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这个锅我背了![快穿] >

第64节

这个锅我背了![快穿]-第64节

小说: 这个锅我背了![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问我,是否已有退隐之意。他问逍遥王好不好,什么都不必我管,只留在京城好不好,只要看着他,看着他登基,看着他做个明君,看着他把朝堂整肃成整肃成原本该有的样子……”

    他知道宋执澜不是在问自己,所以他没有回答。

    身后事都已了结,真伪实妄都已落定,陆璃如果要走,没有人能拦得住。

    敛目静默良久,苏时哑然一笑,极轻叹息:“你对他说,你只是出去走走,这些年你太累了,是该放下担子歇一歇的时候了。”

    这两人明明心中都清楚,却偏偏要借自己将话传来递去。宋戎无奈,老老实实点头:“好,我记下了。”

    “你记下什么了,面学会怎么煮了?”

    苏时忽然扬眉,目光挑上去,叫宋戎猛地打了个激灵,断然保证:“下月之前,我一定学会做饭,绝不叫你我出去游历,还要断炊断粮……”

    笑意无声浸过眼底,苏时失笑摇头,撑身而起:“你不出征,战事可有把握?”

    “我早已着手培养下级将领,近来几仗都由他们自处,与其说我在外征战,不如说我只是被先帝流放罢了。”

    宋戎淡淡笑了笑,取过衣物替他披上:“你若是不放心,我们就先往边上走。若是战事有变,也能及时有所照应。”

    苏时点点头,思绪却不禁落在原本的剧情上。

    原来的摄政王战死得便颇蹊跷,那一仗分明不至那般惨烈,得胜也不难,他原本还以为是小皇帝鸟尽弓藏,可看宋执澜行事做派,却也不是那般冷血狠绝的君主。

    现在看来,纵然原本不知实情,那位原装的摄政王,大抵也当是个足够凛然决绝的性子。

    见他静静出神,宋戎也不敢贸然出声打搅,正打算出去叫人送些清水进来,却被苏时抬手拉住:“眼下都发青了,不如多睡一阵放心,只要你回了王府,皇上便不会来找你的。”

    宋戎赧然失笑,握了他的手,垂下目光:“不怕你笑话,皇上问我这些话时,我真担心他会不顾一切过来,逼着我交出你,再以什么作威胁,叫你不得不回到宫里去……”

    陆璃是个心怀天下的人,他什么都放得下,却也什么都放不下。

    如果宋执澜用江山,用皇位,用他自己来威胁,陆璃也一定还会像那天一样,重新出现在他眼前,依旧以不容置疑的姿态将他护在身后。

    所以宋戎才会深夜匆匆赶回来,直到看见那人还好好地躺在榻上,心里才终于安定,将人搂在怀里小半个时辰,却也始终没能放心合得上眼睛。

    他依然在怕,怕自己一个看不住,陆璃就会被小皇帝用什么手段逼回去,然后继续煎熬心血,继续透支原本便已不算康健的身体……

    “别担心,不会的。”

    柔韧的身体前倾,主动落在宽阔结实的胸口,沁凉的吻轻触在颈间。

    苏时温声开口,稳稳当当拥着他,将人按在榻上,清亮的眸光温柔地敛进那双深彻墨瞳。

    “他已学会怕了,于是往后无论做什么,都会懂得瞻顾,懂得不叫自己后悔。”

    宋戎被他按着手臂,胸口起伏不定,目光怔然落在那双眼中的清透温存上,丝毫没听懂对方都在说些什么,耳旁只有激烈如擂鼓的心跳声。

    他忍不住伸出手,试探着揽住对方的身体,那双眼里依然沁着纵容的轻缓笑意,然后缓缓阖上,将身体放松地交给他。

    轻颤着的吻落上仍显苍白的眉眼,顺着清秀的眼廓向下,鼻翼,脸颊,唇畔,温热的气息急促地打在耳旁,似是叫怀里的人有些痒了,自胸膛里发出些极温缓柔和的轻笑声。

    于是暖意无限。

    天色将晓,被厚重的朝服草率地遮住窗棂,昏暗室内,红烛轻跃。

    常年练武的身体不算健硕,却有着有别于文弱书生的柔韧,拢着手腕握下去,顺着掌纹无声澎湃的,是叫人落泪的生命搏动。

    交织,联系,纠缠,再不放开。

    ……

    寝殿内,宋执澜静静坐在榻沿,手里握着那封染了血的圣旨,神色平静得透不出丝毫情绪。

    圣旨上是柳贵妃的血,上面写着的内容,如果再早些叫他看到哪怕一天,他或许都会感到心神巨震,都会心痛得恨不得发疯或自杀,会不顾一切地逼进摄政王府去。哪怕掘地三尺,也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然后跪倒在那个人面前,叩首流血,哀求他宽恕原谅。

