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第165节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165节

小说: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长到25米的海洋生物,除了少数的几种鲸类之外,那就只有那些引起过传说的生物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这是啥?

    自古以来,海洋都是神秘且深不可测的。

    然后,一深不可测,各种传说就来了,其中就有海怪传说。

    世界各国的渔夫和水手们中间就流传着可怕的海中巨怪的故事。在传说中,这些海怪往往体形巨大,形状怪异,甚至长着七个或九个头。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进一步认知,人们也慢慢的解开了一些谜团。

    曾经有人搜集并分析了人类近几百多年间近千宗发现海怪的报告,排除可能看错的、故意骗人的和写得不清楚的,认为可信的有三百多宗。

    他们把这些报道中所有的细节输入电脑分析,得出几种典型的海怪,虽然这些报道中仍不免有夸张成分,但其中人们多多少少也发现了一些真相。

    海洋中不缺乏超大型生物,这是人所共知的,在远古的恐龙时代更是如此。

    所以一些人看到的很多海怪可能是远古遗族,那些没有灭绝的巨型远古生物后代,或者干脆就是某种巨型鲸类,甚至是某种基因突变体。

    还有一种典型的多足海怪,经常出现在海洋传说与文学作品中,人们也在大海中找到原型,那就是大王乌贼和大王酸浆鱿。

    大王乌贼能长到约20米左右,大王酸浆鱿也差度多能长这么大,它们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

    在古代,造船技术不发达,造不出太大的船,如果在海中见到这种巨兽间的搏斗,那肯定是海水翻滚,搅得浊浪冲天,再加上那堪比船身的巨大体型,这不是海怪是什么。

    不过这对于现代的船只来说倒是不算太大,但是目前人们确认过的大王乌贼或大王酸浆鱿最大也就十几米长,说他们能长到20几米也只是推测。

    但既然是推测,那就不是定论。

    人们曾测量一只身长17米大王乌贼,其腕足上的吸盘直径为9。5厘米。但从捕获的抹香鲸身上,人们曾发现过直径达40厘米以上的大王乌贼的吸盘疤痕。

    由此推测,与这条鲸搏斗过的大王乌贼可能身长达60米,甚至更多。

    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大王乌贼,那也就同传说中的“北海巨妖克拉肯”也相差不远了。

    所以在没有完全探测完海洋之前,还是别那么的主观为好,太主观的自以为是,那就离危险不远了。

    董晨这次的任务虽然是上天,不会改变航线四处乱逛,但是这不妨碍他在航线上做做探索,所以他才会打开生命探测装置。

    原来就想着,万一碰上了呢?

    结果这不就碰上了嘛。

    “是什么?是鲸鱼吗?哪种鲸鱼?还是巨型章鱼什么的?”董晨好奇的问道。

    28米可不小了。

    “目标太远,反馈信息无法形成具体形状,需要靠近50公里内才能完成。”前进号智能回答道。

    “好吧,那就立即靠过去,”董晨说道,“你说的前方是在我们航道上吧?”

    “是的,舰长先生,准确的说对方正在向我们这里移动,如果对方不转向的话,13分钟内对方将进入前进号的回馈成像范围和生命信号对比范围。”

    “很好,我到要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董晨自言自语道。

    十几分钟的时间马上就过去了,刚开始还好,那个生命信号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过来,不过在第12分钟的时候向西北方转向了,不过好在已经很近了,对方的动作比前进号慢的多,在第13分钟多的时候,对方的模拟形象终于出现在了屏幕上。

    在看到对方的模拟形象之后,董晨直接就愣了。

    “哥……哥斯拉?”

