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279节

九州造化-第279节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最令肖逸惊讶的是,在他极力追忆静姝面容时,另一个惊艳的面容却闯入脑海,而且异常清晰。

    “冰主?”肖逸心中大惊,实未想到在自己将死之际,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却是那冰刹海万年妖王冰雀。

    “冰主,珍重!”但闻当的一声,身后长枪已此到神农鼎上,身前长枪也已及身,再无多余时间留恋,最后一声叹息,闭上了双目。

    “哼,到死也未想到本神。”突然,一个不满的声音响起,正是那负屃之魂。

    “龙神!”肖逸心神跳跃,登时睁开眼睛,惊呼道,“你有办法?”

    其实,并非是他忘却了负屃之魂。自从与神农氏族长一战开始,他已到了生死边缘,随时可能毙命。其后,负屃之魂虽有过相助,但是并未助其彻底摆脱困境。

    而且,经历过几次接触之后,他知道负屃之魂只是龙神的一缕魂魄而已,能力也甚为有限。在他想来,负屃之魂也绝不愿自己死去,若能相助,早已出手了。若未出手,那边说明负屃之魂也无可奈何。

    五行真气、浩然正气、灵魂之力全部耗完,手段用尽,黔驴技穷。到了此地地步,他还能有何念想?

 第545章 龙吟再起

    “区区这些人马,本神还不放在眼里。全本小说网;HTTPS://。.COm;”危机临头,负屃之魂竟不忘摆出高傲之态。

    肖逸无奈一笑,不过知道负屃之魂但有此言,定有退敌之法,心中笃定不少。

    接着,只听负屃之魂道:“你捂着那小姑娘的耳朵,她重伤之体,已然经不起本神的一声吼了。”

    肖逸忙背手过去,捂住申亦柔双耳。

    这时,枪头已近在咫尺,肌肤在寒气侵袭之下,感到隐隐作痛。

    但是下一瞬间,那长枪突然一凝,再也攻不过来。兵士神情亦是一滞,好似痴呆了一般,愣在半空。

    对肖逸而言,只感到百劳****传来一丝麻感,持续了一瞬就消失无觉,见了众兵士模样,不禁惊道:“难道龙神已经出手了?”心中大感惊疑。

    然后,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才真正令肖逸惊骇的无言形容。

    一股声浪突然以其为中心,向着四周荡开。那声浪实有似无,由于直接散发了出去,若非其感知灵敏,根本察觉不到。

    “这是什么声音?好似奇怪。”对他而言,那声浪毫无效用,可是对于旁人,却完全变了样。

    但见声浪过出,众兵士仿佛木偶断了线似的,突然直挺挺地从高空坠落,模样十分诡异。

    “龙吟!快……”那公孙诺高呼一声,忙召出数枚天品金符来,贴在身上,丝毫顾不上吝惜。

    那吴邢和万天鹏一言不发,却也急忙祭其法宝来,挡在身前。

    那尸义愣了一下,尚不知发生了何事,不过毕竟心思机敏,也急忙将仙剑祭起,形成一道光罩,连将静灵一同护起。

    说时迟那时快,声浪倏地一下便从众人身上穿了过去。无声无息,平淡之极。

    然而,众人的脸色却瞬间变作惨白。公孙诺胸前的一枚天品金符突然起火,其他人面前的法宝纷纷黯然下去,失去了光华。

    但众人根本来不及痛惜,赶忙凌空虚坐,闭目凝神,开始运功疗伤。

    随后,就听到扑通扑通一阵闷响,远处的众兵士纷纷摔落地上,不知死活。

    肖逸看着之景,直惊得目瞪口呆,委实无法想象一缕龙神魂魄就能发出如此骇人的攻击。

    他又怎知道,从山村兽潮开始,这已是负屃之魂第三次发威。

    第一次发威时,将兽王白虎的元丹精核击碎,其声波震动九州,引得诸派纷纷赶赴雍州查探。

    第二次发威时,现场只是将道家弟子长宁击伤,阻其杀害肖逸,但是声浪传出,损坏法宝无数,对九大门派损害甚大。

    两次发威,皆是其处于危难懵懂之极,是以,根本未曾注意。直到此次,他才真正领略了龙神之威。

    不过,他若是见了前两次龙神发威的场景,再看今日之景,当发现此次龙吟的威力大不如前,根本无法与前两次相提并论。

    眨眼之间,所有围攻者都失去了战斗能力。肖逸愣愣地,因太过震撼而不能自己。

    过了片刻,只听得林中哎吆喊痛之声不绝,那些兵士因修为不高,受龙吟伤害也最轻,率先清醒过来,只是从高空坠落,造成不同程度的摔伤。

    也有一些兵士跌得巧,未造成伤害,陆续飞出林来,查看状况。

    这时,只听负屃之魂道:“还不快走?再迟片刻,本神也保不了你。”

