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307节

九州造化-第307节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的争斗十分凶险,稍有散失,便可能走火入魔,万劫不复。所以,那动静也极大,将整个大佛镇的人都吸引了过去。

    之后,肖逸能在百家论道时,将百家思想融为一体,也全赖那一觉之功。

    其脑海中已令诸家之道处于平衡之态,按说不该再出现这等情形。可是壁画上的文字与肖逸过去所学颇有不同,不禁道理深广,而且意境深远,往往寥寥数语,就能引人无限遐想,总结出许多道理来。

    就好比,圣人言一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语不过四句,却蕴含了天地自然和阴阳交替之道。再往细处想,又能总结出许多人生至理。最奇妙的是,只要不停冥想思索,就一直能发现新的道理。其意无穷无尽,好似耗费一生也挖掘不完。

    而且,孔圣人之道多是为人处世之道,亦即仁道。诸子百家之道皆是由人所创,其道无不与人之道有莫大关系。只要细细琢磨,就能发现,任何大道皆可与人道相结合。

    肖逸为儒家学问深深吸引,忍不住将心中之道与之一一对应,加以印证。如此,才又引起了思想争锋。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到了此时,他才发现,若将儒家之道推衍开来,竟可应用到任何一家道论中。

    他有一种预感,若将这些儒家学问与自身思想相融合,必能令思想境界再上一个台阶。因此,尽管此时尚有要事要办,他仍旧乐此不疲,将壁画挨个研究过去。

    所幸,本次争锋是他之思想与儒家之道相争,只相当于两家思想而已,与上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是以,那湛蓝气云波动并不大,而且并无太大凶险。

    看过一半以后,肖逸忽然皱起了眉头,想道:“孔圣人将‘仁’作为凡人最高的道德标准。可是,‘仁’对于诸家之道来说,到底有何意义呢?”

    经过印证之后,他发现,“仁”道虽能应用于诸道之中,但不能死搬硬套。按照孔圣人言简意赅,大道无穷的特点,“仁”道之上,还应该有一层大道理。只有悟到这一层大道理,才能将儒道真正应用到诸道之中,使得思想境界进一步提升。

    然而,他感到那大道理已然到了嘴边,呼之欲出,可总是差了一点什么,抓之不住。

    一边观览,一边思索,一直到了最后一幅壁画,肖逸仍未确切地悟到那一层大道理。

 第622章 胸怀

    最后一副画位于墙角处,若非专心去看,几乎无人会注意到。全本小说网,HTTPS://。m;

    只见壁画上,孔圣人神态谦恭,躬身而立。其对面的岩石上,坐着一位挽着髻儿、须发皆白的老者,神情闲适,姿态随意,浑身透着一股自然之气。

    肖逸见之,顿感讶然道:“问道图。”

    旁人不识此位老者,他却再熟悉不过。原来,此人竟是道家创始之祖伯阳老祖。

    “世人相传,孔圣人曾向伯阳老祖问道,此事果然不假。”肖逸暗忖道,“看画像模样,当时孔圣人已然成圣,可还是谦逊地向伯阳老祖请教。最为难得的是,儒家并不以此为耻,还能将此事作为典故,记录于壁画之上,让后世传扬。此等行径,足见儒者心胸之宽广。”

    “心胸?”想到心胸一词,肖逸突然一震,“胸怀,对,是胸怀!”

    肖逸突然欣喜若狂,想道:“孔圣人之言,表面上是在教仁义,其实在是开阔人的胸怀。唯有人的胸怀足够宽广,才能以仁待人,心怀天下,为苍生立命。”

    “也唯有胸怀宽广,才能容得下容诸子百家,容得下不同之道。也唯有胸怀宽广,才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和豪气……”肖逸不断思索,只觉得心胸在逐渐开阔,产生了一种万事通透之感。

    殿内众人见其突然手足舞蹈,一脸兴奋之态,甚是怪异,不禁又将注意力全部集中过来。

    肖逸完全沉醉于冥想之中,对众人情状丝毫不顾。

    这时,其脑海中出现一幅绝妙的画面。好似置身于一片平川之上,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天地,思绪在其上飞驰,畅通无阻。随着飞驰速度的加快,心胸也在飞速放大、开阔。

