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唐农圣 >

第71节

大唐农圣-第71节

小说: 大唐农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孙享福无法用李世民听的懂的语言告诉他,土地养分是有具体数值的,没有等同的肥力提升土壤质量,关中的田地会越种越贫瘠,而过分的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影响整个关中的生态环境。

    他更加无法扭转李世民以及所有古人,田地多就是财富多的思想,所以,这次的奏对,前半部分是成功的,因为育种有看的见的好处,后半部分却失败了,因为李世民觉得完全可以用育苗的功夫去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田地是可以祖祖辈辈传下去的固定资产。

    所以,幸福村可以作为育种基地,给皇家即将开设的鸡场,猪场,渔场提供种苗,但皇家农庄的田地,依旧会像以前一样耕种,顶多分一部分土地拿出来种植金花菜之类的鱼草。

    好在还是有一些人对孙享福是一如既往的信任的,比如秦琼,他就决定开春之后让食邑的庄户去幸福村学习育种,种植孙享福鼓捣出来的农作物,另外,还有虞家,在虞秀儿的大力说服下,决定将家里一万亩田地交给孙享福管理,那么加加埋埋,孙享福开春之后可以种植的田地将近十万亩。

    这里面秦琼占大头,他的八百户实食邑可就是有六万多亩永业田,加上他本人左卫大将军的职田和私田也有一万多亩,孙享福两口子才七千亩,加上虞家的一万亩,还不到秦琼的四分之一。

    “嗯,十万亩,差不多能够满足需求了。”

    孙享福在书房里做完统计,大大的舒了一口气,既然不能让皇家农庄起表率作用,那就退而求其次,用自家的田地给大家做样子。

    “夫君为何如此热衷农耕之事?”

    虞秀儿这几天也是窝在家里整理台本,编撰后面的剧情,看着孙享福张口田,闭口田的,有些好奇的问道。

    “说白了,咱们大唐是以农耕为本的社会,只要田地里的产出多,老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这天下就会国泰民安,天下国泰民安了,咱们才能活的舒心,大家,也才更有闲工夫来看我们的艺术表演。”

    孙享福没办法跟虞秀儿说的太深,思想太过超前的人,往往会被人看作是疯子,目前,他只能按照以前的节奏,先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大家看到了成果,再来争相模仿也不迟,就像横空出世的幸福村一样,现在有了成果,谁看着不眼馋。

    雪水化去之后,天气日日晴好,孙享福则是过上了早出晚归的日子,上午去东宫教琴,下午骑马去各处田地里勘察情况,什么地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没有人比孙享福更清楚,晚上回到府里再排练一两个时辰的节目,午夜前睡觉,转眼八九日就过去了,上元节就要到了。

    “少爷,研究造纸的小院传来消息,说是他们成功了。”德叔在孙享福的马进门之后,接过缰绳道。

    “快带我去看看。”

    说着,德叔忙将马缰交给马夫刘三,领着孙享福便往中院一角的一个独立院落走去。

    才进了院门,孙享福就看到了几口穿底的铁锅,不用说,这肯定是熬纸浆的时候烧穿的,然之后,孙享福便看到了被工匠们铺在竹席上晾晒的草纸,草纸成浅灰色,比麻纸要薄的多,呈半透明状,孙享福用手轻轻拿起一张,很快,就看到了上面的裂纹。

    “村长,纸虽然弄出来了,但晒干之后就变脆了,很容易烂。”马林有些愧疚的解释道。

    “嗯,用草木能做出这些纸来你们就已经算成功了,至于怎么让它变的更加实用,再慢慢调整原材料,摸索就行,给研制小组的人每人赏钱十贯钱,后面再有重大突破,还会再有赏赐。”

    孙享福虽然弄烂了一张晒干的纸,心情却是不错,这个世界就没有用钱砸不出来的工艺,就看这个工艺值不值得砸钱。

    得知自己一伙人被赏了十贯钱,小院的气氛瞬间热闹起来,大家绞尽脑汁的思索着如何解决纸张柔软度的问题,孙享福便不再打扰他们了。

    德叔,把这些晒干的纸拿到书房去,上元节咱们不是要制灯么,这薄纸正好可以用的上。”

    不一会,孙享福就找来了石大郎,两人拿起柴刀开始劈蔑。

    “村长,你这是要做灯笼吗?”石大郎和孙享福都有劈蔑做鱼笼子的经验,驾轻就熟的将一条条竹竿劈成了细细的蔑条道。

    “不是,我要做一盏飞灯,所以,你这蔑还要劈的再细,再薄一些。”孙享福自己给石大郎做个示范道。

    “飞灯,是什么玩意?”

