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满城春 >

第50节

满城春-第50节

小说: 满城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日后要步入仕途肯定是轻易的事。只是没有强大的世家背景,想要爬得很高,也是难事,恐怕要花费比世家子多十年的功夫。柳家再好,也不能为他这外姓人增添筹码。
  柳雁探头去看他的伤,没闻到浓郁的药味,才确认伤好了许多,“褚阳哥哥,书院挺好玩的,等你伤好了,我和你一块去。”
  齐褚阳见她颇有兴致,想着以她的脾气过不了多久就会腻烦了,届时不是她和自己去,而是他得拽着她去吧。看见柳雁就想起桉郡主来,问道,“已是二月,桉郡主还没从萧城回来么?”
  柳雁竖了竖耳朵,萧城?那不是离京城挺远的地方,难怪一直没瞧见她,原来是去了那。
  楚清辞说道,“昨日才回京。”
  齐褚阳顺口一问,楚清辞倒记在了心上,回去就跟妹妹说齐褚阳问起了她。代王妃也在一旁,听见这话,手中茶盏微顿,“好好的问起桉桉作甚?”
  楚清辞也不知,笑道,“平时妹妹不是也会在旁看我们比武练剑么?聊得好罢了。”
  代王妃可多想了些,齐褚阳年纪虽小可也看得出五官日后必定俊气,人倒也聪颖。但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孤儿,日后再怎么成事也爬不上高位。儿子同他交好已经是给了莫大的面子,万一他野心大些,对自己的女儿起了杂念怎么办?年纪都还小,自小玩在一块,可最易有什么的。想来想去不放心,等夜里代王回来,就将这事和他说了。
  代王笑道,“桉桉才多大,你就操心这个了。”
  “姑娘家的心眼开得早,等她真喜欢上了,那就来不及了。”代王妃跟他理着衣襟,字字道,“不如让清辞再寻个陪练的吧。”
  “为夫看褚阳是个好苗子,当初他父亲不也是赤手空拳凭自己的本事做了副将。可惜……”代王叹气,“英年早逝,否则他日定能像北定侯那样封爵。”
  王妃皱眉,“不是说只是失踪么,尸首未寻,连褚阳都不愿承认他已去。”
  “谁又知晓。”代王又说道,“岳母身体已无恙,桉桉陪了半月,她老人家也十分高兴。又问为夫桉桉可有同哪家定娃娃亲,看样子,是想给展来定下桉桉的婚事。”
  王妃笑道,“表兄妹结娃娃亲的不少,展来也是个好孩子,亲上加亲,岂非很好。”
  代王淡声,“桉桉还小,不急。”妻子娘家往日是好,但如今也没落了大半,要他将女儿嫁过去,他舍不得。可妻子这样应话,却分明是想借女儿的郡主之名,帮扶她娘家的,这心思他不喜。若真能重回那时风光,也不至于他帮了几年都扶不起来。真点头同意了这亲事,那就太对不起女儿了。
  &&&&&
  二月二,龙抬头。大地解冻,春耕将始。因年后至今都未下一场雨,今次圣上十分重视,让国师开坛向龙神祈雨。而万卷书院,也如往年那样,拿着灯盏去照房梁角落,捉蜈蚣虫子。
  书院设有数十间寝室,除先生所居,另供已成年、来京考试的学生居住。加上藏书阁、厨房、伙房,以及二十四个班,五六百学生各自分派了区域驱虫,也并不是个简单活。
  柳雁拿到分派的小油灯,只觉无趣。每到二月二,都是下人提灯去捉的,哪里要她动手。而且虫子长得那样丑,就算看见了她也不想去抓。
  郑昉数了数人数,已经来齐,就等着院士敲钟开始。见其他人都乖乖站着,就柳雁东张西望,真是个不安分的主。轻咳一声,说道,“今日午食……”
  众人立刻竖起耳朵,小小的脑袋瓜子齐刷刷看向先生。
  书院大门午时不开,申时才开门,不许私带米粮,都要在伙房用饭。一荤一素一饭,喜不喜欢吃都要一块吃,不吃便挨饿。
  柳雁嘴巴不挑,伙房的饭菜称不上好吃,但也不至于吃不下去。这会一听提及了午饭,也下意识往那看去。
  郑昉说道,“为应今日之景,中午添一个龙鳞饼。所以要好好捉虫,否则就没你们的份了。”
  为了吉利,今日什么事都跟龙有关。米饭叫龙子,馄饨叫龙牙,那在蒸饼上印个龙鳞状来,便是龙鳞饼了。
  一众孩童已是高兴,柳雁抬了抬手,“先生,是什么馅的呀?”
