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第162节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162节

小说: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头盔发售了十天之后,《卖船公民》进行了一次大更新。

    这次更新之后,玩家们发现《卖船公民》竟然有了其他国家的文字翻译,这可是乐坏了那些原先看什么都一知半解的玩家。

    原先玩游戏还要随时查字典,这次终于不用了。

    除了翻译,游戏的运行也贼鸡儿流畅,原来卡到死的画面,现在竟如丝般顺滑。

    这让那些原本机器不是特别好的人,也体验到了一丝大佬的乐趣,虽然船依旧是吊丝船。

    对于游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玩家们还是挺欣慰的,有了弧光科技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果然变得不一样了。

    这就是效率。

    而且官网上还给出了下阶段的目标,那就是要再一次换游戏引擎了,还要开始做往智慧魔方头盔上移植的同步工作了。

    等移植成功之后,头盔和pc上的进度就要同时做了。

    对于这次的换引擎事件,玩家们倒是没闹什么事,反而是很支持,他们也知道《洪荒之战》用的游戏引擎多么可怕,所以还是很期待的。

    而移植的事情,那些买了头盔的玩家是相当的兴奋,只有用智慧魔方头盔玩过游戏之后,才知道头盔的强大。

    “弱版虚拟现实头盔”的名号完全配得上。

    弧光科技这边也没闲着,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公布了自己的最新进展,一款为了配合智慧魔方头盔vr玩法的顶级外接设备,弧光跑步机。

    董晨在拿出头盔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既然寓教于乐都有了,那么同时还能锻炼身体那岂不是更完美。

    省得因为玩游戏和学知识强壮了精神,却衰弱了体魄。

    而且做弧光跑步机的技术相当的成熟,运用了部分机器人的关节活动技术,让跑步机的机械活动和运动反馈相当的灵敏。

    跑动的动作识别也不用穿上特制的鞋,而是用了先进的动作识别和动态捕捉技术,由跑步机支架上的几组摄像头来配合完成,但时候在鞋底卡上两片用来减小摩擦力的滑片就可以原地跑步了。

    所以在这个跑步机上可以完成一般vr跑步机上的走、跑、蹲等动作,还能完成跳跃、趴下、匍匐前进等其他跑步机上不能完成的动作。

    还有坐下的动作,如果经过识别你要坐下,那么跑步机的支架上会展开一块板子供你坐下,这在你坐下休息、骑马、开车、开飞机的时候都能用得上。

    但是也就是简单应付一下,这里可没有那些专业的档位、方向盘什么的,这个跑步机最多的还是配合那些角色扮演类或动作类,需要大量运动的游戏用。

    虽然看起来很牛逼,不过公司给它的定位却很小。

    私人用户的话,估计也就那些不差钱,却又想尝试一下比较真实玩游戏感觉得玩家用的,因为一场游戏下来确实很累人,尤其是对于游戏宅来说。

    并不是每个游戏玩家都喜欢运动的。

    不过一些大型的游戏场所,比如网吧、电玩城之类的场所可能会买一批。

    还有军队估计也会有兴趣,毕竟用这东西玩军事游戏的话,还是非常逼真的。

    买头盔的外国学生倒是不多,毕竟在弧光科技的通告中说了正在和各国的教育机构协商,目前还没有国外的教材。

    不过倒是很多国际语言系学华语的学生买了头盔,用来学华语学的很快,因为他们听说在华国做外教的福利和收入都很高,所以他们准备往这边靠一靠。

    至于弧光科技的那个语言翻译系统,在他们看来要想便利的为私人提供翻译服务,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在没有在每个人的手机中都装一份之前,外教还是一份很有前途的事业的。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十几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距离黑鹰号和前进号的建成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形电磁炉

    又是美好的一天。

    阳光透过坚固的特殊玻璃照进了客厅,把尚未回暖而刮起的寒风都挡在了外边,让客厅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温暖。

    董晨半躺半靠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着一本厚厚的稍有点破旧的《2049新电磁学》,透过宽大的窗户照进来的和煦阳光正好撒在他的身上。

    而他也没有辜负这美好的阳光,幸福的闭着眼睛……睡大觉。

    咳,不过董晨可没那么懒,他还是挺勤奋的。

    看起来他像是在睡觉,其实他却是在征战四方。

    能让董晨用这个姿势忙碌的,那就只有雷电团宇宙了。

    此时,雷电团宇宙中。

    “冲啊,小的们,拿下那团大号的雷电团!我们就是最胖的!”

