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阴阳符 >

第438节

阴阳符-第438节

小说: 阴阳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承下来的仪式,将王陵所在位置告知周王。最终在王室心腹的安排下。筹备周王的葬礼。

    周王死亡之后,遗体会被秘密带到王陵之中。而天下莫知其下落。对外则宣称,王族墓葬,不封不树不祭祀。

    周王的墓葬形式被绝大多诸侯所效仿。所以这一段时间的诸侯陵墓,都是下葬之后,地表不做任何标记。一来是防止被盗墓,二来也存心效仿王室的这种神秘感。但王室为何这样做,却没人去细想过。

    李游暗暗点头,从姬阆的这一番话中。他基本能够推测出,鬼王墓下没有所谓的文王墓。九凤朝龙,或许只是一个衣冠冢,甚至是周王室故意营造出来的一个虚假目标,故意借此吸引心怀不轨者的注意力。

    从历代周王可以营造出来的氛围可以看得出来,王室的陵墓群,应该处于一个小世界之中。即将死亡之前,周王便带着自己的忠心护卫,离开王座,到达小世界的王陵中,回归祖先的怀抱。

    王室这种做法,并不是纯粹的人族做法。王室应该带有图腾血脉。这并不稀奇。周王室的姓氏,原本就是最古老的八个姓氏之一。图腾血脉再淡,也有可能某一代出现返祖的可能。比如天凤族这一脉,便是如此。

    李游让姬阆召来太祝与太史,他迫切需要知道这个秘密的答案。而姬阆却有些不安。他可还没到死的时候,这时候召集太祝、太史,询问相关事宜,不符合礼制。而且没有足够的理由,两者也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太祝与太史,捍卫周礼的意志,绝对比他这个周王强太多了。

    李游也不好逼迫太甚。只得温言相劝,表示王室陵墓,涉及了王室气运。王室颓败已成定局,唯一的变局,就是王陵隐藏的秘密了。最后李游表示,他需要观摩九鼎,还望姬阆行个方便。

    九鼎便在王宫之中。虽说不方便开放给世人观看,亵渎了天赋神权。但以往周天子却刻意让天下诸侯瞻仰九鼎,借九鼎之威警醒诸侯,周天子才是上天认可的天下共主,诸侯王心中所想,还是想想就好了。

    姬阆自然一口应承下来。这是他能力以内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自然不会吝啬。并且表示,随时都可以安排李游前去王宫,观看临摹九鼎上的铭文。

    当然,这话说得轻松,但李游也清楚,实际上姬阆卖的人情可不小。九鼎上面的铭文,可是带有种种神秘力量,虽说不是常人能够洞悉得了的秘密,但在王室看来,也是重宝。往昔时候,诸侯王虽然能见到九鼎,但也是远远眺望,哪有资格接近的份?至于问鼎之轻重着,这个时代暂时还没有这胆量的人。

    对于九鼎铭文内容,李游自然是迫切想得到答案铭文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征程才至关重要。无论是追寻离符或者无名符的下落,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这时代,没有后世的种种便利,做任何事的效率都会大打折扣。李游可不想浪费一分一秒时间。对于他来说,时间是决定的不仅仅是此事的成败。李游相信,李博今把他送回这个时代,肯定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没有告知他。这一切,还有待于他自己的挖掘。

    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第九百零四章 太史过

    对时间有着紧迫感的李游,自然不容得自己浪费时间。姬阆对李游能够造访王宫,也是感到荣幸。但他心中却颇为遗憾和感伤。

    神人能够踏足周室王宫,这是王族巨大的荣幸。然而王室式微已是不争事实。要是以往有这等神迹降临王畿,王室必然会举行盛大的典礼,召来天下诸侯,以盛大的周礼,将神人迎入宫殿之中。甚至还会接神人之口,宣示王室的共主与超然地位。

    然而此刻,神人降临王畿,王室还得遮掩此事,怕引来诸侯的嫉恨。

    这还是姬阆一些想远的心思。而更近一些的则是,王宫久年失修,显得十分寒酸,接待神人,也实在失礼。念及于此,他心中又是一阵感触。

    年前姬阆派遣太庙相关礼官前往旧都镐京祭祀。礼官落寞归来,呈现一首诗歌《黍离》。

    姬阆阅罢,先是潸然落泪,悄然独泣;俄而数日后太庙祭祖归来,大宴群臣之时,姬阆喝得伶仃大醉,醉中大诵“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嚎哭不止。

