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侯门娇 >

第194节

侯门娇-第194节

小说: 侯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府的秀女成了沈妙歌的妹妹,自然是不能再和沈妙歌成亲:兄妹岂能通婚?

只不过随后廉亲王的举动让沈妙歌哭笑不得:他居然也认为六个秀女做了义女!他按辈份来说,现在是沈妙歌的表姐夫,同辈人;但是他如此做,虽然没有实际上的意义,但无疑是在暗指他高了沈妙歌一辈儿。

认真说起来,在一些场合上,是那王府中的六个秀女吃了亏:虽然一下子变成了贵女,但是却生生的比侯爷府中的四个姐妹们矮了一辈儿了。

侯爷府的四位秀女立时被下人们称呼为姑娘,移居到了沈家姑娘们的园子里居住;不过她们四个并不是人人都高兴的,义女只是义女,如何能同人家沈家的姑娘相比。

就算日后说亲事,她们也寻到和侯府门当户对的人家为妻:有些人到了京中,见过了皇后的华贵之后,那颗纯朴的心便没有了。

能在侯爷府中给侯爷做妾,以她们是皇上所赐,就算是正室又能如何?哄好了侯爷,荣华富贵垂手可得。

也有真心高兴的:与人为妾可不是什么好事!脱离了皇宫,还能和堂堂的沈府攀上亲戚,当真是自家祖上三辈烧了高香啊!

秀女的事情,只能说是暂时解决了:只要她们一天在沈府,沈府便不能说是真得安置好了这几位姑娘,要赶快把她们嫁出去才成。

沈夫人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儿:她可不愿意沈侯爷纳这么几个妾;现如今儿子媳妇想了法子很好,她平白多出了几个女儿来,倒也算是喜事。

便来找红袖商议,是不是为此要摆几天的席面,请京中的人来府里走动走动。

红袖立时明白沈夫人的意思:这是想给那四位秀女寻婆家啊;她的眼睛眨了眨:“夫人莫要太偏心,有了义女便忘了我那苦命的姐姐。”

沈夫人轻轻摇头:“并不是忘了,只是那个年纪——,唉——!”

红袖想想也是,京中权贵中哪里会有二十多岁的男子没有成亲?只能先打发了四位秀女再说吧。

沈府一连热闹了两天;京中好些府中的人都来埋怨沈侯爷:你有好法子为什么不和兄弟们打个招呼?就你一个人得道你好意思?

不过有了廉亲王在后面跟着认了义女,其它王爷们有这样做的,大臣们却没有敢:再跟下去,皇上如果真恼了怎么办?

往后的日子里,也有不少贵妇来沈府走动,自然是有意和沈府结亲的:虽然是义女,怎么也算是和沈府攀上了关系,成了亲家。

不过,来得人都不是为自家长房嫡子们提亲,有的是为了家中子侄求填房,有的是为庶子求妻房。

对于平民出身的秀女来说,已经是极好;她们在皇宫中不被放出来,大多都会做一辈子宫女,如此已经是天大的富贵了。

不过,也并不是人人都为那四位秀女而来,沈大姑娘的婚事早已经悄悄传的人尽皆知了,只是退亲不是什么好事儿,无人在沈府人面前提起罢了。

虽然听到梦喜退婚后有几家人有意来做亲,只是却不好在那个时候就来沈府提亲,现在自然是好时机。

最先来的是长公主,她为自己的独子来求梦喜做填房;虽然还有几家,但是沈夫人和红袖都认为长公主家比较好。

沈侯爷和沈妙歌也是这样认为:因为长公主的独子十分精干,并没有靠母荫求官,自己到边关累积军功现是三品的将军。

官职不在大小,只是人品的确是不错。

不过沈府并没有答应下来,也没有推脱:这一次,他们要慎之又慎,并且还要问过梦喜的意思才可以。

四位秀女的亲事也算是有了人家,不过沈夫人没有自拿主意,还是要问一问秀女们的意思。

沈府因为秀女的事情一连忙乱了多日,沈四少奶奶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是她太过小心了,怎么可能会被查到什么?

那侍琴到要寻得到才怪!她放下心来之后,对三夫人等人便不如前一阵子亲厚,倒也过得去。不过一得闲,她的心思便又活泛了起来。

她也想要个孩子,尤其是现在三夫人催得越来越紧,她如果再不生个一儿半女的,怕是三房的人会把绿珠她们接回来:她们手里可是有一个儿子的!