  一问就问到点子上了,众人又往他盯。郑昉“咳咳咳”着偏头,“只是蒸米饼,没馅。”
  众孩童当即泄气低低嘘声,竟是素的。
  郑昉忙补话,“印有龙鳞哦,十分精美。”
  孩子到底是孩子,以好吃为主,吃进嘴里什么模样都瞧不见了,好看有什么用。这会再说什么都没了动力,只是乖乖等敲钟。
  郑昉颇为无奈,再看看柳雁,又东张西望,没有片刻安静。唉,赶紧去春分班折腾宋先生吧,心累得慌呀。
  “咚……咚……咚。”
  钟声沉闷响起,别的院落已经传来动脚的声音,郑昉一声令下,一众孩童也纷纷提灯往自己该负责的地方走去。
  柳雁要走时被旁人撞了一下,灯油倾洒了大半。她提了提灯,油在灯里,一不小心就要洒出来,万一溅在她衣服上怎么办。便去找郑昉,“先生,灯油溢出来了。”
  郑昉拿来一看,溢出大半,点燃灯芯也撑不了多久,“那你待在这不要去了。”
  柳雁可不想一人待在这空荡荡的地方,摇头,“您帮我添满不行么?”
  “先生还得跟着去,不得空。”郑昉见学生都已经走远,略急,“你去藏书阁,去搭把手搬书,那不用灯火。”
  比起虫子来,柳雁当然更喜欢书,立刻应声,自己往藏书阁跑去。
  郑昉在她背后喊道,“午时记得去伙房。”
  “知道了。”柳雁又朗朗说道,“去吃没有馅的龙鳞饼!”
  “……”郑昉只觉挫败!
  书院生源分为二十四节气班,简分春夏秋冬,在藏书阁整理书籍的都是先生和冬以上的学生,个个都是高个头,突然看见个小丫头钻进来,纷纷笑道,“小丫头,你是哪班的?”
  柳雁认真道,“惊蛰。”
  那人打趣道,“惊蛰的不是去前院捉蛐蛐么,跑这来做什么?”
  柳雁转了转眼,“那就说明这里有蛐蛐呀。”
  众人一听,往脚下看去“有蛐蛐?”“藏书阁怎么会有蛐蛐?”……
  柳雁听着,抿笑继续往里走。这里她来过一回,先生带他们将整个书院走一遍时来过。这儿确实挺大的,不过比起皇宫藏书的地方,还是小得很。
  搬书那样累的活,她才不做。待她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躺着,到了午时再去用食。一楼都是人,想找个清静地都找不到。干脆爬了楼梯,往阁楼去找。
  一人瞧见,笑问,“小丫头,难道蛐蛐会在阁楼么?”
  “说不定真有。”柳雁答完,就爬了上去。
  阁楼比起下面来,阴暗无光,她蹲在地上用手指刮了一刮,没多少灰尘,应该刚清扫不久。借着窗户缝隙照入的光还不足以看清地形,她往那边走去,想打开窗户找个好地方。就算这里不能躺,不过也总比去搬书好,要是待得闷了她再下去。
  她摸索着往前走,小心翼翼,生怕有什么东西。眼见窗户就要到了面前,脚下却碰到个软绵东西。也不知是什么,瞪大了眼抬腿,又用力踹了一脚。这下听见一人闷哼的声响,吓得她忙往后退了两步。
  “谁在那?”
  暗处隐隐有个人影坐起身,揉着腰身,声音又无奈又倦懒,分明是在那睡了半日,被她踢醒了!
  “不是说不清扫这的么,怎么还会有人来。”
  少年声音慵懒,柳雁确定不是鬼,也不怕了,“原来你也是跑这偷懒的人。”
  “也?”那头音中带笑,“幸会幸会。”
  柳雁也忍不住笑,“幸会幸会……刚才那一脚踢得有些重,你没事吧?”
  “有。”少年腔调无比认真,“你踢着我肋骨了。”
  柳雁语重心长道,“所以你下回要挪个地方偷懒,不然还得被人踹伤。”
  少年怎么听着这话还得感谢她一番……他坐正了身子往那看,借着点点光照可以看出还是个小丫头,要矮自己许多,“小丫头,你刚才就不怕么?”
  “怕呀,你没看见我都吓得退后三步了。”
  “那现在不怕我是坏人?”
  柳雁瞅了瞅后头,“不怕,你要是要抓我,我怎么也比你快下去。而且楼下师兄师姐都在,我喊一嗓子他们就冲上来了。”
  那头语调略有恍然,“原来你也是这的人,你应当还是春季六班里的吧?那怎么会在这?”
