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抗战之老兵重生 >

第56节

抗战之老兵重生-第56节

小说: 抗战之老兵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成双手托着那把指挥刀,沉声对铃木冈县说道:

    “这把刀,是一个日军中尉的,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当你的介错人。”

    铃木冈县顿时惊愕的瞪大了眼睛看着刘成。

    他怎么都想不到,这个看上去年纪不大的华夏少年,竟然还会知道“介错人”。

    要知道,“介错人”这个词语,很多曾经在日本留过学的人都不知道。

    剖腹对于日本武士来说是一种体面的死亡方式,他们认为这样会抹除自己的所有罪恶。

    但是由于剖腹之后并不会很快死亡,那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所以,在一个人选择了剖腹自杀之后,往往会由他的亲人持刀砍下他的头颅,这个人就被称为“介错人”。

    而武士在决斗失败之后,对手如果认为他败的值得尊重,也会为他充当介错人。

    刘成虽然是华夏人,但是当他提出来的时候,铃木冈县立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败给刘成,他败的丝毫没有怨言,刘成愿意给他当介错人,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尊重和肯定。

    其实刘成在决定这样做的时候,内心的想法很简单,虽然他仇恨日本人,但那是国仇,而不是私仇。

    在战场上,淤血厮杀,智计手段,这些全都可以用,因为那是战争,只论胜败,不问过程。

    可是铃木冈县选择的是与刘成决斗,并且在失败之后信守承诺,刘成就要给予他足够的尊重。

    铃木冈县强撑着从地上站起来,挺直身体朝刘成弯腰行礼,嘴里大声说道:

    “阿里嘎多!”

    刘成微微欠身示意了一下,轻轻抽出了手里的指挥刀。

    铃木冈县重新跪好,仔细的将那把刺刀擦的干干净净,嘴里大声念叨了一大堆日语之后,刀身猛然平着刺入自己的腹部,然后缓缓从左向右,一点一点的切开整个腹部。抗战之老兵重生

    zj190128g

 第109章 震慑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铃木冈县,看着他剖开自己的腹部之后,再缓缓将刀抽出来,擦掉上面的血迹,双手捧着刀身,将其平放在叠放整齐的军服上,低下头,露出脖子,沉声说了一句日语。//全本小说网,HTTPS://。)//

    别人听不懂,但是刘成却能听懂。

    铃木冈县说的是:

    “请动手吧。”

    刘成没有犹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挥刀砍下了铃木冈县的头颅。

    鲜血喷溅而出,雪地上顿时一片殷红。

    刘成没有理会溅在身上的鲜血,转身叫过田六娃,就在铃木冈县尸体旁边挖了个坑,将他的尸体掩埋。

    做完这一切之后,刘成转身走到集结的队伍前面,目光平静的在众人脸上扫过,淡淡的问:

    “如果有一天,你们被俘,有谁能像这个日本人这样做?”

    众人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刘成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信念,是一支队伍的灵魂,我不想知道你们最初加入游击队的初衷是因为被逼无奈,想要找一条活路,还是真的意识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但是现在,你们是游击队的战士,首先一点就要做到服从命令!

    我训练你们,是为了增加你们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几率,而不是愿意看你们那副龇牙咧嘴的痛苦表情!现在,我的话说完了,愿意继续接受训练的,现在立刻拿好你们的枪,跑到前面的山梁再跑回来,超过四十五分钟的,再跑一趟。”

    说完,刘成突然沉声喊道:

    “田六娃!”

    站在他身后的田六娃立即绷直身体大声答应:

    “到!”

    “带队出发!”

    “是!”

    田六娃答应一声之后,立即拿起自己的枪背在身上,迈步朝远处跑去。

    他刚刚说的那一番话,并不是每一名战士都能理解的,但是他刚刚砍下铃木冈县脑袋的那一幕,却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此时田六娃一动,那些人立即迈步跟了上去,三百多人转眼间都跑远了。

    这时候,袁德胜、张贯一和段景河几人才起身走了过来。

    袁德胜抬手在刘成肩上重重的拍了两下,没有说话,刘成看到了他和张贯一眼中的肯定和信任,心里十分安慰。

    叶建和李红光还没等说话,段景河就抢先开了口:

    “小子,好样儿的!那一刀砍的,真他娘的痛快!”

