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蛊真人 >

第630节

蛊真人-第630节

小说: 蛊真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者容易,宛若吃饭吃菜,人人都有一张嘴。方源不是魂道,照样能搜刮太白云生之魂。外行人都能插一脚。

    而搜意就像是大厨吃菜,需要品出这道菜的主材,辅材,佐料,还得品出这道菜的制作步骤。这个难度就大了去。一句话,这是一个技术活儿。非得是智道专业人士出手。

    于是,当太白云生回到狐仙福地的时候,方源正在荡魂行宫中,孜孜不倦地操练着数种的搜易手段。

    他才刚刚学习,毫无前世经验可以帮衬,距离运用还有段距离。

    “师弟,别来无恙乎?”太白云生微微带笑,在东海他压力甚大,如今面对方源,他才真正地放松下来。

    患难见真情,对于他而言,有着方源的狐仙福地,就仿佛是家一样。

    方源示意他座下,看他衣衫破烂的狼狈模样,有些意外地道:“你受了伤?”

    太白云生苦笑,尤有余悸地道:“我现在不同初入东海,已经引人瞩目,不能直接通过星门回来,便去界壁装装样子。没想到还真有人跟踪,此行也算是彻底见识到了地潮的恐怖威能了。界壁虽然因为地潮而薄弱,但在界壁附近,无形潮力盘踞,防不胜防。我不过是在外围,就狠狠地吃了几次苦头。非得是仙道防御杀招才能有所效果,我的九云环在无形潮力面前根本是纸糊的一般。嗯,不谈这个了,听说师弟你此番大有斩获?”

    “哈哈哈。”方源便笑起来。

    他当然不会告诉太白云生,自己这个“假师弟”,杀了他的“真师兄”。

    不过方源也只隐瞒了一些事情,大部分真相都告诉了太白云生。

    太白云生听完,对于东方长凡这样的人物,也是唏嘘一阵。

    他又和方源交流了自己的近况。

    总体而言,太白云生在东海那边十分吃香。发展的真是不错,照着这样的趋势下去,几乎又是另一个黎山仙子了。

    太白云生又谈及玉露福地。

    鲨魔数次攻略,碰到无数难关,到了现在都未真正杀进玉露福地去,而是被外围的关卡所阻。

    方源大有感慨:“玉露仙子当初可是八转蛊仙,师承乐土仙尊。玉露洞天跌落成玉露福地,但虎死威犹在,恐怕是这天底下最难攻伐的福地之一了。其实影响福地防御的因素,有很多。其一福地来源是否统一,其二有无地灵,其三仙元是否充沛,其四有无荒兽等等护卫,其五有无仙蛊,其六仙道杀招,其七有无仙蛊屋,其八有无蛊仙助阵等等。然而依我所见,福地攻防,归根结底只有一条,便是道痕多寡纯杂。”

    太白云生听方源说话,原本只是点头,皆因前言都是老生常谈。但当他听到方源最后一句仿佛画龙点睛的话时,却是心中一动,脸上涌起感兴趣的神色,便开口道:“愿闻其详。”

    方源却不答,反问太白云生一句:“老白你可知道‘人乃万物之灵,蛊是天地真精’这话?”

    ps:今天4月7号,不知不觉间,双更已经一个星期了。真诚的感谢每一位投我月票的朋友们。感谢偽狐?、独步青霄、邓方槐、掌心扑火四位同学本月累计已过万的起点币打赏。感谢打赏的每一人,名单长,这里不细表,我都一一记在心中。蛊真人在这里向诸位鞠躬道谢!(小说《蛊真人》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节:福地攻伐浅论道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蛊真人》更多支持!

    太白云生靠着椅背,脸上一愣,旋即笑骂:“师弟,你消遣我!这话我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从开始蛊师修行,便充斥耳畔。甚至就算是凡人,也是耳熟能详。”

    方源点头,语气中流露出一丝傲然,再次开口:“这话的源头,乃是人族历史上的第一位九转蛊仙,元始仙尊所言。也正是他开创了中洲天庭霸业,一直屹立至今,纵使沧海桑田,万载悠悠也是不倒。此言精辟到了极点,可谓蛊师修行的金言玉律,流传之广,在如今甚至还要过《人祖传》。但在我看来,其实这话还不算精辟,我将其总结成一个字,便是——道。”

