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超级运动专家 >

第166节

超级运动专家-第166节

小说: 超级运动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枝直奔靶心而去!

    “10环!”

    永福军轻呼一口气返回。

    接下来就轮到了张海峰,张海峰没有永福军那么多想法,心里压力也要小的多。他的状态其实没那么差,成绩也不算太糟糕,只是临场没有发挥好而已。

    等到了位置线后,张海峰提起弓,和往常一样的出手。

    “嗖!”

    “9环!”

    等裁判员确定了成绩之后,观众席也讨论起来,“还不错啊!第一轮拿到29环,华夏射箭队还有机会!”

    “要是能一直这样表现就行!”

    “韩国队也不一定就能表现好!”

    就像是观众们说的,韩国人真不一定表现好,虽然他们单个人的实力,确实要强一些,可临场发挥可不一定稳,尤其面对奥运决赛,在看到了夺金希望后,他们身上的压力也不小。

    这一轮韩国射箭队就发挥一般了。

    10环,9环,8环。

    仅仅是一个小失误,就让华夏射箭队追平了比分。

    王文龙狠狠的攥起拳头,“就这样!”

    接下来的一轮,沈洋仍旧先出手,他走到位置线,才刚搭起弓,毫不犹豫的松开手指。

    “嗖!”

    沈洋连成绩也没有看,就把位置留给了永福军。

    永福军沉住气走上去,瞄准了有十秒左右,出手把箭放了出去,这一次他没能拿到10环,只得到了9环。

    接下来张海峰上去,稳稳的拿到了10环。

    韩国队顿时压力倍增。

    刚才他们还有领先优势,华夏射箭队拿到29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现在没有了优势,29环就相当有压力了,不过这一轮,三名韩国射箭运动员顶住了压力,他们分别上去拿到了9环、10环和10环的成绩。

    这一轮结束,双方仍旧是平手。

    最后一轮,沈洋先出手拿下10环,随后就放下了弓,他已经做到了所能做到的极限,一切就看队友的表现了。

    永福军的压力非常大。

    从比赛开始,他就清楚自己的表现,或许能决定比赛胜负,不是他有多优秀,而是他‘少拖’多少后腿。

    沈洋的出色不提。

    张海峰一直以来表现也很稳健,到了大赛里也不会怯场,也只有他的发挥非常不稳定。

    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自己可不能成为射箭男队的笑柄!

    万般思绪一晃而过,永福军紧咬着牙,一脸坚毅的平举起弓,右手持箭仔细瞄准着。

    1秒!

    2秒!

    ……

    5秒!

    ……

    10秒!

    在第十三秒的时候,永福军找准位置松开了手指,箭枝‘嗖’的一声飞了出去,紧接着钉在了靶子上。

    “多少?”

    “命中黄心!”

    永福军狰狞着脸,用力攥紧双拳。

    最后一位是张海峰。

    最后一箭任谁都会有些紧张,张海峰的心态倒是沉稳,看到沈洋、永福军都拿到了十环,他知道自己必须拿到十环。

    必须!

    目前华夏射箭队和韩国射箭队比分持平,只有拿到十环,才不会把机会留给对手!

    张海峰走到了位置线,他的表现很淡然,似乎一点都不紧张,可心里已经被各种思绪填满,他想到了几年时间的苦练,想到了整个射箭队的荣誉,想到了看着自己的父母、亲朋,也想到了夺冠之后的荣耀……他猛地甩甩头,把众多念头甩出去,表现变得坚定。

    就是现在啊!

    他看准了黄心位置,猛地睁大眼,松开手指的同时,大喊一声,“10环!”

    “10环?”

    “10环!”

    一些手持望远镜的观众迅速确定了成绩,紧跟着现场传来巨大的欢呼声,“华夏队!金牌!华夏队!金牌!”

    王文龙跟着跳了起来。

    沈洋攥紧了拳头。

    永福军冲上去热情拥抱住张海峰。

    其他场馆内支持华夏队的人,全都兴奋的欢呼起来。

    “我们赢了!”

