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宠之嫡女医妃 >

第202节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202节

小说: 盛宠之嫡女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了。没想到对方竟然这般没脸没皮的,那自己也不必再客气了!

    “亏得南宫府号称以诗书礼仪传家的世家,竟如此凭空造谣!你们府上也是有好几个姑娘的人家,不要为了大姑娘的婚事,连着把后面几位姑娘也耽误了!”说着她冷嘲热讽地说道,“只不过是相看了一次,你们南宫家居然就厚颜无耻地在外散播流言,说什么两家的亲事已经定下了!以为这样就能逼的我们伯府同你们南宫家结亲了吗?真是白日做梦。”

    林氏呆住了。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交换庚帖的日子,作为媒人的钟夫人毫无预兆的没有出现已经很不对劲了,她也多少料到了可能会有什么变故,可是……她可没有想到,建安伯府居然如此的翻脸不认人!

    明明一开始就是他们来提亲的啊……

    而且南宫家又何时在外传过与建安伯府的议亲之事?婚事未成之前,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她自然知道!

    “我是不是胡说,夫人心里清楚!”那嬷嬷冷冷地说道,“现在大半个王都都知道南宫家和我们府结亲的事!我们夫人分明早就已经回绝了钟夫人,你们南宫府还在外面胡乱造谣生物,如此强硬无理的作风,说到哪里去,我们伯府都是有理的!”

    遭一个嬷嬷如此羞辱,林氏气得脸色都白了。

    虽然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建安伯府如此行事却是让人心寒。

    她一个当家主母和一个嬷嬷在这里争吵,怎么说都是一件没脸的事,而且今日摆明了建安伯夫人不会见她,再多说也无益,林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挺直了背,对刘嬷嬷说道:“我们走。”

    刘嬷嬷啐了那嬷嬷一口,扶着林氏上了马车。

    马车驶离了建安伯府,而林氏的心情却比来的时候还要更沉重了。

    刘嬷嬷在一旁担心地看着林氏,说道:“二夫人,这件事恐怕与那个钟夫人脱不了干系!还有这建安伯府,简直欺人太甚!”

    林氏没有说话,不管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谁,南宫琤的亲事肯定是不成了……

    林氏神情疲惫地半靠着车壁,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林氏一回府,刘嬷嬷就赶紧让燕娘把事情通诉了南宫玥。

    当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南宫玥正依在美人榻上,心神恍惚地看着窗外的风景,闻言顿时就像被泼了一桶冷水似的,猛然惊醒了过来。

    前世的这个时候,她避居外祖家,直到快要及笄才重回了南宫府,而那个时候,南宫琤——这个昔日的王都明珠已经深居家庙,青灯古佛。

    难道前世也是因为裴家毁婚之事?

    想到这里,南宫玥立刻就否定了这个猜测,以她对大伯南宫秦的了解,他绝对不会因着这种事情就放弃了大姐姐,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南宫玥顾不上多想,赶忙起身,问道:“我娘亲现在还好吗?”她太了解林氏的性子了,出了这种事情,林氏必然极其的内疚和自责。

    燕娘气愤地说道:“三姑娘,二夫人现在既生气又难过,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大老爷和大姑娘交待。”

    “我去看看娘亲。”南宫玥略略地整了整衣装,随燕娘去了浅云院。

    林氏看来像是几夜没睡似的,皮肤暗沉,一向娇艳饱满如花瓣的嘴唇显得干涩而苍白,整个人显得非常憔悴。

    南宫玥担心地走了过去,轻轻地唤了一声,“娘亲……”

    见到女儿,林氏才打起了一些精神,说道:“……娘没事,你不用担心。”

    怎么可能真的没事呢。回来以后,林氏特意命人去打听了一下,那个郑嬷嬷说的没错,南宫府的大姑娘要同建安伯府结亲的事几乎已是人尽皆知了……

    事以至此,婚事不成,对男方也许没什么,可是对女方的名声损害,就实在是太大了!

