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侯门娇 >

第389节

侯门娇-第389节

小说: 侯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两个黑衣人,但是越看心下越凉:暗卫里的高手!而且应该是绝顶的高手才对。

两个人配合的极为默契不说,并且出手招招夺命;暗卫们本来动手就是留活口的时候少,映舒并不奇怪她只是心惊:这样的高手,不应该是守在皇帝身边的嘛。

她心底有个声音在不停的响起:回去,快回去,快回去告诉姑娘去;但是她却被两个黑衣人的杀招勾得走不动一步,或者说是惊惧的动不得一步。

老虎有些不支了,它一扑之后立时转身逃走,但是走时的惊天虎啸震耳欲聋。

映舒看到这里脚下一缩,但是却没有回身就走;眼下的村民无人动,她如果回身走的话,一定会引起那两个暗卫的注意来。

那两个暗卫看到老虎逃走之后,微微一顿居然又追进了林子里!看得村民们一阵惊呼出声,真是不要命的。

村民愣了一会儿之后,便开始聚一起说话;而此时也有人发现了映舒,和她打招呼:“没有事儿,你一个姑娘家还是回去了吧,这里有我们呢,尽管放心。”

映舒一笑:“我只是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其它的帮不上,如果大家想喝碗热水,我还是能送过来的。”

众人大乐:“倒底是姑娘家心细,不过我们家的婆娘怎么就不知道想起来呢。”哄笑声中有人问起了红袖来,知道她生了一个儿子众人都很高兴。

其中有老人说:“虎有灵性,为一方大山之神,怎么可能会下山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这孩子啊,有福!有虎神相佑,将来一定有大出息的。”

映舒倒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过现在她满腹的心事儿,也没有追问胡乱应了两句,便和一位大伯回村去让人送些吃食和水过来。

有人陪她回去,并且众人说笑半日附近有暗卫一定听到了,也就不会引来人的怀疑;映舒便强自镇静着回去了。

她回去之后,也不答一脸焦急的古大夫所问的话,只是请他把锅中剩下的热水装到桶里,再把家中的煮熟的肉食装到一个小桶里备用;她说完就冲进了屋里。

古大夫就算有再多的话说,也不能跟进红袖的屋里,只能返身去厨房了。

红袖听完了映舒的话,低下头想了想:“眼下不能轻举妄动是对的,不过也要有所准备,万一的话,我们便要再……”

后面的话她没有说,不过映舒却是明白的:她们主仆便冲出去,就算是冲不出去,也宁可战死,绝不会就此束手待缚的。

映舒点了点头:“姑娘你先安心,依我看倒像是暗卫们在搜寻这一带,并不是来捉我们的——不然早应该进村子了,和一头老虎置什么气?”

“依我看,那老虎应该也是被他们自山上赶下来的。您先好好歇着,我再去看看情形。”映舒说完就要走。

“等等。”红袖叫住了映舒:“如果当真那些暗卫是为我们主仆而来,你如果有机会就先走,千万不要顾念我们母子。”

她摆手阻止了映舒开口:“你拼死到最后也只是白白搭上你的性命,如果你能逃走,也能去寻你们五爷,将来还有人能为我们母子报仇。还有,如果是今天晚上被人发现,你立时就走,说不定暗卫们还以为我不在这里呢。”

暗卫们就算会如此想,也会进来搜一搜的;这个道理,红袖明白,映舒也是知道的。

“你如果是我的丫头,就要听我的吩咐。”红袖看到映舒倔强的抿嘴不语,便又加了一句。

映舒深深的看了一眼红袖,什么也没有说回身就走了:她怎么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她就是死,也要和自家姑娘死在一起;至于报仇,不用她去送信,五爷也知道她们是死在暗卫的手中。

只是,和自家的姑娘是说不通的,不如不说;到时她就是不走,姑娘也拿她没有办法。

红袖看着映舒的背影有些担心,看来到时要想个法子逼走她才成;她现在刚刚生产过,身子虚弱的很,而且孩子刚刚出生不久,根本不可能带着他逃出去。

绑在身上带孩子出去,红袖是想都没有想;如果孩子二三个月大,她也会动这个心思,眼下孩子身子软得如同没有骨头一样,如果绑得?