    到后来,平川也在眼前消失。蓦然间,自己好似置身于一片空旷的天地之中,什么事物也没有,只剩下了自己。

    目空空兮天地,心渺渺兮寰宇。

    修习道家之道,到了极处,乃是“自然即我,我即自然”。而修习儒家之道,则是“我在天地中,天地在我心”。

    但这并未到达极处,因为天地之中还有一个自己。心中放着天地,却未放下自己。

    肖逸试图将自身也放进去,但最终发现那是不可能之事,徒劳无获,只能放弃。

    自己是心的主宰,心中可以放下任何事情,唯独放不下自己。

    发现了此点,他登时冷静下来,心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原来,心怀天下易,自省识己却难。若能经常自省,时刻保持清明,那么就能永远心怀天下,若是不自省,神明受阻,心中的天下便会不断缩减。”

    肖逸怅然,叹道:“原以为我已过了自省这一关,却想不到人生在世当时时自省,一日也不能怠慢。”

    此时,肖逸心中已只剩下自省之意,不禁自问道:“我心胸当真宽广吗?”

    问及此事,他登时摇了摇头,自省道:“莫说过往之事,刚才与学子祭酒的争辩就有失偏驳。内圣外王,内应当存有一颗圣人之仁心;外应当具备王者之霸气。刚才,我与人相搏,虽用上了王者霸气,但心中暗藏复仇之心,与圣人仁心相去甚远。如此行径,怎对得起圣人之道,好生惭愧。”

    回到儒家之后,他虽刻意不去想复仇之事,只想着令申家中兴,恢复以往辉煌。可是,不可否认,其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丝仇恨之火在燃烧。

    这里是他此生的根源,是那一场巨变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苦难可以不在意,可是家人的不幸绝不可忍受。

    也正是因为这一丝仇恨,令其奋进之意增强,这才能在无为的桎梏下,仍能连番突破浩然正气诀的三层境界,将无为无不为发挥至极致,也将儒、道更进一步融合。

    “只要复仇之心不除,即便突破第八层平天下,达到第九层境界,此生也将永无寸进。”此时想起当日未曾冲动地突破第八层境界,肖逸忽感到十分庆幸。

    然而,就在这时,一团浩然正气突然勃发而出,仿佛星光灯火,登时充盈殿内,将四壁都映成金黄之色。

    刹那间,众人个个脸上都泛着金光,就好似那沐浴在金光中的诸神,神圣而绝妙。只可惜,众人的神情却与诸神相去甚远,一个个目瞪口呆,如同痴傻了一般。

    “他要冲击第九层境界……”但凡对浩然正气诀第九层境界有所了解之人,登时感受到了肖逸的意图,心中更加惊骇。

    浩然正气突然迸发,肖逸也大感意外。应该是心境转变,与体内浩然正气产生了感应所致。

    但觉体内浩然正气如浪潮般翻涌,一波强过一波,有一种冲破堤坝,打破牢笼之感。这等明显的突破征兆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

    “真的要突破吗?”此时他明白问题症结所在,对冲击第九层境界更加慎之又慎。

    当下,先将自己从头到尾全部自省一遍,但觉心中虽然仍放不下那些仇恨,但是以当前心胸足以将其容忍,而不会做出其他过激之举。

    若细究当前心境与刚才有何区别,那便是仇恨仍在心中,但是复仇之意却消失无踪。或许,他欲做之事,和先前并无改变,但是心意变了,其结果必然要有所不同。

    “逝者已矣!我要做之事,为的是申家之未来,而不是因为仇恨而将申家推向绝境。”肖逸内心突然笃定,终于明白了此行的意义。

    随着其心态转变,浩然正气也明显少了一分攻击之气,多了一分绵和之意。

    在众位孔门弟子看来,其体内散发出来的浩然正气缺少了激进之意,已非纯正的儒家浩然正气。

    但是,他自己心中明白,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接近于儒家浩然正气诀第十层的内圣外王之境。

    “圣人之心,王者之气。儒家积极入世,其实,对于大凡弟子而言,根本不缺王者之气,真正缺少的乃是圣人之心。”肖逸心有所悟道。

    但想自己已然做好了一切准备,遂深吸一口气,凝神静心,竟当真准备在大成殿内,向浩然正气诀第九层境界发起冲击。

 第623章 打断

    “他真的要冲击第九境界!”此时,殿中众人心中皆是如此想法,“当前,儒家除了那些外出游历的耆宿之外,唯有季宏仁和南宫雁突破到了第九层境界。(全本小说网,https://。)他若也到了第九层境界,岂不进入了儒家前三之列,令儒家实力大增?”

