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楚氏昭华 >

第58节

楚氏昭华-第58节

小说: 楚氏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氏也跟着点头,“可不是,这么珍贵的东西,我们不穿,我拿一匹给你做成衣裳,另外一匹先放着。”
“放着作甚。”楚婵道,“大王送我们这,自然是用来穿的。”
“大姐姐,这衣裳咱们就不用了,这样的料子,咱们可不敢穿出去的。”连平日最喜欢衣裳首饰的楚珍都不愿接受这种料子做成的衣裳。
几人都坚持把料子给楚婵做几身衣裳,省的她每次进宫显得太寒碜。
楚婵无法,只说布料随意她们了。
最后孙氏拿着布料给楚婵做了四身衣裳,其余的边角料子给楚家人做成荷包什么了,楚珍欢喜的不得了,拿着荷包爱不释手的。
这四身衣裳,楚婵也不好穿出来,就这么放在了衣箱中。
这会儿都快到七月了,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楚婵交给孙氏做了几个凉食,荷叶粥和酸梅汤,生津止渴。
孙氏学的很快,味道也很不错,于是一成不变的豆花和丸子汤就变成了荷叶粥和酸梅汤,不想不到半日就全部卖光了。

  ☆、第79章

已经有不少人都知晓孙氏的摊位做的吃食好吃,和东来食肆不相上下,东来食肆里的吃食太贵了,他们吃不起,可孙氏的小摊子价格便宜,他们吃的起,有时也会买回去给家中的孩子尝尝鲜。
做这些吃食经常需要孙氏早起忙碌,可孙氏并不觉劳累,反而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异常欢喜,也充满了干劲。
楚蝉不是没跟孙氏说过让她在家里休息,可孙氏说了,她闲不住,而且做这些小吃食每月都能赚三四贯的钱,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至少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
楚蝉想想,也的确如此,人若是太闲着,也不一定是好事,既然娘觉得不累,不如继续让娘做下去好了。
小摊子的生意越来越好,孙氏也有了一些其他想法,这几日总是心不在焉的,问了楚蝉不少关于吃食方面的事情。
这日楚蝉在家休息,孙氏过来找她,有些支支吾吾的模样。
楚蝉笑道,“娘,你是不是想跟我说,想开一间食肆?”
孙氏惊愕的抬头,“阿蝉,你怎么晓得?”
楚蝉当然晓得了,这几日孙氏一直在问她关于吃食和食肆的事情,问可有什么便宜简单一些的吃食。除此之外,还总是把以前存下的银钱翻出来数数,每次看着自己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楚蝉便知道孙氏是想开一间食肆了,不是跟青龙巷的东来食肆那样的食肆,而是一些普通些的家常吃食。
楚蝉笑道,“娘不妨说说是打算开什么样的食肆?”
孙氏挨着楚蝉坐下,有些不安,“阿蝉,我要是想开食肆,你不会怪我吗?毕竟邺城就东来食肆一间这样的食肆,况且还是苏老信任你,才让你做大掌柜,我要是也开一间,苏老……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娘,别担心。”楚蝉笑道,“其实我没告诉你,东来食肆是我开的。”
孙氏瞪大眼,“什……什么?”
楚蝉道,“因为食肆太惹眼,所以我就跟苏老说清楚了,打算借由苏老的名义开食肆,其他苏老不用管,食肆每月四成的收入归苏老,其余六成是我的。所以说起来这算是我的食肆,娘若是想开一间并没问题,只要食肆里的吃食同东来食肆不一样便是了。”
东来食肆里的吃食都是她从满汉全席里挑选出来的,几乎都是一些大菜,价格自然也贵,孙氏想来是打算开一间小吃食店子,与东来食肆里的吃食并不冲突,全是一些家常菜式。
孙氏完全不知阿蝉竟会是东来食肆的老板,听阿蝉这么说,完全都吓住了。
楚蝉又道,“娘是打算在附近开一间小吃食店子对吗?做一些简单的菜式?”
孙氏回神,点了点头,心中还是震撼的不行,女儿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大王给她赏赐,封她为谋士,就连苏老都肯替她做后盾。
孙氏想了想才道,“我打算开间小店的食肆,做些简单的菜式,不过我一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想着要不要让你大伯母和二伯母一块来做,阿芸和姝妹也都没什么事情,她们两人也可以过来帮忙,这样赚的银钱,三家平分。”
孙氏晓得她自己一人肯定是撑不起来食肆的,找外人也不放心,家里如今条件不差,她也不差那几个钱,就想着要不要跟大房二房的一块做,这样有银钱三家赚。
况且她对自己的两个妯娌还算了解,何氏的确是有些贪小便宜,可那也是以前日子太苦,没法子,何氏嘴巴有点爱乱嚼,但是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她是绝对不会对外乱说的。