    他的父皇不是要废了他。

    他的父皇打算直接要他的命。

    所以陆璃放弃了所有的韬光养晦,所有的阳奉阴违,持剑逼宫手刃贵妃,逼着先帝改了诏书,封锁了寝宫那个人大概是打算着,等局势稍定,就回来找到这份危险的废诏,然后彻底毁去的。

    却没想到再没来得及回来。

    大概是没能料到自己下手竟会这么快,那天自己率禁军包围右相府时,那双眼睛里甚至还一闪而过些讶异。

    然后一切便都无可挽回。

    “你们确定”

    少年天子的声音有些嘶哑,停顿片刻,才又继续说下去:“你们确定,朕服的是归元续命丹?”

    “回皇上,只有归元续命丹中的阳丹,才能有此等回天之效……”

    太医战战兢兢开口,不敢抬头:“皇上彼时心脉受震,又兼高烧一夜,外邪内侵,加之遇刺受伤,少说也要重病三月,将养半年方可稍有起色,肺脉也依然会留下寒疾,每至深冬,必然复发……”

    可是现在,他却好好地坐在这里。

    宋执澜低下头,恍惚着望向右手腕,那里曾被一只手稳定地握住,他不会认错那样的触感。

    “那丹药,还能找得到吗?”

    “找不到了,皇上。这是传说中的神丹,百年来能有一对现世就已不易,其中阴丹可解百毒,可续人性命,阳丹可滋养经脉,归元强体。双药同服,正是解牵机之法……”

    牵机可解,那个人一定活下来了。

    可他却把阳丹给了自己。

    想起宫中秘籍的记载,宋执澜就怕得浑身发冷。牵机有多痛苦,他是知道的,那个人解了毒,能活下去,可如果没有阳丹,依然会笼罩在无边痛苦之中。

    他又怎么能叫皇叔在这种时候跑出去带兵打仗。

    陆璃不愿见他,他清楚,既然那个人愿意待在皇叔身旁,那也很好。看昨日的情形,那份痛苦并非不可压制,一定还有别的办法,用最好的药,找最好的医者,只要能叫那个人好好的

    门外忽然传来内侍小心翼翼的通报,说是摄政王求见。

    宋执澜霍然起身,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目光却在迎上那人手中拿着的东西时蓦地一滞,脸色彻底苍白下来。

    “皇上……”

    望着他失魂落魄的神色,宋戎心中不无慨叹,却还是将手中的印信递过去。

    他原本以为宋执澜不会接,却不料少年天子只是怔怔望了片刻,便伸手接过来:“皇叔什么时候走?”

    “下月初,登基大典之后。”

    宋戎语气缓和下来,望着那双几乎寻不到丝毫光亮的黯淡瞳眸,抬手扶上他的肩。

    “……只是累了,这些年都在忙着一件事,终于有空闲了,就想四处走走……”

    他说得含糊,宋执澜却无疑听得懂了,忽然抬头望向他,用力攥住他的袍袖,眼底显出微弱光芒:“只是累了?”

    宋戎微怔,迎上他的目光,微微颔首,语气笃定下来:“只是累了,歇歇就会好的。”

    “好,那就好,能歇一歇当然是好的,很好,这样也很好……”

    年轻的帝王倏地红了眼眶,脸上显出些似哭似笑的神色,仓促地转着目光,在身上摸了摸,忽然一把扯下玉佩塞给他,又往屋里跑回去:“你等一等,我叫他们准备些东西,路上要走得慢些,不要太赶,要把身体养好,要记得多穿衣服,天很冷”

    “执澜。”

    宋戎温声唤住了他,看着那个身影忽然僵在门口,缓步过去,将他轻轻在怀里一揽。

    “这是他替你起的名字,执掌江山,定波安澜,他会看着你。”

    少年的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连呼吸都已停滞。

    收起近乎失礼的举动,宋戎退后一步,将那枚玉佩收起,转身朝外走去。

    “皇叔!”

