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第168节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168节

小说: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哥斯拉越游离日国越近,并且最终游回了日国的众神生物集团,“箭鱼”才停止了追踪,并且把最终位置上传给了一号主系统。

    一号在收到信息之后,先是查找了一下众神生物集团的基本资料,然后才把这个消息连同找到的资料一块汇报给了董晨。

    董晨把那些资料大概了解了一下,然后就走到了电脑工作台旁边的空地上,透过智能眼镜看着那缓缓旋转的地球模型。

    他伸出手按在近在咫尺的模型上,智能系统感受到他的动作立马停止了地球模型的转动,然后董晨像转地球仪一样,用手轻轻一转,模型就快速的转了起来,董晨看到了那个红点,立马按住,地球模型马上就又停止了转动,闪动的红点就呈现在了董晨的眼前。

    “可以啊,反应倒是挺灵敏,就是没有触感,做动作的时候总是感觉少点什么。”董晨自言自语的说道。

    虚拟现实投影是很高的技术,灵活性、真实性超高的vr增强也是很高的技术,唯一的问题就是虚拟投影是所有人裸眼可见的,ar增强只有带上了特制设备才能看见。

    所以在旁人看来,操作虚拟投影的时候看着很炫酷,操作ar增强的时候看着很傻逼。

    不过ar增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隐私性比较好。

    比如在公共场合,你如果用的是虚拟投影技术,你要给你的朋友展示一个事物的时候,要么你掏出来让大伙一块看,要么你跟你朋友离开这里,换一个没人的地方看。

    不过如果你用的是ar增强技术,你直接把东西传给或共享给你朋友就可以了,通过智能眼镜,这样就只能你和你的朋友能看到,别人也不知道你们看了什么,而且还是在公共场合,那多刺……咳,没什么。

    不谈这个,接着说董晨。

    董晨现在在旁人看来就跟有病一样,两手的大拇指尖和食指尖碰在一起做往拉伸的动作,其实他不是有病,而是在扩大地图。

    他把众神生物集团那一带的地图放大到眼前,看着它对一号说:“也就是说,它其实也算是咱们的竞争对手是吧?”

    “是的,先生,其实它在1922年创立之后就一直在从事生物制药方面的业务,并且慢慢发展成为了有垄断趋势的大型跨国集团,我国现在有部分抗癌药物就是就是他们的产品。”

    “不过随着这一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一直在尝试新的领域,目前在生物净化滤膜方面做的很出色,不过自从我们的超级过滤装置问世之后,就对他们这项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并且在两年内会把他们的市场全部夺过来。”

    “还有,他们上个月在生物绿化领域也获得了突破,有消息称他们正在和多个沙漠化严重的国家谈论沙漠绿化问题,这个和方定波先生正在进行的荒漠植被项目也重复,经过资料对比,他们的生物绿化项目比不过我们的荒漠植被项目。”

    董晨听完就无语了。

    这世界还真是奇妙。

    太平洋那么大,随便选了一条航线就能碰见一条哥斯拉,这条随便碰到的哥斯拉的拥有者竟然是自己公司的竞争对手。

    不能说是竞争对手了,应该说死对头才对。

    本来就是因为生物医药领域竞争太激烈,想找几条新的出路,结果都要被自己堵死了。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净化滤膜方面不用说了,已成定局,董晨还想看一下他们生物绿化的领域怎么样。

    所以他朝着电脑工作台的方向挥了一下手,他眼前就突然展开了一个悬空的页面,正是电脑上介绍众神生物集团的信息页面。

    董晨用手指向下划了几下,找到了一条关于他们生物绿化项目的信息。

    不过看了一会,他就皱起了眉头。

    这不对。

    “一号,我看资料中说,他们的生物绿化项目是半公益性质的,据他们展示出来的数据来看,好像确实是基本没赚钱,这根本不符合“找出路”的说法。”

