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抗战之老兵重生 >

第256节

抗战之老兵重生-第256节

小说: 抗战之老兵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在滦平县西南方向二十里的一座山上,高远正在训练“队伍”。

    说是队伍,事实上只有三十几个人。

    田六娃坐在不远处的一块儿石头上,眼睛盯着正在训练的新兵,心里却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廖沙手里抓着几颗野果走到田六娃身边,随手递给他一颗,皱着眉头说道:

    “长官,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里?”

    田六娃抬头看了阿廖沙一眼,淡淡的说:

    “你想走?”

    阿廖沙立即摇头:

    “不、不、不,我为什么要走?我在这里每个月都能拿到薪水,我希望这种雇佣关系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田六娃无奈的瞪了阿廖沙一眼,没有说话。

    按他话里的意思,合着是希望这场战争永远打下去?

    这些天田六娃已经习惯了阿廖沙这种不经大脑的话,也懒得和他一般见识。

    之前也说过几次,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田六娃也就懒得说了。

    他现在更加担心的是队伍的发展情况。

    当时他和高远离开的时候,刘成给了他们一笔钱,用于日常开销和招募新兵。

    可是现在看来,那些钱最多只够招募五百多人的,其中还不包括这些人第二个月的军饷。

    用这种方式招募新兵,田六娃本来是不同意的。

    他认为这样招募来的兵员意志必然不会坚定,在思想上存在着很大隐患。

    刘成知道田六娃的担心很有道理,他也认可这一点。

    但是哪有那么多年轻人能被几句话就激起爱国情怀?打仗不是打游戏;挨一枪更不是冒一股绿烟儿变成盒子就能去坐下一趟飞机了。

    那是上一秒还活蹦乱跳、下一秒就变成尸体的活儿,就算给钱都不见得有人愿意干!

    这又不是拍电视,随随便便来几句慷慨激昂的讲话就能拉起一支队伍;要是靠嘴皮子去劝说游说,等他们按照刘成规定的编制招齐人,怕是小鬼子早就投降了。

    爱国意识属于思想层面的东西,只要先把队伍拉起来,而后再通过营造环境氛围、展开思想教育等等方式去培养也是切实可行的。

    不过这就要考验田六娃和高远的掌控能力了。

    组建并塑造一支合格的军队,光靠思想教育不行,只用暴力管制也不行;必须要宽严相济、双管齐下,才能打造出一支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的合格队伍。

    高远提前就已经跟田六娃把话说明白了,自己就只管训练,遇到那些不服不忿或者心有杂念的,就打到服为止。

    万一出现存在背叛可能的,杀一儆百这种事情他也全包了。

    不过类似思想教育这种事儿,他绝对是一点儿也不管。

    一个红脸儿、一个黑脸儿,分工明确。

    只是眼下在张海鹏的眼皮底下,除了要小心谨慎之外,还不能大张旗鼓,否则一旦被人盯上,他们可就麻烦了。

    阿廖沙见田六娃不理他,悻悻的朝他在远处搭建的那个半人高的小窝棚走去,打算睡觉了。

    在独立营的所有人当中,阿廖沙应该算得上是最清闲的一个,连刘存树那些人都比他忙碌的多。

    首先,他不用训练;其次还不用干活;最重要的是,他似乎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成独立营的一员。

    每个月的月底,他就会准时去找田六娃领“工资”,一天都不会晚。

    队伍分散之后的这段时间,每次高远和田六娃凑在一起商量事情的时候,阿廖沙都会非常“懂事儿”的离开,走到确保听不到丁点儿声音的距离之外。

    田六娃知道,他这是为了自保,意思就是:我没听到你们的丁点儿秘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牵扯、怀疑我。

    看着阿廖沙的背影,田六娃苦笑着摇了摇头。

    高远从不远处走过来,还没等走到近前就大声朝田六娃说道:

    “瞅啥呢?想从阿廖沙身上找到毛子娘们儿的影子?我劝你别费那个劲了,毛子娘们儿我见过,半拉屁股就有你两个脑袋大。”

    田六娃没好气儿的瞪了高远一眼,沉声问道:

    “训练的咋样了?”