    殿中安静非常,落针可闻。可是,众人脑海中却汹涌澎湃,震撼之极,谁也无法平静。

    当年,季宏仁以第八层平天下之境便坐上孔门之主的位置,跻身天下高手之列。若儒家再出一位第九层境界高手,此事不仅对于儒家极为震撼,就是对于整个九州也十分轰动。

    个人恩怨事小,儒家声威事大。到了此时,肖逸能否突破至第九层,已然关系到儒家实力问题。

    浩然正气乃是精神之气,对人之精神要求极高。每一次境界突破,对人之精神都是一次洗礼。其间,一旦受外界影响,使得精神被分散,便可能导致浩然正气溃散,功亏一篑。

    众人皆修为不俗,深知其道。是以,即便过去与申家不睦之人,也屏气静声,小心翼翼,唯恐惊扰了肖逸,否则,旁人怨将起来,谁也担当不起。

    那学子祭酒漆雕筠脸上的愤恨不平之色悄然逝去,眼神中更是生出了几分期许之意。

    一时间,殿内众人难得同心同德,皆希望肖逸能顺利突破至第九层境界。

    但见肖逸身周的浩然正气愈发浓郁,就好似披上了一件金色外衣,气势恢宏,令人由衷敬畏。

    从当前情形来看,肖逸到了紧要关头,众人更是大气也不敢出,生恐弄出动响,影响了肖逸。

    然而,就在这时,却听得一人笑道:“表弟好雅兴,竟然在大成殿练起功来。”

    众人无不大惊失色,忙循声望去。

    但见门口处站着一个翩翩少年,一身盛装,极为讲究,只是其脸上总挂着一副玩世不恭之态,与其装束甚为不符,不是那自称酒中仙的季逍仙又能是谁。

    “这位季大公子好生莽撞!”众人虽未明言,心中却纷纷谴责道。

    之后,众人忙回过头去,查看肖逸情况。但是一看之下,无不大叫可惜。

    只见肖逸身周的浩然正气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此时正转身向门口望去。

    修炼戛然而止,显然未突破至第九层境界。

    修真炼道,修为越高,越需要顿悟。若把握不住机缘,很可能一生也无法突破。

    修炼到然正气诀第九层境界,对于在场众人来说,皆是可望而不及之事。儒家好容易能再出一位第九层境界高手,却就此被打断,众人竟似自己修炼被打断一般,心中委实不快,摇头叹息之余,对那季逍仙颇有怨怼。

    相较之下,肖逸倒显得极为平静。其神色如常,不知喜怒,只是淡淡地说道:“表哥来得可真是时候啊。”

    季逍仙愣了一下,忽然自责道:“啊呀,都怪为兄不好,打扰了表弟修炼,还望原宥则个。下次,为兄请你吃酒。”

    “机缘何其重要,请人吃酒就可相抵吗?”不待肖逸回答,那南宫逍礼已代其不平道。

    然而,肖逸却异常平静,竟只是叹息一声,道:“算了,事已至此,再说也是无益。”

    那季逍仙哈哈一笑,道:“还是表弟宽容大量。”迈步进殿而来,浑似不知自己干了多大一件蠢事。

    只见其走到孔子画像前,转过身来,环视一周,问道:“漆雕师叔,你可将明日之事都安排好了?”

    漆雕筠愣了一下,又望望肖逸,支吾道:“这……这,还不曾安排。”

    季逍仙摇头道:“漆雕师叔向来办事认真,今日怎地如此拖拉?”当下在最靠前的位置站定,催促道:“漆雕师叔快点开始,我还与朋友有一个约会呢。”

    众人闻言,无不皱起了眉头。

    漆雕筠无奈之极,不禁问道:“门主何时归来?”

    季逍仙抿嘴摇了摇头,道:“他老人家行踪不定,也不曾知会于我。或许一会就回,或许明日才回,也或许不回来,说不清楚,漆雕师叔还是自个去问去吧。”

    漆雕筠为之气结,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