    听到董晨这么问,一号沉默了近四十秒钟,然后才出声道,“抱歉,先生,之前只查了生物制药领域和经济领域的资料,刚才我在全球联网的信息中又查了一遍,在一些历史博物馆的残存史料和私人记录中查到了一些信息。”

    “他们可能是为了洗白,因为在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中,那个臭名昭著的生化武器背后有他们的影子。”

    董晨一愣,然后皱着眉头缓缓的说道,“如果是真的,那它就真成我们的死对头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获取情报的新装备

    几十年前的资料确实不好找,那时候没有这么便利的获取起到,没有人会给你共享到网络上,更别说这些在当时算是机密资料的信息了,不是销毁了就是锁在保密档案柜里。

    尤其是当时的华国经历了一场大战,被毁坏的东西太多了,能保存下来的东西太少,而且后来还经历过一些运动,一些文件和资料进一步被毁坏。

    董晨把一号找到的少量资料看了看,确实少的可怜。

    只有一些记录当年那场战争的博物馆才能找到只言片语,而且生化武器并不是那场战争的全部,只是那场战争的一个小角落。

    而他们也知道生化武器不能让外界知道的太多,这不利于他们打舆论战,所以他们也做了大量的保密工作,让资料的搜集工作进一步的困难了起来。

    除了这些本地的博物馆,当年在日国的信息倒是不少,不过主要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宣传,比如“某爱国公司响应政府号召,主动为这次共荣之战出人出力”之类的话题。

    当时有人就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记录下来了这些信息,做了剪报什么的。

    但是在战败之后,他们为了保住一些本土公司的国际声誉,销毁了大量的资料,让这些公司继续活跃在国际市场上,并且继续的发展壮大。

    甚至一些当时受到这场战争伤害的国家,很多产品就是进口的这些公司的,甚至他们的产品还……颇受追捧。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别样的讽刺。

    这个众神生物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公司,不过当时他们的信息确实非常少,所以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换。

    那些缺少了很多关键证据的只言片语,在其他的国家只是引起了少许的风波,对他们的影响不大,而且他们的医药技术确实是先进,甚至是成了一些医院治疗某些疾病的必用药,让他们赚取了大量的金钱。

    其他国家都这样了,在日国国内因为这些信息,他们更是异常的受欢迎。

    董晨把这些稀少的资料看完之后,对一号说道,“资料太少了,我们这边的博物馆搜集的资料竟然还没一个私人手里的资料多,这个叫李哲轩的是谁?他在日国吗?他的资料好像大多都对当时日国报纸的剪报照片。”

    “先生,他没在日国,就在华国,而且您还见过他。”

    “见过他?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听到一号这么说,董晨疑惑的问道。

    “李哲轩,男,27岁,在日国留过学,学习的生物制药,和方定波先生是好朋友,现在在弧光生物公司协助方定波先生进行基因优化药物的研究工作。”

    一号说着还给董晨出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脸型消瘦,带着眼镜显得文质彬彬,正是李哲轩。

    看到照片之后董晨才想起来,这人自己还真见过,就在那批召集过来的科技宅中。

    而后董晨仔细的看了一下他的资料,真该说“不愧是波哥的朋友”。

    这位仁兄在毕业后就进了一家日本医药公司的生物药物研究所,当了一名药品研发员。一年之后研究出了一种对心脏病有效果的新药,并且成本低廉,但是也因为年轻不懂事,专利被占用,一生气就辞职回国了。

    不过他本人也是天才,主业是药品研发员,副业还是一名黑客,而且还技术相当高超,回国之后就走上了专黑医药领域之路。

    他的电脑中有世界各大医药公司的黑资料,是有名的医药公司黑资料揭发者。

    他也在各个公司间互相卖过情报,以此来获取一些报酬,也开始了自己个人的新药研发之旅,不过这种事个人实在是没法干,他又不想再给那些很公司打工。

    所以就被方定波一个电话叫了过来,到了这个据说很靠谱的弧光集团。

    这些有关众神生物集团的资料,就是他通过自己在日国的关系,找到的一些纸质的文字与图片资料,然后让朋友拍了照片给自己,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中,想要等一个合适的时间黑一下,或者卖给他们的竞争对手。

