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我到明朝开特区 >

第202节

我到明朝开特区-第202节

小说: 我到明朝开特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慢!此案尚有诸多的疑点,尚不能过早的下结论。”

    就在刑部尚书宋大人正在宣读此案的结果时,不料刑部待郎柳大人却站了出来阻止。

    刑部尚书宋大人瞬间脸色铁青,他事先可是打过招呼的,这家伙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阻止。

    “此案的案情经过已经十分的明了,证据确凿,嫌犯们也已经签字画押。柳大人,此案还有何疑点。”刑部尚书宋大人问。

    “没有疑点就是最大的疑点!东厂那些人是一群什么货色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帮人,能够这么快的认罪,本身就不太可能。”刑部待郎柳大人说。

    “胡说!东厂的人也是皇上的下臣,慑于皇上天威,主动认罪又有何疑点。”都察院左都御史高尔俨说。

    “此案不仅皇上在盯着,还有大明北方几千万人也都在盯着,如此草率的结案,你们觉得,那几千万平民会认同么?”刑部待郎柳大人说。

    说到这,三位主审官都开始沉默了。

    他们虽然有意拍王公公的马屁,可是说到几千万平民,那可是每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他们给淹死的。

    “那此案就交由柳大人的去查办吧。”刑部尚书宋大人说。

    “善!”左都御史高尔俨与大理寺卿杨大人也只好开口同意。

    “此案案情清晰,曾太师的情报交由负责侦缉工作的潘役长接收,交由司房冯百户保管,又因刘役长对曾太师心怀不满而被泄露出去。”

    “但是,交由司房冯百户后真的就几有潘役长、冯百户以及刘役长这少数几个人知情吗?”

    “我们有必要对情报进入司房后,到情报泄露这两天的时间里,对所有进出过司房的厂卫进行排查。”

    “而且我们应该进入东厂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取证,仔细的调查研究,方不负皇上与那几千万平民的依赖。”刑部待郎柳大人说。

    “善!柳大人还真是年轻有为呢?”刑部尚书宋大人捋着长须,一脸我很看好你的样子。

    左都御史高尔俨以及大理寺卿杨大人也是一幅我们很欣赏你的样子,同意了刑部待郎柳大人的请求。(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76章 声望

    (全本小说网,。)

    “慢!东厂乃机密重地,有监视朝廷百官之责。搜查东厂,泄露了东厂的机密谁负责!”东厂的厂公王公公站了出来提醒说。

    “这!”

    刑部尚书宋大人、大理寺卿杨大人以及左都御史高尔俨这三个老狐狸互相对望了一下后又把皮球丢给了刑部待郎柳大人。

    齐齐的盯着刑部待郎柳大人一副询问的意思。

    “那就只能交由皇上来裁决了。”刑部待郎柳大人拱手说。

    东厂拒绝接受搜查,须交由皇上裁决。这一事刚一传出就城的平民们首先就不干了。

    一场由几千人组成的游行队伍举着横幅就要到皇宫外进行游行。

    这还得了!

    听到这个消息,可把崇祯给吓坏了。

    几千人的游行,要是皇宫待卫再来个里应外合,那又要上演一次煤山上吊的戏码了。

    崇祯将三司会审的三个主审官刑部尚书宋大人、大理寺卿杨大人、以及左都御史高尔俨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传我的旨意,东厂自三公王公公以下,所有人都得接受三法司的审查,所有地段、所有秘密都可以任由三司主审官查看。”

    崇祯紧急的下达了一道圣旨,那些游行的民众们这才罢休,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一回,审查的更加严密了。刑部调派了近百名精于办案的专业人才参与了对东厂的审查。

    三司会审的三位主审官更是在皇上面前立下了不查清案情经过誓不罢休的誓言。

    平息民怒!

    这是崇祯对三位主审官最基本的要求。

    这个时候崇祯终于感觉到了什么叫功高震主。为什么有些皇帝会甘愿冒着昏君,冒着被后人指责的风险诛杀那些功高震主的有功之臣了。

    坐立不安!

