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翠色田园 >

第296节

翠色田园-第296节

小说: 翠色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旨公公经常跑各大宅院,这收受好处的事儿做得顺手得紧,拿到了荷包以后,习惯性的在袖子里头捏了捏。感觉里头不是金银这种硬东西,而是软绵绵轻飘飘的仿佛是纸似的,这公公的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

这银票虽然也有五两十两的,但这么小的面额给个银锭子也就是了,能送银票的,面额肯定都得是往大了说,而叶老爷塞给这传旨公公的银票,便是一百两面额的。

得到这样的孝敬,公公很是满意,笑着跟叶老爷还有连青山他们寒暄了几句,这才满面春风的带着小太监扬长而去。

~~~~~~~~~~~~~~~~~~~~~~~~

随着翠儿的诰命封赏一起来的,还有黄金百两绸缎十匹,这东西放在正厅里头,一片璀璨的金光照得众人的脸上红扑扑的满是兴奋的光。

“哎呀呀,这可是圣人赏赐的金锭子啊!”叶老爷哈着腰,看着桌上整整齐齐的两排一共十个金锭子,只觉得这一片金光实在是耀眼的很。他伸出手来在那盘子上方盘旋着,却似乎是有些怕自己的手弄脏了这些金子似的,迟迟的不肯拿起来。

“不就是金子么,有啥好看的!”一百两金子按照兑换的比例的话,也就是千两银子的样子,叶老爷出手打点宣旨的太监,都花了百两银子呢,这一千两银子的价值,对于叶家来说,的确是不算什么。

“你懂什么,这可是御赐的呀!”叶老爷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设,才颤颤巍巍的拿起了一枚金锭子,放在手里头反复的摩挲着。其小心翼翼的程度,跟抱着小元宵的时候不遑多让。

“御赐的绸缎好,金子却没见跟咱们家的金子有啥不一样的。”叶夫人一边眼睛发亮的看着桌上放着的十匹鲜艳柔软的绸缎,一边儿还不忘跟叶老爷顶顶嘴。

“这么柔软的绸缎,看这纹理、看这光泽,真不愧是进贡的上品啊!”叶夫人双眼放光,看着这御赐的绸缎,叶夫人想得极多极多的。

“这大红的颜色好,做嫁衣合适,大红色正好有三匹,正好家里头的三个女孩子,一人一匹给她们留着做嫁衣。”这么说话的功夫,叶夫人默认的将惠雅、大妞和软软三个女孩子都给算上了。

“娘,软软才多大啊,这绸缎给惠雅和大妞做新衣裳就好!”翠儿有些好笑的看着自家娘亲,她正小心翼翼的拿着那绸缎,在惠雅的身上比量着,把惠雅羞得是满脸通红,恨不得躲到了地缝里头去。

“翠姨,这布料我不能要。”惠雅的脸红的很,自己跟翠姨虽然亲近,却总不能赖着人家御赐的布料吧。惠雅虽然不像大妞似的,家里头是京城顶尖的权贵,但却也是见过些世面的,知道这御赐的料子难得,忙不迭的推辞道。

“惠雅,你祖母给的你就收着,这料子虽然是御赐的,对咱们家来说很难得,却不如你们这些孩子珍贵,有了料子就是要裁了做衣裳穿的。”翠儿看着其中一匹带着芙蓉花纹路的正红色绸缎最配惠雅,便把这匹绸缎拿了起来,在惠雅身上比量着。

“嗯,这绸缎的花纹,正配咱们惠雅。听翠姨的,这料子你收着,你今年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该议亲的时候了,这料子正好给你裁嫁衣,到时候细细的绣了吉祥纹样,伴着你出嫁。”

翠儿说着话的功夫,把这芙蓉纹样的塞进了惠雅手里头,然后又拿起了一个牡丹暗纹的正红绸缎,走到了大妞跟前。“大妞,娘知道定国公府里头肯定有不少的好料子,这绸缎许是不能跟那些好料子媲美的。这料子你带回去好好收着,等过两年身量长成了以后裁了做新衣裳穿,嫁人之后穿正红的颜色,富贵又喜庆。”

“娘……”大妞已经十岁了,懂了不少的事儿了,自然知道能为了闺女出嫁细细盘算的,只有亲娘罢了。眼见着自己出嫁时候的衣裳娘亲都开始操心了,大妞的眼圈儿都有些发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娘,我也要,我也要嫁人!”软软和小包两个小的还不到懂事儿的年纪,看到姐姐们都有好东西,便也忙不迭的也搂着翠儿的大腿,撒娇着说道。

“好好好,软软嫁人,也给你做漂亮衣裳!”翠儿先是哄好了自家傲娇的小闺女,

不过,看着搂着自己大腿,还嚷着要嫁人的小包,翠儿只觉得好笑的不行。