所以,她和孩子是不可能跑得了的,把孩子交给映舒带走也不可能;让映舒走吧,已经拖累这个丫头太多了。

想到这里,她抱起了孩子来,轻轻的亲了一口:孩子,不管如何,母亲都会护你到最后一刻。

映舒急步出了屋子,提起两只桶来就向大门外奔去;古大夫急得跺脚:“你让我拎那只大桶!”可是映舒早已经跑出去,不过一闪便不见了身影。

她没有让古大夫帮忙,是因为他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力气还没有她大呢;正好几户人家也正准备送东西到村两头,映舒便和去东头合到一起走过去。

到了村东头的时候,映舒的心凉到了极点,差一点把手中的木桶扔出去:那两个去追老虎的暗卫又回来了!

他们一人身后拖着一只大型的野兽,已经走到村口了;而村里的人迎了上去: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两个人可不是什么坏人。

村里的一位大伯举着火把上前搭话,借着火光映舒看清了两个人的面貌时,她双手的木桶一下子便脱落到地上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第20章 一鸣惊人的古大夫

不会吧?!不会吧?!映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后退了两步:不会的,不会的!这不可能、这不可能的!可是两个黑衣人已经随村子里的人进来,距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映舒的身子随着两个黑衣人的接近抖成了一团,可是脚却如同被钉住了一般,一动也不能动。

她的目光死死的盯着两个人,嘴唇一直在抖却没有半个字说出来。

因为映舒的木桶发出的巨响,吸引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了,包括那两个黑衣人;他们看了映舒一眼,因为发现是一个女子,并且还是脸上有着伤疤的女子,第一个反应是先收回了目光。

村里的人已经有人要过来,看看映舒是不是受伤了:这些日子以来,村子里的人已经把红袖主仆当成了自己人。

而其中一个黑衣人再收回目光的同时,眉头忽然急剧的跳动了起来,立时又朝映舒看了过去:可能是她吗?不可能吧?

映舒现在的面容和原来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脸上那个骇人的伤疤不说,并且染了不少的风霜,已经不再是沈侯爷府上的那个天真的丫头了。她的气质都大大的变了,就算如此朝夕相处的人,也是只能认得出来一些影子来。

人毕竟还是那个人啊。

“映、映舒?”这个黑衣人的声音都颤得不成样子,声音里带着惊喜、担忧等等,根本让人无法分辩出他的心情是喜、是悲、是惊。

但却让人听得心中一酸,虽然没有带上一分哭音,但就是让村里的人听到这三个字时,心里酸酸涩涩的。

这个黑衣人就是沈妙歌,另外一个当然就是郑大将军。郑大将军听到沈妙歌的话,吃惊的看了过来,在沈妙歌叫出来之后,他也自映舒的那张脸上看到了熟悉的感觉。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都急步向映舒扑了过来,就在沈妙歌叫出映舒的名字同时,他们前后迈步向映舒跑了过来。

他们现在眼中已经没有任何人了,他们现在眼中只有一个映舒;他们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了。

映舒全身都抖了起来,她和红袖历尽了千辛万苦,几番生死,一直都在想怎么才能去找沈妙歌,一直都在盼着能早日和家人团聚。

现在看到了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后,一直没有感觉到苦、没有感觉委屈的映舒,却心里涌上来了百味:这是看到亲人才会有的感觉。她的双目已经被泪水糊模了,心中有着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本来就距映舒不远,不过两三个大步就要到映舒的面前了;沈妙歌已经伸出双手——他只是想拉住映舒,问一问她和红袖主仆二人好不好。

可是他和郑大将军却突然收步、拔剑,四目都盯到了映舒的身后;在那里,立着一个书生,正在冷冷的看着沈妙歌和郑大将军。

他目光的警告十二分的明显:你们如果再上前一步,便不要怪我下杀手了。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并不怀疑此事,因为他是何时、如何出现在映舒的背后,他们并不知道,就好像这个人是凭空突然出现的;而且此人身上所散发的杀气,十分的浓烈。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身子一下子绷紧了:这人,是谁?他现在出现在映舒背后,所图为何?红袖眼下在哪里,是不是落在了此人手中?

