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第452节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452节

小说: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晨控制着机器人,看着那好似无尽的探测画面说道。

    徐清风也注意到了,虽说在研究的时候化石要越多越好,但是他们的时间可是有限的,要是都用在这里挖化石了,那么他们的任务进度就不能达到100%。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挖出一部分化石够用就行了,足够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大型生命了。

    这些化石也足够他们研究出很多信息了,至于那些其他的,等下次再来的时候再挖出来也不迟,反正火星上又没其他人来,放着也不会有人偷。

    “好的,董事长,”旁边的徐清风点点头说道,“我也感觉这些化石数量差不多了,再探测多一些我们也挖不走,飞船上也已经存放了很多岩石样品了,再多可能就没地方放了。”

    说完看他们还在那里瞪大眼睛看显示屏,不想错过任何骨骼化石,徐清风就打开通讯频道说,“好了,结束扫描吧。”

    “注意看看时间,我们的任务时间只有几天时间了,等结束了这边的挖掘活动,我们还要去金字塔地貌那里去看看,不能在这里待太长时间。”

    “现在就开始挖掘工作吧,要不然就算探测到的东西再多,我们也不会全部挖出来的。”

    听到徐清风的话,他们马上反应了过来,自己等人是有点激动了,竟然忘了任务时间了。

    尤其是拿着“洛阳铲”的那位,真想把这里所有的骨骼化石都给挖出来,哪怕是挖一个月也愿意。

    可惜,他们的任务时间本来就只有一个月,而且还就剩最后几天了。

    “啊?明白!”

    “不看了,不看了,赶紧干活,干完活去看“金字塔”去。”

    “赶紧的,把火星车的挖掘机模块展开,我们没时间了,而且这些类别相同的化石有不少,也不怕有什么损失,现在没时间一锹一锹的挖了,直接上挖掘机。”

    “对,直接上挖掘机,我们有精确的扫描图,也不怕损坏化石,放心的挖,等接近化石的时候,我们再换太空工程铲也不迟。”

    “行,老司机听见了没,把探测装置收起来吧,然后车掉头,转到这边来,我们研究一下怎么挖掘。”

    “我觉得先从这里开始挺好的……”

    见此情景,原先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董晨也加入了干活的队伍。

    火星作为太阳系里和地球最像的一颗行星,董晨确认上边肯定存在过生命,但是现在火星都这样了,他也很乐意从土堆中刨出一根“大腿骨”来,看看这火星的生物到底长什么样。

    不过还没等他干多少活,一号的一个信息就让他不得不放弃这样想法了。

    “这特么的,还真是不让人省心,我还以为他们能从此让我省心了呢。”

    暗暗的吐槽了一声,董晨和徐清风打了一个招呼就下线回地球了。

    断开连接之后,董晨摘下头盔就问一号道,“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小行星失控了,之前不是还好好的吗?”

    “米国之前都成功过一次了,这次应该更得心应手才是,怎么就出问题了?”

    “目前还不清楚,米国那边也正在寻找原因。”一号冷静回答道。

    董晨烦恼的摸摸脑袋,“有米国航天局的监控视频吗?放出来。”

    “好的,先生,有监控视频。”

    一号说着就在董晨面前展开了一副全息屏。

 第八百二十章 铁锤

    在上次米国展开了捕获小行星的行动之后,董晨就发现米国确实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在弧光集团把马斯克的公司拿到手之后,董晨就是知道米国已经不打算在这个科技大发展的关键时刻和弧光集团顶牛了。

    这样的米国,已经不会再翻起什么风浪了。

    虽然米国内部称这个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但是董晨能确定,只要弧光集团没有衰弱的迹象,米国那边就真不会再明面上找弧光集团的麻烦甚至是开战了。

