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宠之嫡女医妃 >

第1122节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1122节

小说: 盛宠之嫡女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她那个最顽皮、最不懂事的三子已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姜是老的辣,婆母的眼光和见识都远非他们可比!

    想着,傅大夫人又感慨地看向了咏阳。

    咏阳气定神闲地饮着茶,她早就与长子长媳说过,鹤哥儿不会有事,阿奕性子疏朗,不是那等重疑猜忌之人……

    咏阳眸光一闪,想起了已经先逝的某人,心绪微微起伏,但很快就平静了下来,逝者已去。

    傅云鹤说得口也干了,一口气饮尽一杯茶水,然后一脸期待地看向了咏阳,“祖母……”

    他笑吟吟地搓着手,急切地问道:“大婚的事宜准备得怎么样了?孙儿什么时候可以去迎娶霞表妹?”

    咏阳失笑,“放心吧,都给你准备好了!”说来傅云鹤和韩绮霞都年龄不小了,若非这些年的“意外”,婚事何至于拖到今日!

    然而,傅大夫人却面露迟疑之色,问道:“鹤哥儿,你成亲后就不是一个人了,也该安定下来了……”

    傅大夫人的言下之意是想劝傅云鹤回王都任职,但她话没说完,傅云鹤已经果决地说道:“娘,我打算和霞表妹一起留在南疆。”他的语气中没有一丝犹豫。

    闻言,傅大夫人更为忧心了。现在大裕和南疆的关系是尚可,可是又能太平到何时呢?!等有朝一日,万一南疆要北伐大裕,他们家鹤哥儿可是大裕宗室,届时他岂不是要处于两难的境地?!那时萧奕又会怎么想?!

    傅大夫人的嘴唇动了动,想劝,可是儿大不由娘,早在当年傅云鹤下定下决心去南疆时,傅大夫人就劝不动这个儿子了。

    傅大夫人求助地看向了咏阳,可是咏阳正捧起茶盅,垂眸饮茶,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傅云鹤笑嘻嘻地对着傅大夫人又道:“娘,我们的婚事可就全拜托您了,您儿子我一把年纪了,再不娶媳妇,我都要成老光棍了!”

    他嬉皮笑脸的样子把咏阳和傅大夫人都逗笑了,屋子里的凝重一扫而空。

    算算日子正好三个月国丧也结束了,咏阳就和傅大夫人商量着让傅大夫人在年后随傅云鹤起程亲往南疆迎亲,乐得傅云鹤千恩万谢,又说了一堆甜言蜜语。

    傅大夫人伸指在儿子的额心点了点,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鹤哥儿,你难得回来,这几天你就乖乖待在府里,别成天野到外面去!”

    傅云鹏也颔首附和道:“三弟,母亲说得是……”

    “那恐怕不行!”傅云鹤一脸无奈地叹了口气。

    眼看着傅大夫人和傅云鹏皱起了眉头,傅云鹤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又道:“祖母,爹,娘,我这次来王都一来是为了成亲的事,二来也是作为南疆的使臣,代表镇南王府来与朝廷洽谈的。”

    话落之后,屋子里一片寂静,傅家人再次懵了,连咏阳就愣住了,摇摇头:这个阿奕还是没变,行事出人意料!

    傅云鹏眉宇紧锁,又道:“这萧世子是不是故意在离间朝廷和我……”

    咏阳淡淡地看他一眼,傅云鹏随即噤声,略显局促。

    见状,咏阳心里幽幽叹息,正要说什么,一个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来禀说,傅云雁和南宫昕来了!

    正堂里,随着傅云雁和南宫昕的到来,再次沸腾了起来,紧接着,傅家的其他几房听闻傅云鹤回来的消息,也陆陆续续地到了。

    今日的主角当然是傅云鹤。

    傅家众人皆是围着他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又有人提议要给傅云鹤办接风宴,府中的下人便匆匆忙忙地去备酒席……这一晚,男人们在接风宴上喝得畅快淋漓,酩酊大醉,直到月上柳梢头方才渐渐散去。

    喝得满面通红的傅云鹤在酒席后并没有去歇息,反而又悄悄去五福堂见了咏阳。

    “祖母,喝茶。”傅云鹤亲自给咏阳斟茶,一如往昔。

    迎上孙儿不见醉意的清亮眼眸,咏阳心里不免有几分唏嘘,这四年多,他们家的鹤哥儿真的长大了!