    这就是崇祯现在最真实的感觉。这些年来,他努力的改变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像,可是到头来与曾彻相比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仅仅是因为一个‘东厂想要谋害曾彻’的传言,在没有找到半点实证的情况之下,整江长江以北所有百姓就都站了出来为支持曾彻而做出了行动。

    而且这个范围还远远不止长江以北,长江以南虽然支持曾彻的无没有江北多,但在人数上也不可被勿视。

    这种现像让崇祯感觉到很恐惧,就像架在火上烤一样让他焦躁不安。

    “怎么样,那些百姓们都撤走了吗?”

    甚至在见到上街打探风声的小监回来复信时,自己反而激动得上下尊鄙都忘记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忘了,那小太监可不敢忘,规规矩矩的正要行三跪九叩大礼。不料却被崇祯给拉了起来。

    “快快请起,那些百姓们都撤走了吗?”崇祯又问。

    “禀报圣上,那些百姓们都改道了。”小太监回答说。

    “改道了?”崇祯疑惑的问。

    “是的!那些百姓们开始往大理寺的方向而去,现在已经把大理寺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他们要求对那些东厂的厂卫们进行公开审理。”

    这时史可法走了过来,向崇祯行礼说。

    “史爱卿!你可算是来了。”

    “我让你统计的统计结果出来了吗?”崇祯又问。

    “嗯!已经统计出来了。”

    “在传出曾彻被刺的消息与东厂有关时,文登特区、威海特区,以及他收复的辽东地区,百姓们口头支持他的人数是百分之一百。”

    “而其中做出了实际行动的占了百分之六十。这些人或在街头呼吁废除东厂,或参加了支持曾彻的游行、或直接到官府找到地方官强烈的提出他们的意见。”

    “除了这些,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直接拒绝向朝廷交税。他们以经放出话来,一日不惩罚那些阴谋暗害曾彻的奸险小人,一日不向朝廷交税。”

    “长江以北其它地方,做出了实际支持行动的百姓们也占了四成。长江以南做出了实际支持行动的也有一成左右。”

    “不过长江以南的老百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逃税的嫌疑。”史可法说。

    “这么多人!”

    崇祯听了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的,差点气得喷血。

    这么多人在支持着曾彻,远远的超出了崇祯的意料。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有哪一天,曾彻想造反了,想当皇帝了,也不过是曾彻本人的一翻话而已。

    “皇上也不用太过担忧。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份人存在一种拍马屁式的支持。”

    “另外我还有一个比较好听的数据可以给皇上您带来一些惊喜。”史可法说。

    “哦!什么惊喜?”崇祯问。

    “天朝党内已经有二成的人已经转而投向陛下您。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天朝党内那些掌握大权的元朝党元老。其中包括户部尚书林寒、兵部尚书赵念光等。”史可法说。

    “不错!这些事情你们做得很不错。只要真心投靠朝廷,我们绝不会吝啬奖赏。”曾彻说。

    这些人都是为了以后的前途,以及子孙后代的福址给改变的。

    曾彻始终死活不愿意取崇祯而代之,让他们很失望。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没有登上帝位,曾彻终会有一天会被扒掉所有的官职而变成一个平民。

    就像上一个太师张居正一样。

    张居正不仅身居太师这正一品的官职,还是当时神宗皇帝的老师。

    身为神宗皇帝的老师,他把神宗皇帝给管得见到他就害怕。他所说,所讲,神宗皇帝无不照准,甚至可以说神宗时期的张居正,其权力比皇帝还要大。

    可是到头来,张居正一死,他提拨起来的亲信全都倒了血霉,被神宗皇帝给狠狠的整治了一番,或削职、或弃市。

    张居正更是被神宗皇帝给抄家了,甚至还被开棺鞭尸。家人或饿死、或流放。可谓十分的凄惨!