    肖逸惊厥,见那公孙诺等人面色渐渐好转,不敢耽搁分毫,忙从两山之间穿了过去。

    ◇◇◇◇◇◇◇◇◇

    脱离兵家大阵后,肖逸知道这是逃生的最后机会,一旦再被围困,再无生还机会,是以一刻不敢停留,循着东方,急速飞行。

    体内真气耗尽,就召出神农鼎来汲取一些灵气,感到能够支撑一阵,就赶忙将神农鼎召回,分秒也不浪费。

    如此循环往复,一路飞奔,离洛龙城愈来愈远。

    此时,他心中虽担心道家弟子安危,但是自身难保,又如何敢回去自投罗网。

    御空飞行了半日,行了数百里,直出了阴属灵气侵蚀范围。

    再往前行,山中渐渐有了鸟兽出没。叶绿花艳,鸟兽欢腾,一片祥和景象。

    但肖逸毫无观景之心,精神仍旧紧张,一会儿看看身后状况,一会儿又探一下申亦柔伤势。

    奔到后来,只觉申亦柔脉息愈来愈弱,不禁大为担忧,心道:“连番大战下来,申姑娘虽未受到实质伤害,但也饱受冲击。而且,这半日来,我也未助其疗伤。若再耽搁下去,怕是有所变故,须得寻个地方,先稳定申姑娘的伤势才行。”

    又行一阵,见下方是有个山涧,遂落下地来。在崖壁之下寻了一个小山洞,赶忙召出神农鼎来,盘膝而坐,一手抵着鼎身,吸收鼎内灵气恢复道力,一手抵着申亦柔背心,将一丝木属真气送入其体内。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但觉恢复了一二成道力,申亦柔气息稍稳,便不敢再待下去,忙又重新上路。

    这时,体内有了些真气,就一路飞行,一路为申亦柔疗伤。

    如此这般,又行了一日,直到体内灵气又将耗完,才趁夜落地,恢复了一个时辰内力,继续前行。

    到第三日上,早已到了千里之外,地下也渐渐有了人迹。路经一个小镇时,负屃之魂突然说道:“你木属真气有再生之力,为人疗伤固然绝好。可是儒家弟子修行路子不同,又天生体弱,你一直为其输入真气,虽能暂时为其续命,却影响了其涵养浩然正气。如此,倒不如抓些草药来,让其固本培元,依靠自身慢慢修复的好。”这是脱离兵家大阵以来,负屃之魂首次发话。

    肖逸登时大喜,道:“多谢龙神指点。”

    当下,在小镇外落下,背起申亦柔,径直往镇内走去。

    刚走几步,却发现行人无不面露惊恐,纷纷躲避。

    肖逸心中大奇,低头一看,才苦笑不已。只见自身所穿衣裳不是血迹,就是污渍,肮脏不堪,最为可怖的是,肩上、肋下、背后,多处衣服破损,露着狰狞的伤口。

    如此模样,也难怪百姓惧怕。

 第546章 小镇

    “如此模样进到镇里,太过招摇,被人追来,行迹立时暴露,须得换一身行头才是。全本小说网;HTTPS://。m;”肖逸暗忖道。

    注意打定,欲快速进镇,先换一身衣服。可是进了小镇,刚看到一家布衣铺时,却突然脸显难色,停下了脚步。

    原来,走到此处他才想起不论买衣服还是抓药都需要钱财才行。此刻,囊中羞涩,身无分文,怎敢进店去?

    其实,他也并非此时才囊中羞涩。自小而大,他就不记得身上还有过钱财。最阔绰时,莫过于到天脉山下买药,但那也是用的道家炼制的药方,并非钱财。

    “没有钱财,一切都是空谈。”肖逸登时为难起来,“难道要进店抢夺?”这念头一起,忙压降下去,惭愧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怎地会有这等想法?”

