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宠之嫡女医妃 >

第336节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336节

小说: 盛宠之嫡女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止是傅大夫人不满意,傅云雁也不满意,嘀咕道:“祖母,母亲,四哥这信也太敷衍了吧。也不说说他自己打了几次仗,杀了多少敌……”

    她不说还好,一说,傅大夫人的脸色更难看了,傅云雁缩了缩肩膀,不敢再说下去。

    南宫玥抿了口茶,笑吟吟地为傅云雁解围:“六娘,我后日想去一趟药王庙,你可要与我一起去?”

    “好啊。”傅云雁想也不想地答道,只要能出门,她便是精神百倍,“我正好也去替四哥求平安符!”

    傅大夫人闻言若有所思着说道:“我听说药王庙的平安符和签好像挺灵的。”

    “药王庙的签据说是挺灵的,不过我是打算去还愿。”南宫玥含笑道,“阿奕出征前,我去药王庙给他求过平安符,现在打了胜仗,我想着还是应该去庙里还愿才好。”

    傅大夫人也是信佛的,忙同意着说道:“阿玥你做的对,既然求了菩萨,是该去还愿。”跟着她对咏阳提议道,“母亲,不如我们也跟阿玥一起去趟药王庙吧,给鹤哥儿求道平安符。也给他和阿奕祈福。”

    “是啊是啊!”傅云雁眉飞色舞地说道,“娘,祖母,咱们一块儿去吧!去为哥哥他们祈福,预祝他们早日打完仗,胜利归来。”

    咏阳也是意有所动,笑着看向南宫玥:“阿玥,你不在意再多我和你傅伯母两个吧?”

    南宫玥扬唇笑道:“咏阳祖母,玥儿欢迎且不及……咱们就一起去。”

    如此这般,第三日一大早,南宫玥的朱轮车就先到了公主府,与咏阳她们会和后,一同出发,前往药王庙。

    这药王庙虽小,但香火一向旺盛,可是今日的药王庙中,香客看着竟然不太多,感觉空落落的。

    一看两辆朱轮车停在寺外,寺里的僧人就知道有贵客到了,立刻就有一个八九岁的小沙弥迎了上来,双手合十念了个佛号后,道:“几位施主,今日本寺的大殿暂时关闭,小僧引施主去偏殿不知可否?”

    咏阳素来大度,不以为意地说道:“小师傅,那就带我们去偏殿吧。”

    傅云雁也是没有在意,对她而言,拜菩萨也就是求个心安,拜的到底是哪个倒是一点也不重要。

    唯有傅大夫人皱了皱眉,她们难得来这药王庙上香,就遇上大殿关闭着,总让人觉得好像是菩萨把她们拒之门外,怕不是好兆头……

    鹤哥儿在南疆那可是玩命的,怎么难得来上香祈福竟遇上这样的事!

    傅大夫人只是一个眼色,她身后的莫嬷嬷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笑吟吟地问道:“小师傅,这大殿怎么就关闭了?莫不是今日贵寺有什么要事不成?”

    小沙弥平日里也是看惯了香客们的脸色,忙解释道:“几位施主,今日因为张府的老夫人在大殿中做法事,所以只能暂时关闭大殿,还请施主见谅!”

    莫嬷嬷想到了什么,便又问:“张老夫人?莫非是张勉之张大人府上的?”

    “原来施主也知道啊。”小沙弥暗暗松了口气,既然认识就好,也免得他们里外不是人。这事情总是有个先来后到。

    说话间,小沙弥就已经把他们引到了偏殿,随后就被莫嬷嬷打发去殿外守着。

    傅大夫人见四下没有外人,忍不住低声抱怨道:“母亲,这张家最近还是真是上蹿下跳的,一会儿在这药王庙搞什么法事,一会儿又在四个城门口施粥……”难不成还想收买民心不成?……也不对啊,这施个粥又能讨好了谁,也就是那些无知的百姓说张府一句好话,估计就算是皇帝听说了,最多也就是一笑置之吧。

    咏阳面色微沉,倒也没说什么。

    这做法事也好,施粥也罢,别家也不是没做过,只不过张府正好是三皇子的外家,以至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这个话题很快便没人在意,众人都一个个虔诚地上香,拜佛,傅大夫人还特意求了一支签,是支上签。傅大夫人顿时喜笑颜开,仿佛心里也一下子踏实了。既然连菩萨都说话了,那鹤哥儿一定会平平安安从南疆回来的!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不求儿子光宗耀祖,只希望他能平安而已。