    周王室曾经的辉煌,镐京曾经祭祀天地祖先的太庙已经颓败荒芜,祖先用来祭祀上苍的稻黍种子,在此地疏落生长,满眼荒凉。

    见周王失态,三公九卿也落泪不止,群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此事影响颇大,远在临淄的齐王也心有戚戚,特意按照周礼规定,上了一批贡品,同时也以霸主地位昭告天下,诸侯必须得尊重周王,拱卫王畿,对抗王化之外的蛮夷。

    齐王的这诏令本是好意。但“礼崩乐坏,征伐出自诸侯”,这对姬阆来说,原本就是巨大的讽刺。

    姬阆感慨万千,李游却浑然不觉。王宫破落还是金碧辉煌,对李游来说,基本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这时代的宫殿,再豪奢也比不上故宫,更比不上圆明园这等辉煌建筑群。他在意的只有王宫里的九鼎,以及关于离符下落而已。

    蚩尤对九鼎同样感兴趣。这可是李博今委托他的事情。虽然与李博今的交集不多,但旁观者清,他比李游更清楚,李游与李博今之间的纠缠关系,明白帮助李博今,其实帮的也是李游。对此倒是没有意见。

    蚩尤表示自己也进攻看看九鼎。而李纯文更是表示,他对九鼎铭文有着一定的研究,说不定能帮上忙。当然,他心中想的更多的是怕被两人遗弃此地。就算太庙里衣食无忧,可以让他安稳度完后半辈子,他也不愿意留在这个时代。

    太祝对于三人进入王宫一事表示反对。他觉得神明就应该高居神坛,不应接触世俗的事情。只是他不敢多说,因为才一开口,姬阆就拿眼珠子瞪着他,再多说几句话,恐怕姬阆就要和他拼命了。末了,姬阆还让太祝共同进宫,同时还要召来太史共同议事。

    太祝只得轻叹一口气,依言而行。

    太庙距离王宫并不算远。乘坐姬阆的辇车,不到半个时辰,李游便到了王宫之中。

    周王室的王宫的营造模式,与李游进入王畿后看到的屋舍府邸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规模更大,气势相对更为恢宏一些。李游学的是建筑学,他很清楚,眼前这些东西的价值。

    如果没经历过那么多糟心的事情,眼前所看到的建筑特征,他用心记录下来,写一篇论文,都足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李游叹了一口气,在姬阆的阴灵下,往安置九鼎的宫殿走去。

    进入王宫之后,李游便感知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出现。这力量在以往他也有感知过。类似阴符的力量气息。但比起阴符,这力量相对弱小很多。

    在那时候,李游就判断出,这是九鼎的力量气息。此刻感知到这完整的力量气息呈现,更加印证了李游之前的想法的准确性。只是到如今,九鼎对李游的意义已经不大相同。九鼎的意义,除去精神上的象征之外,还有就是可能指向无名符的线索值得李游去探究。

    至于九鼎铭文的奥义,对李游来说,重要性已经降级到次要地位。他所掌控的阴符规则,远比铭刻在九鼎上的多太多。

    进了王宫,太史过便匆匆赶来。他已经提前得到周王的招呼,知道李游即将前来参观九鼎。这是他管理的职责范围,自然得履行任务。

    王权虽然已经没落,要堂堂周王做陪客,也说不过去,虽说姬阆并不在意。但在太史过的劝说下,姬阆还是与李游告罪了一声后,选择了离开。

    李游对此不以为意,姬阆在一旁,反而是一种束缚,包括太史过一行人在内,都是障碍。但碍于周礼,他也不得不让其参与其中。

    太史过是个精瘦的老人,年龄已近八十。这个年龄,在这个时代都算得上是人瑞。不过太史过似乎保养得当,看起来也就是六十出头的样子,只有脸上的老人斑,无声诉说着,这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李游也清楚,这样的老人,对周王室来说是个至宝。他经历了数代周王,掌控着王室诸多秘密,同时太史过与各诸侯都有些许渊源,许多诸侯王对周王未必会尊重,但由衷对太史过敬仰。这老人的智慧,是所有诸侯王室都要低头倾听的。

