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回到清末当悍匪 >

第157节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157节

小说: 回到清末当悍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相反如果帮助德比尔斯矿业公司获得金田的黄金开采权,罗德斯甚至愿意将两到三成的收入拿出来,贡献给莫桑比克省政府。这样省政府就能从交易中牟利,同时也能帮助罗德斯达成梦寐以求的交易。
听完罗德斯的话,陈兴安坐在沙发上没说话,手中端着咖啡,小口地吮着,好半天才道:“罗德斯先生,您的提议如果换是其他公司,我们省政府都会予以考量,不过……”
“怎样?”罗德斯急切道。“只要省长您答应我们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陈兴安摇摇头,道:“罗德斯先生您误会了,不是本人不想帮您,而是真的力有未逮,大商很强大,不是你我招惹得起的。”
“您的意思是?”罗德斯流露出吃惊的表情,想过莫桑比克省政府可能会拒绝,但却没想到会用这个理由。“怎么可能,您可是莫桑比克最高官员,大商怎么会反抗您的决定。”
“您错了,东北的法律规定,除非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人有违法行为,否则任何公职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正常的商业行为。我们政府只能引导,不能强迫。”陈兴安抬起头,看着罗德斯,道:“当然,这不是我否定您提议的主要原因。大概您还不知道大商在东北的地位吧!您知道我们军队的名称么?”
“保险队……”
“不错!可您知道他原本的全称么?”陈天安语重心长道:“大商保险队!东北自治区就是以大商以及其联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权,虽然现在名义上还是清廷的自治区,但是论权利和声望,真正与东北自治区发生矛盾的时候,清廷也是要退避三舍的。”
罗德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他想过大商实力雄厚,但是没想到竟然有如此深厚的背景。瞧意思,如果自己动了大商,似乎就是与东北自治区为敌,虽然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人,天生带着藐视天下的骄傲。但是在面对能与俄国陆军抗衡,在海战中,将世界第二海军的法国远东舰队彻底消灭的东北保险队,即便像他这样的大英帝国殖民主义者,也无法不考虑其中的利害得失。
“罗德斯先生,在下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您牵线搭桥,让您有机会与大商在非洲的负责人见上一面。不过您要是指望我,这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
“我明白。”罗德斯非常理解地点点头。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很常见,英国著名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真正鼎盛时期的实力,恐怕一般国家都要退避三舍。即便也英国国内,也是跺跺脚,整个英伦三岛都跟着摇三摇,晃三晃的存在。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陈兴安挽留罗德斯吃了一顿便饭,还别说,两人还真成了酒肉朋友。虽然陈兴安所言罗德斯未必都信,但是能与陈兴安拉上关系,对罗德斯来说,也算不虚此行。
陈兴安在演戏,罗德斯又何尝不是?




第一百八十六章 布尔木偶
自从家人走了之后,德科就一直住在马普托,而他弟弟菲戈成天待在军营训练,昨天他刚去探视过,发现弟弟的气质已经与从前完全不同了。阳光的笑容从这个大男孩的身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挺拔肃穆的兵锋之气。德科暗自心惊,对保险队也多出了几分敬畏。只是不知道当父亲再次见到自己老儿子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改变,到底会是怎样的一番心情。
几天前,大商在德兰士瓦的负责人付汉新亲自联系了他,后来二人见了面,谈论的就是塞西尔*罗德斯准备收购金田的事情。罗德斯作为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倡导者,虽然在与莫桑比克省长陈兴安会面时,表现的非常低调,甚至可以说是谦卑。但是其暗中的手段,却没有丝毫软弱的迹象。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人在返回开普殖民地不久之后,就在殖民当局中出任了财政部长。虽然大商的出现,让罗德斯成为财政部长的时间,直接比原本历史中推后了两年,但是如今这个时间点,似乎更让人玩味。
“最近英国人的探子不时在我们在金田的领地上出没,虽然我们已经加强了防范,但是依然让我们感觉防不胜防。”付汉新面带忧色。
德科皱了皱眉,问道:“英国开普殖民地有什么动静?”
