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侯门娇 >

第60节

侯门娇-第60节

小说: 侯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他便醒了。

鼻血流了出来,他急忙坐起收拾;映舒等人听到声响进来吓了一跳,虽然沈妙歌说不让丫头们给老祖宗等人说此事,可是点娇几个哪里敢瞒下这样的事情:万一沈妙歌的身子有什么不对,那她们被活活打死的可能性都有!

沈老祖等人几乎是立时便赶到了沈妙歌的院子里,对他千讯百问;只是沈妙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原因,打死他也不会说的。

大夫们请来了不是一个,人人请过脉之后都说沈妙歌的身子很好,没有什么不妥;最后都开了一个平常的调理方子便去了。

沈老祖等人最后只能认为他是上火了:只是大冬天的上火,还真是少见啊。

萱姑娘听说沈妙歌病了,亲自收拾了一些东西过来瞧沈妙歌。

沈妙歌见过红袖之后,心情很好;看到萱姑娘请她坐下,把红袖关心她的话说了一遍;听得萱姑娘心里有些别扭:那话怎么听着就没有问题,可是这怎么可能?

只是一会儿她便不再想红袖,把心思用到了郡主身上:平南郡主到了。

郡主给沈妙歌送来金秋露:这样少见的东西,本来以为可以博沈妙歌一个好感;不想却看到桌上摆着整整四瓶!

她看萱姑娘的眼神更是有些亮。

郡主并没有说什么琐事儿,而是关心的问起了红袖的母亲身体如何,可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让沈妙歌说话不必同她客气。

沈妙歌没有想到郡主会知道红袖的家事,不过人家开口所说怎么也算是好意,他便代红袖谢过了郡主;两个人交谈了几句话,虽然沈妙歌没有对郡主有什么改观,至少他现在同郡主多少能说上几句话了。

这已经让平南郡主很满意了:她并不急于求成,因为她知道此事急是急不来的。

而萱姑娘看到平南郡主和沈妙歌有来有往的说起了话,自然是心里不是滋味;找到一个时机,便插话进去,不一会她便和沈妙歌有说有笑,把平南郡主冷落到了一旁。

萱姑娘和平南郡主自沈妙歌的院子里回房之后,几乎是同时想起:要想个法子尽快除去那人,不然她日日来添乱让人厌烦。

两个人几乎是同时把主意打到了红袖回府之后:要过年节了,红袖怎么也要回沈家过年的。

郑姜氏没有过问柳氏的事情,她根本是连提都没有提,就好像郑府之中根本没有过柳氏这人一样。而郑将军也好似什么事情没有发生,只管陪着郑姜氏,府中的事情全交给管家去的打理。

他们老两口正在打算红袖回沈家的事情:不回去是不可能的。

郑将军听说沈妙歌来了之后,让人把他请到了书房中:“琦儿,这就要过年了,你也就要行冠礼了。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有些话红袖不好说,不能说;而他这个父亲便要出面了:平南郡主的事情,他和郑姜氏的看法不同,并没有太过担心;而萱姑娘不同,让他很担心,非常担心。

沈妙歌并没有听懂郑将军的意思,便真得把他的“抱负”说了一遍。

郑将军听完之后,勉励了他几句后又道:“不知道琦儿日后想要几妻?”他并没有问妾侍,妻与妾是不同的——妾再多也没有关系,随时都可以发卖的。

沈妙歌被问愣住了,他有些结巴的道:“岳父,琦儿能得袖儿为妻已经知足,再也没有其它妄念。”

郑将军笑着点头:“我没有看错你,很好、很好!”他一顿之后:“不过,这是你的意思,还是你们父执辈们的意思?”

沈妙歌更愣了;不过他随即就以为郑将军是因为平南郡主,所以便把沈家父子所议的事情同郑将军说了:“我们沈家是不可能同平南王府结亲的。”

郑将军似笑的非笑的看着他:“我知道,我并不担心平南郡主——不能说是一点儿不担心,但是担心的不多;其实那位郡主也不能小看了,事情都怕有个万一的;我现在最担心的人,是你们府上的那位萱姑娘。”

沈妙歌听得呆住了,然后心中有了一分恼火:岳父大人怎么能这样想萱妹妹呢?

