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滑头军阀之公子从军 >

第15节

滑头军阀之公子从军-第15节

小说: 滑头军阀之公子从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农民的经历不是个别的,在青龙乡,这种情况很常见,但是,从劳动交换的效益上说,去城里拉黄包车是一种效益不高的劳动交换,因为,他的很多时间和金钱都白白浪费在往返的路上了。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要说了,去城里打工挣钱多呀,刨去路费,剩下的还是比在家务农多很多。

    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这种情况是由于乡政府的过错造成的,是由于乡政府没有把村民们组织好,没有为村民们寻找出比进城打工更好的劳动,而这样的劳动存不存在呢?完全存在!

    那么,这种比进城打工更好的劳动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会说到。

    如果我们把村民们组织起来,为他们选择交换效益更好的劳动,那么,村民们将会看到:在家劳动比出外打工合算得多。那个茶集村的农民用进城拉黄包车的方法花了六年时间才把房子盖起来,而用我们的方法呢,一年就可以,甚至更短。大家不要笑,这是金老师经过认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科学,不是笑话。

    知道了青龙乡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了。

    前面说了,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劳动力的浪费严重,另一个是劳动交换的效益很差。相应地,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就从这两个方面下手:一方面要充分地把各种劳动力利用起来,另一方面要认真地为村民们选出交换效益好的劳动。

    如何把劳动力充分地利用起来呢?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在各村成立劳动队,将各村的劳动力都组织起来,当然,是否加入劳动队得由农民自己决定,不能强迫。

    劳动队又分强劳力队和弱劳力队。强劳力队由20岁至45岁的青壮男子组成,他们主要承担强度较大的劳动,如犁田、翻地、开荒等等,弱劳力队则由妇女和老年男子组成,他们主要承担劳动强度较小的劳动如插秧、施肥、纺织等等。

    成立了这样的劳动队之后,强度大的劳动交给强劳力队,强度小的劳动交给弱劳力队,这样,数量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劳动能力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了。那些壮劳力很少的家庭,甚至是完全没有壮劳力的家庭——比如孤儿寡母,也可以去租种土地种粮食了。那些壮劳力很少的家庭可以用这种方法种地——雇用强劳力队来做强度大的劳动,自己做强度小的劳动。

    这样一来呢,农民的耕种能力就大大地提高了,提高了多少呢?据我们计算,提高了一倍,由现在的仅能耕种四万亩地提高到能耕种八万亩地。

    农闲时农民无事可做的问题如何解决呢?过去,青龙乡农民的解决方法是:去城里打工。这个方法在实质上和那个茶集村农民是一样的,由于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往返的路途上,所以,这不是一个效益好的劳动交换。

    我们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的方法是:农闲时组织农民在本乡或本县进行非农的经济活动,这样做和进城打工相比,由于不用花费时间和金钱在往返的路途上,因而提高了劳动交换的效益。

    也许有人要问,你组织的这种非农经济活动真的比进城打工更赚钱吗?是的,我们做过认真的计算,发现农民们在本乡本县从事这种非农经济活动确实比进城打工更赚钱、更合算。如果你们仍然不信,那么,就请你们睁大眼睛看下去,让以后的事实来说服你们。

    非农的经济活动有很多,应该从事哪些呢?我们是按这样的原则来选择的:第一,这种劳动是农民能够做的;第二,这种劳动的产品是农民最需要的。符合上述要求的劳动,其产品就可以做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这种劳动,由于不再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在往返的路途上,因而是一种交换效益很好的劳动。

    按照上述原则,再根据青龙乡农民的能力情况和需求情况,我们选定了以下三种经济活动:开荒、建房和纺织。农闲的时候强劳力去开荒、建房子,弱劳力则去纺织。”

    讲到这里,李静玉停了下来,喝了一口水,然后继续说下去。

    “接下来,各位村长要做的具体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尽快把本村的劳动队组织起来。农忙的时候劳动队由各位村长指挥,由你们安排劳动队的各项农业工作;农闲的时候劳动队由乡里指挥,由我们来安排劳动队的各项非农工作。