    各派修真之士行到自家统御之地,百姓巴不得请进店去当神供养,谁又会去收钱?是以,对于修真之士来说,钱财从来都是身外之物。可偏偏就是这些凡俗之物,却将肖逸难在当下。

    衣物不换可以,但是草药却必须去抓。

    他将心神探入百宝囊内,欲寻一些值钱的物什来交换,可是翻寻一遍,才发现自己当真是穷的叮当响。囊中除了自身所需之物,竟无一件长物。

    原先囊中还有一些法宝之类,都被他在百花谷时引爆了,此时想来才觉得暴殄天物,可惜之极。

    肖逸左思右想,没有良策,不禁眉头深皱,一筹莫展。

    一个修正之士为钱财所困,此事若传扬出去,估计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过了片刻,突然有一人走到其面前,低头施了一礼,问道:“年轻人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肖逸定睛一看,见问话者是个花发老者,满脸皱纹,衣着朴素,一看就是个受苦的百姓。

    肖逸虽不知其问话之意,但是见其眼神真挚,遂实话实说道:“我这位朋友受了重伤,需要草药救命,怎奈……怎奈……”说到此处,不知该如何表述。

    “怎奈兜中空空,无钱看病是吧?”老者忽然接口道,眼中含笑,却十分真诚。

    肖逸脸色一红,道:“正是。”

    老者却转身道:“跟老朽来吧,老朽带你看病去。”

    肖逸迟疑一下,跟上其脚步,既有些疑惑,又有些不解道:“我看老丈也不是富足之人,为何要平白无故帮我一个外人?”

    老者却道:“佛曰,众生平等。都是人生父母养,哪有外人?”

    肖逸心头震动,不能言语。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比那论道大会上的千言万语还有沉重。

    只听老者又似自语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谁一生没个难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年轻人记得处处行善就好。”

    肖逸心内如同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息,不禁问道:“老丈到底是何人?为何懂得如此高深的道理?”

    那老者笑道:“这道理也算高深吗?”手指着远处玩耍的孩童,道:“这些道理,老朽从儿时就知道了。”

    肖逸又问道:“镇上常有僧人来开坛说法吗?”

    老者摇头道:“不常来,豫州地方大了,僧人们三五能来一次就不错了。”

    肖逸哑然,心甚不解。这时,老者反问道:“你是奇怪是谁教老朽这些道理的吗?”

    肖逸点头道:“不错。”

    老者说道:“口口相传,代代相授,潜移默化,无师自通。”

    肖逸猛地站定,惊骇地望着老者背影,感觉其形象瞬间高大无比,比那诸子百家的家主不知高大了多少倍。

    老者走了一段,回头看着其惊讶的样子,笑道:“年轻人无须大惊小怪,老朽活了几十岁,也就得懂得这些道理而已。”

    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药铺,老丈首先进入堂内,与一位中年医者说了情况,而后道:“老朽还有事,先把药费给你。”说着取出钱袋,将里面仅有的几文钱倒了出来。

    那医者却制止道:“老爹这是作甚?看不起晚辈吗?我虽是医家弟子,但是生在豫州,长在豫州,胸膛之内也有一颗佛心。那姑娘伤的不轻,我先为其看病了。”

    说起“佛”来,二人脸上都情不自禁地生出敬畏之意。那老者也不再推搡,也就依了那医者,收起钱币,出了药铺。

    看着二人举动,肖逸委实有一种到了世外桃源之感,浑浑噩噩,感到极不真实。

    之后,那医者望闻问切,为申亦柔诊断一番。此人不过是医家的一名末流弟子,对申亦柔之伤自然无良方可陈,最后给开了几副补虚益气的药。不仅分文未取,还赠送了一副药具。

    肖逸连声称谢,那医者却摆手不受,声称此为人道,不足言谢。

    出了药铺,行了一段,又听得有人喊。扭头过去,却是那布衣铺的老板。

    那老板唤肖逸进去,说道:“我这里有几件陈年旧衣,小伙子若不嫌弃,就拿去穿吧。”

    肖逸备受感动,连忙称谢。那老板亦不受礼,只称是小事。

    换了一身衣服,再行在街上,百姓不再惧怕,见其怀中之人昏迷,于是纷纷上前问询,有意相助。

    肖逸千恩万谢,出了小镇,又一路向东,寻了一处隐秘所在,为申亦柔煎药。

    按照医者嘱咐,将药汤喂给申亦柔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