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宠之嫡女医妃 >

第348节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348节

小说: 盛宠之嫡女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不由长叹了一声。

    张嫔见状,松了一口气,她双目含泪地站起身来,跪倒在地,向太后磕头恳求道:“……太后娘娘,二公主如今未及豆蔻年华,就暴病而亡,堂堂一个公主却落至魂无所依、死后都没个子嗣后代供奉香火的下场,嫔妾这个做母嫔的实在是于心不忍啊。”张嫔再次抬头时,已经是泪流满面,楚楚可怜。

    “是啊,太后娘娘!”张老夫人也是两眼通红,紧跟着也跪了下来,“二公主殿下乃是堂堂大裕公主,本应是天之骄女,享尽一世荣华,却去得如此冤枉。这些日子,二公主殿下是夜夜到臣妇梦中哭诉,听得臣妇心痛不已。”

    太后亦是摇头叹息。

    张老夫人又重重地磕了下头,恭敬地匍匐在地,哭道:“……太后娘娘,臣妇也知,那个主意有些荒唐。可是,这阴阳本殊途,二公主理应早日去地府投胎才是正理,偏偏二公主的芳魂却留恋阳间。臣妇担心长此下去二公主阴气渐重,会折损了皇家的阳气!”三皇子说过,太后最在意的就是皇帝,一旦涉及到皇帝的安危,太后一定会答应的。

    果然,太后意有所动。

    若说这世间,谁的阳气最旺,毫无疑问,肯定是皇帝。二公主是天之凤女,自然也不会是普通的孤魂野鬼,又和皇帝是父女骨肉的血亲。若二公主真是心愿未了,不愿去转世投胎,那她的阴气必然会有损于皇帝的阳气,到那个时候……想到这里,太后不禁有些害怕。

    她不由想道:若是为了让二公主瞑目,让她死后有人供奉香火,倒是……

    知母莫若女,云城见状不禁有些着急了,正要开口,就被哭诉着的张老夫人给打断了。

    张老夫人和张嫔可也一直在留意着太后的脸色,眼看太后似乎已经快要允了,哪能让云城坏事!就听张老夫人再接再励的一边哭一边说道:“……太后娘娘,臣妇可真没有信口胡说。那日,臣妇本想去药王庙为二公主殿下做法事祈福,可谁知那摆在佛前的烛火却突然倒了,这分明就是二公主殿下在为自己诉苦啊!”

    听到这里,太后不禁眉头一皱,快速地捻动着手中的佛珠,口中则问道:“你是说佛前的烛火自己倒了?”

    “臣妇句句属实。”张老夫人老泪纵横道,“……昨日在菊宴上,臣妇见到了镇南王世子妃。二公主本与她一般的风华正茂,世子妃嫁了人,又夫妻恩爱,偏偏二公主孤苦无依,日后连个供奉香火之人都没有……臣妇一时为二公主感到凄凉,才会有如此提议。”

    张嫔抹着眼泪,跟着说道:“嫔妾今日听了母亲一说,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二公主已去,不会影响了镇世子世子和世子妃的夫妻恩爱,来日也能有人供奉香火,不致孤苦无依……实属两全齐美之策!”她声音哽咽着说道:“求太后娘娘为二公主作主,成全她……”

    “够了!”太后冷声打断了张嫔。

    张嫔和张老夫人不由错愕,她们小心翼翼地抬眼看着太后的脸色,却见她面沉如水,嘴唇更是抿得紧紧,显得很是不悦。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方才太后的态度明明已经是快要被他们说动了的……太后怎会不担心皇帝的性命安危呢?

    太后转着手中的佛珠,冷冷地说道:“你们说弄倒了佛前的烛火是二公主在为自己诉苦?”

    张老夫人忙应道:“是的。太后娘娘……”

    “岂有此理!”太后喝斥道,“你们当哀家不知道吗?这药王庙里供奉的乃是前朝高僧的舍利,多少冤魂都能镇得住,怎就镇不住区区的二公主呢?佛前的蜡烛倒了,到底是二公主在诉苦,还是菩萨根本就不想见到她?!”

    本是脱口而出之言,太后却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不由眉宇紧锁。

    张嫔和张老夫人的心中更是惊疑不定,这药王庙着火一事本就是他们故意为之,为的是让太后相信二公主心有留恋,不愿离开人间。可是,为什么太后的反应和他们所想的不一样呢?