    众人上完香后,便出了偏殿,傅大夫人正想吩咐莫嬷嬷随小沙弥去捐个香火钱,却见前方两道有些眼熟的身形正缓步朝这边走来。

    来人乃一老一少,老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妇人,花白的头发整整齐齐地梳成一个圆髻,身上穿着一身秋香色的褙子;年轻的那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此时已值深秋,但她却穿得相当单薄,一身素净的白色,只在裙摆绣了几朵银色的梅花。

    那姑娘仔细地搀扶着老妇人,走到了偏殿前。

    “见过大长公主殿下,见过世子妃!”这一老一少恭敬地给咏阳和南宫玥行了礼。

    “张老夫人,免礼。”咏阳淡淡地说道。

    张老夫人和身旁的白衣姑娘直起身来后,张老夫人介绍道:“殿下,这是我的孙女伊荏……荏姐儿,还不给殿下请安。”

    张伊荏上前一步,再次见礼:“给殿下请安。”她的声音嗲嗲的,柔柔的,像是捏着嗓子憋出来的嗓音,听得傅云雁打了一个寒颤,忍不住悄悄地与南宫玥交换了一个眼神。

    咏阳随意地打量了张伊荏一番,尤其是她那身打扮,若非她知道张大人和张夫人都活得好好的,而张老太爷已经仙逝多年,她几乎要以为他们张家有什么丧事了……咏阳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若有所思。

    她客套地夸了一句,然后摘下手腕上的镯子赏给了对方。

    跟着,张伊荏身子一偏,又给南宫玥请安,南宫玥赏了她一块玉佩,她又福了福,娇声道:“谢过世子妃,早就听表姐说世子妃气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让伊荏甚为仰慕。”

    “张姑娘过奖。”南宫玥含笑道。

    张伊荏有两位身份高贵的表姐,一个是二公主,一个是明月郡主,相比下,张伊荏不过是一个从三品官员之女,身份实在是不高。说到底,不过是张大人兄以妹贵罢了,他们张家底蕴不足。

    傅大夫人也跟着赏了张伊荏,而傅云雁则从张老夫人那里得了对方一个碧玉扳指。

    双方费了一番功夫,总算是相互都见了礼,认了人。

    张老夫人又对咏阳道:“殿下,老身刚刚从这寺中的僧人口中得知有贵人过来礼佛,所以才特意来给殿下请安。老身这几日在大殿中请了寺中的高僧做法事,倒是扰了殿下礼佛的兴致,还请殿下恕罪。”

    “张老夫人客气了。”咏阳道,“万事都讲个先来后到,张老夫人不必太过介怀。”

    “谢殿下。”张老夫人又福了福后,便告辞。

    祖孙俩又施施然地走了,看她们离去的方向,显然是回大殿去了……

    ------题外话------

    张家二姑娘的名字改为张伊荏,因为我后来发现“薇”字已经被镇南王的侧妃用过了……(唔,姑娘们可能也不记得她原来叫什么了……)

    谢谢!

    索索soso赠送10颗钻石、多一份期待赠送1颗钻石;

    墨色之零丶赠送朵鲜花、伊1nuo赠送1朵鲜花。

    非常感谢!

 257闹腾

    见她们走远,傅云雁总算松了口气,摸了摸手背上的汗毛说:“阿玥,你说她为什么要捏着嗓子说话,听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一想到张伊荏又娇又嗲的声音,她又打了个寒颤,说道,“阿玥,你居然还能这么正常地跟她说话,真是佩服,佩服!”她故意豪迈地抱拳道,倒是惹来傅大夫人一个白眼,心里哀叹着:这个六娘啊,什么时候能像个姑娘家呢。

    南宫玥抿唇一笑,说道:“有吗?我只注意她的衣裳了,我猜张府的丫鬟或者绣娘肯定是很厉害,六娘,你注意没?张姑娘那的一身裙子可是很有一套文章的!”

