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云直上 >

第311节

青云直上-第311节

小说: 青云直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到叶平宇不让他离开县委大院,邵远大一下子站起来火了,说道:“我在厂子里还有工作,凭什么不让我离开这里?梁书记,你来说句话,这是要双规呢,还是要干什么?”

    看到邵远大发了火,叶平宇冷冷地看着他,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自己不能有任何的慌乱,让他先尽情的表演,看他最后能怎么办。

    梁成举听到邵远大的话,只好转头对叶平宇说了一句道:“叶书记,邵主任陪着我们聊聊天可以,但是不让他走,是不是太那个了……”

    梁成举欲言又止,叶平宇想了一下,感觉现在并没有双规邵远大的手续,从原则上来讲没法留置他,但是如果放他走了,回到厂子肯定会干扰到调查,这样一来,倒是不大好控制了。

    想到这里,叶平宇微微一笑道:“我刚才的意思也不是要留置邵主任,就按梁书记你的意思,我们一起陪着邵主任聊聊天吧!”

    顺着梁成举的话说下去,叶平宇以聊天的形式把邵远大留下来,梁成举一听他这样说,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也不算是不让走,聊聊天,等一等。

    邵远大一看到叶平宇和梁成举两人似乎一唱一和,变相留置他,这让他感到梁成举也没有支持他,看了梁成举一眼,说道:“梁书记,我们厂可是县里的支柱企业,来调查之前也没有通报我们一声,上次出现窝案调查的时候,就对我们厂子的生产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又去我们厂子进行无目的的调查,我担心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厂子是没法正常经营下去了,您是县委书记,我们厂子跨了,以后干部的工资发不出来可别怪我们没钱交税!”

    邵远大还是想说服梁成举,让他支持自己,化工厂作为县里的支柱企业,地位当然十分重要,梁成举作为县委书记肯定要考虑,他这样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梁成举。

    梁成举本来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只是叶平宇的身份特殊,他不大好插手这事,现在听了邵远大的话,不禁又对叶平宇说道:“叶书记,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调查化工厂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我也好向邵主任解释是不,不然这支柱企业倒了,县里可是撑不住劲啊!”

    邵远大果真有两下子,梁成举还是想站到他那一边去,叶平宇想了一下说道:“我按照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安排,来调查东林县化工厂对外投资设厂一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国有企业作为支柱企业,我们是要关心爱护,但是爱护不是放纵,关心不是撒手不管,我想只要我们调查清楚了这个事,我相信企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请梁书记能支持我们纪委的行动。”

    叶平宇很平静地回了梁成举的话,梁成举意识到纪委来调查绝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邵远大在外设厂的问题,这里面应当是纪委的人察觉到什么问题了,但是又不敢肯定,所以才专门派人来调查,既然是这种情况,他没法对抗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命令。

    感谢6227447同志成为本书的宗师,求大家的月票!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推脱责任

    邵远大看到梁成举让叶平宇给说服了,脸上一时难看起来,看来梁成举这个平时很强势的县委书记在叶平宇面前也是怂了,还不如自己这个被调查者硬气。938

    不过邵远大相信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到时自有解释,既然这样,不让走就不让走是了,看叶平宇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这件事情是别人来办,邵远大说不定还真没什么事,而他没想到罗卫龙此次死盯着吴存海,他一定要从中搞出什么东西来,叶平宇故意让他来参与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充分发挥罗卫龙的工作积极性,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

    罗卫龙到了县化工厂之后,查扣了大量有关广清厂的资料,现在重点是查物证,人证不可靠,只能作为线索,要从这些物证中查出情况来。

    罗卫龙带着人员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叶平宇就留置了邵远大一个上午,等到罗卫龙打电话给他所有资料都查扣齐了,他才和梁成举握握手,表示事情结束,邵远大可以回去了。

    由于邵远大被扣留在县委大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现在叶平宇让他可以回去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走吧。

    一走出县委大院,邵远大急忙给广清厂那边打电话,结果一打,才知道广清厂那边有公安去厂子调查情况了,抱走了公司大量的财务资料。

    这个消息让邵远大感到大事不妙,这边是纪委在行动,而那边则是公安在行动,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灭了他?

    邵远大感觉不大好,想着要采取对策,虽然设立厂子一事看上去合理合法,但是这背后的利益输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如果真要对他采取动作,恐怕情况非常不妙。

    这样一想,邵远大紧急联系吴存海,告知他这一情况,吴存海一听到邵远大的报告,大吃一惊,邵远大是东林县支柱企业的老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调查的,而现在居然受到了市纪委的调查,如果不是有高层领导授意的话断然不会这么办。

    想到这里,吴存海在挂断电话之后,急忙打电话给周文怀,询问他知不知道邵远大遭调查一事,周文怀同样是吃了一惊,事先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消息,他只是宣传部长并不是什么重要领导,他岂能知道这方面的事情。

    罗卫龙在查扣这些资料之后,叶平宇立刻安排审计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计,而广清厂那边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审计发现,县化工厂当时投资一千万元设立广清厂,设立后不久厂子就出现运转困难,财务入不敷出,但是奇怪的是在把这个厂子以五百万元的作价转让给他人之后,厂子却奇迹般地活了,接受转让的这个人是外地的一个商人,出资五百万元接了手,但是当时并没有支付转让款给县化工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许诺以将来。经营利润来支付钱款。

    这个商人接手了不到一年,明明企业利润是不错的,但是他却突然之间又将这个厂子作价四百万元转手给其他五名股东,这五名股东之前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到了这个厂子,而其中一名股东居然是吴存胜。

    吴存胜现在不过是县化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怎么会成为广清厂的股东?

