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侯门娇 >

第345节

侯门娇-第345节

小说: 侯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五老爷回府了,他是被沈老侯爷急急叫回来的,当然是为了他的婚事儿。

听到入赘二字,沈五老爷有生第一次在父亲和嫡母面前跳了起来说“不”:入赘丢得可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脸,此事他怎么可能答应。

但是最终他还是答应了,并且是跪在地上连连对着老侯爷和太夫人叩了几个响头,哭得老泪横流;自这之后,他和希兰夫人在京中常常一起出入,并且常常一起到沈家或是六安县主府中相聚。

红袖和沈妙歌并没有再说过什么,他们虽然不知道六安县主对沈太夫人说过什么,但是能让沈老侯爷同意的事情,其中的内情一定不简单:沈家并不是能受人威胁的人。

沈五老爷知道了入赘的事情之后,沈府的上上下下的人当然是无人不知道;沈府的子侄们是不敢相信,人人都去寻沈老侯爷;而内眷们都去寻沈老祖和沈太夫人。

但是最终还是那句话,亲事已经定下了;事后有人传言说,是希兰夫人已经有了沈五老爷的骨肉,而六安县主找上门来,所以沈老侯爷等人不得不为了遮丑答应此事。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也不管府中上下人等到是什么眼光看待沈五老爷,沈五老爷还是镇静自若的做着他的份内事儿;对于和希兰的亲事,他一点儿避讳没有。

很快此事在京中传扬开来,朝中百官、世家子弟无一人不知;而且亲事也在极快的安排着,三媒六礼是一样不少:只不过是六安县主那边准备,而不是沈家。

沈府准备的并不多,还不如嫁女需要准备的东西多呢。

就在准备沈五老爷亲事的同时,皇帝接而连三的抓了不少人下牢,虽然罪名不一,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那都曾经是太后的心腹之人。

这些人被下到天牢之后,廉亲王府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廉亲王要进宫面圣。

此事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不但是朝中百官都知道,就是平民百姓也有耳闻;只是大家只敢私语,不敢大声议论此事;而廉亲王这一次进宫,足足三天没有出宫、也没有消息传出来。

皇帝依然是照常早朝,只是绝口不提廉亲王之事,朝中的百官也无人敢在这个时触皇帝的逆鳞,不管是幸灾乐祸的、还是像沈、郑两家同样担心的,都没有人敢问起廉亲王的事情。

在第四天,终于有了消息;只是这消息,就是对沈家而来。

廉亲王在宫中写了一封信及一封休书给沈家:信是给沈老侯爷的,而休书是给大姐儿的;送信来的太监还带来了圣旨,说是近来京中发现了外番奸细,为了避免再发生刺杀的事情伤到国之栋梁,所以特意派了禁卫军来保护沈家之人的安危。

同被保护的还有郑府等几家手握或是曾手握重兵,并且同廉亲王交好的大将军或是王公。

不管是沈老侯爷还是沈妙歌,大家都很平静;老侯爷还留了太监吃了茶、给他封了厚厚的茶钱,谈笑风生的送他出了沈府的大门。

沈府之外,已经被禁卫军团团围住,不过倒没有禁止沈府之人出入。

红袖以京中有奸细为命,严命府中的下人们随意出入;就连是采买也由一天一次变成了两天、甚至是三天一次。

沈老侯爷等人都在沈老祖的房里,他们看的不是那一封书信而是那一纸休书。

为什么廉亲王要给大姐儿休书呢?如果是为了撇清两家人的关系,早早写一封和离之书也就罢了;休书,可是对大姐儿的名声有损——犯了七出之条才可以休妻的。

廉亲王一直对大姐儿宠爱有加,以他的性子就算要撇清和沈家的关系,也绝不会不顾念大姐儿的名声。

“怕王爷,已经是十二分的不得已了;”沈妙歌最先开口了:“如此,也许只是为了让皇帝知道,王爷他对我们沈家很不满。”

红袖轻轻一叹,廉亲王倒是用心良苦。他表明他对沈家的不满,就等于是代沈家表明了忠君之意:因为沈家眼中只有皇帝,对于他这个亲家是不闻不问,所以他对沈家有了怨恨之心,才会代子写下休书。

