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

第60节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第60节

小说: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不难揣知其中暗藏的情由担子前面那桶水用来煎茶,后面那桶水洗脚,只因他害怕担水仆人的屁气弄脏了后面那桶水。

第93章 河豚身上绝妙毒药

    后来徐氏登门拜访倪云林,晚上留宿在倪住处,这让倪十分不放心,他担心朋友把他的屋子弄脏,以至于失眠。夜半时分,倪听到徐氏咳嗽了一声,这可把他急坏了,一宿都睡得不塌实。第二天一早,他赶紧让仆人寻找痰迹,仆人找遍了屋里屋外都没找见,又怕他打骂,于是找了片烂树叶来糊弄他,当作徐氏前晚的“罪证”。倪云林捂着鼻子,闭着眼睛,命仆人把树叶丢到三里地之外,还让仆人扛水洗树不止。真是把名人的矫情做到了极致。徐氏见此状,只能悻悻离去。这个精彩的故事经由画家傅抱石生花妙笔,变文字为图像,更加栩栩如生。

    不过,就算是再爱干净的人,总是要进厕所的。倪云林家的厕所自然很不一般厕所下面有木格,中间塞满鹅毛。方便时,污物落下,马上就被飘起来的鹅毛覆盖,一点异味都没有。

    因为洁癖,倪云林对女色很克制,竟然单身了大半辈子。有一次他看中了一位歌妓,于是带回家来过夜,但又怕她不洁,于是让歌妓洗澡。洗完以后经过严格检验,还是觉得不干净,要她再洗,洗来洗去,天都快亮了,他也只得作罢。

    女人不干净,权贵、金钱在他眼里更是不干净。太尉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派人送来绢和金币求画。倪云林当场撕绢,说他不能成为权贵的画师,由此得罪了张士信。张求画不得,怀恨在心。有一天张士信遇到倪云林,借口倪对他无礼,便命人抓住他要杀头,旁人求情,张士信便命人打了倪云林几十鞭子以解恨。倪在挨打时一声不吭,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一出声,便俗了。”

    正是因为洁癖成命,倪云林得罪了不少人。后来有人抓他去坐牢,狱卒给他送饭时,他让狱卒把饭举得高高的。狱卒不解,问他为什么,他不回答。旁人说:“他怕你的唾沫溅到饭里。”狱卒很生气,把倪云林拴在了粪桶旁,这令他痛不欲生。

    就是这样一个视洁如命的人,却是不洁而终。关于他的死有两种说法,都是不洁的下场。

    一说倪云林临终前患痢疾,拉得满床都是,恶臭熏天,无人敢靠近;一说他是被朱元璋扔进粪坑淹死。

    这些有极度洁癖的男人确实很另类,但为什么这个庵主最需要这样的男人呢?小潋实在是想不明白。

    他好不容易找了个借口,逃一般的赶紧告别庵主和张氏,为了避免让这俩个女人看到他是去赵先生那,所以他没有再直接往赵先生住的跨院走,而是绕了个圈,才来到赵先生的房门前。

    还没等他敲门,就听赵先生在屋里,轻轻问了一句:“是三公子吗?请进吧”。小潋知道,这个赵先生对周围的一切,总有着极度敏锐的观察力。便连忙推门进去,发现赵先生正端坐在床上打坐。见小潋进来,他微微一笑,然后指了一下旁边的椅子,示意小潋坐下。

    小潋挪了挪椅子,靠近赵先生,低声向他报告近来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最近一批被送出的工匠,都在四五天内离奇死亡。

    赵先生听完后,询问了一下这些死者的症状,然后皱起眉头,沉思起来。关于天下最神奇、最难防备的毒药,在他们家祖传的那两本书中,有着详细的记载。根据小潋提供的情况,赵先生大概猜出这些工匠死因吃了河豚的籽磨成粉末。

    这种毒药最为神奇的是,吃下去后,不会立即发作,而是等四五天后,药效才会发挥出来,但只要一发作,人就会立即死亡。

    能想出这么高超的下毒方法的,肯定不是张氏,而应该是那个庵主。看来那个女人,果然是个厉害角色。

    另外,赵先生认为,张氏和那个庵主,之所以要单单杀死这批工匠,而不杀死其他批的,很可能这是最后一批工匠,是他们直接搬运大批财物到阴宅的,所以,张氏他们才要杀掉他们灭口,以免留下后患。真是够心狠手辣的!