    不是董晨瞎说,而是屏幕中的生物形象不得不让他往这方面想。

    由于它是在海里,所以呈现的是游泳姿态,它的前肢和后肢都基本的向后贴在身上,尾巴的后半部分渐渐变成了竖立的扁平状,可见它的前进是靠身体和尾巴的扭动。

    游动的动作像是鳄鱼,外形也有几分相似,全身拥有鳄鱼一样的角质甲片,背上也有骨质的背鳍,不过要比鳄鱼的大很多,并且看起来更加的坚硬。

    不过四肢的比例不像鳄鱼,它的后肢明显要粗壮很多,这样看起来的话又有些像霸王龙之类的食肉性恐龙,不过它的前肢也不像霸王空那么小,明显有战斗力的多。

    还有它那长达28米的体型,不得不让人想到“哥斯拉”这个词。

    不过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日国哥斯拉,它更像是那只不被日国承认的,由受核辐射照射的蜥蜴变成的米国哥斯拉。

    在董晨还在看这东西的形状的时候,前进号智能又说道,“舰长先生,目标生物信号匹配完毕,请查看。”

    听见这话,董晨又看向旁边匹配数据。

    名称一栏是空着的,说明不是现在存在的物种,也不是有记录的古生物,而是一个新物种。

    接下来排在第一位的是蜥蜴,生命信号相似度为72%。

    再然后是鳄鱼,相似度20%。

    还有3%蛇、龟等爬行动物的生命信号相似度,5%的海洋生物生命信号相似度。

    该生物体内检测到放射性物质。

    该生物身体内部检测到电子装置。

    董晨越看这些信息,就觉的这头生物越像哥斯拉,尤其是看到后边那句体内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时候,就觉得没跑了。

    不过看到最后一句,说这头生物的身上还有电子装置,董晨就就又有点不懂了。

    点了一下最后一句话,屏幕上立即弹出来一个弹窗。

    董晨看完了弹窗中的内容之后才知道,这头生物身上的电子装置还不是一处,而是两处。

    一处是在一根背脊上,从发射的信号类型来分析,应该是定位装置。

    另一处就有意思了,在脑袋上,而且好像是用来发布命令的。

    因为在前进号的探测笼罩范围之内,它再次拐了两次方向,每次改变方向的时候,脑袋上的电子装置都会发出信号。

    信号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单纯的信号,只是信号长短不一样,就像是在利用长期的条件反射控制宠物一样。

    这就是有意思的情况了。

    如果只有一个定位装置的话,那还能说是被人意外发现,然后觉得有意思就打上了定位装置进行跟踪研究。

    现实世界的一些海洋生物研究所或海洋生物保护组织就这么干过。

    不过现在明显是被人控制着,这就不得不让人想一些其他的东西了。

    而且看这家伙的体型和外形,很有可能就是被基因技术制造出来的,而且还被放射性物质照射引发的良性基因突变,要不然不可能长成这样,还长这么大。

    这让董晨想到人造生物兵器。

 第二百九十四章 还是上天重要(为盟主“你在他的瞳孔中独自消了魂”加更)

    作为作死小能手,人类研究生物兵器已经很久了。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细菌武器、病毒武器也可以叫做生物武器,毕竟它们说到底就是病毒、细菌、微生物之类的东西,不过后来人们把它们归为了生化武器。

    不过这种生化武器太惨无人道,已经迫于压力不再研究和发展了。

    当然,表面上是这样的。

    所以现在说的生物武器就是指的动物训练成的武器,或者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把它们来当成可以出售的武器来使用。

    这个生物甚至包括人类自己。

    从原始的把野狼变成猎犬,再到现在的想把海豚变成海豚战士,再到现在的技术不允许,只能把脑洞开到了科幻电影中的生物调制武器或基因生物武器。

    比如刚开始只想开发个新的支柱产业赚点钱,结果没想到却毁灭了世界的安布雷拉。

    不过这可能也算是个打广告吧,他可以对着买家推销说,“你看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很厉害,疯起来我们自己都怕。”

    看了半天,董晨还是决定称这东西为哥斯拉,因为太像了。

    董晨现在已经经过它的行为和被控制的模式确定它就是生物兵器了,不过看起来它还应该是在初步试验阶段,因为看它的控制方式实在是简陋的很,董晨让前进号跟了一段时间,也就见到了简单的改变方向命令。

    要是让它凭着生物本能去做事,那肯定是很有效率的,但是作为生物兵器来说,第一步就是要克服生物本能,第二步就是要绝对听话。

    跟了一会董晨问前进号智能道,“怎么样?能追踪到它的信号来源吗?”

