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

第19节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第19节

小说: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人们常以“书呆子”来讥讽读书人,说得再形象些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诸如此类。但再怎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会像这位大学生这般“不食人间烟火”吧?如此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又怎么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博得一席之地呢?    
    上文中儿子之“迂”,过错并不全在自身,为人父母者更应深刻检讨一番。就这则新闻而言,儿子找不到家,父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从来都没有单独出过门,上大学后每次回家、返校均由父亲亲自接送,饭票也是由父亲去换,在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里,长成的也只能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做父母的爱子心固然可以理解,但你们可以照顾孩子一时一事,毕竟不能照顾他一生一世。今日的溺爱也许正埋下了日后孩子吃苦受罪的种子。    
    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因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通常,孩子到3、4岁时,已经萌发出自信心和独立性,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做。这时候父母应该注意及时鼓励孩子锻炼自己基本生活的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建议父母做到以下几点:    
    1。父母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不能娇惯。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家务管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般从3岁左右便可以开始实施。当然,这样的家务劳动不是“全天候”的,而是定期、定项目的,并且可以和父母一起做,以不影响学习为准,目的在于培养生活技能、劳动精神和家庭观念。    
    2。孩子分内的事情,父母不得“包干代办”。如穿衣服、整理床铺、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裤、整理自己的房间等,一定要他们自己完成。较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做不好,没关系,关键在于练习和尝试。    
    3。采取信赖态度,多鼓励少批评。父母可以一边提出要求一边进行指导,以赞扬和鼓励为主,必要时也可以在暗中帮助他们弥补疏漏。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父母要持信任的态度,尽量不去干涉或禁止。要放手让孩子自由行动,使其充分运用其智力能力,获得成功或者失败的感受。然后父母再给孩子以鼓励,告诉孩子在做这类事情时怎样才能达到成功的目标。自理能力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喜欢运动的习惯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它道出了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体育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儿童的身体训练要在智力训练之前,即体、德、智这么一个顺序。    
    实践告诉我们,体育锻炼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锻炼可使人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得到增强;身体强,学习起来也有能量基础,效率也高;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某些良好的道德和品质。    
    然而现代生活中,也许因为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许是运动空间的窄小,每天都能锻炼身体的人似乎是减少了,这不能不让人们感到忧虑。为了能负荷得起日后繁重的工作,就必须在年少时期打下一个好的身体基础,所以在小时,就要使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小雪20岁,刚刚上大一,从小以来,运动就一直是她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项目,小雪现在身高1.68米,身形苗条而健美,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在很多女孩儿都热衷于减肥的今天,小雪根本无需节食、吃药,让人羡慕的身材穿什么都漂亮。小雪说这一切都得益于自己从小坚持锻炼的习惯,家庭环境对自己养成运动的习惯起了重要的作用。    
    才7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就带小雪参加了一次家庭游泳活动。活动不仅有意思,而且也是孩子那时惟一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到小雪1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常带她到儿童游泳馆去玩了,小家伙似乎天生喜欢玩水,每次一到水里就显得特别地开心,尽情地跟爸爸妈妈和其他的小伙伴嬉戏。    
    小雪的父母都很热爱运动,他们喜欢打乒乓球,希望乒乓球能成为一项家庭活动,这样全家人就都能享受这种运动了。于是他们去打乒乓球的时候,尽可能带孩子一起去。他们不强迫女儿,也不给她很多指导,就简单地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打球。这样下来,到小雪4、5岁的时候,她的乒乓球已经打的像模像样了。    
    小雪7岁的时候,看到电视里小姑娘的体操表演,她又对体操产生了兴趣。妈妈积极支持,每个周末都带小雪去参加当地健康俱乐部的体操课。小雪学得很是认真,而且很有天赋。父母还常常和小雪一起看电视里的体育节目——通常,小雪和妈妈会支持服装漂亮的比赛队伍,而爸爸则为他喜欢的运动队加油。    
    为了鼓励女儿练习体操,爸爸妈妈有时候会给孩子录像。小家伙喜欢看录像里的自己,把体操练习变成电视演出让孩子来了不少精神。而且,这样做也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他们还把录像带寄给了远方的奶奶。    
    小雪在成长中从来没有停止过锻炼,长大后的小雪,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也很聪明。而且,抗挫折的能力也较强,如果偶尔成绩不理想,她也不会垂头丧气,而是依旧对自己充满信心。    
    小雪说,她对体育锻炼有着深厚的感情,运动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当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后,就能够自觉抵御不良行为,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更为健康。    
    可见,培养运动的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受益匪浅的,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子女锻炼身体的习惯呢?    
