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超级位面系统 >

第275节

超级位面系统-第275节

小说: 超级位面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段时间内朝中无事。

    地方上更是没有任何要紧的奏报。

    可以说,整个大明朝除了那快习以为常的天灾,也就是辽东九边,海疆,闽越边疆的战事了。

    大明境内可是一片承平盛世,没有任何的拨乱之像。

    。。。。。。

    这时,魏忠贤慢悠悠的开口说道:“不用想了,不是什么风,是老夫有事情来内阁,想与四位阁老商议一下。”

    “四位阁老都坐吧,总是站着,也不是一个说话的样子。”

    魏忠贤指了指周围的太师椅,示意东厂的随从们把椅子搬过来,给几位阁老坐。

    四位内阁大臣心中一松,便坐在东厂随从搬来的太师椅上。

    坐定后,年老的阁老笑着开口道:“魏公,是有什么事宜,竟然需要魏公前来一趟,可是圣后又有吩咐?”

    对四位内阁大臣来说,有事宜要商议,能请得动魏忠贤这位厂公兼司礼秉笔亲自督办的。

    也就只有当今总揽朝政的圣后,懿安太后了。

    两鬓白发的内阁大臣也是问道:“可是圣后对今年的春耕有疑义?”

    毕竟,这十几年来,懿安太后张嫣很是注重农事,百姓吃饭的问题,不管是春耕,夏种,秋收,每每到了时节,都会过问一下。

    而这段时间正好是春分,农耕时节。

    魏忠贤摇摇头,不说话。

    略为年轻的内阁大臣见此,连忙开口道:“魏公,可是圣后有其他的事情要吩咐内阁?”

    花白头发的内阁大臣跟着点了点头。

    四位内阁大臣说完,魏忠贤没有立即开口说话。

    而是端起东厂随从端上来的香茗,先慢悠悠的品了一口。

    然后魏忠贤咀嚼着一叶绿茶叶子,沉静了一会,才幽幽的说道:“昨个老夫进宫了一趟,是皇上宣老夫进宫的?”

    年老的内阁大臣一愣,问道:“魏公可是皇上有要事吩咐。。。。。。。”

    此话一出,另外三个内阁大臣一脸震惊,都不约而同的看向端坐在正中静静品茶的魏忠贤。

    这让他们立即想到了一个可能。

    那就是皇上有些耐不住寂寞了。

    想要从太后手中将管理朝政的权利拿回来。

    毕竟,当今皇上已经十六岁多了,完全可以亲政,处理朝政了。

    想到这里,四人皆是一身冷汗。

    魏忠贤喝着茶,没有看四位内阁大臣一眼,仿佛不在意四位内阁大臣的震惊,接着说道:“皇上宣老夫进宫,是为了一道圣旨。”

    略微年轻的内阁大臣惊异道:“魏公是什么圣旨?”

    三位内阁大臣同时说道:“请魏公明示。”

    见差不多了,魏忠贤放下手中的茶杯,沉声道:“是让老夫准备一道禅位诏书。”

    一时间,内阁中堂鸦雀无声,宛若静的可以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禅位诏书。

    四位内阁大臣全部呆愣在太师椅上,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或者说,该如何说。

    沉默良久。

    年老的内阁大臣才缓声的开口道:“魏公,可否告知我等,这禅位诏书上,皇上想要禅位的是皇室哪位宗亲?”

    “或者是哪位王爷?”

    这真的很重要。

    关乎大明朝的兴衰存亡。

    作为内阁大臣,他们真的不想看到有着中兴之像的大明朝,又一次陷入动乱之中。

    所以,这四位内阁大臣很想知道,禅位诏书的内容,皇上想要禅位于谁。

    虽然四位内阁大臣心中也很想知道,皇上如此年轻为什么要准备禅位诏书。

    不过,这已经不太重要了,现在禅位诏书的内容最重要。

    按照大明历律,内阁是有权,也有必要知晓一切正式圣旨的内容的,并且对圣旨的内容进行推翻,或者批准。

    这也是魏忠贤今天为什么要来内阁的原因。

    如果想要禅位诏书足够正统,就要得到内阁的同意。

第四百六十八章 禅位之人

    “皇上想要禅位的,并不是某位皇室宗亲,也不是在世的王爷。”

    魏忠贤说完,笑眯着眼睛看着座下的四位内阁大臣,宛若心中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一般。