    更重要的是这五名股东受让整个厂子也是一分钱没有花的,因为之前那名商人并没有将转让款还给县化工厂,所以他也没法受让这笔钱,而直到现在五百万元的转让款,广清厂还没有还清。

    工商登记显示,吴存胜当初入股的金额是一万元,在一千万的投资额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与其他四名股东受一起让整个厂子之后,他的投资额一下子猛涨到二百万元,这是他参与受让的结果,五名股东每人二百万,正好是一千万的投资额。

    而在厂子变成私人之后,县化工厂与其交易频繁,而且存在赊帐经营的情况,就是与广清厂贸易的时候,大笔的赊帐给广清厂,待广清厂与其他厂子交易完成后再反过来支付给县化工厂,同样情况下还存在价格优惠的事情,在县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广清厂不赚钱都难。

    如此一个赚钱的厂子却在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倒闭然后转让给他人,手法十分的高明,从中看不出这里面有贪污公款的痕迹,表面看上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会让人觉得邵远大决策失误,当初不该投资在广清建厂,而且在建厂过程中有县领导的签字和支持,而在转让广清厂时还有时任分管市领导的签字同意。

    而这个县领导一个是吴存海,一个就是周文怀,叶平宇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签字了,现在经过审计基本上把事情审查清楚了,但是如何指出这里的问题,并且让邵远大承担责任呢?

    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还是承担违纪的责任?如果是违纪违了哪条纪,从现在情况来看,除了有决策失误外,看不到邵远大侵占国有资产的身影,转让厂子是经过合法手续的,市领导支持的,那五名股东并没有邵远大的名字,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有了吴存胜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与吴存海有关,但是吴存海如果否认与此事有关,说这是吴存胜的个人行为,吴存胜当时只是投资了一万元,后来投资额上升那是因为受让厂子的缘故,如果又找到吴存海的头上?

    叶平宇和罗卫龙一分析,感觉这件事情非常的巧妙,要想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是那么的容易。

    罗卫龙想了想就提出去找那名当初转让厂子的商人,现在只有找到那个商人,才能查到当时为什么要把厂子转让给他,以及这里面有没有特殊交易的事情。

    但是那名商人现在在哪里,找到之后那名商人会不会承认有关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又会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个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能只想着如何查处邵远大违纪,关键是邵远大决策失误这事该怎么说,难道决策失误了,造成损失了,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了吗?有没有相应的追责机制?国有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错,但是这种自主权不能是非常任意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纪检部门的监督,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才能正当追究邵远大的责任。

    叶平宇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安排罗卫龙前去调查那个受让的商人,同时调查这五名股东的背井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回去向刘建勋报告,看一看是否要追究邵远大决策失误的事情。

    这样安排以后,叶平宇迅速回到清云市,把调查到的情况向刘建勋汇报了一遍,刘建勋听之后,也感到这里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这一千万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但是却追究不到邵远大的责任,这也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经营自主权,但是经营自主权应当谨慎行使,而不是任意行使,邵远大如此做法,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理?

    叶平宇和刘建勋两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邵远大叫到市纪委正式接受谈话,要调查一下他决策失误的事情,不能说决策失误了,就说是交学费了,学费一次交这么大,有这么昂贵的学费吗?

    对于这个事情要从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轻轻放过这事了,恐怕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再去查处那就晚了。

    刘建勋让叶平宇将东林县化工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叫到市纪委接受谈话,了解一下当初决策的内幕,同时查看一下会议记录,看一看有没人反对这个事情。

    按照这个思路来办,叶平宇感觉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到是邵远大一意孤行非要上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处分。

    结果叶平宇把这些人叫到市纪委来,一一与他们进行谈话,就发现五名厂领导班子成员,有两名副厂反对这项投资,认为没有必要跑到广清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分厂,而且投资还这么多。

    但是邵远大力主投资,其他两名副厂长则支持邵远大的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三比二的情况,不过由于有两名厂领导反对,邵远大如果一意孤行,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将来出现问题,他肯定要承担责任,看来当初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存海适时登场了,吴存海当时是常务副县长,分管这个事情,邵远大一找到他,他便来负责协调这个事,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马投资。

    经过吴存海的协调,县政府最终同意了邵远大的意见,有着县领导的同意,邵远大还有什么担心的,直接上马投资了事,这样一来,邵远大倒是把自身的责任给甩了一大半。

    叶平宇一找他再次谈话,邵远大就直接说道:“这是县政府当初同意的,现在怎么能把责任全部怪罪到我的头上?”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四十一章 前往深海

    第四百四十一章 前往深海

    第四百四十一章前往深海

    “那你在建完厂子之后为什么又转让了?”叶平宇想了想向他问道。938 w

    邵远大马上说道:“转让一事也是经过县里市里的领导同意的,我个人也决定不了,如果你们要追究责任的话,大可以去追究。”

    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叶平宇问道:“当初是哪个市县领导同意的?”

    邵远大想了一下,沉声说道:“这是当初吴主任和市里周文怀部长同意的,同时也是经过会议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