    南宫琤若是年纪尚小,那还可以等两年,等事情淡了,再好好挑,可是现在南宫琤已经快十五岁了,若想议门好亲,那是绝对不能拖的。

    南宫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能安慰道:“娘亲,这门亲事您已经是谨慎小心,事情变成这样,您也是不想的。现在再内疚也没有用,总得想一个妥善的主意才好……”

    说话间,刘嬷嬷匆匆进来了,忧心忡忡地禀报道:“二夫人,三姑娘,刚刚老夫人派人来,请二夫人过去荣安堂。”

    林氏叹了一口气,说道:“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南宫玥挽着林氏的胳膊起了身,安抚地对林氏笑了笑,“我陪娘亲一块儿去。”她目光沉静,仿佛有着一股镇定人心的力量。

    林氏愣了一下,心中暖暖的:女儿果然是娘亲的贴心小棉袄,时刻为自己考虑。

    母女俩一同赶去了荣安堂,此刻荣安堂的东次间已经是乱轰轰的一片,南宫家所有的女眷都到了,而小辈就只有进门不久的柳青清和南宫玥。

    林氏和南宫玥向苏氏行过礼后,就听黄氏迫不及待地开口道:“母亲,儿媳刚刚听说了琤姐儿和建安伯府的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好端端的,建安伯府怎么翻脸不认人了?”黄氏的心情纠结极了,今日之前,一想到南宫琤能有一门这么好的亲事,她简直就快嫉妒疯了,巴不得这亲事不成。可是如今真的出了问题,她反而比谁还急!

    苏氏面色阴沉,眼中也露出一丝不满,沉声道:“老二媳妇,我和老大把琤姐儿的婚事托付给你,也是相信你。可你来说说,这事怎么会成了这样?”

    “就是!”黄氏越想越烦躁,扯着嗓子指责道,“二嫂,你是怎么办的事,事先都没说好吗?出了这么大的纰漏!琤姐儿可是府里的嫡长女,她的名声损了,那她后面的几个妹妹可怎么办?”说着她斜眼看着南宫玥,阴阳怪气道,“正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痛,你有个郡主女儿当然是不愁,可是也不能不管府里其她姑娘啊!”

    这桩亲事确实是她没办好。林氏心中自责,被黄氏说得头越来越低,满脸羞愧。

    苏氏目光沉沉的,没有说话。

    南宫玥开口了,声音平静无波,“原来三婶也还记得我乃皇上亲封的郡主啊。”

    “放肆。”黄氏不悦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地方!”

    “在府中,我自知长幼,但三婶,也请您牢记尊卑。”南宫玥望着她,声音不响,但却字字有力,“难道以我从一品郡主的身份,还眼睁睁地看着你在我面前,辱我母亲,也全然不吭声吗?”

    南宫玥在府里从来都没有摆过郡主的架子,平日里见到黄氏和顾氏都会行以晚辈之礼,然而,单以尊卑而论,在这府里,谁都得向她俯首。

    黄氏被哽了一下,难道她能说南宫玥说的不对?她不过是一个庶子媳妇,要真说了这种话,就连苏氏都不会维护她。

    南宫玥的目光淡淡地扫了一眼在东次间的众人,并说道:“此事,我母亲确实有错,这一点,我不否认,我母亲自然也不会推卸责任。”

    南宫玥面向苏氏,福了福身说道:“祖母,我母亲的错处,就在于她今日贸然去了建安伯府,反倒是坐实了两家结亲的这个传言,也让府中失了先机。”

    除此以外,在议亲这件事上,林氏并无任何过错。

    南宫府平日里与建安伯府并无走动,议亲议亲,自是由媒人来往于两家。况且这位媒人还是吏部左侍郎家的,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谁能想到会闹出这样的事来!况且南宫府嫁的是姑娘,在媒人告知建安伯府对南宫琤很满意以后,林氏总不可能自己亲去一次伯府,向他们求证。

    这种没脸没皮的事就连小门小户都做不出来!

    苏氏自然也知道这些,也因此她虽然脸色难看,倒也没有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林氏的身上。

    倒是林氏愧疚不已,没有为自己开脱的意思:“玥姐儿说得没错,今日我怎么也应该请示了母亲,深思熟虑了再做决定。”她主持中馈,所行所为自然也代表着南宫家,今日平白让建安伯府的嬷嬷训了一番,着实给南宫家丢脸。

    黄氏冷哼一声,她的琳姐儿都已经被连累了,就凭这两句不轻不淡的道歉之语又有什么用?!可尽管她不服气,倒也不敢再随便耍嘴皮子了。

    “我母亲虽然有错,但是……”南宫玥这时面向黄氏,冷然道,“三婶,您同样也有错!”