    咏阳接过了茶盅,轻啜了一口,忽然道:“鹤哥儿,等你成亲后,就和霞姐儿安心留在南疆吧。”

    傅云鹤微微挑眉,从祖母的话中听出一丝不同寻常来。

    咏阳叹了口气,揉着眉心又道:“新帝虽然已经登基,但是朝中乱象频出,”咏阳凝重的语气中透着一抹不太乐观的味道,“也不知道会乱到什么时候……”

    由于先帝死因不明,虽然韩凌樊登基了,但是朝野上下包括民间都觉得新帝有些得位不正,背后有不少非议,且还愈演愈烈。

    而且,先帝晚年,朝政腐败,贪官横行,天灾、战乱连年不断,以致国库空虚。新帝登基后,接手了这么个乱摊子,虽有心治吏查贪腐,但朝堂上的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朝臣们群起反对,再加上,恭郡王韩凌赋一直没消停,不时在暗中煽风点火,导致新帝行事处处受人掣肘,查贪腐一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泾州又有水患,然而朝廷拨下去的灾款被层层盘剥,泾州同山城的百姓群情激愤,发动起义,义军皆头裹黄巾,人称黄巾军,那黄巾军抓住时机,煽动其他城池的百姓,如今势力已经扩展到泾州三城……

    对于大裕朝堂的事,傅云鹤只是从萧奕那里听了个大概,此刻从咏阳口中才算知道了其中的细节。

    看着咏阳的眸底透着疲倦,傅云鹤柔声劝道:“祖母,您尽力而为便是,莫要太操劳了!”

    咏阳的年纪也大了,早年又中过毒,精力不继,凭她一人之力,根本就不可能改变朝局……

    这一点祖孙俩都是心知肚明。

    咏阳深深地叹了口气,对于大裕不欲多谈,话锋一转:“总之,鹤哥儿,你不用挂心家里,成亲后安心留在南疆吧。”

    傅云鹤瞬间明白了,祖母如此是想给傅家留条退路,他难得正色,看着咏阳郑重其事地颔首道:“祖母,你放心,孙儿省得!”

    咏阳慈爱地笑了,纠结的眉心舒展了开来。

    傅云鹤看着祖母额头的皱纹,心绪一阵起伏,距离祖母三年半前去南疆时,她老人家脸上的皱纹更深了,白发也更多了……

    这两年王都风起云涌,经历了好几波风浪,祖母难免也被卷入其中,劳心劳神……

    “祖母,”傅云鹤若无其事地笑了,故意道,“您猜阿柏现在在哪里?”

    咏阳也听说过云城家的两个孩子出门游历,但没太在意,此刻听傅云鹤一提,便品出几分意味深长来,难道说……

    傅云鹤也没打算卖关子,笑嘻嘻地接着说道:“怡表妹现在就在骆越城里,阿柏还在西夜……”

    在咏阳饶有兴致的目光中,傅云鹤就从一年多前原令柏跟着萧奕去了西夜东南境说起,一直说到原令柏在擒住西夜二王子一事上立了军功,“……祖母,阿柏这家伙的眼神还真是好,后来军中还有人试验过,无论对方怎么易容改装,打扮得千奇百怪,阿柏他都一眼能认出来!”

    听到这里,咏阳的嘴角不由也多了几分笑意,回想到了什么,“柏哥儿确实自小眼神就好,我还记得小时候他和你一起跟着我学射箭,他射得可比你准多了,两百步外也能看清一片柳叶上做的记号,偏偏你们这两个小家伙都贪玩!”射箭才学了三天,就又跑去找人学骑马了!

    说起儿时的那点荒唐事,傅云鹤的娃娃脸上难免露出一分尴尬来,立刻振振有词地说道:“祖母,我这是大器晚成!”

    说着,傅云鹤自己也忍不住笑出声来,笑嘻嘻地继续说原令柏:“阿柏现在在西夜日子怕是不好过,我从西夜回来前,给他派一件差事,让他去西夜西南境组织士兵、百姓种树以防风沙,”傅云鹤有些幸灾乐祸地笑了,“当时阿柏就哭着抱我的大腿说,想和我一起回来,被我给打发了!”

    咏阳怔了怔,阿奕这孩子一次次地令她感到意外,没想到他不止让自家的鹤哥儿直接率领一军将士,还心大到让他去管西夜的民生……

    咏阳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笑着调侃道:“鹤哥儿,你就别五十步笑百步了,要是让你去,恐怕你现在也哭了吧。”她还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吗?他们俩哪里耐烦这些琐事!

