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阴阳符 >

第27节

阴阳符-第27节

小说: 阴阳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还是民国二十多年的时候,年轻的莫飞虎在盗墓这个行业里已经拥有了极大的名气,也是因为如此,莫连城在民国三十五年的时候,被一个名叫鲁仲言的人邀请去参加一次盗墓,结果那一次却出了意外,莫飞虎就此生死不明,再也没有回来。留下了仅仅八岁的儿子,也就是莫连城的爷爷。

    因为莫飞虎的失踪,莫家许多祖传的盗墓手艺就此失传了。莫连城爷爷长大之后,也就凭借祖辈流传下来的一些记载去盗墓,但手艺比起莫飞虎来相差太远,根本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到了后来解放后,莫连城的爷爷再也没涉及这个行当,而莫连城的父亲更是当了一个教师匠,跟盗墓这个行业彻底断离的关系。只有莫连城一次无意中清理祖辈留下了的东西时候,才赫然发现祖上的秘密,后来才萌发了盗墓发财的心思,然后就被鲁千秋给盯上了,出高高价诱他去盗发那一座唐墓,此后的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莫连城祖上遗落的记载,便是莫飞虎在民国二十五年出发盗墓之前写下来的。在此之前,家族的秘密,祖辈都是口头相传,绝不留下文字记载。只是因为莫飞虎感觉到此行凶险,才留下了这些祖辈积攒起来的古墓位置记载给儿子,好让儿子以后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多一份可以活下来的财富。

    李游静静地听着莫连城的讲述。从祁教授。伍叔和莫连城的话里,他似乎拼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了。

第五十一章 迷雾重重

    只是讲述的人,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尤其在细节方面,让李游有了全新的了解。

    当所有的细节补充完整之后,李游也基本明白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在民国二十五年,也就是1936年的时候,神秘组织的首领鲁仲言,找到了明末时期组织盗墓高手的后人莫飞虎,一起去寻找石达开的宝藏。结果出了意外,组织因而群龙无首,陷入了分裂。最终一支远走异乡,一支遭到了清洗。

    如今国内形势好转,组织分裂的两支又开始走向了联合,准备从九凤朝龙墓里拿出明末时期组织藏匿在其中的神器——阴阳符。因为欠缺一个了解九凤朝龙墓的向导,于是便打起了当年随同组织首领进入此墓的盗墓高手后人莫连城的主意,经过在唐墓里的一番试探,终于确认了莫连城字符九凤朝龙墓的位置,同时还可能知道里面的机关陷阱。因而李游也受到了牵连,最后陷入这个漩涡之中。

    想到这里,李游有些哭笑不得。什么叫做祸从天降,这就叫祸从天降。自己不招谁不惹谁的,竟然还受到这样的牵连,老天爷实在是没有眼啊。

    呼出一口浊气,李游问道:“莫哥,你说的这些我大概都清楚了,你还是说说九凤朝龙墓里有什么危险吧,好让我们有个准备不是?”

    莫连城叹了一声,说道:“不是哥哥不肯说,而是哥哥也不明白啊!其实关于机关的记载一点都没有,就只有一段话,这段话还他娘的不是我祖先原创的,而是从历史书上搬过来的!”

    “什么?”李游脸上的表情呆了一下,有些不明白莫连城这话里的意思。

    “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莫连城喃喃地叨念着这么一句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显得有些失魂落魄,似乎在在努力思索着这一句话的意思。

    闻言,李游的眉头也是紧皱起来。这一句话对李游来说其实并不陌生,这是《国语》里的的字句,说的是武王伐纣的时间。

    但是李游也了解到,在历史上,武王伐纣的时间并不具体。从秦汉以来,已经伍叔历史学家们为此绞尽脑汁,想推算出一个具体的答案,时至今日仍不可得。

    原因很简单,因为从不同的史料之中,得到的记录并不一样。而且最坑爹的是,史料记载中,时间被模糊掉了,比如在《牧誓》之中,记录的时间是“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意思便是甲子日的清晨,军队已经来到了朝歌郊外牧野这个地方。除了没有年份外,其他的记录很详细。