    “当然是在天上飞的灯了,到时候咱们做个大的,然后下面挂一串小灯,像一条火龙一样放到空中,把长安城的人都吸引来。”

    孙享福要做的就是孔明灯,当然,像石大郎这样没读过什么书的人自然是不知道孔明灯这个玩意的,不过听说要制作的东西是在天上飞的神奇事物,他手上的柴刀又快了几分。

    晚饭时分,大小十来个细竹篾制的笼子被制作好,跑过来看热闹的小家伙们纷纷帮忙将纸片糊在了笼子上,除了底部,一点也不许漏气,孙享福还恶趣味的在糊好的灯笼上用毛笔画上了笑脸,当然,最大的那个足以塞进去一个成年人的大天灯上写着望江楼三个大字。

    “给你们出一道题,大天灯里的火油一刻钟就烧掉一斤油,小天灯里的,一斤火油能够燃烧半个时辰,现有一个大天灯,九个小天灯,想要大小天灯里的火油同时燃烧两个时辰,各需要装进去多少火油?”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所以,不一会,就有孩子答道。

    “大哥,一共需要52斤火油,其中大的16斤,9个小的各4斤。”

    孙享福想不到心算速度最快的竟然是小妹孙丽丽,于是,让工匠们照着数量取了大小不一的铜壶装油,又将铜壶固定在用竹篾制成的箍口上,最后将大小天灯全部拿到最望江楼门前的水泥空地上,用绳索将大天灯系好,又将小天灯和大天灯串在了一起,同时点燃。

    “村长,这些灯真的能飞起来么?”

    孩子们看着铜壶口里腾起的火苗道。

    “当然,只要你们糊纸的时候没有疏漏就行。”孙享福控制着系着最大那个天灯的绳索道。

    “那这是什么原理呢?”孙得寿跟着孙享福学的比较多,用了一个比较现代的词汇问道。

    “这就是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跟咱们望江楼的地下壁炉一样,从地下开始烧炭,最先热的,反而是顶楼。”孙享福解释道。

    “哦,热空气上升,那岂不是说,我们只要把这个东西制造的足够大,就能把人也带到天上去?”孙得寿继续问道。

    “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这东西稳定性差,太不安全了,最好还是不要带人,你看,就这一个灯,都得哥哥我用绳索控制着。”孙享福计算了用油的数量,却没有计算热气蓄积的时间差,现在,空间和载重较小的小天灯反而先飞了起来,大天灯却是晃晃悠悠的,还没有往上冲。

    “哇,真的飞起来了耶。”

    孩子们看着升空的孔明灯鼓掌欢呼,望江楼的员工们也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快,再找些绳索接起来,把灯放的高高的,让长安城的人们都看到,明天晚上没有宵禁,他们肯定会过来看天灯的。”

    孩子们的欢笑声让孙享福的心情也不错,明天就是上元节,只当是给孩子们找个乐趣了,他却不知道,猫在一旁全程观看了孙享福制作天灯的李淳风此刻已经神游九天了。

    人可以上天,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如果能去天上看一看,他死都情愿,所以,当天灯被放到了比长安城的城墙还高几倍的高度的时候,李淳风头也不回的消失在了黑夜中,哪怕是闯宵禁,他也要将这个消息带回道门,告知袁天罡。

    不一会,天上的动静果然引起了长安城一些还没有睡觉的人的关注,皇城上值守的侍卫第一时间发现了异样,将其禀告了上官,没多久,李世民也知道了这个事情,亲自披衣来到宫城上观看。

    也幸好李淳风没有顾上宵禁赶了回来,否则,袁天罡指不定闹出什么笑话来。

    “陛下,此灯若是用于军事,传递消息,大有可为也。”

    袁天罡和李淳风将天灯的事情给李世民讲解了一番后,负责宿卫宫廷的独孤谋道。

    “何止于此,此物可上天,若是能沟通天地,取天上之物······”

