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重生燕太子丹 >

第43节

重生燕太子丹-第43节

小说: 重生燕太子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将渠转向他的亲信士卒,说道:“众位弟兄,将某从此亡命天涯,诸位多保重!”
见此,韩山对将渠问道:“将军欲往何处?”
将渠答道:“我也没有想好,但肯定不是燕国了。”
“将军孤身一人,多有不便。末将跟随将军多年,愿意同去,也好给将军做个伴。”
“我等也愿同往!”剩下的士卒齐声说道。
“好!你们留在这里也会被人欺负,”将渠看了一眼羊通,继续道:“不如与我一道离去!走!”
说着,将渠带着二十余名亲信下城去了。眼看着他们离去,羊通也不追赶。将渠神勇,而且大家毕竟共事一场,若不是为了这将印,相信羊通也不会与将渠反目。




第九十章 李宽
这里逃命只有一个方向。出了居庸关,众人脱去甲胄,一路往西。来到一个三岔路口,将渠停了下来。这里有两条道,一条通往北边的匈奴,一条通往赵国的代地,将渠心中犹豫不定,不知该往那一边去好。
照说,赵国与燕国同属中原,应该是逃往代地。但是去年伐赵,将渠与赵将李牧曾在代、居庸关等地大战,死伤无数。后来赵军强攻居庸关,更是死伤惨重。
赵军的这些士卒来源主要是代地的百姓,这一战不知有多少代地百姓失去兄弟、父子。如果将渠逃到代地,万一被代民发现,说不定会被他们所杀。将渠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往北走。

刚走出数步,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渠急忙命令众人躲在旁边的树丛中。不久,三十余名骑兵经过,一个个彪悍无比。看其服饰,这些骑兵不像是赵国人,也不像燕国人,倒是像匈奴人。
等那些骑兵走远,众人从树丛中出来。将渠想了想,继续向北走去。没想到此时身后又来了一骑,将渠躲闪不及,被撞个正着。
“你们是什么人?可曾见到匈奴兵经过?”来人勒住马头,问道。此人倒是赵国人打扮,是一名年轻的小将,看上去雄壮无比。
“回大人,我们是这里的山民,匈奴兵刚刚过去不久。”将渠行礼道。
小将在马上拱拱手,追了出去。将渠目送小将离去,心中奇怪:这人怎么一人独自跟在那三十骑背后,难道他单枪匹马去追击对方三十余人?看刚才那三十人形色匆匆,难道还怕这名小将?
将渠倒吸一口凉气,继续想道:要真是这样,此人的武艺该达到何等惊人的地步才能做到?我为将数十年,也从未见过这样的猛将。
想到这里,将渠急忙爬上旁边的山坡,朝远处眺望。前面是一片空地,那位小将正渐渐追近前面三十余骑。
突然,小将马不停蹄,同时却弯弓搭箭,唆唆唆,竟然一连射出五箭。前面三名匈奴兵应声倒地。
“连珠箭!”
将渠远远见到,大吃一惊。这连珠箭将渠不是第一次见,当年赵国大将李牧攻居庸关,用连珠箭射杀多人,将渠记忆犹新。据说这是李家的祖传绝技,可以瞬间射出五箭,仿佛有五人同时射箭一般,不知这小将是什么人?与李牧又有什么关系?
见此,为首的匈奴兵大怒,口中唧唧哇哇一统大叫,指挥手下,转过马头,杀向小将。小将不慌不忙,又是五箭射出,这次四名匈奴兵应声倒地。
此时匈奴兵已到近前,小将收起弓矢,取过长矛,冲入剩下二十余匈奴骑兵群中。将渠离得远,看不大清楚。却只见小将每出一矛,匈奴兵必有一人落马,其武艺着实惊人。
片刻之间,匈奴兵又死了八人。剩下十五名骑兵见来人凶狠无比,不敢再战,又往回逃去。小将再次取出弓矢,又是五箭齐发,射倒四人。匈奴兵见再逃也不是办法,急忙反身再战。
不久之后,剩下的十余名匈奴兵被屠杀殆尽。小将折回马头,原路返回。