    乡里计划要成立三个公司,由这三个公司来安排农闲时农民的非农工作。这三个公司分别是开垦公司、建筑和纺织公司、合作社,这三个公司分别由我、金老师和苏老师任总经理。

    开垦公司是由我负责的,所以,我要详细讲述一下开垦公司的事情。

    前面说过,成立劳动队,将本乡妇女的劳动能力调动起来之后,本乡农民的耕种能力将大大增加,能耕种八万亩地,可我们乡却只有四万亩耕地,这怎么办呢?

    我在读书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中国的经济之所以落后,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口太多,如果中国的人口能由现在的四万万减到二万万,变得和美国的人口一样,那么,中国就能很快地发展起来,变得像美国那样富裕。

    我反对这个观点,没本事的官员才会嫌自己手下的人太多。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如果一个将军打了败仗,却把失败原因归结为自己手下的兵太多的话,那么,这个将军一定会被人耻笑的。

    城里工人多了,那是因为工厂少了;乡下农民多了,那是因为耕地少了。耕地少了怎么办呢?开垦呀,开出更多的耕地就是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磨盘村的东面有一块较为平坦的荒地叫寸草坪,面积约有四万亩。这块地虽然是荒地,但只要开通一条水渠把青龙河水引过去,那么,寸草坪的四万亩地将会变成良田,本乡农民耕地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

    李静玉的长篇大论讲了足足有一个小时,把那些识字不多的村长弄得是昏昏欲睡,可当她讲到寸草坪的时候,所有的人一下了都来了精神,在下面窃窃私语。

    “寸草坪?又要开水渠了?”

    “这次能不能成功?”

    “我们在寸草坪的地怎么办?还归我们吗?”

    “安静,安静!”李静玉大叫道:“我们的发言还没完呢,等一下再讨论,接下来由金老师讲建筑和纺织公司的事。”

    金有志站了起来,侃侃而谈。

    “成立建筑和纺织公司,是为了解决农闲时农民的工作问题。可是,为什么成立的是建筑和纺织公司而不是别的什么公司呢?这是根据前面说过的原则来挑选的。

    前面说过,符合了两个原则:这种劳动是农民能够做的,劳动的产品是农民最需要的。那么,这种劳动就会是一种交换效益很好的劳动。现在我们看:第一,农民非常需要房子和衣服,第二,农民有能力生产这些房子和衣服。因而,建筑和纺织公司的劳动是符合上述原则的,产品可以做到本地生产、本地销售,这样的劳动交换,其效益是很好的。

    如果成立的公司生产的是本乡农民不需要的产品,那么,这样的公司,其效益是不好的,因为你必须把这些产品运出去销售,劳动交换的效益就会因为环节太多、路程太长而变差。

    建筑公司的雇员主要是农民中的青壮男子。由于建房子的所有原料——木材、砖瓦等等,青龙乡都能生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益,我决定,建筑公司的所有材料都取自青龙乡,这样的话,我们的房子就完全是青龙乡产的了。

    为了鼓励青龙乡人来找我们来盖房子,我仿效现在流行的“爱国货、用国货”的口号,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口号:爱青龙生产的房子,用青龙生产的房子。

    在青龙乡,我见过那些帮人建房子的施工队,他们的建房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我的这个建筑公司成立后,我将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教他们用标准化、流水线化的方式来建房子,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房子的建造速度。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员工们技术熟练的话,那么,三天就可以建起一座和乡公所一样的房子。”

    金有志的话一下又让下面炸开了锅。

    “三天?可能吗?”

    “这个乡公所可是50多人花了一个月的功夫才建成的,他再怎么能干,也不可能三天建成呀,他是在吹牛。”

    “安静,大家安静。”金有志大叫道。

    “看来,你们都不相信我能三天把乡公所盖出来,好吧,事实胜于雄辩,你们擦亮眼睛等着,到时我叫员工做给你们看,不仅要让你们看,我还要把《南昌报》的记者也叫来,让他也好好看看,让他把我创造的纪录发到《南昌报》上,让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科学的力量是最伟大的!