    袁天罡没有继续往下说下去,李世民却是将眼睛眯了起来,他晚年沉迷炼丹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是没有原因的,跟道士走的太近,多少会受些影响。

    “速令孙正明将制作之法呈上来。”李世民给独孤谋下了一道命令,便屏退了左右,与袁天罡独自在城头密议起来。

 第九十九章 上元节

    孙享福没想到自己心血来潮的做个灯,也能让皇帝大惊小怪,被折腾到半夜都没法休息,心里便发誓,以后再也不拿这些古人无法理解的东西出来玩了,就像反季节蔬菜一样,他解决的,何止是产量问题,丰富食物,得到更多维生素补充身体,人们的精神面貌会大大的不同,但这些东西,孙享福跟谁都说不着,没人懂的感觉很不好。

    上元节,天气晴好,早早的,李承乾便来到了孙府,今天他又获得了登台的机会,原因无它,长安城最近被人们哼的最多的一首歌,便是他唱的迎春花,由歌思人,太子李承乾的能歌善舞,与民亲近的形象居然就这么神奇的树立起来,当然,这里面有孙享福暗中运作的原因,所以,长孙皇后也不再那么反感李承乾学习乐曲了。

    “老师,歌曲我都练好了,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吗?”

    “嗯,你只要时刻记住你是大唐的太子,你上舞台表演,是为了树立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这一点就好。”

    对于音乐上,孙享福能教给他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孙享福自己也就学过两个月的吉他,知识点现在差不多全部都教给了李承乾,剩下的就是练习,再有架子鼓这门孙享福只上过八节赠送课的乐器,以李承乾的超高领悟力,几天时间孙享福就能将自己掌握的东西教完,然之后,孙享福就应该宣布他出师了,以后或许自己偶然想起后世的一些曲目,会编写出来拿给他弹唱,基本都是要靠他自己摸索了。

    “我知道,乖,萌,笑嘛!”李承乾学着孙享福上课的时候经常用的响指动作打了个响指道。

    这三点可是人们喜欢上一个孩子的三大要领,孙享福反复的给李承乾讲过了,然之后,李承乾在现实中应用了,果然效果不错,连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最近都对他亲近了许多,所以,他认为孙享福说的这三点是至理名言。

    很快,孙享福又进入了忙碌的工作中,大型的舞台演出,要忙是事情可不是一星半点,直到食客快将望江楼挤爆的时候,孙享福才匆匆的赶到后台上妆,准备白蛇传的表演。

    今天,望江楼真的是满了,连临时加位都加不上了,一楼,二楼,乃至三楼包间,都在服务员的调配下,座无虚席,还第一次让这个时代的人享受到了拼餐这种服务。

    御用包厢里,李渊的精气神特别好,也不知道碰到了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李世民还是一副孝子的样子,亲自在一旁伺候着他,待他们这个包厢的人都酒足饭饱之后,舞台的幕布也拉开了。

    今天要上演的戏与原版有很大的改动,着重说了前隋贪官污吏横行,致死百姓疾苦,这是按照李世民的意思改的,当然,主线没有变,梁王府迫害许仙,给清官陈伦施压,致使陈伦这个有良知的官员被罢官,换上了梁王系的一个狗官,一心想要害死许仙,最后,白素贞出手救人,梁连却请动了法海来对付白素贞。

    这一出戏,直演到水漫金山寺,才在大高潮中告一段落,两个时辰,将近四个小时表演落下大幕时,人们丝毫不觉得这一天的时间竟然过去了一半。

    “夫君,妾身错了好几处台词。”后台,虞秀儿有些懊恼的道。

    “为夫错的不比你少,差点冷场演不下去了,好在后来圆回来了,以后再也不排这么长的戏了。”

    即便是台本就是他们自己创作的,但演的时候,也不可能全部记下来,这可是四个小时,虽然分散到他们身上的表演不超过半个小时,但一个人半个小时要说多少话,做多少动作,非是经过长年训练的专业话剧演员,谁演的下来,所以,有错漏是正常的,不影响整体就行,再说了,他们现在演出来的就是原版,就算错了,观众也会当对的看。

    “过完这上元节,夫君就去忙活春耕了,妾身也能在府里歇歇,教那些孩子们读书了。”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