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199节

九州造化-第199节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通天剑已祭出,气势磅礴,肖逸岂能说收回便收回。而且,刚才为了让林月河相信自己此举并非作假,已然用上了全力,此时收力,更是难上加难。

    那了空大师离得最近,深知肖逸处境,忙将手中佛珠祭出,自后追来。但是,远水难救近火,佛珠去势虽快,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诸派之人皆经验老道,一见之下,便知肖逸根本不可能收回通天剑。以肖逸之能,能撤回七成道力,已超乎想象,可是仅剩三成余威,仍足以将封印破开。

    众人无不暗骂鬼家人卑鄙。林月河选择最后时刻屈服,可谓居心叵测,用心歹毒。其实,他根本未考虑百姓生死,只是再次将责任推出而已。事后,无论百姓伤亡多少,鬼家尽可堂而皇之地说:“我鬼家已然答应了对方要求,是对方出手过重,导致了悲剧发生。”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众人谁也不信肖逸还有收回通天剑的能耐。但是,就在众人摇头叹息,准备迎接封印破除后,阴阳变换的恶果时,突然间,眼前光影一闪,那通天剑蓦地消失的无影无踪。

    剑气搅动的劲风冲击在封印上,封印震荡数下,便即停了下来,毫发无损。

    “仙剑!”在一片惊疑声,有人率先反应过来,忙向肖逸望去。

    但见那通天剑赫然就在肖逸手上,晕光散去,露出了那晶莹剔透,如水晶一般的剑体来。让人一看,便知此剑非凡。

    而此时,肖逸却脸色苍白,毫无血色,手臂颤抖,似乎握不住那通天剑。他忍了片刻,猛地喷出三口鲜血来,这方神情稍缓,镇定下来。

    在通天剑气势最盛时,突然召回,便将所有剑气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等同自己受了自己全力一击,其伤势自然不轻。

    诸派之人见状,纷纷投来赞许目光。那长靖真人颇感欣慰,飞身近前,将一枚丹药送上,道:“难为你了。”

    肖逸摇了摇头,想开口说话,却觉胸内气血翻腾,一张口便欲吐血,只好作罢。

    长靖真人道:“你快快运功调息,剩余之事,由我来应对便好。”

    肖逸点了点头,但是不愿在林月河面前示弱,兀自强忍伤痛,佯装无恙,低头向林月河望去。

    此时,鬼家二人面色阴沉,眼神中隐含怨恨。不过,二人城府极深,转瞬间便恢复如常。

    那林月河笑道:“肖逸道友高义,委实令人佩服。我鬼家原想替天下苍生请命,与道家共谋大计,造福九州。可惜道家不知我鬼家苦心,心存误解,唉……或许时机未到,天意难违。既然如此,鬼家就先告辞了。”

    林月河笑里藏刀,让人心中窝火,却发之不出,当真难受。

    正要走时,那林月河忽然返身道:“对了,林某提醒长靖真人一句。这些日来,或许已有人潜入天脉山,打探那事虚实,道家须加强防范才是。”竟有意无意地向旁人透露龙魂之事,仍存心加深诸派与道家之间的隔阂。

    长靖真人怒极,指着林月河道:“你……”张大了口,却发现对方话语无懈可击,一旦争辩反而中了对方圈套。

    最后,林月河向静姝望了一眼,又向肖逸看看,诡异一笑,这才扬长而去。

    道家众人对林月河已恨之入骨,却拿他毫无办法,感到窝火至极。

    诸派之人却想道:“此人心机深藏,‘****而阳取’,制敌于无形之中,尽得纵横之道,难怪小小年纪,名声已盖过了孙伯约。”

