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宠之嫡女医妃 >

第978节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978节

小说: 盛宠之嫡女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大夫人的脸色一片惨白,嘴巴张张合合,忽然间,肩膀好像一下子垮了下去。

    其实,她根本就没有选择!

    镇南王也觉得身心疲倦,很快就唤来了长随,颁下一连串命令后,乔大夫人就被带走了,屋子里又静了下来,只剩下镇南王、萧奕和南宫玥三人。

    戏唱完了,帷幕也落下了,萧奕也没打算久留,和南宫玥站起身来,道:“父王,没什么其他事的话,儿子和儿媳就先告辞了……”

    镇南王含糊地应了一声,心不在焉地挥了挥手,可就在挑帘声响起时,他猛然想起了另一件事,脱口喊道:“逆……阿奕,陈大人的事怎么办?”

    萧奕挑着珠链,让南宫玥先出去了,自己则转头看向了镇南王,随口敷衍道:“父王,这事您不用多管。您要是闲着无聊,就再纳几个妾便是。”多一点人分走他这位父王的心,也省得他这么闲,老是跑去碧霄堂看自家的臭小子。

    “逆子!”镇南王气得面红耳赤,大骂道。

    有哪家的儿子会这么和父亲说的话?!孽障,真真是个孽障!

    萧奕根本不理会镇南王,毫不留恋地离去了,把他的吼叫都当成了耳边风。

    萧奕潇洒地走了,留下镇南王还是心绪不平。

    一来,陈仁泰的事总要有个了结,难道那逆子能关他一辈子?

    二来,长姐那边虽然被他控制住了,可是难保三公主会不会再联手他人对王府下手……

    还有乔家,乔家那边也得给个交代。

    若非长姐胡闹,本来大姐夫乔兴耀还是好好的副将,现在却要被拘在黎县的宅子里,也真是祸起萧墙。别的不怕,他就怕乔兴耀在这个时候休妻,让王府蒙羞……

    镇南王眯了眯眼,忽然灵光一闪地拍了下书案。

    对了,干脆给大姐夫再抬一个平妻便是!

    他记得大姐夫以前有个识大体的红颜知己,是朵解语花,后来好像还抬入府中做了姨娘。

    如此,不如自己顺水推舟,应该可以稍稍缓解大姐夫心头的苦闷。

    镇南王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急忙让人把卫侧妃叫了过来……

    ……

    当百来号士兵押送着乔大夫人回了乔府时,乔家人已经深知不妙,一家人急匆匆地聚集在正堂里,本来还以为上次封府的噩梦又要重演,没想到这一次更严重,他们一家人竟然都要被强送回黎县圈禁起来。

    这一刻,乔兴耀真是扑过去掐住乔大夫人的脖子的冲动都有了,想质问她到底又做了什么蠢事,才把他们乔家害到了这个地步。

    紧接着,他们就听闻卫侧妃来了。

    “一定是弟弟想明白了!”乔大夫人原本如死灰一般的眼眸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嘴巴里反复地喃喃念叨着。

    不一会儿,卫氏就在一个嬷嬷的引领下款款地来了。

    在众人给她行礼后,她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府中的余姨娘可在?”

    乔家人都是面面相觑,一头雾水,但还是很快就把人给带来了,那余姨娘年仅二十芳华,穿了一件水红色石榴花褙子,看来娇弱妩媚,袅袅地对着卫氏屈膝行礼。

    卫氏端坐在上首,客套地说道:“余姨娘果然温雅贤良,举止得体……”

    众人几乎傻眼了,没想到卫氏竟然莫名其妙地夸起一个初次见面的姨娘来,一直等她说要把余姨娘抬为乔兴耀的平妻时,厅堂里瞬间鸦雀无声。

    卫氏的意思当然就是镇南王的意思。

    也就是说,乔大夫人在镇南王跟前已经彻底失去了宠信与颜面!