她是打算把做吃食的法子交给两个妯娌的,她不担心外人跟两个妯娌买这些吃食的方子,两个妯娌都很精明,晓得这不是长远的利益。若是为了长远打算,守着一间小食肆足够过一辈子了。
楚蝉不反对,一是因为她如今不差银钱,帮着两家也是可以,总不能三房富裕了,其他两房不管,这样长久下来,肯定会引起不满来的,徒增一些烦恼罢了。若是有银钱大家一起赚,三家都好,大伯母二伯母也只会感激她。
二来,如今邺城已经有不少食肆里的菜式多了炒和其他的煎煮蒸菜之类的简单菜式,因为都是去了东来食肆尝过味道后自己琢磨出来的,所以一时半会儿跟东来食肆也比不上。但是楚婵晓得,在过上一两年的时间,只怕邺城的吃食就会彻底多样化起来,所以他没必要拦着孙氏,反正这些菜式迟早会传出去的。
“娘,你自己决定就好。”楚婵温声道。
孙氏见女儿答应了,也有些兴奋,跟楚婵说道,“我前几日起集市上看了家铺子,门面虽然不大,不过摆个几桌还是不成问题的,还有个小小的后院,能在后院择菜洗菜炒菜什么的,我待会儿就跟你祖母说说看。”
晌午吃饭时,孙氏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曾氏说了,楚聿楚弘和楚珍都是同意的,曾氏晓得吃食赚银钱,所以不会拦着,问道,“你身上的银钱够吗?盘个铺子下来怕是要不少钱吧?”
孙氏道,“这些日子身上存了四十贯圜钱了,想来是足够了。而且……”孙氏看了曾氏一眼,“娘,我打算跟大嫂二嫂她们一块做,您看成吗?我想着是,家里的人总不外人信得过,不然这吃食的法子交出去实在不放心,咱们三妯娌一块做的话,银钱平分,肯定不会有外心的。”
曾氏笑道,“成,难得你有这个心。”这一两年来,曾氏不缺银子了,孙氏每月赚的银钱都会给她一贯,说起来她也存了十来贯圜钱的,对银钱方面也就大方了不少。况且大房二房也是她的孩子,三儿媳能够想着他们,她自然也是满意的。
孙氏得了肯定,笑道,“那我明日就跟大嫂和二嫂说说看。”
翌日,孙氏去找了何氏和谢氏,楚蝉没打算插手这事儿,不过吃食方面她会帮着一些。
孙氏找了何氏和谢氏说明了来意,两人都很欢喜,却也担心,两人身上的银钱并不多,想要买下铺子置办食肆的东西怕有些难。孙氏道,“其实我想着铺子我可以买下来,至于里头其他需要的东西,咱们就三人凑银钱一块去置办,到时食肆就咱们三人忙活,赚的银钱就咱们平分。阿芸跟姝妹要是没事情做的话,也可以去里头帮忙,一个给一贯银钱,每月的盈利在我们三人平分如何?”
何氏谢氏两人自然是同意了。
何氏谢氏两人要跟孙氏一块开食肆,东来食肆自然是不能去了,楚蝉另找了两个帮工,东来食肆给的工钱高,所以来的人不少,翌日就找到了,楚蝉告诉她们一些规矩,立刻就能在东来食肆帮工了。
楚蝉准备了一份吃食单子给了孙氏,都是一些简单味道又好的菜式。
之后的事情楚蝉并未在管,每日继续去先生那儿上课,宫中也没什么事情了,所以这些日子她都不曾进宫去。
过了半月,孙氏的铺子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三人弄的吃食味道都还算不错,食肆里的案几和坐塌也都换了新的,显得干净整洁。
到了七月中旬时,食肆开张,楚蝉跟楚家人都去吃过,味道都算不错,而且价格便宜,一般的庶民也是吃得起的。
食肆的名字是客来食肆。
三人没有借由任何人的名义来宣传这铺子,虽楚蝉如今在邺城的名声也算显赫,但是没人知道这食肆是楚家人开的。
所以一开始几日生意并不怎么好,后来还是吃过的人跟亲戚朋友街坊们说这客来食肆味道不错,渐渐的生意也就好了起来。晌午和晚上时最忙,三人都有些忙不过来,择菜,洗菜,煮菜,洗碗洗盘子都是她们三人。
后来还是楚芸和楚姝妹去帮了忙。
楚芸之前从王宫回来后受了不小的惊吓,立刻去跟喜欢的邻家兄长表白了,不想邻家兄长也中意她,她年纪也不小了,谢氏就把两人的亲事给定了下来,打算明日开春就成亲。
二房这些日子存的钱都投在了这食肆上,家中没什么银钱了,阿芸的嫁妆还需要准备,都盼着这生意能够好起来。
还有大房的楚姝妹也定了亲事,邺城一位姓董的儒生,定的是年底成亲。
两人这些日子都很是清闲,就来了食肆帮忙。
这食肆生意不错,每天的纯利润都有一贯银钱了,多的时候能有两贯,所以每家每月都能分到十来贯的圜钱,因此几人都很有干劲,小小的食肆有五个人也就足够了。
转眼到了七月底,这几日太热了,澹台先生就让她们在家休息几日,所以楚蝉这几日都是空闲在家,偶尔琢磨一些夏天吃的凉食出来,可把楚志给高兴坏了,整天围着楚蝉转悠。
楚珍这些日子也都去了食肆帮忙,孙氏给是给她一月一贯的圜钱,楚珍自己赚的银钱,做起事儿来也高兴。
这日晚上回来,孙氏有些愁眉苦脸的,吃了饭,楚蝉用冰块浸了一些绿豆沙消暑,端了一碗来到院子里递给了孙氏,“娘,吃点东西绿豆汤。”
孙氏接过喝了两口,楚蝉见她有心事的样子,挨着孙氏坐下,“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第80章

