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电影世界穿梭门 >

第558节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558节

小说: 电影世界穿梭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这事?”

    王旭来了兴趣,轻声道:“他们打算怎么踩着我出头,难道这些人写诗作词,比我还厉害?”

    王旭不是对自己有信心,而是对五代大家有信心。

    不管是李绅的《悯农》,王维的《画》,宋真宗的《励学》,还是元好问的无题诗,都是冠绝千古的名句。

    这些诗随便拿出来一首,都足以名传千古,王旭抄了四首诗,连江南士林都被震动了。

    哪怕李白复生,杜甫再世,也要对他的诗词说声妙,这些人何等何能,认为能踩着他出头。

    “你有所不知,这些人可不会以短击长,一个个鬼着呢。你诗词做得好,他就跟你比对对子,你对联对的好,他们就跟你下围棋,你围棋下的好,他们就跟你聊文章,你文章写的好,他们就跟你比琴曲。

    你就是神仙,总不能几十人上来,各自出题,没有一个能在自己的领域内赢你吧。只要赢了一场,他们就会大肆宣扬,别人一听,不管比的是什么,输了就是输了,自然也符合他们的心意了。”

    小胖子说的煞有其事,一边说一边比划,生怕王旭不信一样。

    王旭一听就惊了,还有这操作。

    这不跟冯巩说的一样了,说相声里面他唱歌最好,唱歌里面他评书说的最棒,评书里面舞蹈跳的最好,舞蹈里面相声说的最溜。

    好家伙,为了赢他一次,这些人都不要脸了。

    这要是出来个奇葩,要跟他比体重,比胸肌,岂不是想不输都不行。

    “你不会跟他们一样吧?”

    王旭转头看向张许,要是扬州府的读书人都这么无聊,说不得他就得自己跟自己玩了。

    张许一听这话,急了:“我哪是那种人,要不是我妹妹。。。”

    “你妹妹?”

    王旭这么听着,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劲。

    张许也注意到自己说错话了,一时间有些扭捏,红着脸说道:“你不知道,她特崇拜你,听到你来扬州府的消息,立刻就把我赶出来了,还说不将你请去,她就不给我零花钱了。

    嘿嘿,也不怕你笑话,男人嘛,钱怎么花也不够花,我妹那人特节省,跟我妈一样,我听话就给我零花钱。”

    王旭:“。。。”

 第900章 张小妹

    在王旭的逼问下,小胖子说实话了,想邀请王旭的不是他,而是他妹妹。//全本小说网,HTTPS://。)//

    去看扬州瘦马,晚上一起去画舫听曲倒是真的,不过他妹妹会女扮男装的陪着,听曲可就是真的听曲了。

    被王旭道破之后,小胖子还一脸恐惧,跟他小声哀求道:“我跟妹妹说好了,不会说破她的身份的,你知道了也当不知道好不好,大不了下次我请你去喝花酒,给你赔罪。”

    王旭没有说话,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礼教对女性的约束便越来越强了。

    张许的妹妹是何许人也,那可是督漕运使的千金,这督漕运使张明怀,乃是当今圣上的红人,既不属于朱党,也不属于寒党,而是天子的纯臣。

    张小妹出身官宦世家,能不为儒家礼教所约束,放在古代也是奇女子了,不见见岂不是可惜。

    “你妹妹跟你长得像吗?”

    王旭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张许肥头大耳,体重起码有二百斤,要是他的妹妹跟他一样,嗯,不如不去。

    “不太像,我妹妹随我娘,我随我爹,你问这个干嘛?”