损大姐儿一人的名声,保沈家无虞可算是用尽了心思。只是,皇帝的疑心,是那么容易去的吗?坐到了那张椅子上的人,已经不能用常人之心去揣测了。

红袖的眼圈微微红了,她身后站着的大姐儿静静的,她已经知道自己被福官休了。大姐儿的年纪不大,但也不算小了;但是她没有怒、没有伤心,也没有任何的激动样子,只是静静的立在父母身后,一动也不动。

沈老祖长长一叹,招手唤大姐儿过去搂住了她,却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沈老侯爷看了一眼大姐儿,再看一眼休书也是长长的一叹:“我们家,对不起廉亲王爷。”他的手握成拳,捶了自己的大腿一下:“皇帝,也太心急了一些,怕是史书也难饶……”终究是忠臣良将,他不善说皇帝的不是,最后还是住了口。

沈侯爷看向沈老侯爷:“我们……”

“就那样吧;”沈老侯爷看向了沈老祖:“是儿子无能不孝,还要让母亲你偌大的岁数……”

“与你们何干?我没有老糊涂;”沈老祖睁开眼睛,清亮的扫了一眼厅上的众人:“有些事情,非人力可为;我们也只是求个心安、自保而已。”

红袖看着沈老祖,忽然间明白了,其实府中所有的事情,沈老祖几乎都知道;只是因为她或是沈太夫人怕她生气着恼对身体不好瞒了她,她便就势装作被瞒住了,不闻不问。

这才真是成了精的老人家,红袖看着沈老祖眼圈红红的低下了头:这是事情都解决了,所以沈老祖什么也没有说;不然她一定不会只是看着而不理会的。

她原本还奇怪,怎么沈老祖对于她自己中毒的事情,也没有过多的追问呢?原来她心中什么都数儿,当然不用再三的追问。

沈老祖一来是相信她们这些晚辈,再来也是为了磨练她们吧?毕竟,沈府早晚是要交到她们这些晚辈手中:不管是太夫人,还是红袖只有真正的好好的相处,能处置府中的所有事情,才是沈老祖真正想看到,并且能真正放心的吧。

这样一位老人家,实在是应该让人尊敬的:她一直只是看着,并没有对谁说过一个字,因为信得过自己的子孙后代们;也并不认为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她的方法去做才是对的。

沈老侯爷都齐齐答应了一声儿。红袖便知道又是应该自己离开的时候了,她看了一眼沈妙歌,小夫妻二人起身却没有离开大厅。

他们这几天商量了几次,已经知道沈老侯爷他们的最坏打算是什么:他们老人留下承受皇帝的雷霆之怒,而暗中送走他们这此沈氏年轻的一辈,让他们远走高飞。

虽然是为了保住沈家的血脉,但是这样的方法却不是红袖和沈妙歌能够接受的。

沈妙歌欠身:“我们,要和老祖宗在一起;你们在,我们在!”不需要说得太多,只一句话足矣。

沈老祖的手紧了紧,立是放松并抚摸着大姐儿的头发:“就知道瞒不了你们多久;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便应该明白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此事,由不得你们,必须要听你们祖父的。”

红袖和沈妙歌跪了下去:“活,一家人在一起;死,一家人也在一起!”

大姐儿也跪倒在老祖宗的床前,用她还有些稚嫩的声音说着和她父母同样的话,而且声音并没有颤抖一分,大眼睛虽然红了却没有泪水滚落下来:“活在一起,死也在一起!”

沈家如果能安排小一辈的逃生,也就是说沈府的人都能逃出生天;只是沈老侯爷等人为了更安全一些,也为了一个“忠”字,所以存了必死之心。

沈家老一辈与少一辈对峙了很久,最终还是被红袖和沈妙歌等人说服:走,便一起走。皇帝都已经不念旧情,沈家又何必再对他说什么忠义二字。

 第58章 沈六老爷

皇帝认定沈家不忠,沈家就是忠也是不忠了。

至此,红袖和沈妙歌才长长的吞了一口气转身出去,让沈老侯爷等人议事:他们要暗中救走廉亲王一家人。

廉亲王待沈家如此,沈家不能负了廉亲王;沈家有这样的能力,如果不去救廉亲王,沈家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活得安心。

红袖带着大姐儿出来,抚了抚大姐儿的头:“你难过的话,就哭出来吧。”

大姐儿抬头:“不,女儿不哭;女儿也不难过,我知道福官不会这样对我,我也知道王爷不会这样待我。”她握了握拳头:“哭,也不能解决任何事情。”

“好孩子!”沈妙歌的大手落在了大姐儿的头上:“不愧是我沈家的女儿!”他顿了一顿:“只是,不哭也不能冲动,知道吗?”