    “我也有错?”黄氏一呆,不敢置信地指着自己,气极反笑道,“玥姐儿,你就算是要帮你娘,也不能这样冤枉我吧!”她到底不敢再放肆,强忍着怒火说道,“你说说看,我到底错在哪里?”

    南宫玥毫不回避地与黄氏直视,说道:“三婶,看来您是很久没有读过家训了……家训有言: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今日之事,我母亲错在不够谨慎,而三婶您错在不够和顺。府里出了这样的大事,三婶您却只顾着对我母亲口诛笔伐,岂非有违’和顺’之道?”

    黄氏被南宫玥数落得面色难看极了,南宫家的家训,每一个嫁入南宫家的新妇都会被要求抄写百遍。只是,已经多少年没有人在她面前提过“家训”两个字?她早就已经不记得里面说过什么了!但哪怕她真忘了,现在,当着苏氏的面,也不敢认啊!

    苏氏的脸色也不太好,别说这些媳妇了,就连她也已经很久没有拿起家训,细细地读过了。这也让她觉得,南宫玥的这番话也是在隐射她的。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说着她朝在场的众人看了一圈,如上好的美玉般的脸庞在室内昏黄的光线中透出莹润的光泽,她神态端庄地说道,“正所谓’上行下效,捷于影响’,三嫂,您的膝下可有着一儿二女,您也得为他们想想。”

    一番话说得东次间中鸦雀无声。

    内宅虽只是小小的四方之地,但内宅不正也会影响到外院,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宠辱。

    百年世家,家风为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南宫家的家风早已渐渐走向了偏门,什么事都想着急功进利,早已没有了百年世家该有的风骨。若继续这样下去,哪怕她能够护着家族躲过前世的那场灾祸,南宫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落漠,再也不复世家风范。

    “啪!啪!”

    一阵强烈的掌声随着一个洪亮有力的声音响起,“好!玥姐儿真是说得好!”

    众人循声看去,才发现南宫秦和南宫穆不知道何时回来了,他们也不知道在珠帘外听了多久,这时才挑帘进来。

    南宫秦看着南宫玥的目光充满了赞赏,而南宫穆则在此外又多了一丝骄傲。他的小女儿真的是长大了!

    “玥姐儿说得没错,”南宫秦一边说,一边意有所指地看了苏氏一眼,“这南宫府确实该正一正家风啊。”

    苏氏一阵气闷,但长子是她的依靠,而长子的倔驴脾气更是让人不敢随意挑衅。要是他一个发作,想要辞官回老家,那苏氏真是哭也没处哭。她现唯一庆幸的是,今日没怎么为难林氏。

    “二弟妹。”南宫秦一脸愧疚地看向林氏,“此事怪不得二弟妹。这桩婚事是我点头应了的。再说那流言,二弟妹一向深在内宅,鲜少出门,哪里听的到这些。”说到此,他眸中闪过一丝惭愧,“我在府外走动,明明听到了两家要结亲的风声,竟麻痹大意,没有察觉到此事有些蹊跷,却是我的不对。”

    通常来说,这两家亲事除非是铁板钉钉,是不会闹到众人皆知的地步,否则万一亲事不成,便是不好收场,弄不好两家还要成仇。

    “大伯父,爹爹,玥儿认为此事甚有蹊跷,建安伯府说是早已经拒绝了与大姐姐的亲事,并污蔑我们在王都散播谣言,妄想攀亲,这分明是向我们南宫府寻仇的架式。结亲是为了结两家秦晋之好,建安伯府哪怕对南宫家不满意,也断不该用这样的方式来拒绝。”

    苏氏微微眯眼,看向了南宫秦和南宫穆,问道:“你们可有同建安伯府的人起了龃龉?”说着也觉得不太可能,若真是有龃龉,南宫秦一开始就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果然,两兄弟都摇了摇头。南宫秦道:“我们同建安伯没打过什么交道。”

    苏氏的脸色沉了下来,说道:“老大,这事,我们怎么也要弄个清楚明白。”

    “母亲说的是。”南宫秦接口道,“儿子私下里会好好查查。”

    苏氏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