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侯门娇 >

第6节

侯门娇-第6节

小说: 侯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袖第一次感觉沈老夫人严肃的脸并不是很难看:看久了也会生出一分亲切来;当下沈妙歌便和红袖行礼告退。

回到房里,两个小妾还真就跪在原地;虽然看她们也疲累了,不时的微微动一动身子,但是却一直没有起来过;这倒让红袖有些奇怪,因为她们早上来时,红袖明明白白的在她们的脸上看到了轻视两个字。

红袖看到两个小妾如此,心下便有些玩味起来;她想了想便轻声道:“起来吧。”

两个小妾轻声谢过红袖,然后自地上爬了起来。

“我还不知道你们哪个是哪个呢,说一说吧,免得下一次你们再来时,我却不知道怎么唤你们。”红袖等她们起来,却说了一句无关痛痒的名。

一个小妾不卑不亢的道:“三夫人赐婢妾名为倚翠。”红袖听到之后,心下微微一动,扫了答话的小妾一眼,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儿:小妾还真是不把她放在眼中啊,跪了这么久,依然故我,没有半丝惧意。

另外一个小妾也是一样,没有露出丝毫的怯意来:“婢妾的名字是姑奶奶赐的,名添香。”

添香?红袖闻言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小妾:这名字,有意思!而且,沈府的姑奶奶,更有意思!红袖,添香——这名字还不够有意思?

红袖还没有发难,沈妙歌已经沉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来人,给我掌嘴!”他指的人正是那位添香。

门外立时便进来两个媳妇子,上前扭住那小妾,伸手就打开了:因为沈妙歌没有说要打多少下,所以她们便没有喝数,只管一味的打下去。

“好了。”红袖倒底有些见不得这种场面,不过四五下那小妾脸上已经红肿起来:换作是她的上一世,如此打人可是违法的。

沈妙歌闻言看向了她,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让两个媳妇子退了下去;然后他便不再说话,只是拿眼瞅着红袖;他的意思很明白:我替你出气,你却不让打人,那接下来你来处置好了。

红袖看到沈妙歌的样子心下有几分好笑,不过同时也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刚刚出去给沈家的长辈们见礼时,她实在是感觉不出来他还是个孩子;眼下这番小小的赌气,他倒有了几分孩子气。

“要说责打,你们两个人都应该领的;”红袖一开口便都派了一个不是给两个小妾:“你们可知你们已经犯了大错?”虽然小红袖在将军所学规矩不多,但是她出嫁在即还是被强迫学了不少的东西,红袖便是依着其中的一点发作这两个小妾:“你们既然已经开了脸儿,便已经是妇人,又哪里来的名字;你们原来没有姓氏吗?”

听完红袖的话,不要说被打的那个小妾,就是没有被打的那人脸上也是一红;因为在这个时代,姑娘家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对人说起的,非特别亲近之人也不能以姑娘的名字唤之;就算是其嫁人之后也不能示人以名,在这个时代,以名字示人的只有一种女子,那就是青楼女子了。

两个小妾原本是想用名字提点一下红袖:她们,可是沈家的长辈们所赐;没有想到示威不成,却被人捉住了痛脚儿。

红袖虽然没有说一句难听的,不过两个人却极为难堪,只得跪下认错;不过,两个人依然是不卑不亢,并不因为红袖是将军之女而惧她——其实红袖现在还不知道,怀德将军的官职并不大,正四品而已。

有言道丞相门房七品官儿,所以这侯府的人看不起一个四品的武将也很正常:自门第来说,也的确是红袖“高攀”了。

这两个小妾如此气定神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们是长辈赏给沈妙歌的:和男人及其妻子纳来的妾是不同的,要高其它妾一等,因为事关一个“孝”字。

“婢妾娘家原姓钱。”那名倚翠的小妾道。

“婢妾娘家原姓吴。”姑奶奶赏给沈妙歌的那位开口道。

“钱氏、吴氏,你们日后谨记你们的身份,做错说错什么坏了规矩事小,但是丢了沈家的体面那就事大了。”红袖没有大声斥责她们:她刚刚嫁到沈家,不管为了什么,现在也不是喝骂婢仆与妾侍的时候。

钱氏和吴氏都答应了一声儿,不管她们有什么可自持的,在红袖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压下来之后,她们便只能伏首认错;而且原本她们打算寻原来主子哭诉一番的,现如今也打消了念头——如果真到主子跟前分辩起来,这位新进门的沈家长媳一开口,她们不被原来的主子剥层皮下来才怪。