“岳父,那是琦儿的妹妹。”

“哦,是吗?”郑将军还是笑着:“倒似我多想了一样。不过,你的心思是你的心思,人家的心思是人家的心思啊。”

说完没有再多同沈妙歌说什么,起身走了。

沈妙歌呆立的良久,然后轻轻的一叹:他原来对萱妹妹也许并不是完全的以妹妹相待,但是现在,她却真的只是自己的妹妹。

红袖一直便在窗外,她看着屋里发呆的沈妙歌摇了摇头:他啊,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是不会相信他的青梅竹马是个城府、心计都很深的人。

所以她才一直没有同沈妙歌说过萱姑娘的事情:现在说了也是白说。

她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向上房行去:她今天就要回沈府了,临行前想多陪陪郑姜氏。

而红袖不知道,最盼着她回去的人,并不是沈家的主子们,而是平南郡主和萱姑娘。

 第84章 小小的惩戒

沈妙歌今天来就是接红袖回府的;红袖收拾妥当,辞别了父母跟他上了车子:是时候回去了;应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并且狼虎之间已经势成水火,她此时回去刚刚好。

沈家人的心思,红袖已经明白了:平南郡主他们是不会接纳的,但是萱姑娘他们是不明白赞同,却也不反对。

回到沈府,红袖忙乱着请了一通安,然后才在自己院子里坐下来。留在院子里的丫头上来给红袖回事情:她走之后,院子里也没有其它的事情,只是收到了两份大礼。

萱姑娘和平南郡主都送来了东西,说是不知道郑府在哪里,所以把东西送到了红袖院子里,盼望着伯母早日记康复等等。

沈家各人的东西早就送到了郑府,包括姑娘们的;这两个人为什么会把东西送到自己院子里来呢?她想了想,便让人把东西取来看看。

东西都是极好的东西,拿燕窝来说都是上品的血燕!如此好的东西,红袖微微一笑:她就贪财些笑纳了——人家送都送来了,她也不用太过矫情了。

“什么时候送来的东西?”红袖看到东西时,有些怀疑。

“就是前天和昨天送来的。”丫头说道:“是萱姑娘先送来的。”

红袖点了点头,一包一包的东西取出来看过之后,发现了一张素笺;上面也没有写什么,只是说了两句客气话,然后让红袖不论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寻她——这是萱姑娘的。

红袖立时打开平南郡主的东西,找到了一个小巧的折纸,上面也写了几句话:除了问侯红袖的母亲之外,另外两句意有所指,暗含着几分提醒。

赵氏一直在旁边看着,看到这里奇怪的道:“她们在对姑娘示好?”

红袖轻轻一笑:“不止是示好,还在想着要和我联手吧。”她们居然都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头上;偏头想了想,她又笑道:“看来,我今天晚上有得忙了;人家送了这么厚的礼,我怎么要表示一下谢意才对。”

如此厚礼,本来就是含着这个意思吧?只是一张小小的纸条,能写明白什么呢?还是要见面详细谈一谈才好。

赵氏想了想道:“两面都去,怕是不好吧?不会两个人都对姑娘生了恼意,到时姑娘……”

红袖微笑:“我有说过我要去她们哪里吗?”

“姑娘不是说要谢谢她们吗?您不去怎么表示谢意。”

“一人贵为郡主,一人富甲天下,我怎么能怠慢了人家?奶娘,今天晚上要辛苦你了——我要摆下‘谢礼宴’请她们来聚一聚。”红袖的眼睛眨了眨。

赵氏恍然,韵香和茶香也笑了;茶香道:“姑娘,我去准备些好茶;怎么也要体现出姑娘对她们的‘亲厚’来。”

韵香却转了转眼珠:“姑娘,您是不是还要请一个人?”

红袖点头:“当然要请的,没有他怎么可以。”主仆几人相视而笑。

平南郡主和萱姑娘都在等,等着看红袖先去哪一边:那便是红袖乐意联手的人;但是红袖却偏不按她们设想的做,不到她们那边去表示谢意,反而把她们都请到了她的这里。

沈妙歌被沈侯爷叫去了:年节要到了,他们父子还有两家府邸没有去。

红袖正想着人去请点娇时,点娇自己来了:“姑娘,您可算是回来了。”

“这些日子,可是辛苦了你。”红袖微笑:“快进来坐下。”

点娇笑着坐下道:“姑娘真要赏我的话,就让茶香给我煮一杯香茶吧,我可是想她的茶想了几日了!”