    在无人空寂的雷电团宇宙中,并不妨碍他自娱自乐。

    董晨一边狂喊着,一边浑身冒着电光做超人飞行状向前飞速前进着,他的目标正式前方那个蚕豆大的光点。

    而他身后跟着一大群发光的雷电团,雷电团们跟着他急速的飞驰着,混乱的挤在一块,根本就数不清有多少个。

    反正几百个总是有的。

    而且这些雷电团已经和最开始的那些统一指肚大小的雷电团不一样了,现在除了那些指肚大小的雷电团之外,还有了拳头大小、巴掌大小,甚至是足球大小的雷电团。

    有了大小,自然就有分级了。

    董晨根据它们的大小,粗略的把他们分为了流星级、卫星级、行星级和恒星级。

    那些大个的可跟那些“默默无闻”只会发光,偶尔冒出一丝小电弧的小流星不一样。

    它们不仅会发出耀眼的蓝白色光芒,身周还时刻环绕着电弧,体积越大,电弧活动越剧烈。

    恒星级的雷电团甚至偶尔还会有电弧大爆发,发出“噼啪”的爆鸣声。

    董晨原来以为这个世界是安静的,其实不是。每个雷电团都离的太远太远,有声音也听不见。

    不过自从董晨收集到了大个的雷电团,并且把他们都聚到了一块之后,董晨就再也没有安静过了。

    他在前边带路,后边一溜雷电团跟着,远看就像火箭的喷射尾焰,而且是带声效的。

    “呲~啪~噼啪~”

    “噼里啪啦~”

    “轰轰轰——”

    “略略略~”

    所以董晨每次行动的时候,都会带着这么一群炸刺的小东西呼啸而过。

    等这次的任务完成,又捕捉到一颗行星级雷电团之后,董晨就退出了雷电团宇宙。

    退出的时候还瞟了一眼脑海中雷电团宇宙图标上的数字,不多不少写着2000。

    实际上,直到第一次捕获到大型雷电团之后,他才知道这个数字不是指数量,而是代表着能量值。

    一颗流星级雷电团代表1点能量,大型雷电团的大小不一样,代表着的数值也不一样,基本分为10、50、100。不过同级雷电团有时候大小也略微有差异,所以这个数值不是确定的,而是上下浮动的。

    这也是董晨反复验证得到的结果。

    董晨的意识回到身体,没睁开眼睛就感觉到眼前一片红光,而且身上温暖异常,知道太阳这是已经晒过来了。

    抬手挡住阳光,睁开眼睛适应了一会才把手拿开,脑袋往旁边扭了扭,原先放在桌子上的眼镜就飞过来戴到了耳朵上。

    用手把眼镜扶了一下,镜片显示器上闪过几个马赛克之后,他就注意到视角右上方的时间显示已经是上午的11点27分了。

    “已经十一点多了啊,又一早上过去了。”董晨站起来伸了伸懒腰说道。

    “是的,先生,您已经休息了三小时45分钟。”空气中传来一号的声音。

    “呃……行,就当是我休息吧,饭做的怎么样了?前进号还有多久完成?”董晨说着捡起沙发上的把本书,并把它丢进了电弧之门中。

    他可不想如果有人进来的话,看见这本2049年的书。

    “午餐还有18分钟就可以完成,前进号还有1小时42分钟建成。”

    “嗯”,随意的答应了一声,董晨就来到了餐桌旁边开始等待,并且打开了电视顺便看一看新闻。

    无所事事的他想起来自己那个2000的数字,注意到餐具筒里有一柄钢制的汤匙,董晨就开始了和它的较劲之旅。

    汤匙被董晨固定的飘在自己眼前,并且不断地对它施加电磁场,随着电磁场的运转,肉眼看不见的载流子和原子开始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