    但是董晨还是低估了米国,虽然不掀起弧光集团和米国之间的风浪了,但是人家米国可以自己浪啊。

    明白了这个道理,董晨也就不小看米国“无意”的破坏力了,就让一号又调了一个单位的监控小虫去了米国宇航局,监控着他们那里的一举一动。

    现在米国和弧光航天争太空领域的权力王座,容易搞事的地方也就是米国宇航局了,看住了他们的指挥中心,然后再看准宇航局的领导往哪间会议室里走,监控小虫跟上去准没错。

    在看了后续的监控视频,还有会议室中满脸愁云的专家和官员们,加上一号时不时的补充之后,董晨终于知道怎么回事了。

    米国不肯就这么罢休,董晨是知道的,让一号重新把米国宇航局纳入监控范围之后,董晨也了解了他们的后续计划。

    第一颗小行星被他们拖进了地球轨道,并且全程非常成功,引起的轰动也是非常巨大。

    但完成之后还是那个问题,怎么接着把新闻点吸引到自己身上?接着让世界人民认识到米国的强大?

    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这让他们很烦恼。

    不过经过了他们的商量,既然捕捉小行星的计划挺成功,那么就继续走这条路吧。

    在弧光航天开创的项目上跟人家拼显然是没有好处的,而弧光航天也做不到的项目,他们就更别提了。

    所以想过来想过去,还是自己开创的这条捕捉小行星的道路靠谱。

    第一已经被自己拿了,那么以后再做什么就是和自己比了。

    最后经过会议决定,他们打算弄十颗小行星,全都放到地球轨道上。

    弧光集团不是有十座空间站嘛,那他们就来十颗小行星的,外加还有一座空间站,这十一个东西全都比弧光集团的空间站大。

    不仅个头大,等所有的项目都完成之后,他们还能比弧光集团多一个数量单位。

    十比十一,米国胜。

    而且那十颗小行星将作为米国发展太空力量的储备资源,不会有一点浪费,用华语的话说就是“有备无患”、“未雨绸缪”什么的,是机智的表现。

    等以后米国把新国际空间站建成之后,再专门的增强一下它的熔炼与制造系统,那么米国和它的盟友们再想发现太空实力就方便多了。

    材料就在“家门口”,那发展速度得有多快。

    确定了要做什么,那么就开始商议详细的计划,并且他们把“大力士”智能推进器还做了升级,并且吸取了第一次的执行经验,把整体计划做了细微调整,让它更加的周密和完美。

    但是,就是这样已经有过一次成功经验的小行星捕捉计划,第二次竟然失败了。

    “……我看过他们的计划,感觉确实不错,设备比第一次先进,计划也比第一次完善,怎么就出问题了?”

    看完之后,董晨就更加疑惑了。

    因为这有点不合理。

    “先生,目前还没有消息,他们内部也在紧急的排查,一有消息我会马上通知您的。”一号答道。

    “好吧,”董晨也是无奈,然后问道,“那他们的防御措施呢,一直保持的开启,没有什么意外吧?”

    “是的,先生,他们的防御措施确实和他们说的一样,在小行星开始靠近地球的时候就已经开启了,并且对准了目标。”

    说着,一号还给董晨展示了一些资料,都是米国开启的相应防御措施的资料。

    只不过一号回答完了董晨的问题之后又说道,“不过,先生,他们想要消除这第二颗小行星的威胁,恐怕没那么容易。”

    “为什么?”

    董晨疑惑道。

    “您忘了吗?他们捕捉的第二颗小行星的名字叫做“铁锤”,作为弧光航天找到的第一颗巨型近地小行星,还是您给取得名字。”

    一号说着就给董晨展示了一张图片道。

    铁锤?

    听到一号说起这个名字,还有展示的那一张图片,董晨就马上想起来了。

    “好吧,怪不得!”

