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涅槃2008 >

第165节

涅槃2008-第165节

小说: 涅槃200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朱问:“你拍这些干什么?”

    朱麟满不在乎:“拍回去给我爸看,证明我来过这里呀。而且这些设备我又不是没见过,钟叔也能给我发一套方案过来对不对?”

    钟经理有点尴尬,看看杨磊,又看看老朱,不知道怎么回答。

    老朱无奈,看杨磊。

    杨磊说:“算啦,也不是什么机密,照片就留给他吧。”

    这些删不删都无所谓的,方案都在钟经理的脑子里,传出去不是分分钟的事吗,防不住的。

    能防住的,只有gel凝胶核心机密,老杨就是门神,只有自己的亲爹才能靠得住。

    这时候,门卫传来步话机:“杨总,有两个教授过来了,一个姓王,一个姓孟。”

    老杨道:“让他们进来,带到办公室等我。”

    门卫道:“收到。”

 218【又白又软又大又圆】4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关掉步话机,老杨指挥工人,把一大块gel凝胶带回备货区,自己告辞先离开。(全本小说网,https://。)

    老朱问杨磊:“这是你投资的两个化学项目?”

    杨磊惊讶:“朱总您连这个都知道?”

    老朱有点得意:“我对你还是挺好奇的,很想知道你下一步往那个方向发展,还有,你对慧慧做出的承诺,我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放心。温洲人都是这样,一切尽在掌握,才能睡得安心。”

    他问道:“两位教授应该是有东西给你看吧,能不能让我们也见识见识?”

    杨磊突然发现,投资复旦化学系,投资上交化学系,不应该这么高调,很容易被有心人盯上。

    杨磊摆摆手:“走,一起去办公室。”

    办公室里,一生宿敌的两位副教授,正坐在沙发上,一左一右,中间仿佛隔了一条三八线,他们永远都不会心与心交融。

    王传喜拿着一个大大的保温金属箱,孟鹤翔拿着一个小小的保温塑料箱,看到老杨一行人走进来,一起站起来迎接。

    老杨招呼着:“二位请坐,大家也找地方坐吧。”

    杨磊叫人搬了一些塑料凳子过来,给大家倒茶。

    两个教授见那么多人,有点拘谨。

    杨磊招招手,王传喜走过来,和他附耳说了一些什么,两人低声讨论了几分钟,然后坐回去。

    孟鹤翔也走过来,低声介绍,用手遮挡住嘴。

    这次,杨磊笑了。

    他从孟鹤翔接过保温箱,摆在办公室的桌上,对大家说:“今天大家有幸见到一道新奇的菜肴。”

    啪嗒,啪嗒。

    他打开卡口,所有人都盯着看,还很好奇,菜肴是什么?

    保温箱打开后,散发出淡淡的白色雾气,足以见得气温低。

    孟副教授从包里拿出两个长长的夹钳,从箱子里夹出一个陶瓷器皿,放在桌子的边缘,用勾杆将盖子打开。

    只见一个格外光滑,白洁,柔软,又大又圆的……

    兔子。

    看起来像个兔子,实际上有点丑,耳朵都没捏好。

    杨磊笑呵呵解释:“别指望科研人员的手工艺和厨师一样精湛,凑合着看吧,它就是一只豆腐白玉兔子。”

    朱晨慧惊呼一声:“好可爱~~”

    说完注意到杨磊的目光,正盯着她的胸口看,她瞬间脸红了,奶奶的,她就那么小,怎么样吧,这兔子确实比她大,怎么样吧!

    老朱问:“这是什么东西?真的是豆腐白玉?”

    杨磊解释:“不,只是一种新开发的凝胶。大家注意看。”

    他从旁边随便拿起一只笔,对着兔子敲了敲。

    兔子迅速凹陷下去,随着杨磊的抬起,立刻回弹。

    最关键的是回弹后,它还会因为弹性过强,q弹过度,又不得不缩回来,自个儿弹动好半天。

    “哇!”

    “这个弹力,简直绝了!”

    “这个是真的厉害。”

    在大家的赞美中,杨磊又换了一个搅拌咖啡的铁勺子,将兔子的后背按下去,深陷进去,一直陷入到里面,看得出来,杨磊的手没怎么用力,非常轻松。

    再突然松手,勺子被弹飞起来,在半空中旋转,被杨磊一手抓住。

    而q弹的兔子又开始自由震颤。

    啪啪啪!

