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宠之嫡女医妃 >

第1170节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1170节

小说: 盛宠之嫡女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一家四口都在看方老太爷,小萧煜似懂非懂,小萧烨傻乎乎地对着他笑,南宫玥目露惊讶,然后便看向了萧奕。

    而萧奕根本就不在意过继的事,方老太爷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他只是随口应了一声。对他而言,过不过继都无所谓,反正萧烨都是他的孩子。

    方老太爷慈爱的目光落在了小萧煜和襁褓里的小萧烨身上,脑海中想起了这次回和宇城方四老太爷与他说的那番话。

    其实,在那日祭祖之后,方老太爷就已经找族长方四老太爷说了他想过继小萧烨的事,然而方四老太爷并不赞同,兄弟俩在书房里谈了很久,方四老太爷反复劝方老太爷三思。

    方四老太爷心里自有他自己的计较。

    若是以前,作为方氏族长,方四老太爷当然不希望长房过继“外人”作为嗣子,但是如今却又是另外一种想法了。

    以前是不愿,现在则是不敢。

    今时不同往日啊!

    镇南王府马上就要立国了,新的越国疆土辽阔,还包含了百越、南凉、西夜以及一干小国为郡,虽然比起大裕中原还是差了一截,可是大裕周边也已经没有别的国家能与未来的越国抗衡了。

    等六月十四日,镇南王正式登基后,萧奕就是大越太子,萧烨自然就是皇孙,龙子凤孙,金尊玉贵,而他们方家不过是平民,哪敢把皇孙萧烨过继过来!

    这恐怕不是福,而是祸了!

    只是这么想想,就足够方四老太爷胆战心惊的了。

    他干脆就动之以情,劝方老太爷多为小萧烨考虑,虽然他们方家是南疆世家,家财丰厚,又有铁矿在手,但是立国后,小萧烨姓萧,是皇孙,待将来太子萧奕登基为帝,小萧烨就是皇二子,以后怎么也能封一个亲王或藩王!

    倘若方家过继了小萧烨,那岂不是让一个堂堂皇子平白就低了好几等?!

    方四老太爷虽然是为了劝说方老太爷才想出这么一番说辞,却是句句说到了方老太爷的心坎上。

    当年,方老太爷会萌生出过继外曾孙到长房的想法,说到底是源于对外孙萧奕的喜爱,想要把长房的这片家业留给女儿和外孙的血脉……眨眼就几年过去了,如今的情况大不一样了,外孙的身份变了……

    以后萧家就是大越皇室,是天家,贵不可言。

    自己又怎么能因为一己之私而害了烨哥儿的将来!

    这件事已经在方老太爷心中盘旋了好几天,方承令的事令得方老太爷寒了心,实在不愿意再过继其他的方氏男儿……

    可如此的话,那长房也就绝户了。

    想到“绝户”,方老太爷心中隐约有一丝痛,但痛过后,便是豁达透彻,仿佛是终于抛掉了什么沉重的枷锁一般,浑身一轻。

    “阿奕,阿玥,我已经想好了。”方老太爷看着萧奕一家四口,和蔼的目光在他们脸上一一掠过,“待将来我百年之后,我名下的产业,一半就先交由你们,等你们的孩子们长大了,就平分给他们。至于,余下的一半,就归入方家宗族吧。”想必也足以堵上方家的悠悠众口了。

    萧奕低头看了笑得傻乎乎的小萧煜一眼,在他额心轻弹了一下道:“臭小子,还不谢过你外曾祖父!”

    小萧煜虽然听不懂,但是爹爹让他说什么,他也就照样说了,然后又附带一堆他和弟弟有多想念外曾祖父的甜言蜜语。

    方老太爷被他哄得笑得合不拢嘴,这些天空荡荡的心头一下子就被盈满了。

    回头再想起他缠绵病榻、人不人鬼不鬼的那些年,方老太爷还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对他而言,能像现在这样活着看到他的外孙萧奕建功立业,看着他一家子圆满和乐,那已经是他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美梦。

    他已经很满足了。

    人生又怎么可能事事如意!

    所以,过继之事,他也不再强求了!

    ------题外话------

    完结倒计时。

 889国立

    对方老太爷而言,如今最首要的事还是趁着他还算精神的时候,早点分配好这些产业,也省得方家其他几房的人再出什么幺蛾子。

    长房这偌大的产业就如同是待字闺中的娇女,一家有女百家求,但也同时应了另一句老话,这家大业大,不怕贼偷,也怕贼惦记!