    虽然这种动作不是人类可见的,但是它最直观的表现却是人类能感受和观测到的。

    最开始的感受就是董晨觉得面前的空气变得灼热无比,多亏有磁场限制,逸散出来的热量不是很多,要不然他的头发非烧……不,等等,他没头发。

    “…………”

    要不然他的眉毛非得烧了不可。

    除了温度之外,汤匙也开始迅速变红,并且慢慢的有了变软融化的痕迹,因为董晨可以看见它有些地方已经不能保持原来的形状了,边缘开始有流质出现。

    渐渐的融化的部分越来越多,并且在重力和立场的作用下开始流动,和一些没有完全变成流质化的钢材混合在一起,开始往一个难看的球型变化。

    不过这也已经是董晨的极限,他的脸都憋红了。

    感觉到了极限,他也就不再输出能量了,没有了董晨的能量支持,加热磁场也消失了,汤匙的温度开始迅速冷却,并且慢慢的飘落到桌面上。

    还把桌子的接触漆面烫出了一个难看的痕迹,并且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董晨看着那汤匙从“一柄”变成了“一坨”,满意的点点头,这比刚开始只能让金属变热好多了。

    还没等他得意一下,就发现了一号的几条机械臂在旁边等着,其中一条还拿着一个灭火器。

    见董晨注意了过来,几条机械臂就动了起来,同时一号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先生,您又没有按照实验规范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餐厅属于用餐场所,用于做实验容易发生危险。”

    一边说着机械臂就把桌子和那坨汤匙,还有一个餐具筒也拿了起来,把桌子和汤匙放进了仓库,然后又从仓库中拿出了一张一样的桌子和一柄一样的汤匙放在了原地。

    董晨有些尴尬,郁闷的看着一号忙活,“那啥,一时兴起,实验规范忘记了,又给你添麻烦了。”

    “先生,为您服务是我的职责,并没有什么麻烦不麻烦,但是为了您的安全着想,请您遵守您自己制定的实验规范。”一号把东西都摆好说道。

    “好的,我知道了。”董晨保证到。

    见董晨老实了,一号的机械手臂也都撤撤走了,“先生,午餐还有13分钟,请您稍等。”

    “好。”

 第二百八十九章 准备完毕

    经过一号的“教育”,董晨立马就老实多了。

    别以为人工智能就没有教育人的资格,有时候人太随着性子来确实是不好,随性就表示没计划,那样很容易出现纰漏而引起更大的麻烦。

    虽然董晨不动手了,但是脑子却依然活泛。

    最近有些无所事事,除了看书学习就是练习战斗技能了,不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以他现在的这个身份,估计是不大可能让他当一个战斗人员了。

    所以在确定自己确实成为单兵最强,还能单挑装甲载具之后,董晨的战斗技能练习就放缓了很多,转而把精力放在了扩大自己的能量储存和能量精确运用上。

    所以最近董晨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搜集小弟上,加上以前积累的能量,今天才到达2000。

    不过2000这个数和之前1000那个数字一样,好像并没有什么质变发生,一直还是在积累。

    不算那些眼花缭乱的战斗技能之外,除了现在能用电磁加热融化钢铁,他还学会了上天。

    不,应该说的是飞行。

    这也是他最大的挑战了,虽说用过飞行滑板,也开过飞机,不过他还是想试试用纯身体进行“凌空飞渡”。

    实验成功倒是成功了,不过不能说是飞行。

    准确来说应该是悬浮,还是电磁悬浮,跟地球磁场无关。

    就在前几天,董晨终于不怂了,所以作死的尝试了一次与地球磁场的勾搭。

    想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像漫画版的万磁王一样,直接操控地球磁场让自己飞起来。

    不过也不是直接硬刚,而是要一点一点的释放自己的能量。

    董晨计算过,反正不管干什么都是需要能量的,只要能量释放不足,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而且董晨还在房间的旁边准备了很多治疗针和抢救物品、医疗器械等。

    让一号为十名人形智能机器人下载了急救资料,让十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