    咏阳脸上的笑意更浓,不由想起当年云城非要把原令柏留在王都,心中不免有几分感慨。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云城总算是做对了一件事。原令柏如今追随萧奕,对原家也是一件好事……

    想着,咏阳之前有些凝重的心绪忽然间就豁然开朗了。

    傅家也好,原家也好,以后就看这些年轻人的了,她已经老了,也只能尽力而为,将来九泉之下无愧于皇兄,无愧于故友就好!

    “咚!咚!”

    这时,外面响起了二更天的锣鼓声,咏阳见天色不早,就让傅云鹤赶紧回去歇息了,毕竟明日傅云鹤还要早起。

    待傅云鹤退下后,五福堂里就静了下来,夜深了,整个公主府很快陷入了安眠中,宁静安详……

    一夜弹指即逝,次日一早的早朝上,气氛有些诡异。

    一个意外的来客堂而皇之地在百官的注视下进入金銮殿中,不少朝臣都认出了对方是咏阳大长公主的三孙傅云鹤。

    傅云鹤一边大步往前走着,一边仰首看着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的韩凌樊,四年多不见,韩凌樊长大了,变成了一个俊秀的少年郎,这个少年郎未及弱冠,就登上了大裕皇帝的宝座。

    少年天子初豋皇位,本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可是御座上的少年却是眉心郁结,面露疲惫。

    国君弱,而臣子强。

    傅云鹤心如明镜,此时深刻地体会到昨日祖母话语中的万般无奈。

    这个朝堂看似金碧辉煌,一如往昔,其实表面愈合的伤口下早已经化脓……

    傅云鹤在金銮殿中央立定,双手抱拳,然后坦然地抱拳说道:“傅云鹤奉镇南王之命出使大裕,参见大裕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瞬间,整个朝堂一片死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咏阳大长公主的三孙儿竟然投效了镇南王府。

    紧接着,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848有利

    在朝臣们灼灼的目光中,傅云鹤目不斜视,开门见山地对着这满朝的君臣道出来意:“王爷令在下前来大裕传话,镇南王府与南疆既然脱离大裕独立,就无意插手大裕朝政,辅政一事还请皇上另请贤明。”

    满朝百官再次哗然,然而,御座上的韩凌樊却是松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那朕也就不强人所难了。”

    韩凌樊也知道让镇南王来王都辅政不妥,奈何当时拗不过朝臣们的意见,只能违心下旨,委任王御史为使臣前往南疆。

    想着,韩凌樊心底泛起一丝苦涩。

    他在登基为帝之后,才深刻地意识到朝堂上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讲究制衡之道,很多事情并非皇帝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水,朝臣们也是水,顺水行舟易,逆水行舟难……

    他此刻虽身居高位,却如同那暴风雨中的一叶孤舟,不仅是逆水行舟,还要担忧不知何时一个巨浪袭来,会顷刻覆灭……

    “皇上深明大义乃是大裕之福。”傅云鹤冠冕堂皇地说了一句场面话,“此行王爷也特意嘱咐在下祝贺皇上登基大统,大裕江山太平繁华!”

    “傅将军且替朕谢过镇南王!”韩凌樊定了定神,郑重其事地又道,“大裕与南疆乃兄弟一体,愿结永世之好,互不侵犯!”

    傅云鹤自是应下。

    这对表兄弟一问一答之间看来一拍即合,但是朝堂上的气氛却没有因此而缓和,朝臣们心思各异,多是不以为然:什么永世之好?!镇南王府狼子野心,恐怕连几年的太平也维持不了!没见那西夜、长狄、百越犯境的一次次教训还犹在眼前!

    韩凌樊却是没有察觉,俊秀的脸庞上多了一分笑意,看着傅云鹤又道:“听说傅将军即将回南疆成婚,朕在此先恭贺傅将军一番了。”

    这一句话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再次骚动了起来,纷纷地交换着眼神,暗自揣测着:傅云鹤要在南疆成亲,女方恐怕也是南疆贵胄,说不定还是镇南王府的亲眷,那就代表傅云鹤是决心在南疆定居了……咏阳大长公主知道这些吗?!咏阳到底对大裕与南疆是什么态度?!

    就在众臣惊疑不定的目光,韩凌樊赏赐了傅云鹤一番,傅云鹤坦然地受下,之后就退下了。

    众臣目送傅云鹤离去的背影,沉寂了好一会儿,他们心中有许多话要说,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起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