  柳雁撇撇嘴,“我看你也不可能是冬季六班里的人呀,怎么会在这。”
  言语犀利,是个不吃亏的小姑娘。他笑笑,“那我这坐的地方给你,干净。”
  柳雁摆手,虽然他未必看得见,“不用,要是不弄一身灰去见先生,他定要说我没做活,然后不给我分龙鳞饼。”
  少年叹道,“又是龙鳞饼……这习俗我瞧往后都不会变了。”他又道,“伙房做的糕点类十分难吃,兴许是做得少的缘故。”
  柳雁本来也没兴趣,这么一说更不期盼了,只是还是得要的,否则别人都有,就她没,岂非一看就知道她偷懒了?万一被哥哥姐姐瞧见怎么办?那母亲定要说她是小懒人,逼着她自己穿鞋穿衣了吧。
  她坐在地板上抱膝微恼,“为什么二月二会有这么多事,跟平日那样过不好么。”
  “今年春日不似往年,往年已经连下半月小雨。连京城都艳阳高照,只怕别的地,立夏之后,日头一烈,就要闹旱灾了。”
  柳雁好奇道,“那跟今日有什么瓜葛?”
  少年又躺下身,寻了个好位置,才开口,“民以食为天,圣上也重农桑。而春雨若不滋润禾苗,农耕务必受阻。二月前,万物长眠,称为‘入蛰’,二月后,万物惊醒,便是‘惊蛰’,因此俗语有云,二月二,龙抬头,这龙,也寓意万物苏醒。而龙神素有雨神之称,这日求得龙神赐福,便能五谷丰登。所以今日祈雨,驱除虫害,是为了保一年安康。”
  柳雁这才觉得这日子着实不简单,竟有这么多寓意,“可是祈福真的有用么?龙神真的会赐雨?”
  “兴许吧。但即便没有,也能让人心有所依托,倒也不是坏事,反正不是什么劳民伤财的事。”
  柳雁顿悟,“你懂的真多。”她有些明白为什么薛院士不同意她一下就往上冲,要她循环渐进,若是非要去夏班秋班,是不自量力了?这么一想不甘心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学识不够,略有挫败感。
  “唉。”
  突然听他叹气,柳雁忙问道,“你怎么了?”
  少年答道,“饿了。”
  “……”
  “其实想想龙鳞饼也挺好,虽然只是白米做的。但好歹能填饱肚子……”他越想越觉得饿,“虽然伙房厨子做的菜越来越难吃,可好歹也是菜……”
  柳雁睁大了眼,刚才还让她小小崇敬了一下的少年去哪了?怎的一眨眼这样唠叨,简直跟书院里的先生似的。
  下面的人久不见柳雁下来,怕她一个小姑娘在那出事,探头冲上头喊道,“蛐蛐姑娘,楼上是真有蛐蛐么?”
  柳雁怕那人上来,忙挪步下去。要是那人来了一看,发现那肋骨哥哥,就是她的错了,“我走了,免得他们来找我还连累你被发现。”
  少年顿了顿,这话因为颇有义气,让他十分惊诧,哪里像个小姑娘说的,莫非他看错了,对方不是个小丫头?起身推开窗户,大片光源打入,照亮阁楼,扬起的灰尘隐隐可见,不过已经不见那小姑娘的身影。
  日光照在他脸上,面如白玉,带着少年英气。他若有所思想了片刻,又懒懒躺下,罢了,还是睡觉吧。
  柳雁没了偷懒的地方,只好跟着他们一块搬书。搬得手都染上了墨迹,等听见午食钟声,去井边洗手怎么都洗不干净。干脆拭干就不理会了,去吃饭吧。想到那阁楼少年,她又回去,免得他睡着了没听见。可探头看去,窗户大开,却不见那人影子,估摸是去了伙房,这才安心往那走去。
  不比坐着念书,劳作一上午的学子腹中饥饿,钟声一响,比往常去伙房去得更快速。柳雁耽搁了一下,还在半路就发现只有零零稀稀几个人了。快到门口,却见有人站在那,神色焦急。可一见自己那脸上的焦急就不见了,还板起脸来。
  她讪讪笑道,“先生,你在等我呀?”
  郑昉点头,“先生以为你躲起来睡觉,没听见钟响。”
  柳雁当即否认,“我怎么会!”她确实有这个心思,但是没有成功就不算。不过这平日对自己又凶又严厉的先生这样担心自己,倒是她没有想到的,“先生等了我很久吗?”
  “不久。”郑昉领着她往里走,“刚等了一会。”
  柳雁抿了抿嘴,“分明是很久呀,先生不说实话是不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