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我动了娱乐圈 >

第12节

我动了娱乐圈-第12节

小说: 我动了娱乐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伦〃谭咏麟的称号很多金马伦、风火伦、慈善伦王……,但是叫得最响的是〃谭校长〃。     
  〃谭校长〃的来历已经无从考证,大概因为他喜欢孜孜不倦地教导后辈,随时都会拿起一个来点评。记得他跟我说自己比较喜欢的香港男歌手是李克勤和陈晓东,〃李克勤刚出道的时候有人说他的嗓音像我,是'小谭咏麟',我觉得他的素质很好,但是一直都没有遇到那么好的歌;陈晓东的外型好、嗓子好,性格也不错,待人非常有礼貌,他的前途无量。〃同时他也说到了张学友,〃他的演唱技巧很好,但是并不一定能做到多样化。〃     
  谭校长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站出来说话。     
  看到张柏芝因为和谢霆锋恋爱受挫,他说,〃我想告诉她,如果恋爱不开心就不要太强求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实在排解不开,你可以寄情于工作。〃     
  对于谢霆锋撞车〃顶包〃事件,他说:〃年轻人要学会承担责任,敢于自己做事自己当。〃     
  北京的大型演唱会上,看到日本歌手〃耍大牌〃、舞台表现欠佳,他说:〃这种人平时应该多留意自己的歌艺,我听她唱四句有三句都走音。〃     
  在一群香港的新生代偶像中,他认为大部分都需要好好调教,他尤其看不上小帅哥陈冠希〃我觉得他很没礼貌,动不动对着镜头吐舌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看到不顺眼就要说一说,而一有什么事件发生,记者们都会想到问问他的看法,谭咏麟在香港演艺圈中的〃校长〃形象已经成为一个经典。他似乎不怕得罪人,也好象很少因此得罪过谁。而他的好朋友曾志伟同样喜欢〃指点江山〃,但是却容易〃乱放炮〃,一张嘴很容易得罪人,即使同样身处娱乐圈近二十年,具有江湖地位,还是难免因此被某些人士雇用打手〃教训〃,以至于要戴着纱布出来见媒体。     
  看来不能只是贪图自己说的痛快。谭咏麟之所以喋喋不休却没有遭人讨厌,并且仍被尊称为〃校长〃,他说得也很痛快,而更重要的也许是他知道该怎么说。     
  我曾经问过谭咏麟打算什么时候退休,他笑了,说:〃我不敢说要退休的事,因为怕自己过了一段平静日子之后觉得无聊,忍不住又反悔。〃     
  我问他,在娱乐圈二十多年不觉得疲倦吗?     
  他说不觉得,〃做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有兴趣才能坚持。每次站在台上,我都觉得自己很勇敢。〃     
   