    张许不明所以,一脸的疑惑。

    王旭这下放心了,虽然他不打算跟张许的妹妹发生点什么,但是也不能太吓人啊。

    都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一米五八的个子,二百斤的身材,那是水桶成精了。

    压下心中的古怪想法,王旭坐上张许的马车,直奔督漕运府而去。

    他们走的是后门,没走正门的官府衙门,张许本想请王旭进去的,却被王旭拒绝了。

    他的身份到底不同,就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老师避嫌。

    如今,薛牧山是当朝选辅,朱党元老,他这个朱党的后备役弟子,一头扎进身为纯臣的督漕运府中,难免被有心人猜测,这样对老师对张家都不好。

    所以,玩归玩,闹归闹,有些事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一些比较好。

    张许进了督漕运府,王旭则在马车上安心等待。

    过了大概半盏茶的功夫,张许带着个少年出来了。

    这位少年,看上去十四五岁,面色如玉,很白,皮肤也很好,给人一种温婉的美。

    王旭低头看了眼少年的脖子,没有喉结,看来这个少年,就是张许的妹妹男扮女装的了。

    情不自禁的再看了眼少年的胸口,装的还挺像,不知道是发育的比较晚,还是用了束胸,看起来跟男人没什么区别。

    “王兄,这是我弟弟。”

    张许带着少年走过来,对着王旭挤眉弄眼。

    少年上前一步,打量王旭几眼,眼眸如星辰般明亮,轻声道:“小弟张维桢,见过王兄,小弟对王兄的诗词仰慕许久,今日终于得见真佛了。”

    “张维桢!”

    王旭念叨着这个名字,就在少年有些坎坷,生怕被看出破绽时,开口道:“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少年美目一亮,耳朵染上了几分红霞,俏皮的笑道:“王兄的学问真是扎实,一听我的名字,就想到了出自大雅。”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这是诗经中大雅上的话,讲的是文王之雅。

    “不算什么,就是多读了几本书。”王旭谦虚的说着,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少年不以为意,反而兴致勃勃的说道:“王兄这话就不对了,听到我的名字,能联想到诗经的人寥寥无几,不是这些人学问不扎实,而是不会往这边想。王兄能想,敢想,说明王兄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会读书,而不是死读书。”

    “我们不是要去看瘦马么,时候不早了,咱们赶紧去吧。”

    眼看王旭跟自己妹妹聊得很投缘,张许坐不住了,忍不住上来打断道。

    看着稳如老狗,实则慌得一比的张许,王旭微微摇头,暗想道:“或许有妹妹的人都这样吧!”

    只是简单的聊几句,王旭便发现张小妹,是个才思敏捷之人。

    张许与之相比,除了是男儿身以外,还有很多不足,起码王旭没在他身上,看到那种能有大成就的机敏。

    一路上,王旭与张小妹随意对答,所问所答,引经据典,覆盖了四书五经,一些典故更是信手捏来,让同样是秀才功名的张许,很多时候都插不上话来。

    张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自己妹妹对王旭很崇拜,却没想到二人如此投缘,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错觉。

    王旭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将张小妹,当成了平等相待的读书人,发现张小妹除了是女儿身以外,对朝廷的事知道的很多,也很有见解,不能以普通女孩看待。

    就拿新政被废来说,张小妹就觉得很可惜,因为新政的有些地方,确实是为百姓谋福利的。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新政她都赞同,比如新政中的青苗法,她就觉得欠妥当。

    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降低民间高利贷对农民的压迫。

    以前,百姓在民间借贷,还不上钱的时候,会被地主收走土地。

    有了青苗法之后,看似百姓不用从民间借贷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青苗法上说,半年的利息为2一3分,可是实际上到了下面,一个月的利息就不止这么多。

    一层层的刮下来,官府给出的利息,比民间的利息还狠,还出现了为了让朝廷看到,青苗法的执行力度,强行让百姓借贷的现象。

    有些百姓,本身不用借贷,可是地方官为了政绩,不借也要借给你。

    百姓没享受到实惠不说,反而产生了额外开支,有的地方更是公然打着官府的名头,干着比高利贷还狠的勾当。

    高利贷,你不用就可以不借,没人逼着借给你。

    青苗法倒好,不借都不行,搞得百姓怨声载道,偏偏没有说理的地方。

    “如果让你执掌内阁,面对下面的土地兼并,你会怎么办?”

    王旭问出了很多有志之士,曾经思考过的问题。

    “我?”