“小包可是男子汉呢,不是女孩子不能嫁人的哦,小包以后要娶媳妇的!”翠儿正色对着小包说道,看着一脸雾水的儿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剩下的料子,叶夫人准备一股脑的都交给翠儿处置,翠儿想了想,这御赐的料子也是料子,不如就给家里头的人分分,让大家都热闹一番好了。

除了三匹正红色的分别给了三个女孩儿以后做嫁衣什么的,小虎和小包、元宵分得一匹翠绿色的,翠儿准备给他们每人做件小袍子。

翠儿给叶夫人和叶老爷留了匹深紫色的做衣裳,大哥、二哥和三弟加上连青山一共四个男子,分两匹深蓝色的各做一件长袍,翠儿和两个嫂子,分一匹玫红色的,各做一件褙子。

最后还剩下两匹料子,叶夫人死说活说的给拦下了不许分,给翠儿留了下来。R1152

 第416章 硝烟滚滚

宫中来了赏赐,那赏赐的绸缎,叶家老小都做了新衣裳,大家心里头都挺高兴的,以为这遇刺的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安心的等待着皇上的裁决。

翠儿在家养伤、跟叶夫人在家缝制衣裳,带着孩子们,叶老爷忙着跟内务府交接皇商的事务,积极的融入了皇商的角色。而连青山给皇上报完了西北的战况了以后,便全力推进西北的粮草供应,翠儿的药铺在这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各种金疮药和药丸被成车成车的送进了西北粮草的仓库中。

全家人都在忙活着,一切欣欣向荣的时候,却都没有发现,朝堂底下暗流涌动,朝堂上头正硝烟滚滚。

这暗流涌动也好,硝烟滚滚也罢,几乎是把所有的官员都给卷进去了,为什么?起因还是因为翠儿遇袭的这件事儿。

话说三天前,大理寺卿领了皇命要彻查翠儿遇袭这件事儿,当即从五城兵马司的监牢里头拎出了那硕果仅存的被叶绿给弄倒了的黑衣人。

看着那人的做派举止,大理寺卿的心里头就是咯噔一下,这人丝毫不像是江湖人士,连江洋大盗什么的都不是,十足十的是战场上长起来的兵士,兵营里头的兵痞子。

再细细探查一番之后,那大理寺卿连用刑都没有怎么用上呢,就已经得出了一个让他的心拔凉拔凉的结论。

这在大街上明晃晃举刀砍人的家伙,十有八九是来自肖派的头领,肖大将军的手下。这手法跟几年之前西北武德将军家眷被弄得失踪了的手法,简直是一模一样。

这探查结果并不难,大理寺卿把这黑衣人审完了以后。还有些受了伤却没有咽气儿的黑衣人,也被一一的过堂审讯。这些人倒是极为简单的样子,都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混混们,手底下的功夫好一些,收了金家的银子替金家出气罢了。

把所有还活着的黑衣人都过了堂,案件始末清清楚楚的理了出来,也不过是第二天清晨的样子。离皇上给的三天的限制。还有不少的时间。

饶是这清清楚楚的案件,却让大理寺卿愁得头发都要白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这受害人和害人的人两边儿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受害人连叶氏,虽然只是个从五品将军的夫人,但却是定国公世子的干女儿,身后站着的是三朝勋贵定国公府。想要害连叶氏的人。明面上看是那姓金的茶叶商人,屁点大的小商人。想要打也好杀也好都不在话下,只要能让定国公府息怒,大理寺卿觉得自己可以判金家全家斩立决,家产充公都没有问题。

但。如果事情这么简单,就不会让大理寺卿愁白了头发了。他能查到的事儿,旁人自然能查得到。还能比他差的更详细更准确,所以想要瞒过定国公府。只让个小小的商人顶罪?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如果让金家顶罪,那么这大理寺卿就是明晃晃的站在了定国公府的对立面上。别说是定国公府那说不过去,就是其他与肖派不对付的,担忧着肖派暗自对自家下手的官员,也绝不会就这么翻过片儿去。

但如果不让金家顶罪,把肖派的那黑衣人的身份给揪出来,那就势必要得罪肖寿肖大将军。别说是得罪肖大将军了,就是肖派的一个小喽啰,得罪起来大理寺卿都得掂量掂量。

大理寺卿也是有家眷的人好吧,难道真的像连家似的,每次女眷出门的时候,都得提心吊胆的?

两边都不能得罪,左右摇摆中,大理寺卿十分的为难。当然,为难的左右摇摆的不只是他,还有满朝不少的文官武将。