    刘成无奈的朝他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并不想向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因为解释的越多,麻烦可能也就越多。

    进入五月初,春风起,万物生,这片黑土地上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

    这期间张贯一去了一趟满洲省委,带回了上级的最新指示: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最大程度的破坏鬼子对于磐石地区的统治。

    当时在整个磐石地区,已经远不止游击队一支抗日武装,还有包括“赵团、马团”在内的各支山林队、大刀会、红枪会等一些抗日武装。

    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和张平一样,原本是山上的土匪。

    但是他们现在既然选择了抗日,那就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是能够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的。

    游击队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整和强化训练,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且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有所增强,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明白了这场战争的意义。

    袁德胜和张贯一在商量之后将刘成几个队长叫到一起开会,商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桦甸的小野太郎也重新站了起来。

    那颗子弹不但没能要了他的命,反而让他对这支游击队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原本,游击队的存在只是他用来积累功劳往上爬的工具,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刻骨的仇恨。

    尤其是刘成。

    “石灰炸弹”已经不是刘成第一次用了,所以小野太郎甚至根本没有调查就将这件事扣在了刘成的头上。

    如果说他现在只能在晋升和刘成的人头之间选一个的话,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刘成的人头!

    那次行动失败,原本他是要承担责任的,就算不被撤职也必然会受到处分。

    但是那颗子弹却阴差阳错的帮了他一把。

    在野村寿夫眼里,那些字画的重要性要远高于这支游击队,所以,他不但没有责怪小野太郎,反而褒奖了他一番,还给他补足了兵力。

    孙世煜这一个多月里算是彻底的“抖”起来了。

    重建宪兵队,不管是人力还是所需的材料,统统从百姓手里抢。

    为了让小野太郎满意,他带人拆了几十个富户的房子,将那些好的木料砖瓦全都用于宪兵队的重建。

    这些人虽然从日本人一来就在第一时间表示了效忠,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但是毕竟都是一些商人,不能为小野太郎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那些东西他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小野太郎自然不会因为他们的好态度就对其高看一眼。

    所以孙世煜拆了他们的房子,那些人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敢怒不敢言。

    还有就是,自从耿贵被游击队抓走之后,福满楼也落在了孙世煜的手里。

    虽然名义上所有的收入都要交给小野太郎,但是他既然是明面儿上的掌柜,想要从中捞点儿好处自然是容易的很。

    说起耿贵,刘成还真有些头疼。

    一个多月了,他愣是没能撬开耿贵的嘴。

    叶建和李红光把审问吉泽明户的事情跟刘成讲了一遍,告诉他“熬鹰”的方式根本就不管用。

    刘成听了只是一笑,并没有说什么。

    当时他要忙着训练队伍,并没有时间处理耿贵的事情。

    况且他心里也清楚,耿贵并不可能知道小野太郎的太多事情,尤其是下一步的战略部署方案。

    只是每天一顿饭,只睡三个小时,就这么熬着耿贵。

    这样的情况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但是耿贵却并没有出现刘成预期的那种状态。

    尽管神志已经有些错乱,但是却依旧没有说出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那些字画被他藏在了鹰嘴崖上,很安全,就算鬼子去了那里也绝对找不到。

    被张贯一派去寻找宋志敏的那两名战士在几天后回来了,并且带回了一个消息:

    赵团和马团两支抗日武装被围在磐西板凳沟,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抗战之老兵重生

    zj190128g

 第110章 冤家路窄

    张贯一与袁德胜商量了一下之后,决定前去支援。全本小说网;HTTPS://。m;