孙氏叹了口气,“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大伯母那边有点事儿。”
“这不才开张半月?”楚蝉道,“大伯母是做了什么事情?”
“不是你大伯母。”孙氏皱着眉,“是你大伯母的亲家,那姓董的,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了你大伯母开了一间食肆,然后找到你大伯母,说她家几个闺女虽然出嫁了,但是日子不好过,想要让她几个闺女过来食肆帮忙,每月给点工钱就行了。”
楚蝉笑道,“食肆不大,娘跟大伯母你们几个人正好,我是记得那董家有四个出嫁的姑娘吧?这是打算全塞进来?”
孙氏道,“可不是,食肆就那么点大的地方,再塞进来几个人可如何好?你大伯母晓得这事不能随便答应,所以来问了问我,你大伯母私底下也跟我说了,其实她是不愿意的,可是姝妹年底就要嫁过去了,她怕不答应,以后姝妹嫁过去,婆家对她不好,所以找我想法子呢。”
楚蝉道,“想什么法子?倒不如直接跟董家人说,食肆就这么点的地儿,容不下那么多人,倘若这董家真的明事理,就不会再为难大伯母了。”她说虽如此说,却根本不看好这董家,就跟方才说的一般,董家要是真是明事理的人家,就根本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来。
“娘,当初大伯母是怎么跟董家定下的亲事?”楚婵有些好奇起来。这些日子她忙,跟两个堂姐接触也少了,也不太清楚这亲事是怎么来的。
孙氏道,“我听你大伯母说过,好像是媒婆上门提亲的,她也派人打探了下,董家老爹是个守城门的小官,那董家儿郎也是个儒生,觉得这条件还不错,就允了,再多的接触就没了。”
楚婵点点头,没多说话,过了会儿就道,“要是大伯母不能出面,那娘你来说,直接跟董家人说食肆容不下这么多人。”
孙氏点头,“成,我说就我说吧。”
翌日,孙氏去了食肆,跟何氏把这话说了一遍,何氏感激道,“三弟妹,这可谢谢你了,哎,这也是怪我,我在外头乱嚼,说着食肆也有我的一份,哪晓得就让董家人惦记上了。”
孙氏道,“可不是,这话可不能对外乱说,不然要是沾点什么关系的都要来食肆,可怎么拒绝。”
见何氏点头,孙氏又说道,“咱们这食肆也算是赚钱,大嫂也千万别对外乱说,省的让人惦记上了,遇上些小心眼的,来食肆给你使坏可怎么办。阿婵那食肆的事情你也听说过了,还不是生意好,别人看不过眼,就出了那档子事儿。”
何氏当初就是在东来食肆帮工的,那事儿她自然知道,人死的时候她还出来看了,吓死个人。,听孙氏这么一说,都出了一声汗,她连连点头,“没说,我可不敢说了,三弟妹放心,我以后肯定不会再对外乱说了。”
孙氏点头,一会儿就有客人来了,两人赶紧进去后厨忙活了起来。
到了晚上时,董家老太就又上门了,何氏出来道,“哎哟,亲家,这事儿我可不能答应你,这铺子说是我有的一份,其实那是我吹牛的,不过是我弟妹帮我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