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

第44节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第44节

小说: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农半信半疑的回到家中时,发现他外甥正在家等他,见他回来,忙说:“舅,我已等您两个时辰了,今天是我爹的六十大寿,要请你过去去喝酒。”于是,老农换了件干净衣服,高兴地赴宴去了。

    午后,邵雍正要收拾卦摊回家休息,南边的车上跳下一个人来说:“请先生留步,早听说你神机妙算,请你看看我的命运如何。”邵雍让他抽个纸卷,此人捡了一个拆开也是“筷”字,邵雍对他说:“从这个‘筷’字来看,是不吉之兆,你今日必遭水淋。”

    这人见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觉得邵雍肯定是在瞎蒙。但为了以防万一,他也赶紧回家,心想:“等我到家以后,即使下雨,也不会淋到我了”。

    眼看马上到家,外面天气依旧晴好,这人不禁笑道:“开来这个邵雍也是个名不副实的货色”。没想到刚说完,就被从天而降的一盆水,兜头泼在身上。原来是他的老婆正将一锅涮锅水随意泼出,没想到正好浇在匆忙赶回来的丈夫身上。

    当天下午,吃过午饭,邵雍刚走到桥头,准备继续把卦摊摆上,就见有一个人,正站在那里,等他算卦。原来,那人想知道当天的运气如何,邵雍也让其抽取一个纸卷,抽出后还是一个“筷”字,就对他说:“你今天必有牢狱之灾。”

    那人心想,既然有牢狱之灾,那我就待在家里不出门,那就肯定不会招灾惹祸了。于是,他回到家中,蒙上被子就睡。意想不到的是,当他睡得正香时,却被一个女人的吵骂声惊醒。原来是他家的猪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子里,把人家种的菜,弄得一塌糊涂。这个人脾气非常暴躁,本来被吵醒就已经火冒三丈,听到那个女的还狂骂他,他再也忍不住了,对着那妇女就是一拳,不料那妇女本来就有病,被这一拳打到在地上后,就死了。不到一个时辰,几个衙役就把吓得手足无措的这个人,抓进了大牢。

    当然,这个故事更像是民间传说,而史书里记载的关于邵雍的事迹,则比这些更传说更靠谱些,因为史书里涉及的人物,都是有名有姓的,并且大部分还都是“名人”。

    邵雍迁居洛阳后,不但和司马光交往紧密,还和另外一个叫富弼的大臣,关系也相当不错。

    北宋大臣富弼,辞官之后居住在洛阳,他与邵雍的关系很好。富弼拒绝与宾客往来,唯独告诫看门的人说:“如果邵先生前来,无论早晚,都要禀报。”有一天,邵雍来探望富弼。他看看左右没人,就说:“请再拿一把交椅来。”富弼感到很诧异,难道还有贵客来吗?便连忙问邵雍原因,邵雍解释说:“今天中午时分,一定会有一位绿衣少年,骑着白马来找你。你虽然有病,也要强打精神亲自见他。因为你死后,这个人必定负责写史,来记载你的生平事迹。”到了中午,范梦得来了。十几年以后,范梦得果然被朝廷任命为修撰官,负责撰写《裕陵实录》,当然,其中就包括撰写《富弼传》。

    常言道,医者能医人而不能自医,邵雍能预测未来发生的事件,但却无法控制、操纵事件的发展。一个有如此超强预测能力的人,在死亡面前,也束手无策。

    公元1077年的夏天,邵雍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就笑着对司马光等人说:“我要观看万物轮回去了。”

