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宠之嫡女医妃 >

第1161节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1161节

小说: 盛宠之嫡女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就有了文毓拿着玉佩作为信物前来公主府认亲的这个局……

    咏阳得知这块玉佩是来自淮南以后,就派应十二去淮南调查,然而,事情已经过去太久太久了,应十二在淮南仔细调查了一番后,发现这块玉佩曾在几户人家辗转,最初是来自一家王家当铺,但是那王家当铺早在七八年前就关门了,老板移居他处,这一查就是几年。

    咏阳的心里早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如今终于有消息了。

    想着,咏阳的眼中浮现一丝期待的光芒,但其中更多的还是忐忑,是担忧,是惶恐……

    丫鬟领命离去后,屋子里就静了下来。

    看着咏阳的神色不对,傅大夫人就试探地说道:“既然母亲有事,那我和六娘……”

    咏阳一个抬手打断了傅大夫人,道:“你和六娘也听听吧,总归会知道的。”

    傅大夫人便恭顺地应了一声,再次与女儿交换了一个眼神,母女俩也就没多问,静静地坐在一边饮茶。

    屋子里,只剩下了茶盖在茶盅上轻轻拨动的细微声响。

    片刻后,刚才那小丫鬟就带着一个穿着灰色布衣的中年男子来了,男子看来四十出头,一张方正的脸庞上留着虬髯胡,为人很是精干。

    这个应十二是咏阳麾下的亲兵,当年也是跟随咏阳上过战场,浴血厮杀,很得咏阳的信任,所以才会把这件差事交托给他。

    “小的见过殿下。”应十二态度恭敬地对着咏阳抱拳行了军礼。

    他也不赘言,直接禀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应十二足足费了半年功夫终于在豫州找到了那王家当铺的老板,幸而对方家里还留着以前十几年的账册,账册上留有当初典当人的名字和手印,典当玉佩的是一个叫文嘉的少年。

    那半壁蝶形玉佩虽然玉质不错,却是半壁,所以当初典当的价格也不高,老掌柜仔细回想一番后,依稀记得当初去当玉佩的少年当时大概也就九、十岁,曾苦苦哀求想多当点银子,好像是要给重病的母亲看病。

    之后,应十二又寻回了淮南,四处打听,才得知文嘉的母亲薛氏在十一年前就过世了,临终前把她的儿子送给了一户姓李的邻居,而那户邻居也早在九年前搬去江南行商了。

    二月初的时候,应十二就奔赴江南,总算在宁城打听了李家的消息,还有文嘉,那个如今改名叫李嘉的青年,他已经二十一岁了。

    听应十二不紧不慢地道来,咏阳、傅大夫人和傅云雁皆是喜出望外,简直不敢相信她们的耳朵。

    自从文毓的身份被揭穿后,傅家人也都不敢再在咏阳跟前提文毓的事,却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咏阳急忙问道:“十二,那孩子这些年在李家过得可好?他可有娶了妻室?”他现在有没有孩子,平日里又是靠什么营生?还有……

    咏阳心中一时波涛起伏,有无数的疑问想问……

    应十二也知道咏阳的急切,干脆从头说起:“回殿下,那李家是绝户,李夫人当年生女儿的时候难产,勉强保住了命,之后就再没生下一儿半女,李老爷夫妻俩膝下只有那么一个女儿。当年,那薛氏过世后,李家就收养了当时年仅十岁的文公子做养子,让他改姓了李。这些年,李家把李公子视若亲子,还让他在私塾念了好几年书。李公子和李姑娘自小青梅竹马地一起长大……”

    听到“青梅竹马”这四个字,咏阳三人心里都隐约有了某种猜测,表情微妙。

    果然,应十二接下来的话验证了她们的猜测:“两人在李公子十六岁那年成了亲,如今膝下有一子一女。”

    听着,傅大夫人飞快地看了咏阳一眼,眸中有些复杂。

    就表面来看,李嘉如今有妻有儿有女,过得自然是不错,可是李嘉的这门亲事说穿了其实就是上门女婿,上门女婿就是倒插门,一向为世人所轻视,也唯有没本事或者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男人才会去当上门女婿。

    对于李嘉,到底是他心甘情愿,还是李家挟恩图报呢?!如今李嘉表面看着生活美满,但各中滋味也就只有他一人知道了。

    须臾,咏阳就沉吟着又问道:“那李家是做什么营生的?”