3、偶像当学刘德华(1)     
  随着时间的累积,“刘德华”三个字代表的已经不只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个健康常青的偶像品牌。这和他年纪多大已经没有关系,他用行动成就了自己的故事。     
  而近几年大量涌现的新偶像中,很多人却在来势汹汹之后归于沉寂,甚至销声匿迹。其中也许有机遇的问题,但是更多还是因为积累太少以致后劲不足,他们很快就被更新的“新人”淘汰了。     
  每一个“老母鸡”都是由“童子鸡”成长来的,但是这个过程很艰难。如果希望拥有刘德华的今日魅力,只耍帅扮酷是不够的,还要踏实效仿他的“老黄牛精神”。     
  向刘德华学习。     
  “刘德华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刘德华不需要和别人争,不是因为他格外特殊,而是20年来他自己努力换来的结果。近两年才在香港影坛窜红的杜汶泽(《无间道》中的“傻强”)曾经对媒体说:“刘德华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2003年8月底,香港电影《无间道III》开机仪式。因为第一部《无间道》曾经挽救了香港电影的颓势,创下了票房和评奖的骄人佳绩,所以使得电影公司再接再厉,半年之内连拍两部续集。这次的第三部依旧是男人戏,集合了两大天王四大影帝,包括黎明、刘德华、梁朝伟、曾志伟、陈道明和黄秋生。     
  影片开拍不久,就传出黎明觉得自己的片酬太低,远不如刘德华的新闻。对此刘德华的代理人轻描淡写地回应:〃片酬是电影公司给的,不是我们自己争的。给多少都是因为他值得他还需要争吗?〃     
  刘德华不需要和别人争,不是因为他格外特殊,而是20年来他自己努力换来的结果。近两年才在香港影坛窜红的杜汶泽(《无间道》中的〃傻强〃)曾经对媒体说刘德华是我们的精神领袖。〃……拍戏时最痛苦的不是熬夜,而且早起。但是想一想刘德华和你睡得一样晚,他却可以每天坚持早起早到,你为什么不可以?〃他说。     
  刘德华是1983年香港无线电视台〃艺训班〃的学员,当年曾经和苗侨伟、汤镇业、黄日华、梁朝伟一起被称为〃无线五虎〃。如今20年过去,只有他和梁朝伟依旧笑傲江湖。     
  1998年1月,我第一次采访刘德华,只有5分钟,我只好把准备的十个问题精练再精练。     
  〃从艺这么多年来,你有没有自己的独特经验?〃我问他。     
  〃独特不敢说,经验是有一点。那就是时刻不要放弃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他答。     
  〃偶像做了这么久,觉得累不累?你还会这样一直做下去吗?〃没有任何铺垫,我的这个问题显得有点突兀。     
  他好像没有听清楚似的把身子往前倾,同时睁大了眼睛,想一想说:〃其实,所有的分数都是别人加给我的。偶像不是我自己要做的,但是我这么多年来可以体会到它的好与不好因为你是偶像,就会有很多机会给你,有很多东西你可以尝试;同时也有很多压力在你身上,有更多的人时刻注视你。如果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是我要珍惜这些机会……我不知道会不会一直做下去,只有接着努力。〃     
  〃对目前崛起的新一代偶像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这是我的最后一个问题。     
  〃大家发展的环境不同,但是需要面对的东西是一样的。包括我在内,每个有经验的艺人都要学会照顾新人,因为自己就曾经是这样走过来的。我没有太多建议给他们,希望大家一起进步。〃刘德华说的很诚恳。     
  很奇怪,虽然只有5分钟时间,可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敷衍塞责的采访,刘德华给人的感觉很特别。接下来是电视媒体的访问时间,照例每家5分钟。〃你好,我是刘德华。〃他向每一个镜头送上诚挚微笑,不厌其烦地把一段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做偶像并不轻松。这么多年来刘德华一直是正面典型,很少传出个人负面新闻。他自己拍电影偿还公司的4000万欠款、奋斗到40岁终于拿到香港电影金像奖,同时一张接一张出唱片、开演唱会,工作从不迟到自觉锻炼身体……他歌迷影迷的孩子都已经成为演艺界新秀了,他自己仍旧精力充沛屹立不倒。     
  看看刘德华,就知道什么叫偶像。     
  “老偶像”=“老母鸡”     
  曾经有南方的娱乐记者精妙地比喻:上一代的偶像明星就像老母鸡,兢兢业业下蛋、抱窝,还会一心一意地带小鸡,并且自身营养丰富,是煲汤的好原料。     
  在做记者的过程中,我采访时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年轻明星中普遍存在的浮躁气息和欠缺内涵。     
  记得有一次我见到了中学时期的偶像〃小虎队〃中一个成员,他的容颜依旧,并且仍然走红,但是和他聊了一会儿之后我开始觉得乏味他语速极快,说着说着话还会发出一种怪笑,回答我问题的时候态度很不专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事情,我们的谈话完全无法深入下去。回想起当年他清纯真诚的美好形象,让我有点后悔这么近距离的见到他。     
