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 >

第22节

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第22节

小说: 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格,不为眼前的名利所累,把眼光放得长远。具有了人定胜天的气概,广
阔天地任我驰骋。

一八八、有木石心具云水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仓头,若一方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
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附危机。
【译文】
磨炼心性提富道德修养,必须有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假如一羡慕外界
的荣华富贵,那就会被物欲包围困惑。治理国家服务社会,必须有一种宛如
行云流水一样的淡泊胸怀,假如一有贪恋名利的念头,就会陷入危机四伏的
险地。
【注解】
修道:佛家语中“谓见道之后,更修习真观”,泛指修炼佛道两派心法。
木石:木柴和石块都是无欲望无感情的物体,喻无情欲。《孟子·尽心
篇》中“与木石居,与鹿游”。
云水:佛家称行脚僧为云水,这种和尚手待三宝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毫
无牵挂,行迹飘忽有如行云流水。他们不受物欲束缚而具淡泊雅趣。
贪著:对富贵等欲念的执著。
【评语】
古人修身养性讲究心定,不为外物所扰,排除一切杂念。这种寻求内心
悟性的方式用之于经邦济世,从政当权,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当权者可能
权倾朝野,一个有钱人或许富可敌国,一个人仕者可能雄心万丈,但决难具
备隐世者的淡泊趣味,及行脚僧人手待三室云游天下,那种无忧无虑飘然出
世的风貌,其恬淡超逸的清高志趣,绝对不是一个奔波于名利中的凡人所能
望其项背的。但一个经邦济世的人也应具有这种胸襟,这样就可能看淡名利
而保持清廉。如果一味贪恋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就等于一个一心向上的人没
有基础而终有。一日会跌落无底深圳,不仅不能为国为民服务。恐怕连身家
性命也难保全。权力能使人腐化,不断修省,时时保持一种高雅脱俗的心性
而在名利声中保持清醒,才可能不去随波逐流,自觉抵制贪污腐化。

一八九、吉人安详恶人杀气
吉人力论仕用各样,即梦寐神钧无非中气;凶人无论行事狠度,即声音
笑语浑是杀机。
【译文】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言行举止总是镇定安祥,即使在睡梦中的神情也都
洋溢着一团祥和之气;一个性情凶暴的人,木论做什么事都手段残忍,甚至
在谈笑之间也充满了让人恐怖的杀气。
【注解】
吉人:心地善良的人。
作用安样:言行从容不迫。
梦寐神魂:指睡梦中的神情。
声音笑语:言谈说笑。
浑是杀机:言谈间流露着害人的迹象,杀机是指令人感到有杀人的恐惧
感。
【评语】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人的个J 性可以表现在他生活的各
个方面,想伪装是很难的,是不会长久的。大凡一个遵守礼法的人,由于他
的内心毫无邪念,所以言行显、得善良,每个人都觉得他和蔼可亲。由于心
地善良,不论处在任何时候,都能散发出一种安祥之气;反之一个生性残暴
的人,不论处于何时,总会令人感到一种恐怖之气。因为这种人时时想着算
计别人,占有其它。可见一个人是善是恶,能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察觉,即使
在婪中也显出各自的心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在为人处世中, 
在工作中必须善于识人才对。

一九○、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 
怒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扰心的琐事可牵挂,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
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
轻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
的灾祸。
【注解】
少事:指没有烦心的琐事。
【评语】
一个有为的人应当具备“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的境界,这样就不会被
琐事缠身,不会为闲言困挠。而一个平常人的生活,也应该是以一生平安无
事没有任何祸端为幸福的。所有端多阗是由多事而招平,多事又源于多心, 
多心是招致灾祸的最大根源。所谓“疑心生暗鬼”,很多人由于疑心而把事
情弄坏,其道理就在于此。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心地光
明的人自然俯仰无愧,根本不用怀疑别人对我有过什么不利的言行。只有庸
人、小人、闲人才整天为闲事、琐事,忙碌,为依附权势争夺名利奔波,为
人言碎语费尽心神地猜疑,可见他们的恩想境界很低,难以意识到自己的可
笑、可悲。

一九一、崇俭养德守拙全真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文化教育怨,何如拙者逸
而全真。
【译文】
奢侈无度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怎么比得上虽然贫穷却生活节
俭而感到满足的人呢;有才干的人假如由于心力交瘁而招致大众怨恨,哪里
比得上笨拙的人由于安闲无事而就能保全纯真本性。
【注解】
劳而府怨:劳苦而怨谤集身。
逸而全真:安闲而能保全本性,本为道家语,因为道家把完美无缺的人
称为真人。
【评语】
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不以相对的观点看待事物往往会走向绝对,而把事
物固定化,一成不变。像钱财于现代生活,不可或缺但以之为生活的全部就
走向了极端。生活奢侈的人,无论有多少财产,到头来也都挥霍精光,表面
看来他好像很快乐,其实他内心常感不满足,因为他的财产越多欲望越强, 
可见人的欲望有如永远填不满的沟整。反之一个生活节俭的人,他们平日能
量入为出,虽然并非富有,但是在金钱上从来没有感到不足,因此在欲望上
也就没有非分之想,平平安安过个极快乐的日子。生活上要有知足感,工作
中要讲究方法。不能因为自己有多方面的才能便事必亲躬,处处亲劳,结果
可能会招致怨恨还办不好事情。对于一般人而言,能而劳,可能就压抑了别
人的才能,使别人无从表现:如果是当权者,其能不应表现在自己如何亲为
上,而在于怎样组织、管理,使每个人都可显其所能。而且,任何矛盾的出
现是因为事做了,局面活了,矛盾便开始出现了;一潭死水时人们心意相对
稳定。那么谁做谁就成了矛盾中心,不集怨而何?闲者置身局外当然会有时
间去评头论足了。所以能应是相对的,个人的能不可能包容大家的能。做事
前理应先看看想想。