    张小妹一时语塞,不管是严松变法,还是朱党复政,根本原因就在土地上。

    大吴王朝太平的太久了,土地早已被士绅占据,能分给百姓的不足一二。

    任何变法,都会牵动士绅的利益,在没有压倒士绅的力量之前,谁来变法都行不通。

    “我会推行商税改革,目前朝廷的主要税收,四成在土地税上,其他的主要在盐,铁,米,布,茶,船,这些衣食住行上面。只要提高了能从商业税上得到的税收,自然就能减免土地税,让粮食价格更加低廉,这样百姓就能吃得起饭了。”

    张小妹想了很久,给出了这个答案。

    王旭对此不置可否,在没有从农业转为工业之前,人力无法从田地中得到解放,资本主义便无法复苏。

    提高税收是一句话,推行起来难上加难。

    而且,王旭不认为,提高商品税,减轻农业税,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

    为什么这么说,还在于土地兼并,这个时代下,农民根本没有自己的土地,得利者依然是士绅。

    这些人,宁可将过剩的粮食倒进河里,也不会低价卖给百姓。

    相反,提高商品税之后,物价上涨,才是老百姓切身实际的感受。

    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还可能扯上二尺布,做两件新衣服。

    物价上涨之后,买衣裳的钱都没有,一如既往的给地主家干活,以前还能见点荤腥,这下是彻底见不到了。

    “不行吗?”

    看到王旭的脸色,张小妹犯了愁,询问道:“王兄有何高见呢?”

    “战争!”

    王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想结束土地兼并,唯有战争才能做到。

    对外再开垦一州之地,或者对内消耗人口,都是解决的好办法。

    除此以外,任何变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九州之地就这么大,人口一直在缓步增加。

    除非将房子推到重新再来,不然房子建的越高,距离倒塌越近。

    当有一天,地基不足以支撑建筑时,就是房子轰然倒下,一切重来的那一刻。

 第901章 扬州瘦马

    “战争!”

    张小妹陷入沉默,天下四族,龙族居水,人、妖、蛮共分陆地。/全本小说网/https://。/

    其中,妖族占据的极北之地,是面积最大的,天下土地十中占五。

    剩下的五份,人族占三,蛮族占两,如果能对外开拓,土地问题自然能够解决。

    不过,自从众圣隐没,天下再无圣人之后,人族九州的底盘就没有变过,甚至还隐隐小了一些。

    北上打不过妖族,只能占据两界山防守,南下攻击蛮族,又怕妖族介入,如此僵局已经万古未变。

    战争说的简单,往哪边打,怎么打,不是纸上谈兵,那是真会死人的。

    妖族不南下,就已经让很多人念阿弥陀佛了,要是能打下一州之地来,也不至于让朝廷诸公如此为难。

    “众圣隐匿之后,历代人族王朝都想开疆扩土,大吴王朝在其中不是最弱的,但要说强,还能强的过秦汉么?”

    张小妹微微摇头,不太看好王旭的建议。

    强秦与强汉,是众圣隐匿之后,最辉煌的两个时代。

    千古一帝秦始皇,以长城为界,封锁极北之地与中原的连接,让三阶以上妖族不能跨越。

    汉武帝,更是以大将军卫青为统帅,霍去病为先锋,杀出长城,建立两界山要塞,使得要塞与长城相连,将妖族主力牵制在两界山一代。

    就算是这样,人族也没能再夺取一州之地,更何况是别人。

    秦汉之后,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隋朝,直到眼下的大吴,往后简直是一代不如一代。

    唯一有比肩秦汉,企图有所作为的隋朝,也因为开凿运河,伤了元气,在隋朝最英明神武,也是亡国之君的杨广手中终结。

    隋朝后期,群雄奋起,江南士族吴氏,以三国之吴地鼎定山河,是为大吴王朝。

    眼下,大吴王朝也是风雨飘摇,此时此景,又怎么能对外用兵。

    “大吴强不过秦汉,但是它有一个秦汉没有的优势!”王旭目光闪烁,神神秘秘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