    正因为在电脑中放着,所以被这次一号的“全球网络大普查”给找了出来。

    “啧啧,真是人才。”董晨看完之后感叹道。

    “不过这样的人才都被咱们招揽到了,那岂不是说我这里就是伯乐嘛。”

    可不是伯乐嘛,既宽松又资金充足,还能学到一些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

    但是也仅对于朋友和朋友的朋友,还必须是千里马才行,别人就算了。

    感叹了一下,董晨马上又把注意力转到了众神生物这边,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不过结合这个哥斯拉的事,就知道这个公司肯定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了。

    因为这条28米长的哥斯拉怎么看都不像是用来卖给动物园或海洋馆做展览的,董晨也不信它其实是用来做海上救援的,所以肯定是军事用途。

    那么,十有八九那些零碎的消息里说的都是真的。

    说不定他们公司里边还有更可怕的事情。

    可惜一号也不是万能的,虽然全世界的互联网任它畅游,但是人家不互联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这么大一个集团公司,他们的内部肯定有私人网络、局域网或者数据库之类的网络,要想了解他们的秘密,只能潜入他们的内部,然后在他们的内部网络上安插一个信号发射器。

    有了这个信号发射器,一号就能知道他们硬盘里的所有秘密了。

    是装的日国特产片还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一目了然。

    “一号,“箭鱼”能做到这一点吗?直接从海里边那道门进去。”董晨看着众神生物的实时卫星图问道。

    这个问题马上就被一号给与了否定回答。

    “不可以的先生,“箭鱼”机器人的定位是远距离监控与侦查机器人,兼有捕捞和采集的辅助功能,但是并没有秘密潜入的装备模块,我并不清楚这个基地的内部构造和防御机制,所以“箭鱼”进去后被发现的可能性非常高。”

    “所以说,要想办法了?”董晨扣着下巴说道。

    “是的,先生。”

    隐秘?

    侦查?

    不被发现的或许情报?

    这个问题好像出现过好几次了。

    董晨皱着眉头想道,突然抬头问道,“之前让你研究学院体系的光学隐身和华国的潜行动力甲的资料你解析的怎么样了?”

    “正在解析中,还有21小时就可以解析完毕,先生。”

    “很好,是时候研究一些用来隐秘获取情报的东西了。”董晨搓搓手微笑着说道。

 第三百章 游戏展

    “在超音速的情况下光学隐身效果不理想,而且喷气式飞机声音太大,以后可能会用得上,不过这一次的潜入任务就算了,我们完全可以用前进号从海里秘密的运过去,然后找个没人的海岸线登陆。”董晨坐在座位上抱着胳膊说道。

    晃着椅子又转了两圈,再次看行屏幕,“来,一号,找出一些科幻电影和科幻游戏来,看看他们的机动工具是怎么做的。我们来找点灵感。”

    “好的,先生。”

    科幻游戏和科幻电影中的很多机械看起来都很炫酷,都是根据一些技术理论做的超前设计,是人类对几十或几百年之后的一种科技幻想。

    有些人根本就不认为那些东西能实现,因为那些都是不现实的,还有很多人愣是要用现在的技术往里边套,然后告诉你那些都是瞎扯,根本做不到,就算做到的了没用。

    不过现在董晨就有了这些不可思议的技术,所以借鉴一下科幻作品里的设计,现在正是时候。

    有时候艺术工作者确实是容易想的没边,不过在足够的技术支持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辐射里边动力装甲的隐身可以学一下,不过这沉重的脚步隐不了身,所以效果一般。”

    “使命召唤系列高级战争中的全覆盖式机械外骨骼的隐身倒是可以用一下,重量减轻了不少,不过在野外或者巷战的话还可以,潜入室内就有点玄乎了,身上的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