  后来,这种类似的经历不止一次,无论港台的哪一个年轻明星,接触时间长了我都会觉得头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慢慢对正在走红的〃青春偶像〃都丧失了兴趣,同时也学会了区分这些年轻艺人屏幕上下的差别,不再指望他们会带给我什么惊喜,采访只是为了工作。     
  相比较之下,年龄大一点的艺人让我觉得很不同。也许是经历累积的原因,他们普遍会散发出一种沉稳安静的气质,待人接物有自己的分寸和礼貌,谈话也比较有深度。采访〃大龄偶像〃让我觉得舒服很多,写出来的访问也比较有看头。当然,年龄大小不一定是绝对原因,因为娱乐圈有很多〃老顽童〃都是拒绝长大的,同时,思想成熟的年轻偶像也是存在的。     
  刘德华是一个〃大龄偶像〃的典型。我第一次采访他是在北京,1998年年初,他又推出了自己的一张新专辑,叫做《爱在刻骨铭心时》,专辑里特邀了多年好友、屡次传出暗恋他的梅艳芳合唱了一首〃别说爱情苦〃。因为当天记者数量突然增多,原本安排好的专访时间全部被改成了群访,每人最多只有5分钟的采访时间,这让本来准备得很充分的我有点恼火。当刘德华出现时,现场马上变得混乱,摄影记者全部跑到前面占据角度拍照,留在座位上的文字记者只看到一片闪光灯和后脑勺。     
  很快我就听到刘德华的声音,是他在协调现场秩序〃大家可不可以等一下再拍?让我和其他记者见一见好吗?〃他的话好像很有作用,大约几分钟之后场面渐渐平静下来,轮访开始。很多问题是围绕他近况和感情的,近况说一次就可以了,感情问题他照例不会说很多,而即使对于有些记者提出的重复问题,他都回答得很认真。     
  这时候唱片公司的宣传人员告诉我,刘德华这一天还没有吃过饭,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我曾经见过一些年轻明星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发脾气,大多都是因为工作太紧张、肚子饿、休息不够等等原因,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情绪。只是我希望他们这时候可以想一想刘德华,他的年纪更大,一样在拼命工作,而且他也不是超人。     
  年轻偶像的承受能力普遍很弱,这是一个事实。在F4还没有各自〃单飞〃之前,言承旭就数次向媒体含泪控诉经纪公司〃没人性〃、〃喝我们的血〃,自己工作被安排得太多、累得要命等等。大家都了解F4当时的繁忙程度,应该对他表示同情。但是我们把这件事情反过来看哪一个当红明星不是在被工作追着跑?越忙证明你越红,越红工作就越多,累一点当然在所难免。而经纪公司是帮你管理工作的,当然它要抽佣金,当初大家应该签过合同的。那么作为艺人,既然做了这个行业就要有以上的思想准备。     
  相比较刘德华一辈的资深艺人来说,F4显然入行时间短、走红却很快,也许言承旭们并没有做好准备。     
  曾经有南方的娱乐记者精妙地比喻上一代的偶像明星像老母鸡,兢兢业业下蛋、抱窝,还会一心一意地带小鸡,并且自身营养丰富,是煲汤的好原料。老母鸡利用价值如此之高,简直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新一代的偶像就像童子鸡,还没有成长发育成熟就已经被推出,他们或者倚靠自己的家族背景,如陈冠希、麦浚龙,或者完全凭着出挑的外型,如F4、TWINS,在很短的时间里飞速走红,成为〃当红炸子鸡〃,但是很难预料这种快餐会流行多久。     
  很显然,刘德华是一只标准的〃老母鸡〃。     
  常青树=老黄牛     
  刘德华是属牛的,今年42岁。在我和他的几次谈话中,发现他很喜欢用“努力”这个词,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综观他20年来的演艺道路上,他就像一头勤恳的老黄牛。     
  那英曾经跟我讲过她和刘德华的一次合作经历。当时是1997年,他们在北京首次合作拍摄《东方之珠》MTV的时候。     
  〃拍摄时,刘德华发现摄影棚的地上洒了很多水,并且现场灯光也调得雾蒙蒙的,于是他二话不说,马上从包里找出一只喷水壶,开始往自己身上头上一通乱喷,直到他穿的风衣变得湿乎乎的才罢手。我开始还纳闷,想了一会才明白他是要让自己的外在感觉和摄影棚里的香港夜景相一致,这样人和景就融为一体了。〃那英说,这一点完全不用导演告诉,是刘德华自己发现应该这么做的。     
   
3、偶像当学刘德华(2)     
  在拍摄过程中,即使没有刘德华的镜头,华仔也主动和她交流,或者只是当个背景来引导她入戏。怕那英记不住歌词,刘德华还写了张〃大字报〃举在镜头前给她看。当拍摄到夜深人困的时候,那英有点坚持不住了,说拍得差不多了赶快收工吧。刘德华却和她讲:〃不,这是在为我们拍,我们一定要捱到最后。〃同时还给那英讲笑话、变魔术逗她开心。而在两个人一起录音的时候,刘德华还虚心向她请教,让那英给自己的演唱提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