    大家说,青龙乡谁家的房子最好?当然是高副乡长的房子最好!但是,等我的建筑公司建起来,三年,就三年,我要让高副乡长的房子成为全青龙乡最差的!”

    下边的人哄堂大笑起来,过了好一阵子才稍稍安静下来,金有志于是继续说下去。

    “纺织公司的雇员主要是妇女。由于青龙乡不产棉花,所以,纺织公司的棉花必须用我们的稻子去换,可是,从棉花到衣服的一系列劳动——纺线、织布、缝制衣服等等则完全由我们去做,这样做,比用稻子换布料、衣服合算得多,劳动交换的效益也好得多。”

    金有志讲完后,接下去由苏进学讲关于合作社的事情。

    “前面说过,为了提高劳动交换的效益,劳动交换要尽量在本乡本县进行。可是,青龙乡不可能什么都生产,有一些交换是必须要到外县外省去做的,比如金老师刚才讲到的稻子换棉花。对于这些必须到外县外省去做的交换,为了提高效益,我们决定成立商品贸易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来集中进行这些交换。

    青龙乡主要出产稻子,可除了稻子之外,青龙乡还有很多其它的好东西,比如橙子、红薯、榄角等等,青龙乡的山上还有很多的山货。所有这些东西运到城里之后可都是宝,能卖大钱。可在过去,由于外运的渠道不畅,这些好东西要么以极低的价格在本地出售,要么干脆白白烂掉,只有很少一部分由农民零零星星地运到城里销售,这种零零星星的外运行为,由于运输成本太高,所以收益并不多。

    成立合作社以后,我们将定时、定点地从农民手中收购各种各样的物品,然后运往外面销售。通过对合作社进行科学管理,我们可以把运费降到极低的水平,到那时,农民们将会发现,自己所在的青龙乡,原来根本不是什么穷山恶水,而是遍地黄金!

    我们的合作社,不仅要把东西运出去,还要把各种青龙乡人所需要的东西运进来。那时,青龙乡人就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好玩的、好穿的、好吃的、好听的、好看的东西。”

    三个人的发言结束后,大家开始讨论。

    显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寸草坪的事情,他们纷纷向李静玉询问着。

    “李乡长,修这条水渠至少要花10万大洋,这笔钱你怎么凑齐?”

    “我想在青龙乡用集资的方式凑足这笔钱。”李静玉答道。

    “我们没钱了。”高平之说道,“五年前县里就为修这条渠向我们收过一次钱,那次我出了三万,其他人也出了很多,结果呢,渠没修成,我们的钱却都不见了踪影。现在要我们再出,我们可是再也拿不出来了。”

    “这样啊,那我就自己想办法筹足这笔钱。”

    “还有,李乡长,寸草坪的那四万亩地你打算怎么办?”

    “这四万亩地是荒地,修通水渠后应当算作是乡集体的财产,乡政府将把这些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所得的租金乡政府用来改善民生,比如说办学校,发养老金什么的。”

    “这些地都是有主的,我们有地契,县里发的。”有人说道。

    “这件事我打电话问过曾县长了,他说你们已经三年多没有耕种这些地了。按政府的规定,三年不耕的地就是荒地,就应当收归国有,你们以前的地契现在已经作废了。”

    “那我们现在开始耕种,可以让我们的地契继续有效吗?”

    “不行,连续耕种五年以上的荒地才可以算作你们的,你们现在开始已经太晚了。”

    “李乡长,能不能再商量一下,要不这样,你把这些地低价卖给我们。”

    这班人围着李静玉说个不停,一直说到太阳落山、天大黑了都还不愿停下。

第十四章 烤大鱼 高丽丽展示厨艺
    29日上午,李得田率领二排和三排,押着大龙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