    小潋怎么也猜不到,奶奶和那个庵主,竟然用这样的方法,来杀死这批最关键的工匠。他真想调查一下家里的财产,看究竟被奶奶调用了多少,但全部的账目都掌握在奶奶手中,他根本无从查起。

    当张氏的那两个心腹,兴冲冲的向她报告,要建的“阴宅”已经基本竣工,并且大量的金银财宝,也已经全部搬到“阴宅”里了,还有,最后那批负责搬运金银到阴宅里的工匠,也都按原计划,完美的“解决”掉了,所有的步骤都进展的非常顺利。

    张氏听完后,当然是非常高兴,重赏了这俩个手下。这两个人欣喜若狂的下去领赏,看着这两人的背影,张氏深深的叹了口气,对坐在旁边的那个尼姑庵的庵主说:“哎,还别说,我还真有点不舍得除掉这两个人”。

    庵主听完,冷冷一笑说道:“姐姐千万不要有妇人之仁啊,这两个可是最了解这全盘计划的人,倘若他们贪心一起,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你的藏宝计划,可就要毁于一旦了,我看这两个人的面相、还有举止,就知道他们是贪财好利之辈,所以,留下这种人,后患无穷啊!”

    这一席话对张氏很有作用,她下定决心似的点了点头:“还是妹妹有远见,那就依妹妹吧,不过这两小子都是鬼灵精,也未必是那么好对付的,要找到一个稳妥的方法才是”。

    庵主又轻蔑的冷笑了几声:“姐姐放心,他们虽然机灵,但要看和谁比”。

    张氏冲着她点了点头,凭他们这几十年的交情,她当然了解庵主的个性骄傲狠毒里,却有着常人无法洞悉的智慧和手段。

    张氏只模糊的知道,庵主的父亲,原来是在朝中的一位高官,后来不知犯了什么重罪,不但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全家也跟着倒霉,家产全部被抄,男眷流放、女眷被卖身为奴,所以,这个从小本来养尊处优、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忽然被卖到了青楼妓院,惨遭社会最底层男人的蹂躏,饱尝人世间的无尽的辛酸和痛苦,自从以后,她的性情也大变。

    后来,还是他父亲的一个官员好友,打听到她的下落后,偷偷将她赎了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关系,安排她到一个尼姑庵。说来也巧,她到尼姑庵的几年后,原来的老庵主就死掉了,因为她是官员安排进来的,本身又饱读诗书、聪明伶俐,于是年纪轻轻,就成了那家尼姑庵的庵主。

    即使张氏和她是几十年的亲密朋友,但她也极少主动谈起自己的出身和经历,因此,张氏对她也只是粗浅的了解;反倒是张氏,喜欢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的告诉给这个庵主。这个庵主也算是脾气极为古怪的人,虽然她心肠狠毒,当往往那都是针对男人,而对庵里的尼姑,却是极好,从不打骂虐待,并且是关爱有加,还不吝惜金钱的帮她们。

    而对张氏来说,庵主是她最好的姐妹,无论自己做什么,在别人看起来多么大逆不道,庵主都会不问理由的支持她,竭尽心力的帮助她,这让张氏无比感动。比如,早年她和犹太人偷情而导致怀孕,幸好有了这个庵主的全力帮助,才得以把孩子顺利生下来,正是因为有了和犹太人的这个孩子,张氏才感到这辈子没白活。

    虽然因为当时形势所逼,不得不抛弃了那个孩子,但几十年来,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那个孩子,虽然她对孩子的生死和下落毫不知情,但不知为什么,冥冥之中,她坚信那个孩子肯定还活在世上。

    更为奇怪的是,之前虽然和李员外已经有儿子,但不知为什么,她却对那个儿子却毫无感觉,仿佛那根本不是她亲生的一样。

    唯有抛弃的那个儿子,才激发起她强烈的母性,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如此喜欢那个抛弃的儿子,可能是爱屋及乌,是她把对那个犹太人、发自内心的爱,投射到那个被抛弃的孩子身上。而她这疯狂的“埋藏财产”计划,其实都是为了那个被抛弃的孩子因为她想在死之前,把这巨额财产,留给自己那个苦命的、被抛弃的、下落不明的儿子,算是自己对他的补偿。这在别人看来也许很荒谬毫不知道自己儿子的下落,却试图留这么多财产给他。