他和红袖都担心大姐儿;知女莫如父母,他们知道大姐儿的性情,让她看着至亲至爱的人死去,是她万万做不到的。

大姐儿轻轻的摇了摇头:“我是想冲出去救人,但是我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够;如果我去救人,不但救不了他们,而且还会害了我们沈家。这道理,女儿明白,父亲和母亲放心就是;女儿知道——”她回头看了一眼厅上:“他们不会死的。”

红袖看着她心中一酸,虽然她也知道沈老候爷会去救人,但是能不能救下来其实谁也没有把握;因为皇家的禁卫军并不只是好看而已。

大姐儿轻轻拍了拍红袖的手:“王爷那么一个聪明的人,不会就这样被人算计了去,你相信不相信?”

红袖和沈妙歌对视了一眼:如果只有廉亲王一个人,他们相信;但是廉亲王是一家人啊,妻子是真正的弱质女流,儿女都还很小,他又不是一个枭雄样的人物——做不出扔下妻儿逃生再回来报仇的事情。

只是这样的话,他们没有说出口;让大姐儿有些希望吧,她只是一个孩子,能做到不流泪已经很不易了;他们实在是不想再让孩子添更多的痛苦。

廉亲王爷回府了,皇帝并没有再下什么旨意,而天牢中的官员也被定了罪:只是罪名出乎人们的意料,都不是很重——比人们想像中轻了太多太多。

虽然都罢官免职之后,流放的流放、没入贱籍的没入贱籍,但是人人都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各自家人的性命。

沈府对于这些事情好像无视一般,对于那一封休书也没有任何表示:即没有生气、也不有高兴,就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

郑大将军和沈府的走动也并不多,只是因为沈五老爷的亲事过府送了些贺礼,之后便没有再过来。

红袖和沈妙歌也没有出府多走动,除了在府中之外便是打理茶楼、茶庄的生意。

平南郡主府红袖和沈妙歌亲自去过了,沈大姑奶奶也见到了,不过两家人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沈大姑奶奶私下报怨了平南郡主很多,包括她一意孤行非要南下的意思:南边哪里有京城好?沈大姑奶奶年岁有些大,有些故土难离,红袖和沈妙歌都明白,不过他们夫妻明白平南郡主不走是不成的。

走了,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过几年之后一切平定再回来也是一样;虽然平南王早已经死去,也没有儿子,但是平南郡主在皇帝眼中也一样是有份量的人:她和沈府比邻而居不说,还和沈家是姻亲。

离开也就是表明了平南郡主的态度,只是沈大姑奶奶不明白,这些日子没有少和人说平南郡主的不是;平南郡主倒也习惯了,只要不是很过份便由她去,如果过份了她一瞪眼沈大姑奶奶也就成了没嘴的葫芦。

平南看到红袖和沈妙歌很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她此行就是要避嫌,避和沈家的嫌;红袖和沈妙歌把话挑明了,并言道她走时沈家便不远送了。

平南的走当然是得了宫中贵人的指点,红袖和沈妙歌更加对皇帝寒心:因为平南郡主走得太急了些。

红袖回到了府中刚坐下,六夫人急急的赶了来:“袖儿,你说这要如何是好?”

“怎么了?”红袖一面让六夫人坐下,一面道:“你六叔父,今儿居然给我说,他要给两个清倌儿赎身弄到家里来。”

“如果是平日里也就由他了,反正这几年我也懒得管他,随他的意爱纳几个纳几个;后来还是太夫人训斥他一顿,他才收敛了一些;但是眼下这个时候,他却弄了两个歌姬来,这不是找事儿?”六夫人急得真拍手:“我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听;我就不知道了,那两个有多好,居然把他弄得五迷三道的。”

红袖只是一听便明白了:六夫人不想六老爷在这个时候添乱,但是也不想六老爷被老侯爷责骂——说到底还是夫妻啊,六夫人再气也还替六老爷着想几分;只是她的好言六老爷却听不进去,一心认定她是容不得人。

“婶娘,哪里的歌姬?”红袖想了想问道,如果只是一般的歌姬,让沈妙歌打发人把歌姬买下,远远的卖到南边去也就是了。

不要说是现在,就是平日时里,红袖也不会助六老爷纳妾的:他这几年可没有少纳,只是六夫人已经对他死了心,并不理会此事;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