    程颐担心地说:“先生的病他人爱莫能助,你自己可要想办法调养、调养。”邵雍却坦然地说:“调养也没用啊!”在当年的冬季,邵雍的生命便如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语重心长的对儿子提了三个非常奇怪的要求:“我有三个要求,你一定要满足我。第一,我死后,不能把我埋在洛阳,而是要葬在伊川先人茔地;第二,墓志铭要由你程颢程伯父来写;第三,不要陪葬任何贵重物品,要头枕辘轳头,身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并且入殓时,千万别忘了要把邻居李家的那个小秃闺女找来,让她看着。”说完就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家人和朋友虽然觉得邵雍的要求非常奇怪,但都知道邵雍的预测能力,觉得他之所以提出三个如此奇怪的遗嘱,其中必有玄机,于是,他们按照邵雍的遗嘱,入殓的时候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了来,让她看着给邵雍穿上粗布黑衣,并在衣服上抹上油,然后装进棺材,又让小秃闺女看了看里面随葬了什么东西,这才钉好棺盖,送往伊川墓地。棺椁由八个棒小伙抬着,一开始,他们觉着重得很,肩膀被压得生疼。

    可是出去十多里地后,却越抬越轻起来。老人们说,那是邵夫子得道升天了。一晃六、七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秃闺女嫁人之后生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可是这个孙子长大以后,专干那些偷棺劫墓的勾当。

    有一天,他和别人嘀咕着要去偷邵雍的坟墓,正好被他奶奶,也就是当年那个小秃闺女听到,小秃闺女对孙子说:“你们千万别去,邵先生入殓的时候,我看得清楚,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还抹了油。”她孙子问:“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于是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原来,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秃闺女的孙子将来是个偷棺劫墓之人。

    至于不把墓地选在洛阳附近,而选在稍微偏远洛川,这是是因为,如果在洛阳的话,很容易被后来入侵的金军盗挖,因为金军攻占中原后,曾大规模的挖掘宋朝皇帝、和大臣的墓地,而北宋皇帝的墓地、还有300多个大臣的,都集中在那一带。

    邵雍不但用自己的预测能力,保证了自己墓地不被盗,而且还保证了后代子孙的安全。

    一天晚上,邵雍正在和儿子在桥上赏月。忽然阴风四起,黑云遮月,还隐约传来杜鹃鸟的叫声。邵雍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儿子问连忙问他为什么会忧心忡忡,邵雍解释说:“杜鹃是南方的鸟,在北方从没出现过,你听,这就是杜鹃的叫声,一直生活在南方的鸟,却突然出现在北方,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第71章 操纵命运秘籍

    儿子不解地追问:“为什么?”

    邵雍接着解释:“禽鸟比人类更能预先感到地气的变化,现在杜鹃飞来北方,说明地气流动是自南向北的,而正常状态应该恰恰相反,地气一乱,天下就会大乱,并且最近,很多只在南方出现的病,也出现在了北方,看来我大宋必有大难了。”

    儿子连忙问他何处才能避乱,邵雍说出了五个字:“蜀地可避乱。”宋宣和末年,邵雍去世后,他儿子果然率领全家迁往西蜀,这才免于遭受北方民族入侵,而带来的战乱之苦。保证了自己家族的生命财产安全。邵雍挑“蜀地”来避乱,真是眼光独到,因为四川这地方,确实是躲避战乱的好地方,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抗日战争,凶悍的日军,都没能进入四川一步。而且,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避乱的。

    当李员外读了很多这种邵雍的故事后,在他的心中,慢慢的对命运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好多事是早已有了定数的。该来的总会来,不会来的,你求也求不到,总之,命运有天定,人再瞎折腾也没用。

    因此,渐渐的,李员外也对算命、算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越觉得命运早有定数,就越想知道命运到底是怎么“定”的。

    他一有时间、一有机会,就不惜重金,探访算命高人之类的。但找来找去,始终没遇到令他佩服的、真正的高人。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李员外没刻意去找的时候,却恰巧遇到了。

    有一次,他去南方做生意,在一个寺院里碰到了一位老人。这个老人相貌非凡,并且须发皆白,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那位老人和他聊了几句后,便对他说:“你是官场中的人,明年就可以去参加考试,进学宫了,为何不读书呢?”