也因此,两个小妾都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刚刚就应该早早的起来,不应该生生跪到五爷他们回来:况且,五爷也不见半分的怜惜,她们真是失算的很。

红袖也不想多理会她们,一来今天不是时候,并且来日方长不急在这一时:“记下就好,你们回去吧;过两日我使人唤你们时,你们再上来伺候着就好了;这两日,你们在各自房里好好的想一想自己错在了何处——日后莫要在人前再说错了话,或是举止失当,有下一次我便不会再如此轻饶你们。”

钱氏和吴氏脸上微微变色,都答应着一叩头下去了。

沈妙歌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他看着红袖感觉有些不可思异:就这么三言两语把两个妾侍弄了一个灰头土脸不说,而且最后虽然没有明说,但同禁足了她们有什么区别?

妾侍没有得了半分便宜不说,就算是她们心中不服,到沈家哪个主子面前也说不出红袖的半个不好来——这才是让沈妙歌佩服的地方。

 第9章

红袖打发走了两个小妾,然后便看了一眼沈妙歌,虽然没有说话,但她的意思也很明白:没有你,我不也给了她们一个教训。

这叫一还一报:谁让沈妙歌男娃娃刚刚看她呢?以为我红袖是什么人,离了男人便不知道如何自处的柔弱女子吗?

她故意逗这个小男孩:特意挑了挑眉毛。

沈妙歌看到她挑眉毛,真气得偏过了头去,感觉红袖不似昨天刚刚看到时那么可爱了;他想了想冷哼道:“你也不要太过心软了,有些人就是欺软怕恶;尤其是一些奴才们,你高看他一眼或是心软三分,他不但不会感恩,不会认为你是好人,反而认为你好欺,更会欺到你头上来!”

他说这番话,有一半儿是因为不服气,还有一半儿就是提醒红袖:妇人之仁,只会害到她自己。

红袖轻轻点头笑道:“我记下了,五爷!人善人欺嘛,再有人胆敢冒犯我,我一定打得她满地找牙!”说完,她还故意举起手来握了握拳。

嗯,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小红袖可是自幼学武,不然一个小小的女童,怎么可能爬得上将军府高高的转墙,只是被人发现心一慌摔下来呢?

不摔,也就没有红袖的穿越了。

沈妙歌闻方身子似乎一颤,猛的转过头来盯了一眼她的小拳头,然后很认真的道:“对了,我一直忘了问你一件事儿,你是不是会武?”说完,一脸的希冀。

要知道,他可是听说这个女孩儿会武,他才点头同意娶她的。

红袖看着沈妙歌若有所思,然后轻轻点头:“是的,我自三岁时便开始打熬身子骨了。”她说此话时没有多看他一眼,怕他多心。

沈妙歌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教我,你教教我好不好?”他倒是很快就忘记了刚刚的事情,现在两只灿若星子的眼睛紧紧盯着红袖,心思全在学武二字上了。

红袖张了张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他现在这个样子,走路都走不了几步,还要学武?如果能坐着就能练的功夫他倒是可以练一练。

不过那样的话,她不好说出来口来,太过伤人了。

迟疑了一会儿,她轻轻的道:“你要先养好了身子才能学。”堂堂侯爷府想请武教席还不容易,想来也是因为他身子骨不好,所以才没有让他舞刀弄棒吧。

沈妙歌听到红袖的话,他张了口想说什么,最终看了看红袖,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现在,他刚刚认识她不过一天,虽然她不是侯爷府的人,但是人心难测,他还是小心些为好。

两个人便沉默了下来,房间里便安静了好多。

门突然被推开了,两个陪嫁丫头走了进来;她们,红袖是认识的,一个名叫韵香,一个名叫茶香。

韵香轻轻一福:“姑娘、五爷,将军夫人及夫人们来了。”她的话刚刚说完,身后的门口便出现了郑姜氏的身影儿。

今天一早红袖便自赵氏哪里知道将军府今日要来“暖女”,才知道这个时代的婚俗还有这么一个礼节;暖女的意思很简单,女儿嫁到人家,不知道过得好不好,所以父母过来亲眼看一看。