一九二、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译文】
在困苦的逆境中能把握方向不屈奋斗,常常可以感受得到内心奋斗的喜
悦,这种喜悦才是人生的真正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骄纵狂妄,往往会种
下日后祸患的根苗,导致痛苦的悲剧。
【注解】
甘心:困苦的感受。
悦心之趣:使心中喜悦而有乐趣。
失意之悲:由于失望而感到悲哀。
【评语】
任何事情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苦悲可以转化,得失不是永恒。在这样
的情况下,要看主观上用什么态度对待人生。人间悲苦是无情的,用这种心
境来看待人生,那耳目所触尽是悲苦,结果就使人容易产生悲观思想,甚至
造成厌世自杀的悲剧。人生本来是多灾多难的,但是我们必须征服这种苦难, 
绝对不可以抱着失败主义思想。另一方成“乐极生悲”,“盛极则衰”,“苦
是乐的种子,乐是苦的根苗”。因此一个人如果不及时彻底铲除苦恼的根苗, 
那得意过后失意的悲哀就会接踵而来。人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决定自己的一
生,不能因一时的苦乐而放弃人生的奋斗。

一九三、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得遇
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译文】
当春天到来时阳光和暖,就连花草树木也争奇斗艳,在大地铺上一层美
景,甚至连飞鸟也懂得在这春光明媚的大自然里宛转动听地鸣叫。士君子假
如能侥幸出人头地列入杰出人物行列,同时每天又能酒足饭饱过上好生活, 
却不想为后世写下几部有益的书,做一些有益于世人的事,那他即使活到一
百岁的高寿也如同一天都没活过。
【注解】
好色:美景。
时和:气候和暖。
啭:鸟的叫声,发出宛转悠扬声。
头角:指气象峥嵘,比喻才华出众,据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虽
年少,己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一般说成“崭露头角”。
【评语】
从古到今,身前重名,身后重誉是一个传统。尤其是对当权者,他的声
誉取决于他的政绩如何,所谓“得时当为天下语”,一定要为天下苍生和后
世子孙多做一些好事,假如不能这样,也应退而求其次完成几部不朽名著。
因此宋儒张载才发出“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的呼声。既“幸列头角”,就应当有所作为,能为平民百姓请命是为
清官,能为国家兴利除弊是为贤达,能为后人著书立说是为贤哲。人生在世
如果有了作为的条件,理应为自己的抱负,为国家的兴旺去拼搏一番。

一九四、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译文】
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不一定有根响亮的名声, 
那些到处树立名誉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
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
的愚蠢才这样做。
【注解】
大巧:聪明绝顶。
【评语】
生活中,人们对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很讨厌,对欺世盗名之辈更是深恶痛
绝。因为好名声必须凭真本领,如果为了博取人们的歌功颂德而不择手段, 
虽然可以名藻一时,却欺骗不了历史。所以一个真正廉洁的人,由于他廉洁
的动机不在于让人歌功颂德,自然也就不会廉名远播: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决
不会靠卖弄小聪明,炫耀才华来提高价,想做点事业的人,应该认清真廉之
名,大巧之人,以防被伪君子和耍小聪明的人所迷惑。

一九五、居安思危天也无法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闭
而生变化,因此就用机缄来比喻气运的变化,支配事物变化的力量。
抑而伸:抑是压抑,伸是舒展。
播弄:玩弄、摆布。
【评语】
世事变化难以逆料,天机奥妙不可思议,不要说来的事难以推测,目前
的事也很难判断,就连古圣先贤也无可奈何。所以孔子对于处事有“尽人事
以听天命”之叹,即对天命而言只好逆来顺受了。因为人的所知是有限的, 
对智力所不及的事情,很难违背自然法则。但这不意味着听天由命,个人的
一生完全以天命来决定。人对自然的探求已历几千年,对人生的思考也可以
说是与生俱来,那么人们对世界、对宇宙的认识与日俱增。以前认为是天命
的东西以后完全可以科学解决,以前不可抗的东西现在以人之力也做到了。
唐太宗要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时,如果以占卜吉凶来定行止,很可能就没有以
后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登基后,蝗虫肆虐成灾,玄宗如果信天命不敢灭
蝗,可能就没有以后的“开元盛世”了。一个人不应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而应居安思危,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不断探求思考,不断提高认识,防患于
未然,天命其奈我何?

一九六、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
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译文】
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的言行如烈火一般炽热,仿佛跟
他接触的物体都会被焚烧;一个缺乏同情心刻薄寡恩的的,他的言行就
像冰雪一般冷酷,仿佛任何物体碰到他都会遭到残害。头脑顽固而呆板的人, 
像死水朽本,已经完全断绝了生机,这都不是建功立业为社会人类造福的人。
【注解】
中和:不偏不倚叫中,不刚不柔叫和。
凝滞固执:凝滞是停留不动的意思,比喻人的性情古板。固执是顽固不
化。
【评语】
要想做一番事业,就必须认清人的个性。每人有自己的性格,有些人就
很难与之共事:性情急躁而慌慌张张的人,刻薄寡恩而无情无义的人,顽固
不化而固执己见的人,都难以相处,性情急躁的人对于任何事都缺乏全面考
虑,完全听赁自己的浮躁之气去作,毫无沉着稳重之谋;他的个性好像一团
烈火,遇事好生气,事后求原谅,即使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不久也会破坏无
遗自毁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