投胎是闺女,那肯定得接着生二胎的。只可惜王芳芳这第二个孩子还是个闺女,大爷大娘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定然是不乐意的。

    这些年生孩子不像以前那么严了,只要交了罚款,生几个都是你的事情。唐家村这里,家中有两三个孩子的随处可见,生四个孩子也不是没有。

    所以,唐小燕料定,王芳芳肯定还要接着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

    这个新出生的小女婴长得很是白皙漂亮,尽管还小,可是五官一眼就能看出来,长得和唐建宝像极了,简直就是缩小版的唐建宝。

    唐小燕挤过人群凑到床头前,小心翼翼摸了摸这个小侄女的手,软乎乎的。小侄女的眼睛闭着,嘴巴一砸一砸的,像是被众人的议论声给惊到了,张嘴哇哇哭起来。

    她的哭声特别响亮,是个很有力气的小闺女。

    “饿了吧,你喂她没?”

    旁边的二奶奶看着小女婴哭了,忙对王芳芳说。

    大娘今天可忙坏了,来来回回,又是招呼客人,又是寻找东西,还得分心来照看儿媳妇和小孙女。

    听二奶奶说是饿了,大娘忙对王芳芳道:“你赶紧喂喂她。这里人忒多了挤得慌,小孩都出去,往外边玩去,别在这里呆着。”

    说着把一群玩闹的小孩子往外赶,唐小燕也属小孩子行列里。

    见有唐母在这看着,她想着超市那边唐父大概会忙不过来,于是从屋里出去朝自家超市奔去。

    今儿来参加宴席的多半是从唐小燕家的超市里拿的东西,家里亲戚多,不可能每个都白送,所以钱还是要拿的。

    等唐小燕赶到超市,就见已经上四年级的唐建程正坐在门口收钱的桌子后面,有模有样的给人找零钱。

    超市里货架子上都填满了货物,这两年唐家村的经济情况正在逐渐变好,大家也都有散钱买些对他们平日来说不怎么吃的奢侈品,外出打工回来的父母给小孩子买玩具也出手大方起来。

    家里一忙,唐母顾不过来,唐建程就主动帮忙。他脑子好使,记东西又快。有时候唐母记不清楚,差点给人找错钱,也都是唐建程眼尖给纠正了。

    唐建程从小就皮,和唐小燕吵架打架不知道有多少次,两人每次都会为了父母为他们买东西不均而起争执。

    但是随着渐渐长大,唐建程懂事起来。

    他知道自己不如唐小燕厉害,可以为家里赚很多钱,但他是家里的男子汉,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父母减轻负担。

    唐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学习好又懂事的典范,经常被其他人挂在嘴边教导自己的孩子。

    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了唐建程和唐小燕的代名词。唐小燕因为上了初中,很少回来,更是被村里的小孩子们当成传说,每次从街上过去都能感觉到,自己被盯了。走哪儿都能感觉到热辣辣的目光。

    这不,才进超市的门,迎面就被平德给撞上了。

    平德的姑姑就是陈淼的娘,两人是表兄弟。论辈分,平德要叫唐小燕一声姑奶奶。只是双方关系远,又差不了几岁,姑奶奶是千万的叫不出口。

    平德本来是要出去的,结果见唐小燕进来,他又不走了。

    “恁哥哥今儿没来?”

    平德摇摇头,道:“俺姑姑没来,俺娘叫我来来买袋盐。”

    “你现在上几年级啦?跟建程一块呗?”

    唐小燕问着话走到唐建程旁边,搬了个板凳坐下。见唐建程弄了个本子正在记账,一笔一笔写的还挺清楚。

    平德回答了唐小燕的话,有些为难道:“我能借你本书看看不?刚我跟唐建程借,他不给我。”

    他和唐建程两个人年纪相仿,玩的时候多。不过对于借书这种事情,唐建程一向的吝啬。

    知道唐建程的性格,唐小燕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道:“人家平德跟你玩的最好啦,你咋不愿意借书给人家看?”

    “那我还没看完哩,你要看其他的借给你。”

    唐建程撅着个嘴,特别的不乐意。

    “这个不是有第一第二两册的嘛,你看上册就借给我下册呗。”

    平德力争,唐建程不情愿道:“没看上册你看啥下册,又看不懂。等我一发看完了再给你。”

    “你们看的啥?”