“你个厚脸皮的,姑娘还没有说话,你就已经开始讨赏了!”韵香笑她:“不过,只是一茶就成?我们家的人可都实诚,你说一杯茶我们可真只有一杯茶。”

点娇的嘴向来不饶人的:“你们家?哪个你们家?你不是我们家的吗?”一句话把韵香说得脸红了。

红袖嗔了点娇一眼:她那话连红袖也绕了进去。

说笑玩闹间,茶香已经把茶煮好送了上来;点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好香啊!姑娘你们这一走,我和映舒几个可真是苦了——天天想这茶,天天吃粗茶啊。”

韵香借机又打趣了两句点娇,便开始说起正经事来;点娇过来,就是为了给红袖详细说一说府中的情形。

点娇把红袖离开后的大小事情说了一遍,她的眉头皱了起来:“什么事儿我都能猜得到老祖宗的几分心意,至少也没有猜着一分半分的;可是萱姑娘的事情儿,老祖宗是怎么想的我是一点儿不知道;倒是太夫人,其实满心里都是愿意的,只是不好开口罢了;夫人那里待萱姑娘也极不错的,前两日还接她到老宅耍了耍。”

红袖轻轻点头,着实问了一下沈大姑奶奶的情形:其它的事情,点娇都使人到郑府送过信了。

点娇回了红袖的话后,忍不住还是多了一句嘴:“我们大姑奶奶的心思,全府上下没有人不知道;可是大表姑娘却没有这样的心思,她还一心想避开这些是是非非呢。”

红袖点头:“我知道;不过儿女的终身自来都是由父母做主,这和她是不是有这个心思,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她想避开,除非大姑奶奶息了心思。”

说完红袖长长一叹:她对马大姑娘也不是没有怜惜、同情,只是她现在没有本事助她逃开这些是非;不过,能帮的她自然不会坐视。

沈大姑奶奶其实养了两个好女儿,只是儿子却不怎么样;但是沈大姑奶奶的想法,同红袖正好相反,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贴心,两个女儿却一点也不明白她的苦心。

送走点娇之后,红袖原本想在午饭前小睡一会儿,不料沈大姑奶奶来了;红袖不但不能歇一歇,还要留姑奶奶午饭。

沈大姑奶奶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主要是因为平南郡主。由郡主来做嫡妻,不如让红袖做正房了——郡主不会容下她的女儿。

至于萱姑娘,她根本没有想太多:一直以来她很喜欢懂事乖巧的萱姑娘,现在当然也不例外;而沈家长房的人没有向沈大姑奶奶说过,郡主不会让她进门:告诉了她,郡主立刻便会知道沈家的打算!

而沈家那些别有用心的其它各房,当然也不会告诉她沈家的打算:不然哪里会有好戏看?所以沈大姑奶奶很担心郡主会成为沈家的主母。

她现在唯一想的就是,要尽快把女儿嫁给沈妙歌,一定要抢在郡主进沈家门之前:这样她的女儿在名份上会高过郡主去,免得日后女儿在郡主面前缩手缩脚的受气,带累她下半子也没有好日子过。

她的心思,红袖没有费太多时间便明白了:要套大姑奶奶的话,实在是太容易了一些;对于沈大姑奶奶的想法,红袖只能一叹:就算是马大姑娘先入了门,郡主如果真嫁到了沈家,不要说马姑娘了,就算是她郑红袖都要往后让一让。

皇家自然不会以势压人,但是你敢压皇家人一头?君权至上的今天,怎么可以让皇家人不痛快?所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红袖就要亲自写折子上奏,请郡主为嫡她为平!

红袖自然不会让郡主进门。

如果真到了那么一天,红袖便会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沈家待她无情,她为什么还要留在沈府?大宅院的日子又不是过得很开心。

郡主不会让她进门,萱姑娘自然也不成,马姑娘也是一样:虽然红实现认为马姑娘人不错,但是做手帕交可以,做“姐妹”却是不行的。

沈大姑奶奶其实就为了要红袖一句话,她的打算是让红袖去给太夫人和沈老祖说:沈老祖等人不好推脱红袖的请求,她的女儿也就顺顺利利的嫁到沈家了。

她的想法不是不好,的确是能让沈老祖等人退一步好法子;只是她看错红袖的人。

红袖当然不会答应她,只是却也把红袖累得不轻:大姑奶奶真不是容易打发的人;如果不是大姑奶奶还顾着脸面,不能把话挑明,红袖还真不好应付。

看到桌上的礼物,红袖苦笑了一声:沈大姑奶奶真舍得下本钱啊;也就是说,她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今日不成,说不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