儿子的事情不是她不急,她也明白就算是她再有钱,如果没有儿子这沈四爷早晚有翻脸的一天:到时休了她也并不是不可能。

 第44章 想到了红袖

一连多日,沈四少奶奶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法子:她想有个孩子可并不容易。

沈四少奶奶要想法子,却并没有在府里和什么人走动:她知道自己的人被沈夫人盯得紧,如果出去走动反而不美。

她待沈四爷忽然好了许多,让沈四爷很高兴;自绿珠三人有孕之后,他独宿的时候太多了——妾侍、通房除了绿珠三人,被妻子打发的不剩一个!只是他也只能忍了。

再怎么说有妻妾四人也不算少了,虽然他身边只有一个妻子,还不怎么给他好脸子。

听到沈四少奶奶说想要个孩子,可把沈四爷乐坏了:他们三房盼沈四少奶奶肚子里的孩子盼得眼珠子都疼了——不要说绿珠三人,就是再多的人生下沈四爷的儿女,也顶不上沈四少奶奶的孩子一个脚趾头!

对沈四爷来说,他有沈四少奶奶生的儿子,便等于是有了金山和银山。

沈四爷和沈四少奶奶夫妻恩爱起来,也乐坏了三老爷夫妇;只是沈四少奶奶想来想去,依然没有想到好法子。

太难了,难于上青天啊。只是沈四少奶奶已经决定要迎难而上,怎么也要想个法子出来。

长公主家的亲事梦喜没有同意,她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是红袖和沈妙歌都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做个填房,不是让她的原来的未婚夫家看笑话?

红袖原本想劝一劝梦喜的,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是梦喜,自己会同意做人填房吗?她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伤痛不在自己身上,便不知道有多痛啊;所以,她咽下了要劝梦喜的话,反而去劝说沈侯爷夫妻放弃了这门亲事。

倒是沈老侯爷很支持红袖,他也认为让梦喜去做人家的填房很委屈梦喜:他的梦喜可是一位很好的姑娘,凭什么要低人一等做填房?

梦喜因为红袖和沈妙歌、还有祖父的支持,精神反倒是好了很多:她很担心家里的长辈会执意让她嫁作填房。

如果真那样,她不如死了的好,也不要去丢那个人。

她并不是要一心出家:没有那个心思要博人同情;她很想能狠狠出一口气,让那个男人悔恨一辈子:让他知道做错了。

只是,这样机会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所以沈梦喜才会如此心灰意冷的去面对佛经。

红袖和沈妙歌都懂沈梦喜的性子:她是个外圆内方的人,如此大辱她如果只能咽下去,便说不定真得会出家——梦喜无法面对的不是世人,而是自己那颗愤怒的心。

红袖连日来心情不好,便想出府散散;她当然不会丢下梦喜,不管梦喜愿意不愿意,硬是把梦喜给拉上了车子。

梦喜知道红袖的心思,不忍拂她的好意,才会依着红袖由着她拖自己上车。而沈老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吩咐多带几个人跟着。

红袖和梦喜没有去仙韵,而是到了仙灵:仙韵里都是贵妇,且太幽静了,不适合现在梦喜的心情;梦喜现在需要的热闹。

梦喜是第一次到仙灵茶楼,虽然带着纱帽看得不是很清楚,却也很喜欢仙灵茶楼的摆设;而她听了说书先生的书后,有些遗憾的道:“可惜不能天天听到。”

红袖虽然想过很多法子给梦喜去烦,却忘了这一点;闻言之下微笑:“天天听到不太可能,不过姐姐如果想天天看到,却是很容易的。”

梦喜惊喜的拉住红袖问道:“可是有书稿?”

红袖点头:“在妙歌那里,回去便让韵香给姐姐送过去。日后的先生们说的新故事,也会每天都给姐姐送过去。”每天让梦喜有牵肠挂肚的东西再好不过。

姑嫂二人说笑了一番,梦喜的心境真得开朗不少:她一个姑娘家,出府门的次数是扳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的。

而且她能见识到好几种的仙灵茶,这也让她心情好了很多。

红袖在府中还有事情要做,并不能在茶楼里总是留连;看梦喜心情转好,便和她一同下楼回府。

到楼下时,正好遇到廉亲王和连姑娘下楼,红袖和廉亲王轻轻见礼,并和连姑娘打了一个招呼。

廉亲王并没有问红袖身旁的女子是谁:一看戴着纱帽便是未嫁的姑娘家,他是连看也没有多看一眼;在梦喜同他见礼时,他还了半礼便想走;但是连姑娘却指着梦喜道:“这位姑娘是谁?”