不久,小将神情轻松,来到跟前。见到将渠等人还在,拱拱手问道:“这位先生,请问可是将渠将军?”
“你是何人?如何认得我?”将渠大惊,手握佩剑,问道。
“果然是将军!”小将却丝毫不介意,跳下马来,说道:“我乃是赵国大将李牧之子李宽。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在此拜见,真乃三生有幸。不知将军何故至此?”
“果然是李家的人。”将渠心中想道。见李宽毫无害己之心,也放松下来,说道:“李将军少年英雄,将某佩服。”接着将渠叹了一口气,说道:“唉,燕王不识贤愚,命人擒杀将某,某只好逃出居庸关。”
“哦!”李宽沉思片刻,问道:“将军此欲何往?”
“某报国无门,如今之计,便是要前往匈奴,去做放牧之民。”
“常听父亲说起将军,以为是当今难得将才。将军若是去匈奴,从此不再是我中原子民,岂不抱憾终身?不如随末将去投赵国,如何?”李宽问道。
“唉,李将军所言不错。某本欲前往赵国。”将渠叹了口气道:“但某曾与令尊大军大战于居庸关前,怕代民认出,不肯轻饶。”
李宽轻轻一笑,说道:“将军若往赵国,必拜为上将,与代民何干?况且昔日各为其主,岂能怪将军?”
将渠听了还是摇摇头,说道:“燕赵相邻,世为仇敌。在赵国为将,总是会与燕国起冲突。某世代燕人,岂能引兵向父母之邦?某不愿为将,只愿做一平民,了此残生。”

此时身后来了一支赵国军队,约有上百人,为首一人见到李宽大喜,喊道:“少将军!少将军!”
李宽朝身后大喊一声:“我在这儿!”然后又转身对将渠说道:“是我的手下寻来了。将军能否在此稍等,末将的父亲便在离此不远十余里处,末将想请父亲亲自来请将军去赵国。”
此时那上百赵兵已经围了上来,将渠说道:“既如此,将某便在此等候,请少将军速去速回!”
李宽行了个礼,向手下吩咐两句,骑马往南飞奔而去。将渠这才注意到,现在赵国的战马与以往有所不同,却一时不知哪里不同。等将渠仔细观察,才想起来现在的战马上都配了马鞍、马镫,而这些以前只有在姬丹的军营中才能见到。
“看来是上次伐赵时,赵国将领从太子丢失的战马上学到的。”将渠想道:“赵国如此善于学习,怪不得战斗力强悍无比!”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赵宽引一队军马朝这边过来。来到跟前,李宽指着身边一人,对将渠说道:“将将军,这便是我父亲。”然后又指着将渠,对李牧说道:“父亲,这便是将渠将军。”
“将军别来无恙!”李牧首先行礼道。
将渠还礼道:“原来是李将军,李将军此来,可是要报昔日之仇?”




第九十一章 被袭
李牧一怔,哈哈大笑道:“将军以为我李牧何许人也?昔日各为其主,岂是个人私怨?听说将军要去匈奴,可有此事?”
“是也!”
“匈奴乃是未开化的蛮夷,生性凶残,你一个中原人去匈奴,只会被他们杀。不如去我们赵国,为赵王效力。”李牧劝道:“匈奴时常侵掠代地,将军可与李某一同抗击匈奴!”
将渠想了想,说道:“将某也知匈奴乃化外之地,李将军若要留我也行,只需答应将某两件事。”
“哪两件事?”李牧喜出望外,问道。
“第一件事,将某只愿留在代地,抗击匈奴,不愿与中原兵交战。”
“此事好办,我答应了。”李牧爽快地说道。
“第二件事,李将军在代地,不可出兵攻打燕国。”
李牧面露为难之色,想了想,说道:“燕王如此待你,将军还想着燕国,足见将军乃是忠义之士。李某答应了。不过,李某也有一个要求。”
“李将军请讲。”
“若是燕国主动进攻代地,将军不可再念乡土之情。”
将渠正色道:“若是燕军攻来,将某死战到底!”
“好!哈哈哈!”李牧大笑,领着将渠一行往代地去了。

几乎同时,右北平也发生了大事。一日,乐闲与乐乘正在帐中议事,帐外军士来报,说郡守费维和大将栗建前来拜访,乐闲急忙请他们进来。
自从两人向姬丹负荆请罪之后,乐闲和乐乘便将他们看作自己人了,平时有事也常常互相通报。
“昌国君,乐将军,蓟城有变!”两人在帐中坐下后,栗建神情严肃地说道:“我叔父派人来,要我们对两位动手。两位还是尽快想办法,不然,我们投靠太子的事情在叔父那边就瞒不下去了。”
“哦!”乐乘、乐闲互相对视一眼,问道:“听说蓟城这几天情况诡异,不知道你们还有什么消息?”
栗建看了费维一眼,说道:“没听到其他什么消息了,传信的人并没有多说。两位可有太子的消息?”
“刚刚不久得到的消息,太子被燕王传旨赐死。”乐乘说道:“太子怀疑有人从中作梗,决定举兵反抗!太子命我等做好举兵准备。”
旁边乐闲接着说道:“太子举兵,还望两位鼎力相助!”
“这是当然,只是眼下这件事情怎么应付?”栗建顿了顿问道:“以末将之见,在太子举兵之前,两位不如暂时退到辽西郡,这样我们也好跟我叔父有所交代,不至于现在就反目。”
“乐闲,你看怎么样?”乐乘问道。
乐闲想了想,说道:“我看栗将军之言不差。我们可以假意交战,不敌之后退入辽西。这样既不伤和气,栗将军在那边也能交代得过去。”
“好!事不宜迟,明日我军让出一条道路来,两位可以领兵从封水渡口回辽西。”栗建建议道。
四人又商量了一阵,把细枝末节商量完了,栗建和费维告辞离去。两人一走,乐闲和乐乘陷入了沉思。