    但对张氏来说,这是她一贯的行事风格,她知道自己已过古稀之年,来日无多,所以她觉得这是她生前,能补偿那个被抛弃的孩子唯一方式。

    但也许张氏没有想到的是,她朝思暮想的儿子,其实离她的距离并不远,只有几十里,至少在一二十年内都是这样;她更没想到的是,那个被她当做姐妹的庵主,其实知道那个被遗弃的孩子的下落和去向,只是出于一种微妙的原因,一直故意瞒着她。

第94章 尼姑庵里的**

    四十多年前,就在张氏悲痛万分、把自己心爱的儿子遗弃在路边时,她绝不会想到的是,就在山坡的一颗树后,一双眼睛正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

    那双眼睛就是庵主。在那一刻,庵主的心情很复杂,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她希望没人捡那个孩子,让孩子活活饿死;但想到好姐妹张氏,她又希望这孩子能活下来,等张氏走后,她就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一直在那里站着,直到日头偏西,才发现从远处走过来一个人,那人好像注意到路边那堵矮墙上的“布包”了,他走过去检看那个“布包”,随后,脸上好像是很吃惊的表情,并迅速把孩子抱起来,边向四周张望着,边高声喊:“这是谁家的孩子啊?有人吗?这是谁家的孩子啊?”

    这人就这样抱着孩子,边等、边不时的喊几声,大概过了半个时辰,他好像发现,这应该是个弃婴,于是又用手翻找着包孩子的布包,终于从里面找到一张纸条,庵主知道,那是张氏写的,大概是说这个孩子是健康的,但因为种种原因,自己无法养下去,希望好心人捡到的话,能好好抚养,她会天天祷告,月月进香,为收养孩子的人祈福。

    那人看完纸条后,犹豫了一会,然后就把孩子抱走了。凑巧的是,庵主认识这个捡到孩子人高刀客。

    这一带,无论黑道、白道各色人等,都对这个高刀客不陌生。

    看到孩子最终被人抱走,庵主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既感到轻松,也有深深的醋意。

    原来,这个庵主和那个犹太人,也早已暗通款曲。甚至犹太人在接触到张氏之前,就已经和这个庵主上过床了,那时,犹太人刚随叔叔来到这一带,他没事就在县城闲逛,但每次出来,总能引来一些当地人的围观,这一开始让他感到很不舒服,不过后来也慢慢就习惯了。有一次,庵里的一个尼姑患了疟疾,并且病的非常厉害,眼看就不行了。这个庵主非常着急,请了县里的很多郎中,包括那个老名医,过来诊治,但都说那个尼姑,体质过于虚弱,并且脉象属于极虚极寒,基本上已经没治了,赶紧准备后事吧。

    但庵主却仍旧不放弃,她本来就是大家闺秀,再加上自幼博览群书,所以很有见识,因此她知道,洋人很擅长治这种病,虽然那时候,大部分人对“洋药”根本不相信,但庵主还是决定试一下。

    于是,就有了犹太人和庵主的第一次见面。

    庵主当时也只刚三十岁出头,加上她平时修习男女双修之术,所以看上去鲜嫩无比,那皮肤和面容,简直就像十**岁的姑娘,但那年轻的外表下,却有种让男人心痒无比的媚态和风骚。

    庵主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洋人想不到还是如此年轻的洋人。不知为什么,庵主一见到这个高大威猛的洋人,不由得砰然心动,浑身有点发软。她抓住每次两人眼神相交的机会,努力在迷离的眼神里,流露出勾引和挑逗。

    不过庵主这么做有点多余,因为犹太人从她身体散发的味道里,早已嗅出她见到自己是处在发情状态,因为犹太人有惊人的嗅觉能力。庵主见到犹太人后,微妙的内心活动和心理状态,其实都被犹太人洞悉。犹太人信心满满,觉得这个美貌、年轻、风骚的庵主,迟早会是他床上的猎物。

    男女之间的关系,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微妙的东西,虽然是第一次面,但两人都在心不在焉的、表面寒暄的交流中,看到、感受到彼此眼中和身体里,暗藏的凶猛的**。他们就像两堆浇了油的干柴,被放在一起,只需一点点小的火花,**就会被点燃,并很快变成熊熊大火。

    犹太人让那个患病的尼姑,吃下他带来的金鸡纳霜之后,又用磕磕巴巴的中国话,费力的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并说明天自己还会来。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