    应十二立刻就回道:“回殿下,李家是商户,如今在江南宁城开了好几家粮铺,一家人日子过得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还算不错。属下特意去打探过,李家的粮铺在城中风评还不错,做生意本本分分,如今李公子子承父业,帮着李老爷一起管着家里的铺子,短短几年又在江南一带多开了好几家分铺。李老爷和李夫人是当地有名的善人,前两年永州犯水患的时候,不少流民逃到宁城,李家还曾带头放过粮,施过粥……”

    这大部分的商户不趁着灾祸提高粮价已经是取之有道了,李家如此也算是大善之家了。李嘉身世坎坷,跟着养母薛氏的那十年日子过得很是贫苦艰辛,能被李家这样的人家收养,运气也算是不错了。

    听到这里,咏阳、傅大夫人和傅云雁都是若有所思,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屋子里的气氛也随之又轻松了不少

    “母亲,你看是不是要把李嘉那孩子接回王都来?”傅大夫人试探地看着咏阳问道。

    咏阳沉吟片刻,却是摇了摇头,喃喃地说道:“那个孩子如今的生活过得很好……”

    如果现在李嘉过得不好,咏阳会毫不迟疑地把他接回王都,但是他过得很好,他们又何必去打扰他现在平静的生活,撩起一些不必要的涟漪……

    相比较李府而言,公主府太贵了!

    咏阳深深地叹了口气,挥退了应十二,跟着又道:“过些日子,我打算去趟江南亲眼看看这孩子。”

    她想看看这孩子到底是何模样,是何性情……耳听为虚,她想亲自去确认他到底过得好不好……

    闻言,傅云雁眼睛一亮,想也不想地接口说:“祖母,我陪你去。”江南好风光,她还可以顺便去一趟南宫府。

    傅大夫人无语得眼角抽动了一下,没好气地训道:“六娘,别闹了。孩子出生以前,你哪里都不许去,给我好好待在王都养胎!”

    跟着,傅大夫人转头对咏阳道:“母亲,还是我陪您走一趟吧。”

    “娘……”傅云雁委屈巴巴地看着傅大夫人,大夫明明说她的身子很好,像平常一样过日子就好,不用过分小心翼翼的……

    “好了,六娘,这件事听你娘的。”咏阳失笑道。

    今日连闻喜讯,令咏阳心情舒朗,看来精神奕奕,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傅云雁也没萎靡太久,很快又振作了起来,缠着傅大夫人问南宫玥的情况,问小萧煜是不是像南宫玥送来的画里一般那么可爱……

    说起小萧煜,傅大夫人来劲了,说得是口沫横飞,夸小萧煜像他爹那般好看;夸他聪明,已经会背诵大半《三字经》了;夸他贴心,小心年纪,就会给长辈奉茶了;夸他筋骨好,跟他爹没学几天泅水就会自己游了,将来一定是个练武奇才。

    咏阳和傅云雁很是捧场,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

    “对了!”傅大夫人想到了什么,凑趣地叹道,“煜哥儿啊,还学着阿奕到处认人作小弟呢!这还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最后一句俗语傅大夫人说的时候只是顺口,可是等话出口后,又觉得不妙。想起今日听下人说起韩凌赋已经于午时三刻问斩了,她又察言观色地看向了咏阳。

    见咏阳还是笑吟吟的,似乎韩凌赋被处刑之事并没有在她心里留下什么痕迹,傅大夫人暗暗舒了一口气,继续说笑起来。

    屋子里,一片轻快的语笑喧阗声,不断从窗口飘出,一直传到外面的庭院里,此时,庭院的花架上那深紫淡紫的紫藤花开得正艳,春风拂来,一簇簇紫色的花朵随风舞动,带来阵阵浓郁的香味。

    四月,浓浓的春意蔓延整片中原大地,从王都到江南,再到南疆,皆是如此,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绿意浓浓,春光明媚。

    四月十二日,一辆看似普通的青篷马车飞快地驶进了骆越城,目的明确地直往碧霄堂而去。

    马车从一侧角门入府,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子一跃而下,正是王都凤吟酒楼的胖老板。

    “萧孑,”朱兴闻讯而来,对着胖老板抱了抱拳,“你可总算回来了!”

    说着,朱兴锐利的目光看向了那辆马车,挑眉问道:“‘人’就在里面?”