    现在崇祯年老体衰,多病多灾的,明显没有几年好活了。为了不走张居正时期的老路子,有些人于是就抛弃了对曾彻的忠诚,从而倒向了崇祯的那一边。

    “不错!真是辛苦你们了。”

    “大明现在虽说表面上强盛无比,可实际上却面临一个臣强主弱的局面。”崇祯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77章 无声的死亡

    (全本小说网,。)

    “大明现在虽说表面上强盛无比,可实际上却面临一个臣强主弱的局面。”崇祯说。

    “这种局面十分的危险,就像今天这样。一下子跑出了几千百姓,扛着横幅,直接向我的皇宫挺进。”

    “而这还只是算区区癣疥之患,真正让我寝食难安的是,大明的经济、军队也很大程度上被曾彻所掌控……。”崇祯说。

    崇祯与史可法聊天之时,大理寺也开始再一次的提审了那些东厂的厂卫。

    这一次三司会审的主审官不敢再敷衍,很快的就从一些细节上真正的搞清了曾太师行踪的情报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小商人的手里。

    大约七八天的功夫,一份详细的案件审查报告就出现在崇祯的手中。

    这一次的审查结果看起来很公正,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

    根据这份审查报告,崇祯画了几个圈圈,那些泄露曾彻行踪秘密的人员纷纷的被送上了断头台。

    可是那些普通民众们不闹了,但是大明的商人们依旧还在抗议,要求取缔整个东厂。

    他们不仅拒绝交税,还到处找人向崇祯说情,试图说服崇祯取缔东厂。

    取缔东厂那是崇祯所不能允许的,这是他现在手中掌控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情报搜集、护卫皇宫,这些都离不开东厂。

    想要说服那些商人,就需要曾彻站出来向那些商人们解释。朝廷正需要曾彻的帮助,可是曾彻还在请病假。

    “贤婿呀!让我看看,啧啧,那杀手可真是心狠呀……”

    崇祯来到了曾彻的太师府,嘘寒问暖的简直无微不致。

    “皇上呐,你此次专程前来,究竟有何要事?”曾彻问。

    “怎么说呢?就是想看看贤婿的伤势究竟怎么样了。你不知道哇,内阁没有了曾太师你都弄成一片遭了!……”崇祯说。

    “岳父啊!以我们之间的关系我可就不转弯抹角了。”

    “这一次我的行程信息被传播出去,皇上你有没有事先知晓?”曾彻直接问道。

    “这绝对没有,我得到的情报也就比你们传递过来的信息早了一天而已。我可以对天发现,我绝无做过半点对曾彻你不利的事情。”

    “喽,这就是三司会审的折子。”

    曾彻与崇祯放弃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礼仪,纯粹的以岳父见女婿的心万态。

    “三司会审的折子,不过就是一个说得比较圆满的谎言而已。”曾彻说。

    “想要我出山替你摆平那些商人,也不是不可以。”

    “我是一个比较爽快的人,我不希望自己在前面干活,背后却被人捅刀子。”

    “我的情报被东厂几个厂卫泄露了,然后我在‘天朝城’就给人刺杀了。”

    “他们几个不过就是东厂的几条狗腿子,如何能够把消息‘天朝城’去。我不相信王承恩会是无辜的。”曾彻直言说。

    “这!”

    “贤婿呀!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王承恩一向对我忠心耿耿,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崇祯说。

    “呵呵!我这个人一向很怕死。我绝不允许有暗害我之心的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曾彻说。

    “贤婿呀!……”

    崇祯试图劝说曾彻,试图洗清王承恩的嫌疑。

    “我绝不允许任何拥有暗害我之这心的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皇上不同意的话,我会自己去取。”曾彻说。

    “你!”

    崇祯听了指袖而去。

    他本来只是想劝说曾彻复职的,却没想到曾彻却盯着王承恩的身上。

    王承恩这个老太监从他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对他不离不弃,这些年来随着他风里来雨里去的,早有非同寻常的关系。

    他不能允许王承恩被人给干掉。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回到皇宫后,崇祯十二分不高兴的叫喊着。

    “皇上,息怒!”众太监、宫女们顿时吓得跪在地上请罪。

    “皇上,息怒!”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皇上您大动肝火?”

    “是不是那曾太师拒绝了我们的好意?”王承恩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