    高僧舍利?那又是什么?怎么他们从没有听说过这药王庙里有什么高僧舍利?

    张老夫人的心中有些不安,试图解释道:“太后娘娘,二公主……”

    太后正为了刚刚这一闪而过的念头有些心惊,耳听她们还在啰嗦,便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说道:“够了!张嫔,你们口口声声说二公主在为自己诉苦,莫非是觉得二公主去的冤枉?”没等张嫔回话,太后冷哼道,“让二公主去皇陵是哀家的懿旨,那就是说,是哀家害死了二公主?”

    张嫔和张老夫人傻眼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太后冷眼看着她们,目光落在了张嫔的身上,冷哼道:“张嫔,你不过是一个妾,二公主的舅家是恩国公府蒋家,哪轮得到张家来做主!”

    太后这句话已是非常不客气了,甚至是没给张家留一点脸面。在宗室、官宦、平民之家中,妾确实只是妾,妾的亲戚就不是正经亲戚,可是皇帝的妾那可是妃是嫔是昭仪……一个个都是有封号的,又有哪个皇子公主会真的把皇后的娘家视为舅家!

    张嫔和张老夫人已经是面如土色,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按原本所计划的,她们先是挑起太后对二公主的祖孙之情,再借着药王庙着火一事来表示二公主心中有苦要诉,进而让太后担心二公主若是心愿未了,留恋人间会折损皇帝的阳气。这样一来,只要再哭上一哭,求上一求,太后必然会答应让荏姐儿以二公主的名义嫁入镇南王府,他日生下子嗣后过继到二公主名下,可是现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张嫔和张老夫人飞快地交换了一下眼色,她们心知这件事今日恐怕是不成了,为了往后,得让太后熄怒才是。

    张老夫人连忙膝行上前,哀声解释道:“太后娘娘恕罪,臣妇并非有意越俎代庖,臣妇和张嫔娘娘真的是一心一意为了二公主殿下啊!”

    云城这时也终于放下心来,笑吟吟地出声道:“母后,张家为了二公主如此费心,甚至连送嫡孙女当妾也乐意,看来果真是一心一意为了二公主啊。”

    张嫔和张老夫人怔了怔,没想到云城竟然愿意帮张府说话,可是下一刻,便听云城继续道:“张家对二公主和皇家如此忠心耿耿,母后您又何苦浪费了他们的一番心意。依儿臣所见,不如就让张二姑娘削发去皇觉寺,为二公主祈福,您觉得如何?”

    太恶毒了!张嫔和张老夫人只觉得一股火气直冲头顶,若非还念着云城的身份,张嫔都要跳起来和她对骂了。

    可恶,这云城实在是可恶,竟出了如此恶毒的主意!

    张老夫人顾不上别的了,忙重重地磕头替孙女求情:“太后娘娘,我那孙女年纪还小……”

    “够了!”太后冷声直接打断了张老夫人,说道,“张嫔,张贾氏,你们都给哀家到外面跪着好好反省反省!”跟着又吩咐黄嬷嬷,“叫人给她们母女念念《女训》、《女诫》,学着些规矩!”

    “是,太后娘娘!”黄嬷嬷福身应道,带着两个宫女走到张嫔和张老夫人跟前,“张嫔娘娘,张老夫人,这太后娘娘的口谕您二位也听到了,请不要让奴婢难做!”

    张嫔和张老夫人只得磕头退了下来,随着黄嬷嬷她们出了殿外,然后跪在了台阶之下。

    黄嬷嬷找了个宫女念起了《女诫》,便回到殿内去向太后复命。

    此时的殿内,云城正在一旁笑道:“母后,是该好好让她们读读《女训》、《女诫》,儿臣看她们就是书读少了,才闹腾不休的。”

    “也亏了玥丫头,年纪虽小,也是个有主意的。”太后赞赏着说道,“……黄嬷嬷,你让人宣镇南王世子妃进宫来。”

    “是,太后娘娘。”黄嬷嬷领命而去。

    于是,半个时辰后,奉命进宫的南宫玥便来到了长乐宫外,一眼就看到张老夫人和张嫔灰头土脸地跪在那里,而一旁还有一个宫女在念道:“……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

    南宫玥的唇边勾起一抹笑,心想:别以为跪上一跪就能了了此事,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在宫外候命的宫女一见南宫玥,立刻恭敬地行礼道:“见过世子妃。”