    这还是其中之一的记录,另外还有:“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这样的记载,这一段话里面,记录了武王伐纣时候的天象变化,此外还有《史记》、《淮南子》、《竹书纪年》等等无数珍贵的史料记载里面,与之有间接相关的内容着实不少。

    所有的史官在下笔着墨的时候,都反复提及星相、晴雨、或者之后多少年执政等等,却从没一个史官愿意爽快一点,直接写出“某年月日,武王伐纣”这样具体的内容。仿佛这是一个极大的忌讳区域,没有任何一个史官敢去触碰这个领域。以至于后来者想研究,都陷入了这些史料所提供的怪圈之中,推算出了十**个答案,却没有把握确认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时间。

    “这是什么意思?”石广生来回念了三遍。摸了摸脑袋不解地问莫连城。这一段话里面,每一个字他都认得,可是连接起来之后,他竟然就抓瞎了。

    “以你的智商,我没指望你能够自己弄懂。”莫连城叹了一声,说道:“是星相图。”

    “哦。”石广生应了一声。他还真不懂这个玩意是什么。不过他也懒得动脑去想,埋头继续去吃他的烤肉去了。

    李游没说话,开始陷入了沉思。在以往,他根本不会去想这些互相矛盾,错漏百出的文字里会有什么深意。

    但此刻李游竟然发现,《国语》里一句描述武王伐纣时间的段落,竟然会被莫连城的祖先郑重记载下来,并且当成了九凤朝龙墓的重要内容,这就不得不让李游深思了。他可是从鬼将司马空的口中得知,九凤朝龙墓,也就是周文王的墓虽说周文王不是伐纣的主角,可正是因为他奠定了基础,武王伐纣才会如此顺利。

    想到这里,李游又忽然想到,周王朝的崛起其实是非常迅速的。周王朝一开始只是殷商的一个附属方国,其开始一直受到西北戎狄的侵扰,不断迁徙,直到在武丁时期才成为殷商的封国。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开始带领周邦朝着西北戎狄领地扩张,部族迅速壮大。然后周邦在文王手中积蓄力量,最终在武王的手里最终崛起,一举击败了殷商王朝。

    可得知道,当时殷商王朝的君主纣,可不是《封神榜》里描述的那个昏庸无道的君主,实际上是个大有作为的君主,他的失败,是因为殷商军队长年在叛变的东夷军队,损耗国力,最终才被新兴的周王朝所击败。

    可是李游心里仍有怀疑,仅仅如此,一个有数百年底蕴的王朝,同样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竟然如此轻易被一个新兴的邦国给灭掉了吗?要知道,周文王曾经领军和殷商作战,却遭到了惨败,连周文王都被俘虏,被囚禁起来安心推演《周易》了。

    李游忽然感到一阵头痛。这些联想和莫连城的话似乎对他很有启发,但是他却抓不住这一团乱麻之中的线头,把这个问题彻底的解开。

    “小游,没事吧?”见李游抱头苦苦沉思,莫连城忙摇了摇李游。

    李游摇了摇头,苦笑说道:“没什么,只是想太多了而已。”

    莫连城不明李游这话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李游想明白了祖上流传下来的话,忙问起李游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很多年了。

第 五十二章 再现

    李游恍惚地摇了摇头。想了想,最终又问道:“除了这一句话呢,还有没有别的内容,比如九凤朝龙墓里面的构造图之类的?”

    看到李游那热衷的眼神,莫连城却两手一摊,说道:“这个我也希望是有的!”

    李游一阵无语,对莫连城的祖先真是失望透顶。这么危险的一座古墓,却只给只给子孙留下一句摸不着南北的话,难道真的不怕把后人害死么?