    唐小燕把唐建程塞在抽屉里的书翻出来,原来是一本蜡笔小新的漫画书,和小学课本差不多大,还是彩色的。

    自从零花钱变多了,唐建程给自己买书可从不吝啬花钱。一本一本的课外书被他拿回家,看完了就撒在一边。到现在家里已经积了一箱子的课外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被唐建程翻出来看。

    唐小燕想到这,心里一动,突然想起唐家村是没有图书馆的,不说唐家村,整个罗顶乡也没有,那种卖书的小书屋也少的可怜。

    每次赶集的时候到了,常常能见到路边的小书摊。

    可是小书摊上卖的都是成人的书籍,多半还是黄色的三流书刊,根本不适合小孩看。

    她现在赚钱了,又是以儿童小说做起点,有了帮助同村儿童摆脱精神知识贫乏的能力,为什么不为唐家村的孩子们办一间书屋呢?

    让他们不用跑大老远去县里找书,只在自己村里就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而且,这样做也能造福周边的村子,是一件大大的善事。

    唐小燕起身走到电话机旁,这事还是需要许编辑的帮忙。

第5章 …3一更() 
“办一个图书馆?”

    许编辑被唐小燕没有前兆的话弄得迷了一下,电话那头唐小燕点头,知道她看不见,语气愈发的郑重了。

    “其实算不上图书馆,只是一个小书屋。村里的条件有限,小孩子想看书也没地方找。我就想办一个小的书屋,进一些小孩子适合看的书,大家就不用大老远的跑到县里了。”

    唐小燕的手指绕着电话线缠了一圈,看着旁边唐建程略带吃惊地望着她,微微一笑,接着许编辑的话说道:“对,这个事需要您的帮忙。您看晋市那边图书杂志多,而且我就认得您一个熟人,所以想问问您能不能帮我这个忙。”

    许编辑正想说话,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底下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叠资料进来,刚想说什么话,许编辑冲着她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既然这样,我问问总编辑。这是好事,你这么小年纪就能想着为自己家乡做贡献,我得表扬你。”

    等许编辑放下电话,原先进来的小姑娘立刻上前将手里的资料递给她。许编辑为人一向是和蔼可亲的,除非你做的不对她才会大声斥责,所以在她手下做事的一般都不怕她。

    小姑娘听到刚才许编辑叫电话那头的唐小燕的名字了,知道这就是杂志社的一颗摇钱树,小小年纪写的书本本大卖,最新寄过来的稿子已经在杂志上连载了,那个爱情故事看得她如痴如醉,恨不得自己就是里面的女主角,可以有那么一个完美无瑕的男票。

    “许编辑,能问您个事儿吗?”

    小姑娘叫王瑛,才毕业来杂志社不久。她上学那会就喜欢看杂志社的书刊,毕了业就直接投简历来这里工作了。

    “什么事?”

    许编辑把头从资料中抬起来,就听王瑛兴奋道:“刚才您打电话的是小燕子吗?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再来晋市?”

    上一次唐小燕来晋市,王瑛还没进杂志社,没能亲眼见到她喜欢的小说的作者。和杂志社其他的人打听小燕子的情况,他们也只能说一说官方的形容词,什么长得很漂亮啦,很懂事很孝顺她母亲啦,这些都是概括又抽象的,根本不能在王瑛脑海里勾勒出具体的人物形象。

    她就是很佩服唐小燕这么小的年纪,能写出那么好的小说,因为没见过面,只是从小说和别人口中得知关于唐小燕的事情,王瑛几乎是把唐小燕当偶像看待的,对于见面十二分的期待。

    许编辑知道王瑛进杂志社有一半是因为喜欢杂志社的刊物,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唐小燕。因为面试的时候,王瑛直接来了一句,我来这里工作有一点心愿,是希望可以见到小燕子,她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

    王瑛有能力,杂志社自然录取了她,还特别好心的把她安排进了许编辑手下做事。

    见王瑛问起唐小燕,许编辑笑道:“你就这么想见你的偶像?”

    “那当然,我跟她心灵相通,她写的作品我全部都看了,每一个都合我的胃口。尤其是最新的这一部爱情小说,男主角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你说,她这么了解我,我不去亲眼见见她,是不是很可惜?”

    许编辑一挑眉,想到刚才唐小燕说的,为唐家村办一个书屋的事情。

    这是以唐小燕的个人名义,也就只能办一个书屋。但是如果杂志社以慈善捐书的名义,也参与进去呢?

    杂志社自从红火起来,也参与过不少的贫困山区捐献活动,但那大都是跟在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