    傅云雁眨了眨眼,却是一头雾水。这若是说起武器打猎什么的,她是一套套的,但是这衣裳布料首饰的花样,她就一窍不通了。

    南宫玥细细地向她解释道:“那张姑娘袖口、裙摆上的绣花用的银丝是霜月丝,这霜月丝可是极为难得的。”

    “霜月丝?”傅六娘狐疑地问道,“是她裙摆上绣的银色梅花吗?我看着挺普通的啊。”

    南宫玥懂行地说道:“那霜月丝初初看着同普通银线确是没什么区别,可是一旦到了暗处,就会发出霜月般的流光……”

    傅云雁忙好奇地抬眼看去,此时的张姑娘已走至了一片树荫下,她那绣有银色腊梅裙摆正好落在了一片影阴处,流转着霜月般的淡淡流光。

    “张姑娘这件衣裙上的用作花蕊的珍珠亦是煞费苦心,”南宫玥一一点评着说道,“你看那些珍珠和她头发上的珠花所用的珍珠一个个都是一般大小,估计上万颗里才能挑出这么近百颗大小一样、品相又好的。一般人得了这样的珍珠都是用来作项链手链,这张姑娘倒是巧思……”看来这张家的嫡女果然是金贵,虽然品级地位不如她两位表姐,却也是锦衣玉食娇养着长大的。

    傅云雁听得目瞪口呆,简直无法想象张伊荏这么简单的一身衣物中竟然有这么多的门道,咋舌叹道:“我看她穿得好像披麻戴孝的,原来那还是精心置办过的啊。”说着她看向南宫玥的目光更佩服了,“阿玥,你光是看看就能看出那么多,你不去当个断案的县官真是太可惜了!”

    傅大夫人听着直摇头,什么“披麻戴孝”,什么“县官”,六娘还真是什么胡话都说出口了,看来还是早点嫁出去,让亲家烦恼去吧。

    这么想着,傅大夫人越来越觉得这门亲事不错,不然她真想不出来还有哪家会不嫌弃六娘这性子。

    咏阳本就觉得这张姑娘打扮的有些不妥,现在听六娘这么一说,更是有些别扭。要说这年轻姑娘来寺庙陪着祖母做法事是孝心,可是这穿成这样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真是给谁戴孝?

    咏阳想着,随意地吩咐道:“莫嬷嬷,你去瞧瞧这张家到底是给谁做法事?”

    莫嬷嬷立刻领命去了,而其他人则继续往寺外走去。

    “咏阳祖母,傅伯母,”南宫玥一边走,一边好似灵机一动地开口道,“刚刚说起张府施粥的事,我倒是有了一个主意。如今阿奕和傅四哥都在南疆征战,捍我大裕国土,虽然我们在王都,帮不了他们什么,但是我们却可以为他们祈福,比如赠衣施粥什么的,菩萨会看到我们的诚心,保佑他们打败南蛮,平安归来的。不知道您二位觉得如何?”

    “阿玥,你这个主意好。”傅云雁顿时眼睛一亮,朝咏阳和傅大夫人看去,“祖母,母亲……”

    一听是为了幺儿祈福,傅大夫人立刻就心动了,她忙向咏阳求道:“母亲,媳妇觉得玥丫头这个主意好,我们也为鹤哥儿做点事吧。”

    赠衣施粥是善事,咏阳自然不会反对,含笑着点头同意了。

    傅大夫人顿时大喜,兴致勃勃地说道:“那咱们一回去就可以准备起来了……”

    于是,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了种种的细节,这说来不过是“赠衣施粥”四个字,其中要忙的事却是不少,这虽是善事,但若做不好,到了最后也会变成一个笑话,犹记得十几年前一个“大善之家”为着家里的老人七十大寿在王都中施粥三日,结果那粥竟是用馋了砂石的霉米做的,还因此吃死了人,惹了官非……这一事闹得整个王都都轰动了,甚至为此连着几年没人敢再施粥,生怕再惹出什么事端。

    一路走,一路说,傅云雁对这些庶务琐事是一窍不通,一会儿看看南宫玥,一会儿看看傅大夫人,一会儿看看咏阳,觉得她们每个人都说的头头是道,她虽然听不懂,却不妨碍她越听越兴奋,抚掌道:“祖母,母亲,阿玥,我们一定要比张家做得还大!”

    “那是自然。”傅大夫人理所当然地颔首道,“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好了,否则那还不如不做!”

    正说得热闹,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惊慌的叫嚷声:“走水了!走水了!”

    跟着,更多的人叫喊了起来:“走水了!”

    众人不由面色微变,时下的房屋多为木质结构,所以最怕的事之一就是走水,一栋屋子走水,弄不好就是烧掉大半个寺庙。

    她们循声看去,只见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竟是正殿,大殿上方冒出滚滚浓烟,看来火势还不小。紧接着便看到几个人影从大殿中冲了出来,然后又有两个僧人慌张地拎着水桶跑来,飞一样地冲向大殿。

    没一会儿,其他零散的香客也从寺里的各处闻声而来,几十个人都朝冒着浓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