    他的心中也明白,一旦将禅位诏书中皇上禅位的钦点之人说出来,定会让这四位内阁大臣吃惊不已。

    甚至有可能还会出言反对。

    毕竟这封禅位诏书并不是皇上的意思,禅位的继位之人更不要说了。

    不是皇室宗亲,也不是王爷。

    这着实让四位内阁大臣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

    在他们的脑海中,对于皇上如此年轻就要禅位,虽然心里不是很理解。

    但是禅位的继位之人,这四位内阁大臣一直是认为要从皇室宗亲中,也或者某位活着的王爷中挑选的。

    大明朝,可是朱家的江山。

    不从朱家的皇室宗亲中挑选,那要从哪里挑选。

    怀着疑问,略微年轻的内阁大臣开口说道:“魏公,老臣虽然不理解皇上为什么如此年轻就起了禅位的心思,但是有一点,老臣很是不解,禅位之人,不是从某位在世的王爷,也不是皇室宗亲中挑选,那会是谁?”

    花白头发的内阁大臣也是疑问道:“魏公,按道理来说,皇上如此年轻不应该起禅位之心啊。”

    两鬓白发的内阁大臣,想了一下,说道:“魏公,可是皇上厌倦了宫中生活,起了出宫之心?”

    这个想法,倒是有些可以理解。

    大明朝的皇帝是中原封建王朝史上,最奇特,也是最特别的一个朝代。

    在这个朝代,皇帝很憋屈,也很任性。

    有的从登基到驾崩,从来没有上过一天朝,一直迷恋炼丹修道之术。

    有的,喜好打铁。

    如朱由校,喜欢一生痴迷木匠。

    而有的,本可后宫佳丽三千人,身边妃子如云,却独爱一个女人,两人厮守一生。

    可以说,明朝的皇帝,大多数都不像是一个皇帝。

    是以当今皇上想要禅位,倒不是不可以理解,只是有些匪夷所思而已。

    。。。。。。

    年老的内阁大臣点了点头,很是认同身边两鬓白发的内阁大臣的说法。

    只不过,这位年老的内阁大臣觉得现在最要紧的,并不是皇上为什么禅位的问题。

    毕竟这位皇上,从来没有打理过朝政。

    禅位与不禅位,对于朝廷来说,与江山社稷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谁是下一个皇位的继任者。

    这可是会引起大明朝上下动荡的。

    这位年老的内阁大臣突然一阵清明,隐隐约约的察觉到了什么,只是按耐住心中的想法,有些浑浊的眼睛看向魏忠贤。

    而魏忠贤将手放在太师椅的扶手上,轻拍了一下,说道:“至于皇上为什么如此年轻就起了禅位的念想,老夫不是太清楚。”

    “不过,老夫可以肯定的是,皇上在言语间,很是厌倦了皇宫内的生活,厌倦了皇帝的身份。。。。。。。”

    停顿了一下,魏忠贤看着眼前的四位内阁大臣。

    “所以,皇上打算将皇位禅位与懿安太后,也就是皇上的母后。”

    。。。。。。

    “什么?”

    “禅位于懿安太后。”

    “圣后?”

    四位内阁大臣中,除了年老的内阁大臣心性老城稳重,没有震惊的站起身来,另外三位内阁大臣全部都从各自的太师椅上站起身来。

    一脸的不可思议。

    魏忠贤点头,沉静的说道:“对,皇上就是要将皇位禅位于太后娘娘。”

    三位站起来的内阁大臣一时语塞。

    年老的内阁大臣则在验证了心中所想后,站起身来,说道:“魏公,可是圣后毕竟是女流之辈,皇上禅位于圣后,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魏忠贤不信道:“草率?哪里草率了,这是皇上的本意。”

    这时,另三位内阁大臣纷纷说道。

    “是啊,魏公,这会遭到朝中大臣们反对的。”

    “而且六部,三司。。。。。。。”

    “禅位于圣后,在民间一定会有损圣后德行的,会流传圣后不德言论的。”

    。。。。。。

    禅位于懿安太后张嫣,一开始魏忠贤也很不解,为什么要将皇位禅位给一个女人。

    不过,这是李牧决定的,不管再怎么草率,也只能如此。

    他只是个老奴,上主的决定,他无法反驳,也不敢反驳。

    而且,他还要帮着让这道禅位诏书执行下去。

    唯一还好的是,这十几年来,不管是朝廷上,还是地方上,心中向着太后的官员有不少。

    听着三位内阁大臣的言论,魏忠贤心中一生气,用气拍了一下太师椅的扶手,忍着手上的疼痛。

    扫视着眼前站起身来的四位内阁大臣,说道:“反对,草率,六部,三司不同意,民间会诋毁太后圣德。”

    “那老夫来告诉你们,为何皇上要禅位与太后。”

    “唐时武后都能登临帝位,为何当今太后不能?”