“那个罗德斯本身就是开普殖民地的议员,在从莫桑比克回去之后,就一直发表针对我们的强硬言论。虽然当地的英军指挥官还没有调动军队的迹象,不过从英国本土传回来的情报称,这些英国佬似乎在准备一场战争,根据我们的评估,目标就是布尔人的两个政权——德兰士瓦共和国,还有奥兰治自由邦!”
“看来情况比我想得还要糟糕,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有准备了么?”
付汉新点点头,道:“准备当然是有,不过能起到多大作用不好说。当然布尔人占据地利,也也许在战争的初始阶段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但是双方实力差距明显,而且英国在几年前还统治过这两个地方,对当地也十分了解。所以时间一长,战争一旦进入僵持阶段,恐怕就无力为继了。”
布尔人在打仗方面,还是不错的,可是战争毕竟是实力的比拼,德瓦士兰和奥兰治即便联合起来,对英国来说,也不过是大一点的蚂蚱,也许能蹦跶几天。第一次英布战争,英国人之所以战败,与其说是英国战败,不如说是撤退。那时的德瓦士兰和奥兰治不过是两块蛮荒之地,对英国人来说,也许有价值,但还不至于为其投入太多。但是现在的局面完全不同,布尔人的土地下有了黄金,有了钻石,那么原本的鸡肋忽然变得可口诱人起来,这时英国对其的投入将成倍增加。
而更重要的是英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动荡,原本的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因为支持爱尔兰有限自治失败,而被迫下台。取而代之的则是保守党党魁,上议院领袖,罗伯特*加斯特因*塞西尔,他是第三代索尔斯伯里侯爵!与他的前任相比,他更对外更加强硬,坚决主张大英帝国的对外殖民和扩张政策。
“说起来,这个罗德斯态度变得有些快,起初还与我们保持着接触,而现在只与莫桑比克省政府保持关系……”付汉新有些不解道。
“大概是受了英国政局的影响,如今罗伯特*加斯特因*塞西尔上台,这位首相与罗德斯完全就是一丘之貉,全都支持英国的殖民扩张政策。看来是风向变了,这位德比尔斯矿业公司的总裁,心气也增高了!”德科嘴角带着冷笑。
“我想也是如此!”付汉新同意德科的看法,接着又道:“现在省政府,陈省长那边还能帮我们拖着一些时日……”
“我们拖时间,英国也在准备。”说着德科拿出一张数据,道:“这是情报局送来的情报,英国最近加紧了从本土向缅甸方向的派兵速度。据说是因为缅甸民间抵抗强烈,不过你看他们的军兵路线。”
“竟然没走苏伊士运河?”付汉新起初并没注意到此点,现在经过德科的提醒,也发现了其中的异常。
“没错,他选择了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经过好望角,在从印度洋达到缅甸。按理说,英国人若想向缅甸派军,直接从印度调兵就可以了。可是却选择从本土调兵,而且途径好望角。绕这么大一圈,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想来也是准备对开普殖民地增兵了。”
沉思了片刻,付汉新点点头,觉得德科说的可能性极高。当然,英国在非洲希望获得从开罗到开普敦之间的巨大殖民地,向非洲增兵,也算正常。
“你觉得我们与英国人发生战争,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德科忽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付汉新摇摇头,道:“我们不可能与英国人发生战争,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无论是董事长,还是总理,多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局面的。”
德科沉默了下来。
付汉新喝了口水,接着道:“德科,你去过本土,我想你应该明白。如果英国人再像从前那样发动鸦片战争,即便他们的所有舰船都来,我也相信我们能够取得胜利。即便我们在海军的装甲舰吨位只有英国人的一半,我依然相信我们会取得胜利。”
德科看来同意付汉新的说法,因为在东北本土不仅有强大的海军,还有空军和陆军,英国人即便能在海上占得便宜,不过只要他们敢于登陆,那么迎接他们的下场就只有一个——全军覆没!