    胖老板也就是萧孑,点了点头,看着马车的表情有些阴沉。

    萧孑在暗卫中也算是个三把手了,在王都小心翼翼地潜伏多年,直到这一次,为了白慕筱这才暴露了行踪,还损失了凤吟酒楼这个据点。

    想起这一路上发生的一切,萧孑的脸色不太好看,又道:“朱管家,人就暂时交给你了,我先去找世子爷复命。”

    萧孑把马车交给了朱兴负责,自己就随小厮往萧奕的外书房去了。

    谁想,书房里,除了萧奕,还有别人。

    萧孑与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四目相对了片刻之后,骤然想到这个戴着猫耳帽的男童一定是世孙。

    萧孑不动声色地走到书案前方,恭敬地给萧奕抱拳行礼,“属下见过世子爷。属下已经将那白氏带回来了……”

    萧奕淡淡地应了一声,双手正忙着编竹篾,连头也没抬一下。

    他对白慕筱并不在意,不过是官语白对白慕筱这个女人身上的疑点有些好奇,也想看看能不能从白慕筱身上找到真正设计连弩的人,这才费了些功夫让人把白慕筱带回了南疆。

    小萧煜随意地打量了萧孑一番,也就收回了目光,继续看着爹爹给他编竹猫。

    虽然萧奕没有多问,萧孑心里却有几分心虚,继续禀道:“世子爷,因为路上稍微出点了岔子,所以才耽搁了好几日。”本来他们应该在四月初就抵达骆越城的。

    这一下,萧奕总算有了些许反应,停下手,抬眼看向了萧孑,随口问道:“出了什么事?”

    萧孑咽了咽口水,这才细细禀来——

    这一路上,是由萧孑和一个女暗卫二人押送白慕筱从王都一路南下,为了避免白慕筱给他们添麻烦,女暗卫扮成了白慕筱的丫鬟,他们还给白慕筱服了软筋散,让她的身子虚软无力。

    起初白慕筱一直很安分,以致他们也有几分松懈,一日,他们在豫州的一家小客栈投宿时,白慕筱忽然摔了一个杯子,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找大堂里几位学子模样的年轻公子求助,表示她是姑苏某个大户人家的姑娘,萧孑和女暗卫都是拐子,要把她拐去南疆卖了,让那几位公子救救她,哪怕是替她报官也好。

    虽然萧孑试图挽回局面,说白慕筱是他逃婚的侄女,他们是要把其带去夫家成婚,可是明明从小在王都长大的白慕筱却忽然说了一口流利的吴话,吴侬软语。

    而萧孑和女暗卫常年待在北地和南疆,根本就不会说吴话。

    几个公子年轻气盛,被白慕筱所诱导,就派人去通知官府。萧孑无奈,只好暂时退走,伺机观望。

    之后,白慕筱就搭上那几位公子,知道那几位公子要去泾州游学,就借口她在泾州有亲戚,求那几位公子顺路捎她去泾州。本来那些年轻公子嫌女子累赘,并没有答应,但是白慕筱是个有手段的,随口做了一首诗,就把那些学子折服,奉她为才女知己,照顾有加。

    萧孑二人想着反正泾州也顺路,干脆先不动声色地在他们身后跟了几日,直到一夜白慕筱他们在泾州的一家驿站投宿时,萧孑暗中在驿站的酒水中下了迷魂药,把整个驿站的人都给迷晕了,然后直接把白慕筱带走了……萧孑唯恐再生波折,离开驿站后日夜兼程地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此后但凡入城就干脆直接迷晕了白慕筱,反正一两日下来,也饿不死人。

    所以,在进骆越城前,女暗卫又给白慕筱灌了迷魂药,她到现在还昏迷不醒。

    禀告的同时,萧孑心里也很是惭愧,他自认是个老江湖,竟然还不慎被白慕筱耍弄了一把,也难怪这个女人把韩凌赋玩弄于鼓掌之间。

    “世子爷,不知您可要见一见那白氏?”萧孑俯首请示道,不敢直视萧奕的眼眸。

    他这一垂首,就正好对上了小萧煜清亮无暇的眼眸,萧孑的故事太长了,小家伙以为他是专门来给爹爹说故事的,干脆也搬了把小杌子过来坐着听,不时颔首,其实也不知道听懂了几句。

    萧孑说话的那一会儿功夫,萧奕手中的竹编猫倒是成型了大半,他抬手拿到眼前打量了一番,淡淡地吩咐道:“人反正都到南疆了,不着急,先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