    方老太爷慎重其事地说道:“阿奕,关于产业的分配,这几天我也已经仔细琢磨过了……”

    跟着,方老太爷就细细地与萧奕、南宫玥说起了他深思熟虑后的方案——

    他打算把方家名下的各种矿场和冶炼场全部留给萧奕的孩子们,这些矿场一定可以让未来的越国更为强大。

    至于其它的田地、铺子、银子等,则留给方家,用其中的现银买祭田、布产业,出息用以办族学,修武场,以及供养方氏族中的孤儿寡妇、孤寡老人等等。

    这次五房、七房的方世恒和方世阙闹出那些事后,方老太爷深刻地感受到了方家所面临的危机,方家渐渐腐朽了,世字辈大都没教养好,可以说已经毁得七七八八了,下一代不能再如此了。

    否则,恐怕不出二十年,经历几朝的方家就要彻底败落了!

    方老太爷心头沉甸甸的,幽幽地叹了口气,唏嘘道:“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阿奕,我打算以后让方家子弟九岁学艺,十四岁入伍,好好磨磨这些年轻人的性子,也免得他们以为背靠方家可以一辈子吃穿不愁。”这世上哪有千秋万代,朝代更迭更是难以避免,方家想要长远,子孙就必须能自己先“立”起来!

    萧奕笑嘻嘻地凑趣道:“外祖父,您放心,进了军营后,好生摔打个几次,保管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这些个自小养尊处优的方家子弟也是该吃些苦了,这男子汉大丈夫即便是不习武,也该有强健的体魄才是!

    这么说来,他们萧氏族中也该跟进才是,免得富不过三代,尽出些游手好闲的不孝子弟!萧奕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想着。

    萧奕三言两语就逗笑了方老太爷,让屋子里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变得轻快了起来,在一旁玩弟弟的小萧煜见大家笑了,便也跟着笑了起来。

    外祖孙俩说得开怀,与此同时,萧、方两家的不少人却觉得脊背发凉,寒毛倒竖,总觉得像是被什么不好的东西给盯上了……

    当晚,镇南王也得了消息,他这些天来一直沉重忐忑的心总算是得了些许的慰藉。

    关于过继之事,虽然方老太爷没正式跟镇南王提起过,却一直是镇南王这几年来的一个心病。当年,他和先王妃大方氏成亲时,方老太爷和老镇南王曾有个口头约定,要将他与大方氏的次子过继给方家长房,可是大方氏早逝,只留下了嫡长子萧奕,后来方老太爷又过继了方承令,当初的那个口头约定也就不了了之了。

    自打世子妃怀上第二胎后,镇南王就突然回想起了这件事,心里偶尔也觉得要是世子妃第二胎生个女儿也不错,想必就不会遭人惦记了……等小萧烨出生后,镇南王一方面高兴坏了,另一方面心一直悬着,深怕方老太爷来打次孙的主意,生怕他旧事重提,那自己好好的一个小孙孙就要平白送给方家。

    此刻镇南王总算可以放心了,心里甚为欣慰,岳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总算没老糊涂……

    听闻方老太爷回方家祖宅时被族人气病,这几天才刚病愈,镇南王心里在欣慰的同时,难免又心生一分愧疚,两分同情,联想起当年萧三老太爷和六老太爷联合小方氏做下的那些丑事,更颇有一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像萧家、方家这种高门大户,子孙众多,也难免会出现一两颗的老鼠屎!

    镇南王赶忙就令人把库房里的名贵药材都找了出来,次日一早,就亲自跑了一趟听雨阁,探望方老太爷……

    这个早上的听雨阁分外热闹。

    镇南王这才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人匆匆地来禀说,世子妃和世孙来了。

    南宫玥是因为得知镇南王来了听雨阁,所以才特意带着小萧煜在这个时候过来请安,心里担忧场面会有些尴尬。

    方老太爷自从知道镇南王曾把萧奕独自留在王都为质多年后,因为心疼萧奕,就对镇南王这个女婿心生芥蒂,甚至是不喜。

    那个时候萧奕才年仅十二岁。

    方老太爷简直不能想象那段时间外孙是如何孤立无援地在王都生存了下来,又是如何艰辛地得到了大裕先帝的信任,才能再次回到南疆建功立业……

    如今南疆拥有的一切都是外孙在战场上带着南疆军冲锋陷阵、搏命厮杀所得!