    1。首先要培养孩子对体育的兴趣。一旦对体育锻炼发生了兴趣,孩子就较易亲身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可以从体育游戏开始,去参观、欣赏各种体育比赛。    
    2。要教给孩子锻炼身体的方法。由于孩子年龄不大,体质幼嫩,又缺乏体育锻炼经验,因此,家长尽量要教给孩子科学锻炼的方法,不当的锻炼非但不能起到有效作用,还容易发生事故。    
    3。根据年龄和体质来定制适合孩子的锻炼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运动量,不可盲目,也不可做超出孩子承受范围的要求。如孩子小的时候宜多做些较为缓和的、活动性比较强的运动,不宜做用力过大、憋气、静力的、负重的练习项目。    
    4。要持之以恒地锻炼。体育锻炼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效果,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形成锻炼的习惯。因此帮助子女制定锻炼计划,并要督促孩子天天坚持,可以的话,最好家长能跟孩子一起锻炼,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5。要“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不正确的姿态给身体带来的最大不利是引发脊椎骨弯曲,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严重的甚至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在孩子坐着看书、写作业或看电视时,要要求他们采取正确的姿势,不要弯着腰、伏着胸,也不要随意歪在凳子上。    
    正确的站姿是:头正直,胸稍挺,腹微收,两臂下垂,两腿自然伸直,脚跟靠拢,脚尖分开。    
    正确的坐姿是:躯干保持挺直,两肩摆平,眼向前平视,两小腿与地面垂直,两脚平放地上,阅读、写字时,身子不要歪斜,不要趴在桌子上,胸要离桌沿一拳的距离。    
    正确的走姿是:走时身体保持正直,两眼正视前方,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两脚向前迈步,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掌着地,保持平衡,勿上下颤动或左右摇摆,注意改正内、外八字脚。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既是对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用自己血汗钱购买物品的父母的尊敬。勤俭节约不仅使家里的各种东西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有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情况相当严重。孩子手中的钱最终来源于父母,从根本上看,孩子的浪费是父母约束不力造成的。    
    曾有报载一名初一学生,因大便时没带手纸,于是当着好几个同学的面,从自己的皮夹内接连抽出4张100元面额的人民币,擦完屁股后往地上一扔,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厕所。    
    不知道这位学生的家长会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行为,那些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孩子及其父母看到这则报道又会作何感想。    
    现在的孩子像这样不懂得珍惜金钱的不在少数,出现这种状况,是社会影响的结果,也是家长溺爱的结果。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以后能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能很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鲍勃从小花钱就没有计划也不节约。转眼间,鲍勃上大学了,爸爸为了限制他花钱的速度,跟他约定:每月的15号爸爸给他寄500美元的生活费。多年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就改的,鲍勃照旧花钱如流水,毫不节制。有时,他跟朋友出去到餐馆或娱乐场所挥霍,一次就能把一个月的生活费都花光。因此,每月不到15号,鲍勃就囊中羞涩了。    
    每当这时,鲍勃就会打电话给爸爸,要求爸爸提前寄下个月的生活费过来。爸爸爱子情切,容忍了儿子的行为,于是,父子俩的约定就只剩下了形式,这也使鲍勃更加没有顾虑,一连几个月,鲍勃已经预支了半年后的生活费了。他花钱无度的毛病不但没改,反而更加严重。    
    这天,鲍勃的经济状况又出现危机了,他给爸爸发了封邮件,说:“爸爸,我饿坏了。”按照惯例,爸爸明天就会寄钱过来。然而,这次鲍勃没有看到有自己的汇款,他打开邮箱,发现爸爸回了封信给他,信也很简单:“孩子,饿着吧。”    
    接下来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鲍勃绞尽脑汁地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对每一美分都计划安排,事情很奇妙,身上只剩20美分的鲍勃居然撑到了下个月15号,也就是爸爸再次寄钱过来的日子。    
    体验到吃苦受罪滋味的鲍勃,学会了有计划地花钱。以后的每个月,鲍勃居然还能省下100美元存起来,这样,鲍勃的生活更丰富也更有意义了,用这些钱他买了好多自己喜欢的书、唱片,还可以出去旅游。他的大学生活比以前过得更充实了。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理智消费的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简单地说,“财商”就是理财的方法和能力。外国的孩子买东西,通常会东转转,西看看,比比哪一个是我最需要的,然后再买。    
    然而,我们的孩子很少会这样,他们往往看到什么喜欢的,会不加考虑地马上买下来,这就是缺乏财商的表现,孩子缺少消费方面的指导,不会理财。    
    让孩子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父母可以采用这样的培养方法:    
    1。要教会孩子有计划地使用钱,对花钱有个预算。把给孩子的零花钱规定一个数额,最好是把握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实际需要再适当增加。    
    2。定期给零花钱,比如每周一次。    
    3。制订开支计划。比如多少钱用于买学习用品,多少钱用于买自己喜欢的日用品,多少钱用于买零食……这样可以防止孩子乱花钱,还可以培养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好习惯。    
    4。存钱。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并以他的名义开一个户头。可以增强孩子自我管理的兴趣和能力。    
    5。以质量和实用价值为主要标准选择物品,不刻意追求名牌。    
    6。告诉孩子父母挣钱的艰辛,不耻于跟孩子谈家庭生计中的问题。    
    7。不与别人攀比,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消费要量入为出。    
    8。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急于买,对于花钱比较多的商品尤其要多转转、多看看,然后决定是不是买、买哪家的。    
    9。告诉孩子,比价格是相同商品的价格,不同规格、不同品牌的商品不可比。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为了学习,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格。须知,让孩子自己整理个人的小床、倒掉废纸篓、除草、打扫卫生这些劳动,既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各种情感体验。事实证明,不做家务劳动的孩子,在长大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