    但见林月河的身影消失在远处,肖逸这才深深吸了口气,感觉心神疲累之极。

    事态发展至此,阴阳家、妖家再寻道家麻烦,也无甚意思,便欲告辞离去。

    就在此时,忽闻晴空一个霹雳,声震寰宇,令整个洛龙城都为之一颤。

    所有人都惊诧不已,抬头向天空望去。

    只见那天空之上,突然间狂风大作,滚滚阴云遮天蔽日而来。刚才还是艳阳普照,转眼工夫,已阴云密布,天地黯然,有如黄昏。

    阴云之中,蕴含着强烈的阴冷之意,即便隔着封印,亦令人心寒体颤。

    百姓只当是暴风雨欲来,惊讶过后,并未在意。可是诸派修真之士,却脸色大变,纷纷飞身而起,向那城中心的祭台望去。

    但见阴云之后,那祭台顶端发出一束亮光,直冲天际。所有阴云皆顺着光束而下,再从祭台四周涌出,向外弥漫。

    “好可怕的阴属灵气!”不知谁惊叹了一声。在场众人,无一不是饱经世故之人,可是面对这等异象,个个面色铁青,眼神中显出惧色。

    万年来,九州之内早已断绝了阴属灵气,人类也已适应了没有阴属灵气的环境。刚到洛龙城时,人人都以为,通过一个小小祭台就妄想改变九州气候,实乃痴人说梦,虽然祭台运行引来了少许阴气,可是诸派依旧心存轻忽,未当一回事。哪曾想,这祭台当真能将阴属灵气引来。

    这时,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惑:“这阴属灵气来自何处?”

    祭台附近,阴云稠密,一时驱散不开,便簇拥着向封印袭来。

    刹那间,光影闪烁,声如轰雷,封印剧烈震动,似涟漪般传播开来,波及向远处。

    但见封印光晕有暗淡之势,了空大师脸色大变,忙道:“烦请诸位同道,赶紧回去主持大阵,封印一破,洛龙城危矣。”向长靖真人、楚天应、玉临风、万天鹏等人挨个问讯后,带着一众弟子急忙往祭台脚下赶去。

    诸派之人皆知兹事体大,不敢半分犹豫,纷纷赶回各自驻地。

    转眼之间,现场就只剩下道家四人。长靖真人叹息一声,道:“我们也走吧!”往西北方飞去。

    肖逸看着长靖真人落寞的背影,亦自叹息一声,招呼静姝,自后并肩跟上。

    一场轰轰烈烈地声讨大会,想不到竟这样收了场。这一次声讨,对道家来说,虽未造成太大损失,可是从此之后,世人皆知道,道家再不复往日风光,开始了没落之路。

    但与此同时,诸派之人的心中,又牢牢记住了一位道家弟子的形象。这位道家弟子修为尚浅,可是一身兼具多法,竟打破了万年来诸子百家互不相融的格局,向世人说明了,百家之法可以并存。

    这位道家弟子的名字叫做——肖逸!

    肖逸之名,再次声震九州。

 第388章 拒绝

    洛龙城封灵大阵,共有九个阵源,以九宫方位排布,分别有九大门派镇守。全本小说网,HTTPS://。m;

    道家驻守在洛龙城西北角,负责西北方阵源。

    当肖逸随同长靖真人回到驻地时,已有八名道家弟子盘膝坐在一个太极阵图之内,以真气引导,将天地阳属灵气送入阵源内。

    此地离祭台较远,阴气波及较弱,长靖真人见那八名弟子尚能应付,嘱咐一阵,便领着肖逸和静姝来到临时的议事大厅内。

    那铭坤作为执法弟子,坠在后面,心中矛盾之极,忖道:“这位肖逸师弟有命案在身,按教规应暂时收押,听候发落。可是他今日为道家做了大贡献,替道家度过一劫,立了大功,又当封赏。这两件都是大事,该如何论处才是?”顿时犯了难。

    长靖真人进入大厅,先向正堂中挂着的伯阳老祖画像拜了一拜,回头看到铭坤,遂道:“你为静姝找一件干净屋子,先行住下。”而后,又对静姝道:“你师父多次传讯打听你的消息,你先去歇息,随后给你师父回个音信吧。”

    静姝闻言,知道长靖真人要单独与肖逸说事,答应一声,向肖逸望上一眼,退出厅来。

    那铭坤心知暂时无法决断,摇了摇头,正要离开,长靖真人忽然道:“铭冉之死,与肖逸无关,此事到此为止,休要再查。”

    铭坤一愣,犹豫道:“道家教规严格,怎可……”

    长靖真人当即打断道:“此地事了,由我亲自向长丹师弟说明,你莫要再管此事,只管把案结了就是。”

    长靖真人既已如此说,铭坤虽觉不妥,却也只能应允了。

    待铭坤走后,长靖真人忽然问道:“肖逸,你现在修道到什么境界了?”顿了一下,猜测道:“辟谷期大成?”