    “就冲着个名字,米国这次估计就要挨一顿爆捶了。”

    小行星“铁锤”,还真是弧光航天建立之后才发现的。

    从地球上的科学家们发现第一颗近地小行星开始,近地小行星的数量就在不断的被刷新着,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让科学家们能更有效的发现并追踪它们。

    当然,这里边自然少不了财政拨款,没钱就很难有效的保持有效的跟踪精度和持续发现数量,因为这期间要动用的资源也是非常多了。

    不过为了人类自己的安危,有航天实力的各国都有相关的近地小行星发现与追踪机构。

    每天的工作就是发现新的近地小行星,并计算它对地球的威胁程度,然后追踪它,最后向同行们传递同步信息,互通有无,以保证花最少钱,办最多的事。

    毕竟小行星撞地球的事情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它造成的后果绝对是全球性的,所以这需要各个国家的合作。

    在弧光航天建立之后,随后就加入了这个近地小行星防御体系,而且由于本身技术的先进性,先后发现了众多新的近地小行星,并准确的提供了跟踪数据。

    这柄“铁锤”就是其中之一。

    刚发现这颗新的近地小行星时,计算轨道发现它也是在一个环太阳轨道上运转,并且差不多五年和地球测肩而过一次。

    它的形状类似一个加粗的q版字母“t”,最宽的地方达到了2。5公里,而最长的地方差不多也有4公里,虽然没有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近地小行星“图塔蒂斯”大,但是也进入了巨型小行星的第一梯队。

    不过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的金属含量很高,是一颗典型的金属质小行星,再加上这个形状,董晨看着之后直接说,“这不就是一柄铁锤吗?”

    于是这颗被弧光航天发现的巨型近地小行星就被称为“铁锤”。

    本着“先发现先命名”的原则,国际社会也同意了这个名字。

    还别说,看过它的形状,然后知道它的组成成分的人,都觉得这个名字还挺贴切。

 第八百二十一章 粗大事了

    “……结果出来了吗?”

    小行星捕捉计划的总指挥,也就是米国宇航局的局长瓦尔克,表示现在愁的一批。

    “精确结果还没出来,局长。”

    技术副局长维克多拿着一叠分析资料和一个平板电脑进到瓦尔克的办公室说,“不过,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结果了。”

    听到有结果了,瓦尔克马上精神一震,“怎么回事?哪里的原因?是被攻击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初步判断,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维克多表情严肃的把资料放在瓦尔克局长面前道,“问题应该是出在了零件和小行星的精确数据上,是我们大意了。”

    “真的是我们?”瓦尔克表情复杂的翻着资料。

    “是的局长,我们技术局那边已经分析过了,现在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使用了上一代“大力士”智能推进器中的零件,然后导致它们与新的系统不兼容,然后出现了问题。”

    维克多看了看平板电脑说道。

    瓦尔克翻着资料,脸色也越变越黑,“当初的检验报告不是全部通过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现在怎么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局长,当初的检验结果没问题,现在的结果也没问题,因为它们都涉及到一个变量,那就是那颗“铁锤”小行星。”

    说着,维克多在平板电脑上滑动了几下,翻到他们当初的任务分析有关小行星页面,找到了有关“铁锤”的资料给瓦尔克看。

    “怎么说?是弧光航天给的资料不准确,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次的责任推到他们身上?”

    这个想法瞬间让维克多的双眼冒光。

    “您想什么呢,局长先生,”维克多满头黑线的说道,“还是我们的问题,而且是没有推卸的可能。”

    “我们太着急了,对“铁锤”小行星的研究还不够透彻,这导致我们对它预计的重量有偏差,它比我们想象的要重很多。”

    “而且这一批新的“大力士”智能推进装置的落点也有问题,我们对“铁锤”小行星的组成成分计算也有误差,导致固定上去的智能推进装置的出力点有问题。”

    “而且,不仅是为了能早日完成任务,或许我们因为第一次就成功的小行星捕捉案例,让我们有些傲慢了,太过于自信自己的技术。”

    听闻维克多这番批评与自我批评,瓦尔克是异常的烦恼。

    “那它的新轨道呢,计算出来了吗?”

    “计算完成了,目标在路过地球的时候会更加的靠近地球,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