    但李游仔细想想,好像莫连城的祖上根本就不希望子孙会来到这个地方?但想到这里,李游心里又是一阵来气,假如真的如此,那又何必留下这么一段描述?这是小时候有过怎么样阴影的人,才能干得出这样的事啊。

    虽然参不破那一句谜的话,但说完全没有一定了解是不可能的。

    李游反复揣摩过后,他便觉得,九凤朝龙墓的构建,甚至机关消息,应该跟天上的星宿形成一定的对应。只是其中是否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李游一时间倒是不好揣测,这必须得到了地方才能够做出更进一步的判断。

    这个话题明显已经继续不下去了,一天的长途跋涉,几人的精神也不大好,闲聊几句后,李游便回到帐篷睡觉,准备养足精神,为明天新一天的旅程积攒精力了。

    但不知为何,李游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莫连城提及的那一句话。似乎有所明悟,但却始终没能够抓住重点。

    终于,痛苦地在睡袋里翻来覆去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李游再也没了睡觉的心情,钻出帐篷,重重地吁出了一口浊气。但心里的淤闷之感却没有丝毫的消失。

    深深吸了一口气后,李游捡起一根小树枝,蹲在沙滩上开始开始了涂画。

    “岁在鹑火……”李游嘴里念念有词,在沙滩上勾勒出了一个简单的星图。所谓的岁,是古人对木星的称谓,古人认为木星是十二年为一周天,因而将木星的位置做了十二个分野,鹑火的位置,相当在黄道十二宫的狮*。

    “月在天驷……”天驷是二十八星宿的房宿,有八个星官,主要是在天蝎座一带。李游很快就在相应的位置里做出了标记。

    “日在析木之津……”析木是十二星次之一,津,则是银河的称谓。在析木星次,于人马座附近。

    “晨在斗柄……”晨应该指的是哈雷彗星,出现在了南斗六星的斗柄之处。

    ……

    慢慢的,李游文字里所记载星相补充完毕,一个简单的星图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但是看到眼前的星图,他却根本没办法将其和所谓的九凤朝龙墓穴联系起来。

    “有用的信息还是太少了啊!”李游感慨了一声。在没有其他的资料配合,想从一幅天象图里推测九凤朝龙墓里面的构造机关,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盯着天象图看了一眼,李游却是越看越眼熟。

    “不对头啊……”李游嘴里喃喃说道。这一幅图他还是第一次绘出,但却总觉得在什么地方已经看过一般,所以在绘制的时候,得心应手,根本不用去回忆,以前看过的星相记载。

    “对了!”李游心头微微一阵,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他的确是看到过类似的东西,但不是星相图,而是一幅简陋的地图。

    《拾遗》里刻着的那一幅简陋地图!

    之前李游对《拾遗》的重视基本都是放在了内容和那些古怪的刻符上,里面粗陋的地图他虽然有人留意过几次,但是因为没有任何相关的内容是关于这一幅地图的,所以李游对它的重视也就不多。

    但此刻,李游却悚然发现,如果把星相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地图里面,恰好可以占据地图里面一些空白的空间。每一个形象图点,都在里面占据了一个核心的位置,而且周围还会被简陋的线条所连接起来,四通八达。看起来就像一座小型的古代城池的构造。

    “难道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李游似乎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拾遗》的年代,最晚不会超过中唐时代,而莫连城的祖上传下这一句话的时候,最早也是明末那几年。双方差距差不多有一千年。

    但是一回想,李游又觉得这事情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因为九凤朝龙墓,比起这两者所在的年代都还要久远。《拾遗》的作者和莫连城的祖先,很可能在不同的时间里,同时发现了这个秘密也不出奇。

    想想李游又激动了起来。假如地图和星图是相辅相成的话,那《拾遗》里面的密文刻符会不会就是对地图内容的注解?

    想到了这里,李游忙翻出了祁教授扔给他的仿古版《周易》,摊开祁教授给他的《拾遗》,对应密文刻符,开始寻找每个刻符所代表的涵义。虽然他很清楚,哪怕找出了所有数字,也只是解开密文的第一个步骤而已。但他早已迫不及待。早一天掌握多一点,对李游来说,就是保命的本钱啊!

    夜慢慢深了,身边的篝火开始渐渐暗去。李游也开始感觉到了凉意。他正准备往篝火堆里扔几块木材,一抬头,却是发现,周围竟然笼罩在了一层浓浓的雾气之中。这雾很浓,十米开外的篝火都仅仅只能够看到一团橘黄色的火光,周边的帐篷,远一些的干脆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