    辟谷期大成,下一步就是凝丹,进入成丹期。

    在道家,辟谷期大成的弟子已然算得上修为有成,可以开宗收徒了。长靖真人早以心神查探过肖逸体内状况,并未在其丹田内发现元丹,所以猜他为辟谷期大成境界。

    肖逸却苦笑一笑,道:“弟子修炼功法颇杂,对道家功法知之甚少,此时也不知道达到了什么境界。”

    长靖真人忽地想起当年那个刚上道家的小乞儿来,心中暗叹不已,忽道:“肖逸,我欲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长靖真人收我为徒?”肖逸好似没有听清楚一般,重新问了一遍。

    长靖真人面含微笑,点了点头。

    道家“长”字辈弟子早已不收弟子,新入门的弟子全部拜在“铭”字辈弟子膝下,以“元”字排序。因道法一脉,人丁稀少,肖逸才有幸拜在长清道者座下,与“铭”字辈弟子同辈。

    道家执法长老亲自开口收徒,若被他人听到,不知要羡慕到何等地步。在他人心目中,拜长靖真人为师,等同一步登天,乃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然而,面对如此大的诱惑,肖逸竟犹豫了起来。

    长靖真人见状,眉头微蹙,问道:“怎么?不愿意吗?”

    肖逸怔了片刻,才道:“真人之心意,肖逸全然明白。可是肖逸如今已不是道家弟子了,如何还能再拜入真人门下?”

    长靖真人道:“今日你退出道家之举,只是形势所迫,做不得准。只要我再将你收录门下,你依旧还是道家弟子。”

    肖逸却摇了摇头,道:“在真人看来,肖逸是形势所迫。可是,对于肖逸而言,却是真心实意,毫无作假。”

    长靖真人突然厉声道:“你说什么?”目中含愤,双肩因激动而颤抖不已,足见此事对其心神震动之大。

    肖逸早猜到长靖真人会有如此反应,低下头去,不敢与其对视,缓缓说道:“离开天脉山这两年来,弟子遭遇颇多,学习了许多别家的道法,思想早已不像原来那般纯粹,再也做不了道家弟子了。而且,弟子见了道家弟子的诸多劣迹之后,更是心灰意冷,无心再回道家。”

    长靖真人气急道:“正是道家到了当前这等地步,你才更应该留下来,与我一道,重整道家,将道家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

    今日之事对长靖真人打击甚大,好容易发现了肖逸这个希望,却又发现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心神激荡,一时难以控制自身情绪。

    肖逸见状,却摇头道:“道家无为而治,若刻意去振兴道家,反而令道家在道法一途上越走越远。道家走到今日这等地步,不就是因为这等思想作祟吗?真人怎地反误入了这等思想之彀中呢?”

    长靖真人闻言,如受重击,蹬蹬蹬倒退数步,跌坐在椅子上。他乃得道高人,因打击过大,乱了方寸,经肖逸一点,登时反省过来。可是,细思片刻,神情却愈发地痛苦起来。

    他从担任道家执法长老以来,便将传扬道法,使道法成为人人必学之道作为此生最大的心愿,所以才在百万大山时与肖逸探讨经世之道。岂料,道家到了他这一代,竟如江河日下,沦落到了被人公然欺压的地步。更令人可悲的是,此时,不论他做与不做,无为也好,有为也罢,竟全然都是错的。

    片刻之后,心神俱伤,呢喃道:“难道就这般放任下去,任由道家自生自灭吗?”

    肖逸道:“传承道法,不比治理尘世。道法无为,便应以无为之法相授,使人真正理解无为之意。若刻意相授,以有为之行,教授无为之意,其结果必然大相径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想要重振道家,应遵循自然,不可心急。”

    长靖真人闻言,神情有所缓和,长长叹了一声。

    肖逸又道:“道家之道,乃自然之道。或许有一日,道家真的不复存在,可是只要天地自然存在,道法便无处不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是自然之规律。道家亦是如此,其生死存亡,自有规律可循,真人又何必拘泥于‘道家’这一虚名之中呢?”

    长靖真人当即讶然。他虽精通自然之道,可是从未敢想过道家存亡问题。虽听到“生死存亡”四字,心中极为不适,但仔细一想,肖逸所说的确极有道理,令人反驳不得。

    “好一个自然之道!想不到道家还深藏着一位如此精通道法的弟子,当真可喜可贺。”一个突兀的声音乍然响起,倒把肖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