    随着众人的欢呼,裁判员确定了成绩,但金牌还不确定,韩国队还有机会,只要他们也能拿到30环,比赛就会进入补赛阶段。

    这时候韩国队的压力有多大就可以想象了。

    双方的比分暂时相同,可对方一轮拿到了30环,他们需要三个人都拿到10环,才能追平比分。

    林东贤先上前,稳稳的拿到了10环。

    接下来是朴敬模,他明显有些紧张,摄像机画面下,手指都有点发抖,可最终朴敬模还是拿到了10环。

    顿时场中变得非常安静。

    任谁也没想到韩国人能表现出色出色,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连续两名运动员全都拿到10环。

    “看来韩国队还有希望啊!”

    “就差一个张龙浩了……”

    韩国射箭队指导教练员金合言也攥紧拳头,心里默念着,“加油!加油!张龙浩,你可一定要争口气啊!”

    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张龙浩走到了位置线,他张起了弓、搭起了箭,可镜头下,他的手指都在发抖。

    那颤抖幅度太明显了。

    “张龙浩太紧张了!”

    现在的张龙浩可要比刚才张海峰压力大太多了,他才是真真正正的最后一箭,而且是不拿到10环,就肯定输掉金牌的一箭。

    当脑海里呈现这一箭的意义,张龙浩不仅仅手指发抖,整个心都跟着颤抖。

    比赛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

    倒计时五秒的时候,张龙浩还是没有出手,几秒的时间似乎变得非常漫长,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出手不行了。

    张龙浩松开了手指。

    “嗖!”

    可在摄像机镜头下,箭枝明显有些发飘。

    下一刻所有人注视中,箭尖斜着钉在了靶面边缘,就连远远看着的观众,不用望远镜也知道了成绩……

    1环!

    张龙浩只拿到了1环,很多韩国人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第二百三十八章 载入史册的时刻

    张龙浩太紧张了!

    作为一个世界顶尖的射箭运动员,在奥运会的决赛中,本不应该出现这样大的失误,可他还是没能顶住压力,在最后关头射出的一箭,差一点就脱离了箭靶。

    一环!

    这是个让人心碎的成绩!

    所有韩国人都心碎了,随着张龙浩的箭钉在箭靶上,很多韩国人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们输了!

    若是张龙浩能拿到8环、9环的成绩,韩国射箭队输掉1环、2环还可以接受,这一箭可以说是把韩国射箭队的颜面打掉了,把他们身上四届男子射箭团体冠军的光环打掉了。

    很多其他国家的队伍和运动员恍然大悟:“原来韩国射箭队也并非不可战胜!他们在关键时刻也会出现重大失误!他们的运动员在关键时刻,也会顶不住压力!”

    当‘四届奥运金牌’的光环拿掉之后,韩国队其实也不过是一支普通的射箭队,除了选手们强劲一些以外,也没什么特别大不了的。

    可实际上,要说韩国选手的实力,也并非有多么强势。

    要说起个人英雄主义,韩国选手和欧美选手还是有差距,几十年来,他们都没有在射箭项目上拿到过个人赛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澳大利亚选手西蒙…费尔韦瑟;1996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美国选手佳斯丁…休伊什;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射箭男子个人赛冠军是美国选手杰…巴尔斯;即便是1988年,在韩国首都首尔(当时的汉城)举行的奥运会,男子个人项目冠军也是美国选手达拉尔…佩斯。

    再往前数几十年,奥运男子射箭个人项目夺冠的选手,也几乎全都来自美国和欧洲,其中连一个韩国人都没有。

    进入新世纪之后,韩国射箭项目实力有增长,可世界最顶尖的射箭选手,大多数依旧来自欧美国家,韩国射箭队表现出色,也仅仅是在射箭团体项目上。

    个人英雄主义不行,团体项目也并非持续不败。

    韩国射箭队还有什么呢?