    “无法完成追踪,舰长先生,哥斯拉身上的信号发射器信息太少,无法获得准确信息。我们现在所在的深度太深,也无法对卫星进行大流量访问。”

    “那你有什么可行性方案吗?”董晨问道。

    “方案一:释放“箭鱼”水下机器人对哥斯拉进行追踪,直至追踪至哥斯拉的停泊基地,“箭鱼”水下机器人可就地进行侦查,侦查完毕之后可返回地下基地或前进号,汇报侦查位置和初步侦查情况。”

    “方案二:记录哥斯拉定位信号,前进号修正路线继续任务,到达预定地点后发射“麻雀”卫星,前进号可以通过“麻雀”卫星对哥斯拉的位置进行直接定位,直至其返回停泊基地,再用“麻雀”卫星对停泊基地进行侦查。”

    “方案三:可……”

    “行了,有这两个方案就可以了,两个方案一块执行吧。”董晨没等前进号智能说完第三个方案就说道。

    “好的,指挥官先生,“箭鱼”水下机器人已释放,前进号路线已修正。”

    “嗯,知道了,然后建立一个新任务,以后要在舰艇中存放对生物进行定位追踪的微型定位器,连接到主系统后把任务汇报给它。”董晨想了想道。

    “好的,舰长先生,任务已纪录。”

    在前进号放下一条“小黑鱼”之后,就换了一个方向继续朝预定目标前进了,而“小黑鱼”发动自己的螺旋桨就朝哥斯拉追了过去。

    前进号在大海中安静的航行了,而董晨也在继续考虑着哥斯拉的事情。

    他大概已经猜出哥斯拉是谁的了,不是日国就是米国,没别人了。

    也就这两个国家有着闲工夫和技术做这个事。

    不是董晨看不起周边的这些小国家,而是他们真的没这个实力。

    自己家那边现在从各个方面全力追赶米国,暂时应该没功夫在这方面耗时间。

    而北方的熊国大毛家是各方面都缺钱,也不可能拿出钱来搞什么生物兵器,而且就算搞了也不可能做实验跑这里来。

    所以就只有日国和米国了。

    日国是因为他们几十年前打了败仗,在武器和军队方面被下了封印,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要遵守,所以就想找一条新路走。

    而米国,它是这些年来独自在顶峰中,高唱“无敌是多么寂寞”,它就是闲的蛋疼,所以才四处搞事,不搞事了就研究点别人研究不了的东西。

    等研究的差不多了,然后出来带一波节奏,告诉你这就是未来,让你也往这边凑。

    而哥斯拉所在的位置也表明了一些东西,那就是这里离日国很近,离驻扎在日国的米军基地也很近。

    还是那句话,这头生物兵器明显还处在初步试验阶段,不可能是从很远的地方游过来的。

    而且这两个国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多事情愿意从电影或文学作品中找灵感。

    比如米国的很多军事问题会找一些电影导演或者编剧来凑热闹,航天局的一些会议也会有电影导演参与,日国更是沉迷二次元无法自拔,二次元已经深入到了它的方方面面。

    不过到底是哪个国家,还要等找了哥斯拉的“巢穴”才能知道。

    接下来的航程就平静了很多,没有再发现什么异常境况。

    虽说在海上市离了陆地就算是太平洋了,但是有着两个岛链的存在,把这里的海域分割开了,分成了东海和菲国海。

    不过穿过了第二岛链就算是正式的进入了宽广无比的太平洋,地图上也正式称这里为北太平洋。

    在经过马里亚纳大海沟进入西北太平洋海盆的时候,董晨遭遇了一群正在捕食的抹香鲸,是一个有19头抹香鲸组成的族群,当时正在捕食一大群鱿鱼。

    它们的个头有大有小,最小的在5米左右,最大的一头在17米左右,不过这都在抹香鲸的正常体型范围内,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家伙。

    当时它们用餐用的正开心,就见远方游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