    太白云生闻言,不禁坐直了身体,目光炯炯地看向方源,又说了一声:“愿闻其详。”

    方源便侃侃而谈道:“人是万物之灵,在自然万物之中,人最有灵性、悟性,可以感知天地,体悟大道。蛊是天地真精,蛊在万物当中,十分独特,凡蛊体内蕴藏着些微道理的残屑,仙蛊体内承载着大道的碎块。因而,堪称天地的精华。”

    “什么是道?水往低处流淌,人不吃食物就会饿死,青木因为雨水和肥沃的土壤而茁壮。这些就是道。蛊师借助蛊虫,凭空点火,逆流河水,迸雷电,治愈创伤,这些也是道。”

    “人养蛊、用蛊、炼蛊,就是借助蛊虫,使用出天地的一部分威能,进行生存繁衍,最终体悟天地的道理法则。成为蛊仙之后,空窍化为仙窍,身上更刻印下道痕。可以说,蛊师养蛊便是养‘道’,蛊师用蛊便是用‘道’,蛊师炼蛊便是炼‘道’。蛊师万千流派、力道、炎道、宙道、毒道,都是先贤们前仆后继,于茫茫无知中,踩踏出来的修行之路。”

    说到这里,方源顿了顿,这才道:“所以一句话,蛊师修行,便是修道。”

    “蛊师修行便是修道……”太白云生坐在椅子上,皱起眉头,在口中咀嚼方源的话。

    他越是咀嚼,越是觉得方源的总结真是精辟万分。

    简直是直达本质,对他而言,竟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得青天之感!

    这时,方源又再次开口:“回过头来,再说蛊仙修行的根基——仙窍。仙窍是福地,是洞天,是一方小世界,也蕴藏着道。当然这种道,不能和五域天地相提并论,充其量只是拥有道痕。”

    “就拿我的狐仙福地而言,它有基本的宙道道痕,所以才能引进光阴长河的支流,福地中有时间的概念,有光阴在流淌。它还有比较多的宇道道痕,所以福地范围较广,就算是失去了北部那一大块,也承载了诸多资源。地灵小狐仙还能随意瞬移。宇道道痕稀少的福地,往往范围较小,地灵却是不会瞬移的。它拥有最多的是奴道道痕,正是因为这些道痕的存在,才使得在狐仙福地中,豢养狐狸更加容易,驾驭相似的兽群,乃至荒兽更加有效。”

    太白云生连连点头,开口赞同道:“不错,是这个理儿!我的太白福地,宙道道痕最多,因而时间资源最为丰富,外界一天,我福地中便是三十三天。土道道痕最少,因此福地中无山,土壤也不肥沃。宇道道痕算是平常,结合起来,地域不宽广,天空却很高很阔。”

    他一边说着,一边眼中精芒闪烁,已有所悟。

    “所以我说,福地攻防,只看一条,便是福地蕴藏的道痕多寡纯杂。”方源继续道。

    “福地自成一界,为什么能压制外敌,能禁锢蛊虫?原因就在于福地中拥有大量的道痕,宛若一处池塘。凡蛊蕴藏道的残屑,就如同一滴水,一点火。一滴水入侵池塘,反被融汇。一点火入侵池塘,立即熄灭。所以一旦动福地中的道痕,形成天地伟力,凡蛊基本上就没用了。”

    “为何仙蛊可以不受福地禁锢呢?因为仙蛊是法则碎片,已经自成一体,宛若石头。砸入池塘当中,尽管水波荡漾,却不能阻止石头在其中穿行。不过虽然不能禁锢,压制还是行的。仙蛊在福地中作战,威能效用会受到福地道痕的增幅和削弱。”

    “再谈蛊仙。蛊仙进入侵福地,也受道痕的反制。但蛊仙拥有仙体,和凡人有本质上的不同。何谓仙体,说通透一点,无非就是身上刻印了道痕!蛊仙入侵福地,福地的道痕越多,蛊仙就越受压制。相反,蛊仙身上的道痕越多,福地的压制就越少。”

    方源前世,成就血道蛊仙。很多太古九天的碎片世界,他都进入不了。因为这些碎片世界,道痕稀疏,比他身上的道痕要少很多。方源进入其中,宛若猛虎挤进兔笼,唯一的后果就是撑爆碎片世界,导致碎片世界道痕销毁,刮起大同风,吹毁同化碎片世界中的一切资源。