    在数字牌上显出成绩,裁判员宣布华夏男子射箭队获胜后,所有支持华夏队的观众,以及华夏射箭队的运动员、教练员,已经开始了尽情的欢呼,对于华夏射箭队来说,能在团体赛正面击败韩国射箭队,绝对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听到消息的媒体蜂拥而至,各个摄像机全部对准了三个射箭运动员。

    在摄像机镜头下,沈洋面带微笑,从容不迫,比赛结束之后,他围着看台转了一圈,挥手感谢前来支持自己的观众。

    永福军和张海峰完全没有经验。

    他们只是一直笑,跟在沈洋屁股后面也朝观众招手,尽管有些支持沈洋的观众,都快很死了这两个‘猪队友’,但华夏男子团体赛取得胜利,两人在最后一组中也表现出色,就还是原谅了两人,也以欢呼声回应。

    在围着观众看台走了一圈后,三人就在现场座位上休息,一边记者冲到场内记者的采访。

    十几个国际媒体记者被允许进入场地。

    国际奥委会主持射箭比赛的官员,原则上就是让每个大媒体的记者派代表进入,但国际大媒体太多了,他们也只能对其中一些记者放行。

    前来的都是大媒体。

    有英国的bbc广播电视、华夏的中央tv、意大利的天空卫视、德国的》《图片报》,美国国家公立电视台……一群记者赶来后,几乎都是第一时间要对沈洋进行采访。

    于是尴尬的场景出现了。

    沈洋身边围了一群记者,永福军和张海峰身前根本无人采访。

    这时候可没人关心两个‘表现不好、名气不够’的家伙,记者们即便围在外围,也一定要听清沈洋说了什么。

    华夏记者先开口问道,“沈洋,带队华夏射箭取得男团冠军,此刻你内心有什么想法?是否感觉很激动?”

    沈洋淡然一笑,摆了摆手,“没什么可激动的,我本来以为取胜更容易,没想到韩国队发挥这么好。他们确实是一支出色的队伍。不过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赛前预料到的。另外……带队射箭的是王文龙教练员,我只是一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对于沈洋的强调,不少记者完全忽略了。

    华夏射箭队带队教练确实是王文龙,可任谁都知道,取胜的关键在于沈洋的完美发挥,决赛、半决赛两场,沈洋射出18箭,拿到了180环的成绩,放在任何队伍里,有一名运动员拿到如此成绩,都足以让男子团体取得奥运冠军。

    所以沈洋才是最大的功臣,说他‘带队射箭’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是英国bbc记者提问,他问道了关键问题,“能说说你为什么能有稳定发挥,每一箭都命中黄心吗?其中有什么技巧?”

    沈洋思考了下,说道,“要说技巧,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心态,我并不是全职射箭运动员,这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是一名运动科学研究员,也是一名业余的教练,所以我知道该怎么调整心态,知道该怎么在赛前调整好状态。这才是我能发挥稳定的原因。”

    第三个提问的是意大利的天空卫视记者,意大利人似乎更关心私人生活,“意大利运动员加里亚佐说,他想要依靠亚军找到一个女朋友。本届奥运会,你拿到了两枚射箭金牌,连续打破射箭记录,我想你一定能得到大笔的奖金,也会更加有名气,请问你会用这些名气和奖金做什么?”

    沈洋莫名其妙的看了下这名记者说道,“名气来说,事实上我打算奥运会后就退役了,并不希望继续这项运动。”

    顿时记者们一片哗然。

    沈洋的话还在继续,“至于奖金,我只打算把奖金存到银行……”

    很多记者顿时想到‘中国人果然是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随即意大利记者忍不住追问道,“你打算退役?为什么?”

    “因为射箭运动员不是我的主业,这会分散我很大一部分精力。”

    “那你的主业是什么?”

    沈洋笑了,“我有一家运动科学研究所,名字叫做‘羊羊’,和皇家马德里有技术上的合作,我希望认真经营我的研究所以及我的体育产业。”

    要对欧洲人说什么美国公司,他们肯定不太了解,但要说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他们就太知道了。

    在场的欧洲记者们听到‘和皇家马德里有合作’,顿时内心里就有了个定义‘这家叫羊羊的运动科学研究所,肯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上是世界顶尖’,有了这个定义后,记者们就纷纷记录下来,打算之后对羊羊运动科学研究所进行一番了解,也对他们和皇家马德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