除了坚定的定国公派,和坚定的肖派以外,旁的人都在思考着,这次到底应该站在谁的那一边,又能从中获得多少利益,失败了的话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谁都不想站错队,于是在每三天一次的大朝会间隔的两天时间里头,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头便能看到步履匆匆的文官武将来回穿梭串联着,想要在最终的结果确定之前,找一个能够站稳脚跟得利益看热闹,又不会被牵连波及招人恨的位置。

就在这暗流涌动中,三天一次的大朝会如期到来,拿定了主意和拿不定主意的官员们,纷纷整装上朝。

站在空旷的大殿之中,听着大理寺卿如实的汇报着案情,望着坐在龙椅之上眉目不甚清楚的皇上,文武百官竟是有种前所未有的忐忑感觉。

“皇上,微臣调查的结果就是如此,如今买凶杀人的事主金玉满已经被微臣缉拿归案。黑衣人行动时虽是一拨,却分属于不同的两类,草莽之人尽数缉拿归案,属于兵痞之流的人是否有同党,恕臣无能,并没有撬开那人的口牙。”

大理寺卿将案情如实回禀,虽说表面上似乎是没有站队,却也已经向定国公府的方向靠拢了。因为他呈上的奏折上清清楚楚的写着那兵痞的履历,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在一个人的笼罩之下,那就是肖大将军肖寿。

“竟有此事!堂堂国之兵士,外有征伐之时不思为国尽忠,竟将大好武艺用于这等恶行,实在是太过可恶!”皇上说话的时候,目光在定国公和肖大将军两人面上来回的移动。

看着定国公满脸愤恨痛心,那肖大将军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却露出了紧张时候才有的小动作,皇上的心中便是一寒。看来这事儿就算不是肖寿亲自吩咐下去的,他也绝对是个知情的。

“皇上,这兵痞既然是有武艺在身,请皇上准许微臣将这兵痞的来龙去脉查个清楚!可怜微臣的干孙女,丈夫在战场杀敌,自己却在后方身受重伤,如今还躺在床上养着,本是如花似玉的女儿。如今伤了半边的脸,以后会不会落疤尚未可知!”定国公仿佛是个极为疼爱孙女的祖父似的,哭丧着脸说道。

定国公对于这伤人之人姓甚名谁,早就已经查得一清二楚了,这明摆着是肖大将军的首尾。定国公心中暗自庆幸,这么大好的机会,要是还不趁机狠狠的踩上一脚。就对不起他可怜的孙儿武德。对不起受了伤的干孙女翠儿,更对不起跟肖寿明争暗斗了几十年的自己了。

定国公说完这话,趁着低头的功夫狠狠的瞪了肖大将军一眼。那意思不言自明,小子,你就等着这次栽在我手上吧!

肖大将军本就是个不禁激的,原本心中还有点儿小忐忑。想着是不是跟皇上请个罪就算了,这时候看到定国公的样子。还请什么罪啊,老子就跟你死磕到底!

定国公和肖大将军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碰撞到,迸发着激烈的火花儿。如果目光能够点燃东西的话,那整个金銮殿上。现在肯定是一片火海了。

这……高高在上的皇上看到自家臣子的这个做派,心中知道他们的明争暗斗,却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答应定国公吧。不出半天就能查出来是肖寿的手笔,这在皇上心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要是不答应他吧。总得说个为什么呀,臣子这请求又不算过分。皇上的脸皮再厚也不能直接说,我怕你一查就查到我爱妃的亲弟弟头上,咱们还是别查这事儿了吧!

皇上正犹豫的当口,五城兵马司的赵大人,忽然出列,“皇上,臣附议定国公所奏,既是从军营里头走过一遭的人,便是脱去了一身的皮囊,也还留着印子呢。究竟是何人敢在京畿重地天子脚下为非作歹,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严惩的好。”

“臣附议!”底下又有几个大臣出列附议,一个个痛陈在京城大街上就敢当街杀人的危害之处。

有人附议定国公,自然就有人反对,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又有几人跳出来批驳定国公等人的观点,认为这黑衣人的举动不过是个人行为。我朝治安严谨,哪里能随便就跳出来敢当街杀人穷凶极恶的歹人。

皇上听这边说的有道理,那边儿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