    张老夫人和张嫔闻言,瞳孔猛地一缩,齐齐地朝南宫玥看了过来,目光透出强烈的怨毒,可是张嫔毕竟是张嫔,很快又低眉顺眼地垂下头,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南宫玥的幻觉罢了。

    南宫玥也不在意,仪态端方地继续往前走,一个宫女迎了出来,道:“世子妃,太后娘娘请您进去,请这边走。”

    南宫玥进入殿中后,才发现原来连云城也在,云城还向南宫玥笑了笑,让她宽心。

    “见过太后娘娘,见过长公主殿下。”

    请过安后,太后给南宫玥赐了座,和蔼地说道:“玥丫头,昨日恩国公府的事,真是委屈你了。你放心,这事哀家一定会替你做主的。”

    南宫玥俏生生地说道:“多谢太后娘娘!”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又道,“其实,为着昨日的事,玥儿今日本想去药王庙拜拜呢。还没出门,就得了娘娘的口喻。”

    “你这丫头。”太后不由笑了起来,这孩子毕竟年纪还小,果然还是被吓到了。太后招招手,把她拉到身边好生安慰了一番,又说道,“……这药王庙可是修缮好了?”

    “玥儿一早就让丫鬟去瞧过了,这大殿暂时封闭着,但偏殿还是可以用的。”说到这里,南宫玥语调有些欢快地说道,“那丫鬟还说,等过几日待大殿重开的时候,寺里还专门请了法缘大师来做法事,还会讲经两日。”

    “法缘大师?”太后也面露惊喜。

    这法缘大师可是当世有名的高僧,只是这些年来一直闭居不再见客,没想到,这药王庙居然能够请到他来主持法事和讲经。就连太后都忍不住想要到时候微服一去。

    “还不是因为药王庙的主持说寺中有晦……”南宫玥自知失言,忙闭上了嘴。

    太后见状,故意板起脸来说道:“玥丫头,哀家可是最喜欢你的端庄大气的,别一副小家子气的模样,有什么话可以尽管说。”

    “……玥儿只是不想污了太后的耳朵。”南宫玥抿了抿唇,说道,“太后,您稍微听听就罢了……这是玥儿的丫鬟今日从一个小沙弥那里听来的,说是主持觉得自药王庙那日大殿起火后,寺内总有晦气不散,便特意请来了法缘大师为大殿再开做场法事。”

    “晦气不散……”

    太后喃喃地念着这几个字,张家为二公主做法事,却惹得药王庙大殿被烧,而现在,药王庙内又晦气不散……

    莫非……

    刚刚那一闪而过的念头再次在太后的心间闪过:莫非真因为这二公主有什么问题?惹恼了佛祖?

    这么一想,太后不禁感到一丝凉意。

    她捻动手里的佛珠,眸光微沉。

    过了一会儿,她才勉强舒展面容,安抚着南宫玥说道:“玥丫头,你别担心,你是皇上赐婚,阿奕的嫡妻原配,哀家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南宫玥眼睛亮晶晶的,笑着说道:“娘娘对玥儿最好了!”

    太后也不禁露出了笑意,云城则在一边凑趣着说道:“母后,您对玥儿这般好,怡姐儿都要吃醋了。”

    太后亲昵地点了点她的额头道:“你啊,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说吧,这次你又瞧中哀家什么好东西了?”

    云城毫不客气地说道:“您新得的那个梅花白玉簪不错,可以留给怡姐儿及笄的时候用。”

    太后倒也大方,笑着让人取出了两根簪子,自然也有南宫玥的份,算是给她压惊的。

    陪着太后、云城说了一会儿话,南宫玥在永乐宫用了午膳后,这才告退。

    待她走后,云城本来也打算告辞,回去让驸马去好生打听一下在菊宴时瞧中的那几家公子,但又见太后的脸色有些不对,便问道:“母后,可有什么不妥?”

    太后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道:“哀家越想越不对……云城,你说二公主这事到底算什么回事?一会儿托梦,一会儿又闹得药王庙的大殿差点毁于大火,想着就让人觉得有些不吉利……这一桩桩、一件件弄得哀家也有些心神不宁,总觉得她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触怒了佛祖?”

    云城听着也是面色一正,这神鬼之事,还是得心怀敬畏之心啊。

    云城沉吟片刻,提议道:“母后,若是您实在不放心的话,不如儿臣悄悄命人去查查?儿臣在宫外行事总是方便些,您觉得如何?”

    太后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