郑姜氏一看到红袖心中便是一酸,但是身在侯爷府,她也只能强做欢笑:“袖儿。”她的身后还跟着沈家的同辈儿和小辈儿的女眷们。

红袖上前给郑姜氏行礼,郑姜氏先按古俗教训了几句女儿为媳之道——这是说给夫家人听的;然后又按古俗问了女儿过得好不好,这也是问给夫家人听的——表明女儿是有娘家可依靠的。

红袖也在赵氏的提点下,按古俗答了话;然后郑姜氏便抱了抱红袖:她一腔的母爱全在这一抱中了;因为在沈家,所以她也只能一抱便放开。

红袖被抱住了一霎间,感觉到郑姜氏的身子微微的颤抖着:同她平静的神色,极为不符。

沈夫人,也就是红袖的婆婆沈方氏请郑姜氏坐下,众女眷都夸了红袖几句,然后又都言明会好好的待红袖等等;然后郑姜氏便把按古礼把带来的食盒交给了赵氏,不舍的看了一眼红袖便告辞了。

暖女也是有时辰要求的。

虽然明知道这里是沈府,郑姜氏就是再强自忍耐着,到要走的时候,脸上的平静终究打破了,她是一步三回头的向外走去;沈方氏上前轻轻扶了郑姜氏:“妹妹放心,袖儿救了我们五哥儿,有我一日绝不会亏了我们袖儿。”

郑姜氏和沈方氏虽然都有诰命在身,但是沈氏的诰命要高的多,所以郑姜氏还真是不敢让她来扶自己的,谦让了几句后硬下心肠不再回头看红袖,同沈方氏说着话去了。

她太过不舍惹得沈家不高兴了,最后受苦的还只能是自己的女儿。

红袖在门前呆呆的看着走远了的郑姜氏,她心中还真是生出了几分不舍来:沈家还没有一个人像郑姜氏如此待她的。

“进屋吧,这里风凉。”沈妙歌想安慰一下红袖,可是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他好不容易想起一句话来,便想去牵红袖的手拉她回房,但是快要碰到红袖手时,他脸一红又把手收了回来。

红袖回头看了沈妙歌一眼,并没有发觉沈妙歌的异常,只是轻轻答应一声儿便同他回房了。

她回房并不是为了休息;赵氏和韵香、茶香伺候着她赶紧换了衣服:也可以算是吉服,就是为了在夫家做第一次饭菜时所备下的衣服。

新妇第二天要下厨给翁姑奉茶饭;而厨房就在红袖新房院子后面,里里外外都是全新的。

红袖看看崭新的衣服,再看看干干净净的厨房,她轻轻一叹,不自禁想起一首诗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她忽然微微一愣,这是唐朝诗人所做的诗,诗中所言与她现在所为在时日上有些不符;她随后一笑:十里不同俗,也并没有什么。

不过她还是想起了一件事情:她现在是在什么朝代?小红袖脑中没有答案,而且她自穿越便忙着在嫁人,根本无暇想起,也无从打听。

先不管它是什么朝代了,把眼前的事情应付过去再思索其它吧;她又一次看向了灶台:她原来是一个办公室女性,嗯,她最擅长的事情是睡觉,最不擅长的事情便是做饭了。

她细细回忆了一番小红袖的记忆,发现本尊也不是一个会做饭的人;这可怎么办?

她正有些发愁时,赵氏和韵香、茶香都进来了:“姑娘,您一旁坐着吧。”然后三个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红袖脸上微红,虽然小红袖也不会做饭,但是她却知道这一项是古代的女子四德里的女功之一:不会,是很丢脸的事情。入乡随俗,这里没有职场可以让女子去做事,那么她就要学会这里女子应该会的东西才对。

不过看到赵氏三个人很忙碌的样子,她便没有开口说要帮忙或是学习:她会越帮越忙的,眼下也不是学习的好时机。

赵氏和韵香、茶香三个人很快便把菜色配齐全了:四碟子点心,六碟子冷拼,十个菜再加上两个汤——喜事,要好事成双,所以不能出现单数;汤也就成了两个。

韵香和赵氏一人做面点和冷拼,一人开始炒菜;而茶香在一旁准备煮茶。

茶!红袖眼前一亮,她旁的不行,可是茶道却是极精的:因为她的祖上便是茶农,而茶农也就是茶商——产销一条龙;自小她可是在祖父手中学了不少的东西。

她起身过去笑道:“闲得不舒服,我来和你一起煮茶吧。”

茶香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她正在生火,准备炙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