“不过,我们这边并不是本土,而是在非洲。我们与本土之间的航路上,隔着缅甸和印度,还有马六甲海峡!他们卡在我们的咽喉上!我们现在能在非洲经营殖民地,也是当初英国人将我们拉近柏林会议才获得的资格。”
“看来这仗还真不能打。”德科有些无奈。
“问题就在这,我们现在必须依靠本土才能进行战争。真要与英国人对着干,除非我们在莫桑比克将整个工业系统全部建立起来,不过这不是一两年时间能够完成的。而且即便建立起来,恐怕胜算还是低得很。”
“确实,我们与英国人对阵,很不现实。”
德科和付汉新对视着,谁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难题。
两天之后,两人再次聚首,不过这次东北总部已经知道了目前的情况,对策组已经发回了应对办法。德科和付汉新一看,相视一笑,总算有了解决的办法。
英国人的开罗开普敦南北贯通非洲计划,说起来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东北或者说是大商集团。他们在开普殖民地向北的主要对手,就是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还有奥兰治自由邦。大商不过是占了其中两块矿区,没必要真把自己真的摆到英国人的对立面上。如今真正着急的不是大商,而是德兰士瓦。
王一给出的应对策略是两条:
现今阶段竭力扶持布尔人军队,提供大量先进装备,其中包括大商兵工厂出产的外贸型步枪,狙击步枪,马克沁水冷机枪,迫击炮,小中口径火炮等等。除此之外还派出指导团,为布尔人培养军官。同时向德兰士瓦共和国出售二手枪械生产线,火炮生产线,弹药生产线。至于生产线所需基础工业原料,则从莫桑比克向其出口。马普托与比勒陀利亚之间距离非常近,再加上二者之间的铁路正在快速建设中,一旦通行,货物运输将十分方便。相信这样一番措施实行下来,英国人会被弄得满头包。
可是即便如此,布尔人有了万全的准备,王一还是不相信他们能够抵抗住英国人的全力进攻。当然,能守住最好,东北还能跟着发点战争财。可一旦守不住,王一又给出了第二条对策。从目前已经被军事占领的斯威士兰出兵,强行占领普列米尔矿区,还有金田。即便与英国人形成军事对峙,也在所不惜,不过并不直接干预英国人与布尔人之间的战争。
对于东北的慷慨解囊,德兰士瓦的总统克鲁格非常高兴,目前布尔人形势严峻。布尔人没有其他的工业基础,整个个国家靠矿业维持生计,而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展矿业的资金来源逐渐枯竭,只有求助于外国。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批投资者与技术人才。前来淘金的各国投资者中以英国最多,英国有大量资金的矿主很快成为寡头,若非有东北的存在,英国几乎垄断了德兰士瓦的全部矿业。而更要命的是英国人与布尔人的比例一度达到了六比四,英语成为矿业主要用语。
布尔人如今与东北保持如此亲近的关系,与英国人的强势经济入侵,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德兰士瓦现任总统克鲁格,从1883年开始上台,他对英国十分仇视,上任之初就开始实行限制英国的政策,对开普殖民地当局征收高额关税,严重排挤英国资本。




第一百八十七章 袁世凯的野望
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总统克鲁格最近很高兴,大商忽然加大了对共和国的援助力度,而更高兴的是,他们并没有要求太多的回报,甚至是自己主动要求送给他们一些新的领地,都被他们拒绝。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不过只要能给国家带来好处,他倒是并不在意。大商在德瓦士兰能够平衡英国人过于强大的影响,能做到这点,对克鲁格来说,就足够了。
虽然大商的行为让英国人呢觉得像吃了苍蝇一般,不过眼下他们还没准备跟大商翻脸,至于其中原因……天塌了有高个顶着,有人比大商更遭英国人恨,那就是德国人。
柏林会议后,德国成了非洲殖民地大国,奉行世界政策,而提出的要求很简单,与英国平分阳光下的地盘。这无异于对世界第一强国的挑衅,两者同属欧洲,争霸的趋势日渐明显。在南部非洲,德国开始唆使德瓦士兰和奥兰治与英国人对抗,同时德国大量垄断资本开始进入这两个国家。
因为布尔人的祖先除了荷兰人之外,还有就是德国人,这让布尔人的两个国家对德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正因为如此,英国人对德国的忌惮已经远远超越占了普列米尔矿山和金田的东北。
虽然与大商谈判失败的塞西尔*罗德斯很想借着英国政府换届,加大对东北和大商的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