梦喜并不认识她,所以只是向她点头致意,并没有上前同她见识攀谈。

红袖只得让梦喜上来同连姑娘重新见识,介绍她和连姑娘相识;听到梦喜是沈府的大姑娘,连姑娘目光闪了闪。

好在她还是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只是同梦喜客气了两句便和廉亲王一起告辞了。

梦喜看着连姑娘的背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红袖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姐姐。”

梦喜微微偏头笑道:“弟妹多心了,我并没有什么;只是看到连姑娘举止如此大方可亲,实在是不是我们这些整日在闺女阁中的女子可比。”

红袖拖了她的手向车子走去:“我们自有我们的好,旁人自有旁人的好。”

梦喜微笑:“也对。各人自有各人的长处,倒也不必以己短比人之所长。”姑嫂二人说笑着上了车子走远了。

而茶楼里走出来的两个男人之一直看着她们的车子消失,喃喃的道:“原来她就是……”

身边的人问道:“你说什么?看到了认识的人?”

那男人回头笑着:“没有没有,只是听人提起过而已。来,愚弟送兄回去,日后还有要麻烦兄长的事情。”

那人一笑拍了拍男人的肩膀:“好说,好说;被你求到头上,倒也值得我高兴三日。”二人相携而去。

对面的神茗茶楼内,郭大娘这才自二楼的窗口走开;她的走得很是轻盈,好似有些并没有因为看到红袖而心情不好。

她身后跟着一个瘦瘦长长的人,虽然在笑但那声音却的确是很难听:“大娘,此事成了,那金莲姑娘……”

“你放心;”郭大娘回头一笑:“大总管去想法子,只要你能做得到,我郭大娘自然是一言九鼎。”

瘦长的人干巴巴的笑了几声:“不敢当大娘称一声大总管,我只不过是王府里的三总管。”

郭大娘美目流转娇笑道:“大总管这话说的,你把事情给大娘办到了,大娘能只酬谢大总管一个金莲吗?”

瘦长的人立时笑了,这一次他笑得很欢畅,只是笑声越发的难听了。

诚亲王爷现在来得并不勤,不过对郭大娘却还是有求必应;郭大娘知道王爷新得了四个秀女,这些日子应该不会想起自己来了。

她并不是很着急:她的长处她自己知道的很清楚,对于四个秀女她也没有放在心上;诚亲王不过是贪一个新鲜,过了新鲜劲儿自然便会扔下她们。

为此,她还特意备下了一份礼物给诚亲王道喜,把诚亲王哄得极为高兴。

现在郭大娘很清楚,诚亲王一定也会有舍了自己的那一天,所以她对金银之物非常的上心,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而仙灵、仙韵和仙乐却把京中真正的权贵,几乎是一网打尽,到她神茗来得人很少:大部分来得都是一些不太成气的二世祖。

根本就寻不到可以做她靠山的人:连姑娘自然是靠不住的,因为她同那个鬼里鬼气的廉亲王十分的亲近。

况且她也不相信连姑娘会在她危急的时候救她:在连姑娘把她交给诚亲王后,她便不再相信连姑娘了。

只是她却不知道,连姑娘后来离京好久去办一件重要的事情,后来回京后急着寻廉亲王:原本连姑娘是打算在见过廉亲王后,去诚亲王那里看她——然后再和她商议个去处。

但连姑娘也没有想到,她郭大娘会有这么大的本事;连姑娘的性子本就大大乎乎,看郭大娘已经寻到了落脚的地方,而且还能日进斗金也就不再过问她的事情。

至于郭大娘和诚亲王是什么关系,连姑娘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她并不关心这些;因为和她没有关系;反正是诚亲王和郭大娘你情我愿的,她为什么非要问个清楚呢。

连姑娘也有自己的烦恼,所以顾不上郭大娘也是真。

她现在就很苦恼,看着廉亲王远去的马车,她呆愣了好久。

是的,她是喜欢廉亲王;而且太后也有意让廉亲王迎娶她,只是廉亲王却一直不说好、也不说不好;甚至于连廉亲王府也不让她去。

她当然没有那么听话,只是廉亲王府却不是她想进就能进的。

就算是到了眼下,廉亲王依然是对她很好、很不错,却只字不提要迎娶她的话;而且待她虽然可以说是千依百顺,但是却一直以礼相待于她——廉亲王那样一个什么都不在意的人,会如此在意礼法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