    游击队兵分两路,刘成和段景河为一路,向东绕过鹰嘴崖,李红光和叶建为二路,向南绕过大顶子山,一南一北,同时冲击日伪军的包围圈。

    其实刘成是有些不想去的,对于这两支队伍,他可以说是印象深刻。

    前世刘成刚刚加入游击队之后不久,就参加了这次行动,胳膊上还被流弹刮掉了一块儿肉。

    虽然最终成功解救了被围的赵团和马团,但是后来在围攻呼兰镇的时候,赵团的赵宝林和马团的马立三是在敌人援军到来之后头一个动摇并逃跑的,当时给游击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不过命令已经下了,他自然是不能反抗的,只能立即集合队伍,与段景河一起朝鹰嘴崖方向前进。

    路上,段景河笑嘻嘻的问刘成:

    “我说,你是咋知道那小子是日本特务的?而且你还会说鬼子的话?之前老子还真没看出来,你小子肚子里的花花肠子还真他娘的多。”

    刘成有些无语的看了段景河一眼,没有说话。

    这一次还真不是他不想理会,而是无言以对。

    他在想,要是“肃反”的那些人这么问自己,自己应该如何回答?

    想来想去,他也只能是在心底发出一声长叹。

    没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呢?

    重生之后依然选择红党,不是因为刘成愚忠,更不是因为他知道红党是最终的赢家,而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只有红党是在为国家、为人民而战斗!

    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至少在这场战争当中,在这片白山黑水之间,能为老百姓战斗的,就只有他们!

    见他不说话,段景河四下看了一眼,突然压低声音说:

    “刘成,我刚刚的这些问题,你最好提前想好答案,要是有一天有人换一个场合,换一种语气,一句话说不好,就算你有再大的功劳,恐怕也要去喝孟婆手里的那碗汤了!”

    刘成顿时愕然。

    尽管他从来没有将段景河大大咧咧的性格当成是头脑简单的表现,但是也绝对没有想到他的心思竟然如此缜密。

    见到刘成感激的朝自己点头,段景河“哈哈”一笑,把手搭在刘成的肩膀上,并肩向前走去。

    板凳沟的地形并不复杂,名字已经充分的形容了其主要特征。

    十米多宽的一条沟,纵深大约两公里。

    说起来这“赵团”和“马团”还真是挺特么倒霉,游击队牵走了驴,他们却来拔了橛子。

    小野太郎的身体好了一点儿之后,就立即调动磐石、桦甸一带的日伪军,到处寻找游击队的踪迹。

    赵团和马团其实就是两伙土匪,也是被鬼子逼的没有办法了,加上赵宝林和马立三也算是有点儿血性的汉子,眼睛一瞪,脖子一梗,就带着队伍下山,跟鬼子拼命来了。

    “团”这个字代表的不是建制,而是赵、马二人给自己安的官衔儿,实际上两只队伍加在一起也就不过二百来人,手里的武器也基本上都是单发的猎枪或者土枪。

    赵宝林的队伍里有两支奉天兵工厂生产的辽造步枪,七八支驳壳枪,马立三稍微好一些,有三支辽造步枪,一支汉阳造和六七支驳壳枪。

    这样的武器配备在日军面前,甚至连小学生都算不上。

    四天前,赵宝林找到马立三商量着合伙去呼兰镇弄点儿武器弹药,但是刚到板凳沟,就遭遇了一支伪军队伍。

    原本他们以为只要猛打一阵子这些伪军就会撤退了,但是没想到遇上的会是三十五团!

    那天樊华匆匆逃离桦甸之后,立即就去了吉林见野村寿夫,把桦甸的事情向他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野村寿夫将樊华留在吉林养好了伤,再次让他带着队伍回到了桦甸一带。

    之前有一百人被小野太郎给强行征用了,樊华是带着留在吉林的那二百人回来的。

    不过他并没有按照野村寿夫的命令直接去桦甸找小野太郎,而是径直到了磐西一带。

    用樊华的话说,这叫“在哪嘎达卡跟头就在哪嘎达爬起来,在哪嘎达丢了蛋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