    “不可能!不可能的!”乔大夫人指着卫氏的鼻子骂道,“是你这贱人从中作祟是不是?你到底跟王爷说了什么?……”她歇斯底里地吼叫着,那疯狂的眼神和表情形同疯妇般,几乎就要飞扑过去,一旁的两个婆子赶忙钳住了她。

    卫氏用一种近乎同情的眼神看着乔大夫人,根本就懒得与她多说。

    乔大夫人竟敢意图对世孙下手,落到这个地步,只能说是她自作自受,她能保住一条命,也就是因为她是王爷的嫡姐。

    乔家的事在骆越城里没掀起什么波澜,更多的府邸都把焦点关注在了钦差陈仁泰被玄甲军拿下的事,不少高门府邸都不由开始揣测世子爷此举的用意,人心躁动,惴惴不安,有些人家开始自危,更有甚者还跑去王府试探口风。

    相比之下,某些年轻气盛的小将反倒是无所畏惧,甚至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次日申时,姚良航才一出骆越城大营,就被几个小将给围堵了,被人半推半就地拉去了城中的踏云酒楼喝酒。

    进了雅座后,于修凡一边亲自给姚良航斟酒,一边笑嘻嘻地说:“姚小将军,听说您昨天跑了一趟驿站,干了票大的?”

    于修凡心里还是颇有几分扼腕,这么有趣的任务,大哥怎么就不交给他们新锐营,偏偏给了玄甲军呢!

    不止是他有这种想法,同桌的几位幽骑营的小将也是心有戚戚焉。

    姚良航的眼角抽动了一下,他从小循规蹈矩,本来和于修凡、常怀熙这些纨绔是两路人,如今因为世子爷,大家才算是上了一条船。虽然他们也算打过不少次交道,但每一次他还是有种把这些人重新塞给夫子去启蒙的冲动。

    什么叫干了票大的,以为他是土匪吗?

    “奉命行事而已。”姚良航淡淡道,拿起酒杯,一仰首,爽快地先干为敬。

    “好酒量。”于修凡赶忙殷勤地又给他斟满了酒,顺便把称呼改得亲近了些,“姚兄真是替我们出了一口恶气啊!”

    常怀熙在一旁默默地径自饮酒,对于于修凡自来熟的本事见怪不怪。

    “不过,还是太便宜那个陈仁泰了!”李得广挥着拳头道,“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把主意打到大嫂和世孙头上!”

    李得广嘴里骂的是陈仁泰,但是在场众人心里都知道陈仁泰是皇帝派来的,圣旨更是皇帝亲手盖下的御印。

    这一次,世子爷敢对付陈仁泰,自然是做好了和皇帝直接对上的心理准备!

    几个小将面面相觑,一时间,雅座中的气氛有些凝重。

    在座的这些小将都是自小在南疆长南疆大,天高皇帝远,本来对皇帝也没什么特别的尊重,在他们的记忆里,有的也不过是皇帝一次又一次令人无比失望的行径罢了。

    招奎琅为驸马,把百越圣女许配给皇子为侧妃,下令南疆军协助奎琅复辟,如今还要世子妃和世孙去王都为质!

    这一桩桩、一件件实在令人齿寒!

    几个小将越想越是愤慨,陆平遥一口饮尽杯中之酒,然后“啪”的一声把酒杯放在桌子上,咬牙道:“反正我们什么也不用想,只要跟着世子爷就是!”

    世子爷吩咐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就是!”李得广附和道,“只要跟着世子爷,有什么好怕的。”

    他们跟着世子爷打过百越,伐过南凉,还有什么世面没见过!

    话语间,几个小将的眸子都如夜幕中的璀璨寒星般熠熠生辉,脸上、眼中都有着共同的信念——

    世子爷。

    就算世子爷想造反,他们也敢奉陪!

    这个时候,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几个小将心有灵犀地举起手中的酒杯,然后都是举杯,仰首一饮而尽。

    以表此心!

    “啪”

    那些空杯子被摔在了地板上,几位小将都是相视而笑……

    雅座中又响起了年轻人爽朗的笑声,不绝于耳……

    三月二十八,平阳侯第三次来到了碧霄堂,这一次他总算是见到了萧奕。

    半个时辰后,平阳侯方才从东街大门出来,这时,已经过了巳时,灿烂的阳光已经极为刺眼,直刺进平阳侯的眼眸里。

    他下意识地闭了闭眼,眼眸中一片幽深,晦暗如同那深不见底的深谷。

    他知道,一旦开弓,就再没有回头箭了!

 740还愿

    平阳侯离开后,萧奕和官语白也从厅堂里出来了,沿着一条青石板小径缓缓前行。

    春日暖洋洋的阳光洒在二人的身上,让人不由得放松了下来,萧奕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朗声道:“小白,现在是春天,天气正好,哪天我们叫上小鹤子他们去踏青吧。”

    他一边说,一边心想着:这个主意不错,正好趁机把那臭小子丢家里给乳娘、丫鬟们照顾,让阿玥出去放放风。

    哎!明明家里养了这么多下人,一个乳娘应付不了那臭小子,再加九个丫鬟总够了吧?