    大家都鼓掌,能见到这个级别的弹性物质,大家是深感佩服。

    杨磊摆摆手,示意孟鹤翔副教授将东西收起来。

    这是gel凝胶的一种深度开发之一,它的应用有很多,这种是可以应用到航天领域,因为它的弹性太好,当然,级别肯定不够,还有改进空间。

    另外,它还可以应用在一种有趣的产业里,大家都懂的,如此好的弹力,柔软,q弹,捏起来肯定很爽。

    在场的只有几个女人,包括朱晨慧,所以男人们就算想到什么,也不会开口说出来。

    朱麟倒是眼前一亮,他思维敏捷的很,一下子就想到可以应用的场景,嘿嘿偷笑起来。

    至于王传喜副教授带来的东西,更有意思。

    这个就是tpu,王传喜按照杨磊之前透露的研发方向,整个寒假都没有回家,坚持在实验室里工作,带着30岁秃头的赵博士等人,一起将tpu的第一阶段成果拿了出来。

    能够工业化批量生产,而且成本低廉,mpa能够达到24的tpu发泡材料,已经出现了。

    阿迪达斯的boost发泡材料,采用徳国巴斯夫化工提供的tpu,mpa能够达到40。

    如果只按照mpa这一项数据来说,杨磊国产的这个tpu材料,达到巴斯夫的60%水平。

    要知道,这才两个月不到,除去筹备和购买设施,真正投入研发的只有一个月,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这些颗粒材料,大小和形状非常不均匀,这是工艺水平的问题。

    也是杨磊特意选择的,他知道的三种切割工艺里面最落后,也最先被圃田高仿阿迪达斯鞋厂淘汰的技术——纯粹是拿出来给王传喜的研发团队练手用,又是一个考题。

    回字有四种写法,他这是最没用的一种。

    杨磊没有把这个箱子打开,他不想让这些人知道低配boost的存在。

    他问:“朱总,今天不如留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再走?”

    老朱笑道:“恭敬不如从命,我们还有很多时间谈事情。”

    杨磊自己先告辞一步,去了生产车间。

    王传喜跟在旁边:“我今天早上刚刚拿到这一批成品。”

    杨磊问:“你和孟副教授在搞竞争?”

    王传喜脸红:“也不算竞争,我只是想比他更早出成果。”

    “春节没回家吧?”

    “没有。”

    “王副教授,工作确实很重要,家更重要,今天出第一期成果了,给自己放几天假,休息休息,去陪陪老婆孩子,免得隔壁老王……没什么,你多顾顾家,总没错。”

    “好吧。”

    进车间后,杨磊将tpu材料高温加热,融合粘结成了一大块的硬胶体。

    王传喜捏着这些规则大小不一的颗粒,感慨着:“颗粒生产的时候都会非常不稳定,我想下一步的改进,应该是努力做到大小一样,否则它们的变形以及回弹效果,会大打折扣。”

    “你知道就好,mpa24,你们还有进步的巨大空间,30以上才及格。”

    杨磊做坏了一块鞋底,小心翼翼切割下所有的tpu材料,收集起来,又重新利用,制作第二块。

    王传喜在旁边讲解实验室测试数据。

    整体来说,这一批tpu效果有,回弹效果好,和阿迪达斯的真boost差不多,但它有个非常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使用寿命很短。

    这也就是国产技术,和巴斯夫技术的最大差别,也是圃田高仿boost的致命硬伤。

    杨磊给王传喜发了一个大大的开年利市红包,让他回市区。

    当天晚上,就在奉贤这边最好的酒店,杨家接待朱家众人。

    老杨陪客喝得很多,杨磊就轻松多了。

    晚上回去,还在厂里加个班,把他制作的第一双boost运动鞋,勉勉强强做了出来。

    一双45码,是他自己穿的,一双38码,是给陈冰妮准备的女鞋。

    第二天,朱家十几人准备从酒店直接离开,路过工厂时,客气地停在厂边,和老杨打电话,打声招呼说要走。

    老杨出来客气相送,杨磊刚好穿着boost运动鞋晨跑回来,于是一起与大家告别。

    老朱说:“回去我就开始按照计划书操作了,希望你能信守承诺。”

    杨磊笑道:“您放心,我绝对不是言而无信的人。”

    朱晨慧当着父亲的面,不敢太过于放肆,哀怨地看着他,说道:“半个月后,钱夫人天猫旗舰店就能上线,我们……一起加油吧!”