    太史过不像太祝那般对李游三人毕恭毕敬。他负责的是王室内务,以及记录历史。对于鬼神之事敬而远之,哪怕是真身现身于前,也一副淡然处之的模样。

    李游暗暗惊奇。他很清楚,这时代的人,像太史过这般理智的人稀罕得很。

    神人降临这种事,也没几人真正目睹过,太史过原本就是修订历史的官员,自然比其他人更为清楚。只有一个可能,太史过这一份淡然绝非与生俱来,而是活久见,他应该是在王室的藏书典籍中,发现了一些与神人相关的资料,才会对此事表现出了足够的淡定。

    在洪荒时代,“神人”不过就是图腾强者罢了。虽然数量稀少,但也并非难以寻觅踪迹。他们接受人族部落的供奉,同时庇护着供奉信仰他们的部族。随着时间洪流的推进,图腾渐渐消失,如果存在这方面的记载,又被太史过所阅读过,那么他对神人身上的神秘感,就更会大打折扣。

第九百零五章 九鼎

    “你似乎并不吃惊。”李游对太史过很感兴趣。这个老人,身上一定有着不寻常的经历,所以才会在图腾强者面前依旧安然如素。

    太史过对着李游微微躬身,算是对他行过礼,在前面小步领路,慢慢说道:“神人的确很少见。”太史过的声音微沙哑,带着时间赋予他的沧桑:“但在很久之前,也不罕见,那是比商纣,夏桀更早的时代,神人在世上行走,很平常。”顿了顿,太史过叹了一口气:“我们祖先,在给文王做内史之前,是给成汤当太祝的,而在更早之前的祖先,则是禹王身边的小吏……”

    李游心中不由肃然起敬。他终于明白,太史过的家族,实际上就是世代相传的史官。弄不好还是亘古时期的仓颉部族的后裔。他们对图腾时代的了解,绝对比李游更为清晰。这种薪火相传的家族,保存下来的资料,绝对不是李游这种半桶水所能够比拟的。

    “原来如此!”

    李游深吸了一口气,同时他眼睛也是一亮。这也意味着,如果离符,或者离符下落的消息存在于周王室,太史过必然是最清楚其中秘密的一个人。望向太史过的目光不由炙热的几分。

    太史过在前面领路,却是没有注意到李游这一番炙热的眼神。

    九鼎安置在王宫的内庙之中。内庙是相对太庙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安置九鼎的特定宫殿。

    内庙的规模也是王宫内最大的建筑。而且李游还看到,在内庙顶部,一样有太庙顶部一样的凤凰雕像,凤凰头颅也是以黑石雕琢而成,只是凤凰雕像和黑石,都比在太庙中的小上几圈。但凤凰雕像上的黑石,仍然是李游所见到的第二大的黑石。

    “咕噜……”看到这一块黑石,李游又吞了一口口水。这一块黑石放在内庙顶部,想来是为了隐藏九鼎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了。李游暗暗点头。在进入王宫之前,他还真没有感觉到九鼎气息的存在,说明黑石的力量足够强大。

    “神人请。”

    内庙周围没有一个守卫,太史过将李游引上台阶,便示意李游和蚩尤请便,自己就不跟着进去了。这让李游大觉惊异,想不明白太史过为何不愿意跟随自己进去。

    不过李游转念便想明白。

    太史过在周王室里地位特殊,王宫里的禁忌之地,对他来说应该毫无任何障碍可言,九鼎所在的内庙,他也是随时可以出没的地方。这地方对他没有任何的新鲜感。

    这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太史过恐怕还掌握了九鼎不少秘密。比如九鼎铭文的内容。

    对于世人来说,九鼎铭文奥义,那就是天书一般的存在。但太史过的家族渊源,直追远古,这些秘密,或许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太史过止步于此,很可能是因为不想泄露九鼎铭文上的内容。在太史过看来,李游必然会询问他这样的问题。

    想到这里,李游淡淡一笑,也不去计较这个。对于他来说,九鼎铭文之中,绝大部分的内容,对他来说都已经是鸡肋,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关乎无名符部分,才是他想得到的东西。对阴符规则和奥义,李游都有一定的解析能力,太史过所能发挥的作用,在李游看来,可有可无。他进去与否,还不及他手里关于王陵墓葬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