    “这十几年来,一直是太后总揽朝政,处理国家大事,主持大小朝会,与皇帝又有什么不同,为何到现在却变成一个女流之辈做不得皇位。”

    “还有民间诋毁太后圣德,你们四个内阁大臣是不是已经眼瞎了,去看看,不说京城太后已经万家生佛,大明境内念着太后仁慈,念着太后好的百姓有多少,家中将太后当活菩萨供起来的又有多少。”

    “去看看,民间会不会诋毁太后圣德?”

    。。。。。。

    四位内阁大臣看着情绪激动的魏忠贤,互相对看一眼,齐声说道:“魏公,息怒,我等并无此意。”

    魏忠贤压下亢奋的情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缓神后,说道:“还有一件事要通知内阁,就是大将军回来了,此时正身在宫中,大将军也知道了皇上要禅位的事情,并且表示支持。”

    “为此,刚刚回来的大将军听从皇上的旨意,调锦衣卫狼骑卫快速回京,已定禅位之动荡。”

    “同时还让固守京师的关宁铁骑进入战备状态,以防禅位之时,有人蓄意谋逆。”

    “所以,皇上的禅位诏书已经成为事实了,内阁只有依照皇上的意思去办,不管内阁,六部,三司同不同意。”

    “禅位与太后的圣旨都会在近期昭告天下。”

    说完,魏忠贤不在理会四位内阁大臣,径直带着东厂随从起身离开。

第四百六十九章 四位阁老的决定

    大将军回来了?

    魏忠贤走后,内阁府衙的中堂内,四位内阁大臣一时沉默。

    少顷。

    略微年轻的内阁大臣问道:“诸位,魏公说的这位大将军究竟是哪位,竟然可以调动只有太后才能调动的狼骑卫,还有关宁铁骑。”

    “这。。。。。。。”

    花白头发的内阁大臣深思一下,说道:“那个。。。一时有点想不起来。。。。。。。”

    两鬓白发的内阁大臣犹豫再三后,伸手疑虑道:“莫非是那位。。。。。。。”

    到了最后。

    年老的内阁大臣在中堂内迈了两步,对着三位同僚沉思道:“诸位,如果老夫想的不错的话,魏公口中的这位大将军,应该就是那位在辽东镇压女真叛臣一族,为大明立下赫赫威名,在班师回朝后不久就消失不见的骠骑大将军,李牧。”

    “也只有这位大将军,才有权利在不经过太后的准许,有能力一人下令整个关宁铁骑进入战备状态,又因为这位大将军还有另一个身份。。。。。。。”

    略微年轻的内阁大臣有些疑惑的问道:“另一个身份?”

    这时,两鬓白发的内阁大臣插话道:“对,另一个身份,这位大将军另一个身份就是锦衣卫指挥使,而且还是永镇锦衣卫的指挥使,不然的话,不可能调动的了狼骑卫。”

    花白头发的内阁大臣回想到脑海中的记忆,说道:“所以这十几年来锦衣卫一直都没有指挥使一职,所有事物都是太后亲自过问南北镇抚司,与各地镇抚司。”

    “就是因为,这位已经消失了十几年的大将军,才让锦衣卫指挥使一职悬而未决。”

    略微年轻的内阁大臣恍然大悟道:“想起来了,那个时候,我等应该还在地方上做一方父母官,我也应该还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年老的内阁大臣哈哈一笑,对略微年轻的内阁大臣说道:“是啊,说起来,我们还应该谢谢这位大将军,毕竟,没有巡检组,也就没有后来我等被太后赏识,并入主内阁的今天。”

    说道这里面,两鬓白发的内阁大臣也感慨道:“说起来,关于这位大将军的传说还真不少,兵制改革就是这位大将军提出来的。”

    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