    杨磊想起她画的那张牵手和爱心的小纸条,对她笑了笑:“你好好经营,一起加油。”

    其他人都是客气挥手,倒是朱麟,注意到杨磊脚下的运动鞋,看到一层特别的,白色的,感觉好像是硬泡沫胶的大底,但不知道是什么。

    朱麟说道:“我来给你们合张影吧?”

    于是老朱父女俩,加上杨磊和老杨,四人站在厂门口,照了一张像。

    只不过大家都没注意,朱麟的相机拉近最大距离,对着杨磊的运动鞋拍了很多张,包括杨磊转身,侧身,各个角度。

    回到温洲,朱麟就拿着相机,将照片传给自己父亲鞋厂的大师傅:“这是一双什么运动鞋?”

    “没牌子啊?”

    “x…sports知道吧?这是他家设计的鞋子,你看看这是什么底。”

    “看的不太清,可能是一种超强弹力的脂材料吧?”

    “tpu?”

    “有可能。”

    “哈哈!我知道了!”

    朱麟一锤拳头,兴奋极了。

    他听老朱讲了tpu和gel的事情,昨天那只兔子绝对是gel凝胶的分类,那么另外一个教授带来的,肯定就是tpu材料,否则杨磊不会花大价钱和精力去请人专门做化学研发。

    虽然与爹地斗,其乐无穷。

    但朱麟不希望自己和爹地的斗争,只是一千万,两千万这么小规模的弄。

    他想要长年累月的投资,比如一个月投资1000万,搞科研之类的。

    另外,这个tpu材料好不好,他也不太清楚。

    万一很好呢?

    他岂不是能通过一双好鞋子的技术,找父亲要到更大金额的投资?

    甚至能不能通过这个技术,让自己摆脱游手好闲的称号?

    想到就去做。

    朱麟再次急匆匆赶回上沪,找他以前在上沪超跑俱乐部里的一些狐朋狗友求着帮忙,一路打听杨磊这个人,以及他在复旦大学以及上沪交大的两个研发项目。

    朱麟虽然不懂技术,但他舍得花钱呀。

    他做了任何行业里都最无耻的一件事,挖其他研发团队的墙角!

 219【下套】1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赵翔,秃头,化学系博士,有机化学研究方向,是那种有才华,但很倒霉的人。(全本小说网,https://。)

    他高中化学奥赛进入北大清华保送大名单,最后因为当年本省名额超了一个,他落选,只能来复旦。

    本科跟了一个国家杰青,前途一片大好,结果没两年,导师调走,把他扔下。

    2006年硕士临近毕业,徳国巴斯夫准备在上沪化工业区投资5亿办厂,在巴斯夫工作的同学内推,邀请他去,他那时候正好选博导,被两个导师争抢着要,以为自己真是个学术天才,还是能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那种,就没去企业。

    然后两个博导可选,他斟酌再三,选了一个看起来更好的,结果一年后,没被他选上的那位成了长江学者,他的导师被离婚,研究经费贪污,学术造假调查,搞得焦头烂额,他又成了无人要的可怜人。

    屡次在关键抉择时,赵翔都站错队,分岔路口选错牌,比在1949年加入国军还要衰啊!

    1800块钱一个月,30岁,整天愁眉苦脸,生活暗无天日,前方看不到阳光,赵翔说是和万千科研狗一样苦逼,实际上,是他自己错过了无数次飞黄腾达的机会,这能怪谁?

    2009年12月,最后一次机遇到来。

    1000万元的项目投资,还是tpu这种热门化工材料。

    但化学系高分子领域的权威,长江学者刘玉良教授说:“1000万软妹币还想取得人家巴斯夫15亿欧元的科研成绩?你们还没睡醒吧!”

    这种酸溜溜的话,让无数人打起退堂鼓。

    王传喜找不到助手,赵翔在天台哭了一个小时,破罐子破摔,跑去应聘上了,他想,自己应该不可能倒霉一辈子吧?

    要是这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