“叔父,我看这两人并不是真心投靠太子。”乐闲说道。
“哦?如何见得?”乐乘一惊,问道。虽说两人都是领兵打仗的,但是乐闲勇猛不如乐乘,却比乐乘要心细一些。
“他们两人皆是栗腹亲信,这么大的行动,来人不可能不告诉他们蓟城的消息。我看他们言语之间似乎对我们有所隐瞒。”
乐乘想了想,说道:“嗯,贤侄所言有理。只是,他们为何要特意来告诉我们,还放我们走?”
“我也不明白。大概是他们也不想得罪太子吧。”乐闲说道:“叔父,这么大的事情,是不是应该先向太子报告?”
“照理应该如此。但是辽东里这里数百里路,派人来回就要几天过去了,怕误了这边的事情。”乐乘了想说道:“这里是个狼窝,我们还是快去准备,等明天一早便率军渡河。到了辽西,与太子的大军连成一片就安全了。”

整个军营一阵忙碌,第二天,军士把东西收拾定当,来到封水渡口,已是巳时。此时,栗建和费维各领一支大军,杀声震天,从南北两边夹击而来。
这是昨天说好的,双方只是假意交战。乐闲一边催促军士登船渡江,一边派出一小队士卒去演演戏,给栗腹派来的人有个交代。等栗建、费维两支大军到了跟前,果然停了下来。
见此,乐闲和乐乘最后提起的心也放下了,只是一心安排渡河。渡口早已换了一只大船,可以装一千军士。第一批五百军士和一批军需物资上了船,到了对岸,现在开始装第二批。
栗建在南面一个小土坡上,身后插着一面红色旗帜,在阳光下显得特别醒目。此时栗建突然手一挥,身后的军士把红旗去掉,拿出一面白旗,插在土坡最高处。
不久,栗建远远见到费维那边也换成了白旗,栗建大喝一声:“弓箭手准备…射!”
一声令下,栗建军前出现三千名弓箭手,铁箭如雨点一般向乐乘和乐闲的大军落去。同时,费维军前也出现三千名弓箭手,两边同时发作,声势惊人。
渡河的军士突然觉得天空中密密麻麻飞来很多雨点不像雨点,冰疱不像冰庖丁东西,纷纷抬起头来,却见到一支支铁箭直直的落下来。众人来不及取出遮掩的东西,便有一批军士中箭身亡。
见此,乐乘大声喊道:“贤侄,快上船,叔父为你断后!”。
紧急关头,乐闲也不肯独生,大喊道:“叔父先走,侄儿在此抵挡!”
不过乐乘靠近栗建,乐闲靠近渡口,不等乐闲大话,乐乘已经指挥附近的军士,向栗建的军队冲去了。
“哼,送死!”栗建冷笑一声,说道:“弓箭手,对准来人,射!”一阵乱箭射来,乐乘啊地一声大叫,身中数箭,从马上掉了下来。
“叔父!”
远处乐闲见到乐乘被射杀,撕心裂肺地叫了一声,就要上马去战栗建。




第九十二章 入套
旁边的裨将张式见情况不妙,拼死拉住马僵,劝道:“昌国君,快渡河,不然就来不及了!”然后张式转身对身旁的亲信士卒命令道:“来人,将昌国君扶上船去!”
张式是乐家的家将出身,其父辈就跟着乐毅,张式一直随乐闲东征西战,对乐家忠心耿耿。若不是这层关系,也不敢莽撞地用蛮力劝阻乐闲。

如此密集的射击,即使有再厚的铠甲也无法抵挡。第一轮弓箭攻击之后,乐乘和乐闲的大军死伤大半,剩下的就是在弓箭的射程之外了。栗建对于弓箭攻击的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