    高远一脸得意的撇撇嘴:

    “那还用问?咱老高训练队伍,那是这个!”

    说着,他就挑起大拇指在田六娃眼前晃了晃。

    田六娃没理他,轻轻的叹了口气说:

    “也不知道咱营长现在在哪儿……”

    高远紧接着来了一句:

    “要我说你就是操心不怕烂肺子,咱营长你还不了解?就算有一天他真活不成了,至少也能拉上鬼子的总司令垫背!”

    田六娃斜着眼睛看着高远,饶有兴致的问:

    “你咋对营长这么有信心?”

    高远挠了挠脑袋,接着把手凑到眼前,看了看指甲缝里那两只张牙舞爪的虱子,随手捉出来捏碎,在衣襟上擦掉沾在手上的血,咧着嘴说:

    “这还用问?你啥时候见过他吃亏?不瞒你说,虽然我认识他的时间不长;但要说了解他,就算你也未必能赶得上我。”

    田六娃没再顺着这个话题往下接,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对高远说:

    “说点儿正事儿吧,咱们应该回去找营长再要点儿钱了。”抗战之老兵重生

    zj190128g

 第447章 一巴掌

    高远一愣:

    “没钱了?你嘎哈了?不是自己偷偷去滦平县里找娘们儿了吧?”

    田六娃被他气的够呛,“唰”的一下站起来,两只眼睛瞪的溜儿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高远赶紧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回去,笑嘻嘻的说:

    “开玩笑、开玩笑,你说你跟着营长的时间最长,咋一点儿都不像他?性格太古板。”

    说着,高远就在田六娃身旁坐下,从兜儿里掏出一个树根做成的烟斗,给自己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的抽了几口。

    这个烟斗是他们刚到滦平的时候在城里集市上买的。

    滦平是个小地方,能抽得起烟卷儿的人不多,卖的也少;高远为了省事儿,就买了个烟斗儿、一大包旱烟,说是能抽几个月。

    不过田六娃知道,他这只是为了省点儿钱。

    来的时候他们一共就十一个人,根本带不了粮食,只能买。

    小鬼子对于粮食的管控十分严格,尤其是他们这种生面孔,想要买到粮食唯一的办法就是花高价。

    甚至还要通过贿赂那些替日本人卖命的汉奸从中周旋,才能买到少量的粮食。

    现在已经招了三十多名新兵,加上他们十一个人,将近五十张嘴吃饭;这些人又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小伙子,每天至少要四十斤粮食才能勉强让这些人吃饱。

    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带来的那些钱别说招五百人,怕是招不到三百人就要断粮了。

    承德倒是有粮食,可他们不敢去弄。

    一是实力不够;来的时候只带了十支步枪,招来的新兵还没有枪用。

    二是张海鹏就在承德,到那儿去弄粮食就等于去送死。

    高远虽然嘴上跟田六娃开着玩笑,实际上心里明镜儿似的,只是不想让田六娃太上火而已。

    半晌,田六娃再次叹了口气,低声对高远说道:

    “当时选择来承德,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人口相对密集,适龄的年轻人比较多;依我看咱们不如这样,在短时间内快速招募兵员,之后立即带他们返回赤峰,拿了钱之后我接着到处招兵,你负责找个地方集中训练。”

    高远想了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

    “也只能这样了,我只是担心营长手里也不会有太多钱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当中的低落。

    当时刘成给他们布置任务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可刘成手里就只有那么多钱,再让他多拿他也拿不出来。

    高远和田六娃计划的倒是挺好,觉得招兵这事儿并没有多困难;眼下眼瞅着今年的粮食就要收了,也不至于像冬天那么难弄。

    可事实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从赤峰到承德这一路上看到的庄稼倒是不少,但其中一少半儿都种的是y粟。

    尽管没有蔡忠那么猖狂,但是一片庄稼中间至少三分之一都种着y粟,粮食产量自然要减少三分之一。

    开始的时候他们见到一块儿y粟田就要毁掉一块儿,可是后来实在是毁不过来了。

    要不然的话,恐怕两个月都到不了承德。

    高远抽完一袋烟之后,站起身把烟斗收起来,低声说了一句:

    “行了,你也别上火,营长会理解咱们的难处的。”

    说完便迈步朝那些新兵走去。

    相比之下,负责保护弹药基地的二连就要轻松许多。

    五斗乡一战,二连伤亡大半,关洪一直都没有缓过来,情绪始终有些低沉;每天除了亲自带人到周边远一些的地方侦查巡逻之外,就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

    刘存树从其他战士口中得知了关洪这种状态的原因,试着劝说过几次,却并没有什么效果。

    如今刘存树那些人除了要生产几种不同规格的子弹之外,还要制造手雷和炮弹。

    制造炮弹不是个容易的活儿,尤其是炮弹壳初步完成之后内部的打磨。

    七十五毫米炮弹的弹壳顶端与弹头衔接的位置就是标准的七十五毫米,必须分毫不差。

    一般成年人的手都无法从那个口儿里伸进去打磨弹壳内部。

    曾经的奉天兵工厂在制造炮弹的时候还专门雇佣了一批孩子,让他们专门打磨弹壳内侧。

    孩子的手小,能伸进去,所以就能打磨的更加细致、光滑。

    如果借助工具的话,一是容易损伤弹壳边缘,造成嵌入弹头之后咬合不严;二是打磨之后的光滑程度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他们那些人当中,只有两个身材瘦小的女人勉强能把手伸进弹壳打磨,因此这两个人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要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

    起初的时候刘存树对关洪的确十分同情,但是后来就有些生气了。

    他虽然不懂打仗,但是却明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

    在这儿,关洪就是最高级别的指挥官;他要是整天一副半死不活的状态,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情况,这些战士在他的指挥下能打胜仗?

    这天,负责打磨炮弹壳内部的一个女人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劳动,终于坚持不住晕了过去。

    可有人来告诉关洪的时候,他却愣愣的看着来人不说话,眼神中满是无措之色。

    刘存树张罗着把人抬到一旁救醒之后,怒气冲冲的找到关洪,抬手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的关洪一个趔趄。

    刘存树种了一辈子庄稼,有着一把子力气,这么结结实实的一巴掌,没把关洪打成耳膜穿孔已经是万幸了。

    那些战士并不知道刘存树与刘成之间的关系,见到自己连长挨了打,立即上前拉住了刘存树。

    刘存树没有挣扎,瞪圆了眼睛看着关洪,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对他说道:

    “娃呀,俺知道你是他们的连长,是在这儿保护俺们的;俺也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俺听了那事儿心里也不好受;可你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

    俺们这些人都是刘成从日本人手里救出来的,就算现在死了也算是多赚了些日子,可你知不知道这儿是干啥的?

    要是真让鬼子给端了,你们还能再弄到这机器吗?打仗没有子弹还能行?!”抗战之老兵重生

    zj190128g

 第448章 并非无的放矢

    刘存树的话像是一束光,瞬间驱散了这些天以来一直笼罩在关洪心头的阴霾。(全本小说网,HTTPS://。)

    他的眼神渐渐恢复清明,重新现出神采。

    刘成当时分散队伍的时候,给每个人都布置了扩编任务,却唯独只给了关洪一个保护弹药基地的任务。

    关洪认为,刘成是因为对五斗乡的那场战斗心存愧疚,所以才没让他扩编二连。

    他也一样,每天晚上一闭上眼睛,就是那些牺牲战士被炸的血肉模糊的样子。

    残肢断臂、鲜血满地,那一张张面孔不断在他的脑中盘旋,让他一次次的在梦中惊醒,满头冷汗。

    因此,他下意识的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与痛苦之中,每天除了例行巡查之外,就是一个人躲起来暗自伤怀,什么都不想理会。

    刘存树的这番话,让关洪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可能领会错了刘成的意思。

    五斗乡的那场战斗实在太惨烈、每个人都不愿意接受那个事实。

    可事实就是事实,不是你不接受他就会消失的。

    刘成的确会对那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