就在拔剑的同时,沈妙歌和郑大将军脑中便闪过了几个念头,对于这个莫名出现的书生有着极大的敌意。

书生毫不相让的冷冷回视着沈妙歌和郑大将军,他的手并没有动一动;倒不是他托大,是因为他从来所用就不是长剑之类的兵器,他所擅长的是暗器!

他有十二分的把握,只要眼下两人意图对映舒不利,他在一呼吸间便能把这两个人钉在地上:是的,钉在地上。

如果他全力以赴,这两个人变成刺猬也不过就是一呼吸间;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他可以用得暗器实在是太多了。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都感觉到对面的书生很危险,如果白逸尘和他们为敌的话,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他们紧了紧手中的长剑,不管红袖现在如何,映舒不能落在敌人手中。

映舒就在两边剑拔弩张之时,忽然双膝跪倒在地上:“爷——!”

书生闻言一愣,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映舒,忽然间杀气便消失了;眼前的这个人还是刚刚那个人,可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根本不会让人有半分的警觉。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有些不太适应此人的变化,一时间都没有放松下来;不过映舒的举动,还是让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分心分神。

虽然看到书生的确没有什么举动,郑大将军示意沈妙歌和映舒说话,他来看着这个书生:他们不能放心。

沈妙歌上前扶起了映舒来,不过他知道旁边的人很多,并不想引起旁人的猜疑来,便道:“爷来了,你和姐姐还好吧?”他有太多的话要问,不过最后只说了这么平淡的一句话。

映舒此时也明白过来,她连忙起来道:“姐姐很好,她刚刚产下了一个儿子;你、你们还好吧?”这十个月左右的分别,她和红袖和沈妙歌等人的思念、担心也是同样的。

沈妙歌点头:“都很好、都很好。”他的眼睛湿润了,因为他听到了一句他愿意用这一生所有的一切来换的一句话——红袖,还活着!

那书生听到映舒和沈妙歌的话后,面对沈妙歌和郑大将军不但没有了丝毫的敌意,反而多了几丝不好意思。

映舒并不知道身后书生的事情,她起来之后和郑大将军重新见礼,口里所称便是“爷”:这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就是父亲的意思。

郑大将军扶起了她来,不说其它只看映舒脸上的那道伤疤,他也知道这个丫头为了保护红袖,舍出什么来;他老眼之中也泛出了泪水来,只是却不想让人看到微微偏头:“你们、受苦了。”

他再也不能多说出一个字来,再说下去,他怕自己真会泪洒当场;他在心酸心疼红袖和映舒受过的苦时,同时还是很高兴的:不止女儿还活着,并且还添了孩子。

村子里的人不用说,也知道这是红袖二人的家人到了,终于寻到了他们;众人在一旁也替这一家人高兴。

映舒又对着村里人施礼,言明这是她和姐姐的父亲与她的姐夫;她们姐妹遇险之后,终于寻到了她们姐妹。

村子里的人道贺之后,便让映舒快带着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回去。

沈妙歌听完映舒的话后,便好像有些呆傻,脸上的神色有着爱怜、也有着心痛:袖儿当时有了身孕!!

当他想到红袖一个带着身子的人,被人追杀十个月左右,他的心中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也辩不出是痛还是苦来。

“你,应该快去看看尊夫人;她刚刚产子不久,可以说是刚自鬼门关前回来。”书生开口了;他不是有意要吓沈妙歌,妇人临盆哪一个不是半边身子进了的鬼门关的。

此书生当然就是古大夫。他一开口,映舒才注意到他,微微一吃惊:“古大夫?你怎么来了?”在她的印像中,古大夫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古大夫摸了摸鼻子:“嗯,那个,嗯,左右无事,我便跟过来瞧瞧、瞧瞧。”

映舒也没有再追问,这些对她来说并不重要;如果不是见到沈妙歌和郑大将军过于激动,她现在就会怀疑古大夫了,一个文弱书生,怎么可能到她身边而她却不知道呢。

沈妙歌听完映舒的话,也就明白这个书生是为什么会在了:一定和红袖要临盆有关了;他对着古大夫抱拳行礼:“多有偏劳,在下谢过古兄。”

古大夫连忙还礼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