    偏偏阿玥对那臭小子太上心,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他越想越是不爽,心里就像是冒着酸泡泡似的。

    官语白哪里知道萧奕在想这些,笑着应下:“好。”

    话音才落下,就听上方传来一声欢快的鹰啼,白鹰似乎知道可以出去玩了,和灰鹰一起欢快地在上面展翅盘旋,追逐。

    官语白嘴角的笑意更深,道:“寒羽也是闷坏了。”再不让它和小灰出去玩玩,这镇南王府怕是没有鸟雀蛇鼠敢过来了。

    萧奕亦是仰首看着空中的双鹰,忽然说了一连串的名字:“姚砚、田禾、华和威、程昱、李得显……”

    说着,他又转首看向了官语白,“小白,你觉得他们几个如何?”

    官语白面露沉吟之色。如今正值春日,天气转暖,他原计划今年初春返回南凉,但是骆越城这边亦抽不开身,而目前的南凉还缺一个可以主持大局的人,所以他和萧奕就商量着挑合适的人选去南凉,一文一武。

    这两个人既要是他们信的过的人,又要有足够的能力独当一面。

    萧奕忽然觉得捉肘见襟,他缺人啊,他麾下那些小将虽然在一步步地成长起来,可是距离统帅三军、独当一面,却还相差甚远;至于文官,那更是稀缺——南疆地处边疆,多年遭外族骚扰,以致南疆上下皆重武轻文……

    想着,萧奕就忍不住想叹气。

    这时,官语白缓缓道:“武将这边,可令田老将军前往,可是文官……”他叹息着摇了摇头道,“程昱、李得显他们守一时尚可,然不是长久之计。”

    南凉再小,也是一国,现在的几个人选治城尚可,治国却尚不及。

    萧奕一向不纠结,很快就重振精神道:“反正也不是十万火急,先让他们过去,我们再慢慢找。”南疆这么大,他就不信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话语间,两人已经来到了青云坞,石桥下,湖面波光粼粼。

    桥下湖水中的鱼儿似乎知道上面有人来了,从四面八方游来,在湖面下甩着鱼尾,如众星拱月。

    俯视着湖面下的鲤鱼群,官语白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萧奕道:“阿奕,我们商量过的新募兵制,我已经拟好了初稿……”

    “这么快?!”萧奕眸中一亮道。

    尽管南疆有大军二十万,但这几年连年征战,兵力亦有不少折损。

    南疆要想不受大裕制肘,兵力决不能少,然而,为了南疆民生,也不能随意纳农为兵,所以这些日子萧奕一直在和官语白商量此事,官语白提出要拟一个新的征兵制,并说了大致的想法。

    萧奕亦觉得此法可行,两人大致协商了一番后,就由官语白着手拟具体的章程。

    后面的小四却是眉头一皱,就是为了那什么新募兵制,公子已经琢磨修改了好些日子,书房里好几箩筐涂涂改改的废纸都是他亲自拿到院子里烧干净的。

    小四瞪了萧奕一眼,没跟二人进屋,直接飞身上了屋檐,歪着身子打盹去了。

    而前面的两人则快步进了官语白的书房,隔着书案坐下。

    一张写得满满当当、字迹工整的宣纸压在小小的镇纸下,遒劲有力的字跃然纸上。

    官语白觉得大裕如今的募兵制还是局限性颇大,想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兵制。

    他们初步计划在开连城、府中城、雁定城、永嘉城和登历城五城试行。

    这种新兵制是将兵民合一,招募那些农人在农闲时训练,战时从军,由南疆军为其配备武器和战马,而一旦入伍,就可以免除全家的赋税。

    新兵制目的说到底是为了预防日后的战事,在必要时,可以把这些农兵作为兵力补充,可战可守,如此南疆方能立足不败之地。

    而之所以选择在这五城中试行,一方面因为萧奕在这五城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另一方面,这五城的百姓都曾遭受战火的摧残,比起那些生活在安逸中的百姓,他们更能深刻地领会到活着就必须居安思危。

    萧奕飞快地将那张面面俱到的文书看了一遍,桃花眼中熠熠生辉,抚掌道:“好!我明日就令人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