    身后忽然传来被泪水浸透的嗓音,宋戎心下微软,回身往他,目光却忽然微凝。

    宋执澜朝他跪下去,无声叩首。

    没人受得起天子的跪拜,内侍们齐刷刷跪下去,宋戎连忙侧身避过,轻叹一声,再无迟疑,转身匆匆离去。

    内侍们连忙上来搀扶,宋执澜木然地被扶起来,眼前的背影被水色模糊,化成空旷的长廊。

    长廊里,清雅如竹的少年眉眼温润含笑,稳稳牵起幼童的手。

    走过刀光剑影,走过血雨腥风,走过被暗影分割的暖阳,往前不急不缓地走去。

    走不到头。

58、名垂青史的奸佞

    登基大典的时候; 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了。

    冰河开化,春意暖融。御花园里; 枝头已隐约冒出几点喜人的嫩绿。

    宋执澜走出书房,在树下驻足片刻; 抬手替刚冒头的叶芽拂去旧冬的残雪,浮雪转眼在指尖化成晶莹水色。

    “皇上。”

    年轻的官员被内侍引进来,恭敬地朝他施礼,脸色还透着些苍白:“皇上叫臣?”

    “只是想找你说说话,伤不碍事了吗?”

    “不碍事了,谢皇上挂怀。”

    官员连忙应声,还待再行礼; 却已被他单手扶住手臂; 托着直起身。

    户部尚书谢芝,那一日护驾受伤,将养得好了些,便被宋执澜顺势提拔进了中书省。

    朝中事务一应稳妥; 宋戎留下的旧部骁勇善战; 战事月余已平,得胜的捷报就放在他的书桌上。

    他才亲手誊抄了一份,叫人往摄政王府送过去,也不知能不能叫那人亲眼见到。

    想到陆璃或许正看着自己抄给他的捷报,少年天子的眼中就隐约透出些暖芒。

    再晚些就是登基大典的时辰了,宋执澜的身上是礼部新赶制出来的吉服,旧的那一件到底没人敢烧。确认了陆璃尚在人世; 他便也不再执着,只是着人仔细收好了,偶尔便会取出来看看。

    时常提醒着自己,处事绝不可过激,决断绝不可草率,那人煎熬着心血教给他的每一件事,他都会好好记在心里。

    皇上说要找自己说话,却只是一言不发地一味走神。谢芝无奈浅笑,陪着他慢慢往前走,放缓声音开口。

    “皇上将登基了,若是再走得远些,到时候找不到人,内侍们怕是要急得撞墙的。”

    他有意将语气放得轻快,宋执澜眼里便也显出一点笑意,淡声道:“那便叫他们去撞墙,整日里管着朕,还不够??碌摹!?br》

    “他们也都是为了皇上着想,虽说朝堂诸弊待整百废待兴,可也总要慢慢来。总是不眠不休夙夜辛劳,早晚是要支撑不住的。”

    谢芝温声浅笑,缓声劝着他,见他只是沉默不语,便也不再多说,只是将话头引开:“臣今日,去了一趟摄政王府。”

    黑沉的眸底果然倏地亮起光芒,稍显急迫地转身,却又惦着君王威仪,稍顿片刻才道:“如何,皇叔可还好么?”

    “不大好。”

    谢芝有意顿了一顿,见着眼前的少年天子急得几乎就要发作,才继续轻笑道:“我见王爷的时候,王爷才从后厨出来,脸上身上都是面粉,袖口还有烟灰,实在丝毫没有皇室威仪……”

    悬起的心倏地落地,宋执澜哭笑不得地重重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一拂袖,唇角却已敛起些微弧度:“明日叫御膳房过去几个人”

    话音忽然一顿,心口便空下来。

    今日就是登基大典,那人留到现在,大概也只是想要亲眼看着自己登基,然后就会离开了。

    离开又有什么不好。他已很累了,这些年都独立支撑着几近倾颓的朝堂,如今已交到了自己手上,怎么就不能叫他好好去歇歇,去散散心,去看看他好不容易护下的大好河山。

    用力攥紧了拳,深吸口气,长长呼出来,将最后那一点不舍遗憾也尽数驱散。

    身后传来内侍急惶惶的喊声,谢芝微微挑眉,揣了袖子望着他不出声。宋执澜哑然轻笑,拂袖回身:“走,回去罢。”

    他是会来看着自己的,要叫他看到自己很好,叫他很放心才行。

    庄重的祭礼古乐传遍整座皇城,身着吉服的少年天子登上皇位,授传国玉玺,接百官朝贺,万民拜服。

    祭告宗庙社稷,焚香祭天,大赦天下。

    城角,清俊身影遥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