    又比如群魔和东方长凡,在碧潭福地大战。

    东方长凡动地利,导致蛊仙的凡蛊无法使用,但却禁不了仙道杀招。

    这都是因为碧潭福地是公共福地,虽然道痕很多,但相当驳杂。东方长凡不能调动全部道痕,只能催动他掌控的那部分福地,因此威能便有限了。甚至都没能令飞行中的蛊仙坠落到地上。

    不可能所有的蛊仙,都用仙道杀招在飞行。

    但蛊仙身上也有道痕,抵御着福地道痕的压制。魔道蛊仙们针对东方长凡的凡道杀招没有了效果,但对于自身的凡级增幅,却是仍旧有效的。

    “真知灼见,真知灼见!”太白云生恍然,感叹道,“我明白了。公共福地通常防御薄弱,为什么?是因为它的形成,是无数蛊仙切分出私人福地的一小部分,相互拼凑而成。这种福地道痕驳杂,相互掣肘,往往不能将全部力量统一起来。宛若人的五指,只能单独行动,不能攥成一个拳头。”

    “来源统一的福地,道痕也就是一个整体。若是有地灵,便能消耗仙元,调动道痕,形成天地伟力。仙蛊是道理碎片,荒兽身上有道痕,蛊仙更不用说,仙蛊屋是许多仙蛊的结合,仙道杀招是将数种道痕集合在一起,形成多种效果,或者放大某种威能。”

    “所以不管是福地还是洞天,道痕越多越纯,通常便越难攻陷。地灵、仙元,都是让道痕挥的辅助之物。想那王庭福地,若非地灵和八十八角真阳楼对战内斗,否则真的是固若金汤,怎么可能毁灭呢?”

    说完这番话,太白云生离开座位,站直了身躯,面向方源,缓缓一礼:“今日听方源你一番话,真是叫人眼前空明,一扫尘埃,所获良多。从今以后,我不敢再称呼你为师弟了。达者为师,你在修行路上,是走在我的前面的。”

    “呵呵呵,老白,今日不过是咱们随意交流。你也不必谦虚,这种道理相信你也多有体悟,只是没有我清晰罢了。”方源摆摆手,云淡风轻。

    太白云生满脸肃容:“不,这道理看似浅显,却提纲挈领。‘道’之一字,的确比‘人万物之灵,蛊是天地真精’此句精辟。我以前是懵懵懂懂,现在才觉出蛊师修行的本质。这样的道理,恐怕寻常的蛊仙,都领悟不得。”

    方源微微一笑。

    太白云生此言,倒并不夸张。

    事实上,他能明悟这个道理,也是多亏了穿越的优势。

    前世的前世,地球上科学盛行。什么力学原理,三角公式,加度,密度比热容等等,不都是天地自然的道理吗?

    从这点来看,科学也是一种修行的一种方式。“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样的名言名句,放到蛊师世界里,无非是“给我一只蛊虫,我能光热。给我全部蛊虫,我能无所不能!”

    正是因为两个世界的对照,才使得方源有着不一样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体悟到旁人难以体悟的道理。

    而在蛊师的世界,难道没有人领悟出这层道理吗?

    怎么可能!

    领悟这个道理的大有人在,元始仙尊就是其中之一。“人是万物之灵,蛊是天地真精”就是“道”的更加详细通俗的解释,元始仙尊说这话,是有教无类,传承流派,出点不同罢了。

    只是能领悟这样的道理的,基本上都是大人物,占据巅峰的蛊仙,回顾自己一生的修行时,体悟总结而得。

    平常的蛊师,在红尘中打滚,通常的蛊仙,又要为灾劫殚精极虑,哪有时间精力去细想这些“无用”的东西?是否领悟这层道理,又不影响他们的生存。

    说到底,就是思维角度。

    但却不能小看这种思维角度。

    火药在中国古代,当做炼丹用途。流传出去,却形成了枪炮。华夏文明的璀璨不容置疑,但地球现代自然科学的盛行,西方文明贡献最大。

    看待自然万物的思维角度不同,就能形成两个不同的文明。

    文明之间,难以评价优劣,只能说擅长的东西不同。

    因此蛊师文明中的太白云生,听了方源这番话,感触深刻。站在他的角度,就感觉到方源的境界要远高于他。所以再不敢称呼方源为师弟。

    正所谓达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