    这样的萧奕令方老太爷自豪又心疼,也连带他对镇南王的不满更深,觉得他枉为人父。

    自从方老太爷来碧霄堂住下后,几年中,这对翁婿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些事不止是萧奕和南宫玥明白,连王府和碧霄堂上下都心知肚明,因此镇南王一过来听雨阁,立刻就有婆子跑去通禀了南宫玥。

    南宫玥还未进屋,就听到了屋子里传来二人的说笑声,脚下的步子一缓。

    别人也许会对镇南王虚与委蛇地赔笑,但是方老太爷却是不屑,也不会这么做。

    南宫玥之前也隐约感觉到自从小萧煜出生后,这两年方老太爷和镇南王的关系渐渐缓和了不少,两人至少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小萧煜。

    但是他二人像今天这么随和地说笑,还是第一次!

    “外曾祖父,祖父!”

    小萧煜率先冲进了东次间中,南宫玥紧随其后地进屋给方老太爷和镇南王请安。

    二人灼热的目光立刻就集中在了小家伙身上,皆是喜笑颜开地唤道:“煜哥儿!”

    小萧煜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他兴冲冲地拿着篮子去向两位长辈献宝:“外曾祖父,祖父,这是庄子里刚送来的西瓜,可甜了!”

    “煜哥儿这是给祖父吃的?”镇南王看着篮子里的西瓜,心里受用极了,觉得他的宝贝金孙果然是最孝顺他了。

    西瓜早已经切好了,小萧煜又亲自给两个长辈分西瓜,服侍得周到极了。

    甜蜜多汁的西瓜吃得方老太爷和镇南王心里比嘴里还要甜,气氛也越发融洽了。

    南宫玥暗暗地给了小萧煜一个赞赏的眼神,微微一笑,柔声对方老太爷道:“外祖父,我给您请个平安脉吧。”

    方老太爷知道这是南宫玥的一片孝心,就从善如流地伸出了左腕……

    小萧煜见过林家外曾祖父给娘亲探过许多次脉,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出声打扰,就屁颠屁颠地跑去关怀他的祖父。

    “祖父,”小家伙煞有其事地拉起他祖父的右手叮咛道,“您要好好的!”小萧煜绞尽脑汁地想着以前林家外曾祖父对娘亲说过什么,“您瘦了,要好好休息,好好用膳,多走动……”

    金孙发现自己瘦了?!镇南王闻言眼眶一酸,心里感动得一塌糊涂。

    距离立国之日已经不足五日了,他这些天可说是寝食难安,以前的衣袍都空出一圈来,却只有金孙察觉了他的变化。

    他们家的煜哥儿实在是至真、至善、至纯、至孝啊!

    镇南王目光灼灼地盯着小萧煜,越想越觉得他的金孙真是无一处不好。

    这一趟来听雨阁,镇南王收获颇丰,金孙的关爱如春日的阵阵细雨滋润了他干涸的心田,他心满意足地回了王府。

    然而,这种好心情也就仅仅维持了一个晚上而已,等到了第二日的旭日冉冉升起时,镇南王又愁了,六月十一日,距离六月十四日更近了,就仿佛是他朝死亡又迈近了一大步。

    镇南王心里每天都盼着日子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可是时间不为人的意志所停留,仿佛弹指间又是两日过去,六月十三日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到来了。

    明日就是登基大典了!

    从整个镇南王府到骆越城以及南疆上下,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情绪中,唯有镇南王却是连用膳的心情都没有了,满心担忧着明天的登基典礼,怕登基仪式进行到一半,就有人来禀说大裕大军抵达了南疆;怕天上突然降下一道惊雷,意指他是乱臣贼子天地不容……

    哎!

    镇南王唉声叹气,连针线房修改好的那套登基大典上穿的衮冕都没心情试了。

    这一夜,镇南王的外书房里灯火通明,一直到次日的鸡鸣声响彻天空,宣誓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对南疆而言,最具意义的一日。

    临门差一脚,镇南王心知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为了南疆上下,为了他的宝贝金孙,他必须登基,他们大越决不能露怯!

    登基仪式就在城外新建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