    李员外听了这话有点吃惊,就连忙解释说,自己之所以不参加科举,是因为奉母命,因为母亲不想让他走入仕途,而是让他子承父业,好好做生意。

    老人听后连连点头,称李员外是个孝子。并自我介说他是云南人,是宋朝邵雍的再传弟子。李员外一听说是邵雍的再传弟子,不由的异常激动,因为他专门读过那么多关于邵雍的书,别且对其无限仰慕,没想到竟然遇到他的再传弟子!这难道是天意吗?于是,那肯失之交臂,便想方设法,把这位老人请到自己家中,并将这一切,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母亲。

    老太太是个精明人,并且也算见过世面,他对儿子领来的这个老人,半信半疑,决定先测验一下再说,便略一思付后,说道:“这位先生既然精命理,那就请他替你推算推算你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吧,试试看灵不灵”。

    老人不慌不忙的喝了口茶,然后面带微笑,轻轻的点了点头。边不慌不忙的把李员外生辰八字,结果孔先生所推算的,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都非常的准确李员外的生辰八字、小时候经历过那些事、连李员外左脸颊上,那个小小的疤痕的由来,这个老人都说的一清二楚。

    李员外母子两人,不由听得目瞪口呆。觉得这个老人果然是有真本事,与那些走江湖骗人的,有天壤之别。既然遇到高人,当然要请他帮着算一下自己以后的命运走势了,算以前的只是为了测试他,而算自己的未来,才是有价值的。

    这位老人说,李员外读了那么多关于邵雍的书,而他则是邵雍的再传弟子,算是有缘,因此在母子两人的请求下,认真的为李员外推算出一生的吉凶祸福。

    老人把李员外一生重要的人生阶段,都一一说的非常明白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补廪生,哪一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某省的一个县令,在县令任上三年半后,便辞职回家乡。到了四十五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寿终正寝,并推算出,李员外命中,没有儿子,这让李员外母子非常难过。

    李员外也把老人的话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开始停止做生意,重新开始读书。从此以后,凡遇到考试,所考的成绩和名次,都和老人预先算好的,完全吻合。

    有一次,按照老人原来的推算,做廪生所应领的米,应该领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出贡。但领到七十一石米的时候,学台就批准他补了贡生。

    那时,李员外曾一度怀疑老人预测的准确度。

    但后来,他升级为贡生最终申请,经过更高级别官员的审查,没有通过,所以学台的那次提拔,没有实现。直到丁卯年,他才获准升级为贡生,而那时,他所领的米,总计恰好是九十一石五斗和老人预测的完全一样。李员外经历过这件事后,就更加相信:一个人的荣辱得失,升官发财,好运厄运,其实都是命中注定。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总会走,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永远也得不到,所以他一切都看得很淡,都顺其自然,不再那么执着的、试着去改变什么了。

    人生到了这种境界,就无所谓失望、更无所谓希望了,因为对自己一生的关键阶段,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你无法改变,也无法拒绝,所以李员外已经心如死水一般的平静。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他那已经确定轨道了的人生,却忽然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变,这个转变太奇异了。

    在李员外考上贡生后,按照规定,要到京城史书编修机关,担任一项职务,在他正式上任前,他决定要先到栖霞山,去拜见云谷禅师,这是一位得道的高僧。

    等李员外见到云谷禅师后,在禅房里,云谷看着他非常吃惊地问:“看来你现在的修为非常了得,因为自从你进来后,我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非修为极其深厚者,不能达到这种高深的境界,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员外详细的向云谷讲述了,他遇到的那个老人,并且老人如何准确预测了他的人生,最后说:“我的命被那位老人算定了,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了个定数,没办法改变。所以,一旦知道人生已经注定了的,就会万念俱灰,心里也就没有什么妄念了。

    云谷禅师听完后哈哈大笑道:“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了不起的豪杰,经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你原来也不过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

    李员外对云谷禅师这样的评价,有点困惑。云谷禅师进一步解释说:“你说的这种命中注定,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