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

第786节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786节

小说: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刘辩没有封赏雍凉众将的将位,但增加食邑,却是更大的封赏。

    而殿内的益州文武,则大多露出一副羡慕的神色。

    如今益州平定,由于身处盆地,以后很难再发生大战,也无法参与到平定天下的战争中去。刘辩也不会在益州安置都督,就算有,其权利也不会太大,也就是说益州的武将,很难再封候拜将,获得高位了。

    刘辩见益州众文武露出遗憾的神色,不由得笑道:“尔等也不必妄自菲薄,益州南中地区,常有蛮族作乱,等益州军团组建完成之后,朕要一统南中地区,到时候众将士还是有立功的机会的。

    更何况为国建功,不分先后,尔等只要一心为国,一心为民,何愁没有封赏呢。”

    众人一听刘辩以后还准备统一南中地区,又顿时兴奋起来,南中地区蛮族甚多,且多藏于山林,很难一举击败,肯定需要经年累月才能平定南中。看来到时候他们这些益州将领,还是有机会封候拜将的。

第1226章君臣对话

    没过多少天,诸葛亮也率领着杨素的降军返回了成都。

    而刘裕则领了赏赐,率领兵马返回荆州休养生息,毕竟荆州的兵马,是过些年攻打江东的主力,不能长期在外征战了。

    由于天下诸侯只剩下江东一个,一统天下之期将近,因此系统也取消了大事件乱入功能与奖励功能,否则每次大战就会有其他人才乱入出世,反而是影响了刘辩统一的进程。

    而系统保留的,则只有系统商城和召唤功能,至于召唤刘辩也不打算进行了,如今天下人才已经够多了,召唤出来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毕竟刘辩才三十岁,他目前在进行召唤,人才也没有什么施展的空间,等过个三四十年,那些召唤的人才就老了,蹉跎半生没有什么政绩的话也是浪费。

    所以刘辩打算等他等他以后年迈的时候,或者目前朝廷的大员陆续去世的时候在进行召唤,为大汉朝廷补充新生力军,延续大汉国祚。

    如此一来,他这一朝算是一个盛世,他儿子一朝又新的人才辅佐也将会是一个盛世。

    诸葛亮返回之后,刘辩便召集诸葛亮,刘伯温,郭嘉等人前来议事,商讨益州的兵马问题。

    几人在宫殿之中坐下,刘辩对着刘伯温询问道:“伯温,如今张任,高,司马懿,杨素等四路大军皆已经平定,不知降军共计多少人?”

    刘伯温拱手说道:“首先是司马懿这镇守汉中的这一路兵马,有六万大军,其中两万大军镇守在秦川各路,由于没有参与战斗,保如今都已经投降,保存的相对完整。

    另外四万大军,他先后令高仙芝和吕光攻打葭萌关,这两万兵马如今还剩下一万两千人左右。再有就是司马懿镇守阳平关的兵马,还剩下有一万五千人,加起来,司马懿镇守汉中这一路的降军,有四万七千人。”

    “第二路高的兵马,有五万,除了阵亡的一万多将士,如今还剩下三万五千左右。

    第三路张任的兵马,由于是据守城中,没有出城作战,陛下又是亲自亲自说降,因此三万人马都保存完整。

    而第四路杨素的兵马,杨林率领一万五千人马攻打江州,损失颇多,只剩下五六千人,加上来护儿投降的兵马,大约有两万左右,杨素主力大军,倒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加起来大约还剩下四万左右。

    在有就是成都的守军,以及各地关隘的兵马,加起来也有三万的样子。”

    刘辩沉吟道:“也就是说益州各地加起来的兵力,还有十八万!不知诸位以为,益州境内保存多少兵力合适?”

    诸葛亮拱手说道:“陛下,司马懿杨素为了反抗朝廷,在益州横征暴敛,近十年来数次攻打我雍凉,百姓负担过重,致使民有菜色。

    臣以为,这十八万大军,其中有家室,有父母妻儿者,都应当遣送回乡,攻打南中不急,只需要派遣一些兵马驻守,先用怀柔政策安抚,等益州民生恢复过来之后,在用兵不迟!”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两位,也曾经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诸葛亮在时,尚且能够使得益州百姓仍有富足。可到了姜维用兵时期,执政者能力不及诸葛亮,这才使得百姓无力支持北伐。这也因此成了蜀汉灭亡的祸根。

    司马懿,杨素虽然能力不凡,但奈何不能团结合作,加之益州境内矛盾重重,因此不过十来年,益州的百姓便不堪重负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听闻诸葛亮之言,刘伯温,郭嘉也拱手赞同。

    刘辩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三位爱卿都这么说了,那朕自然不会反对,孔明,便由你清点这十八万兵马的护籍,十八岁以下者,四十岁以上者,遣送回乡,家中有父母妻儿而无人照料者,遣送回乡。剩下的士兵,则编入军籍之中!益州官员,皆听从你的调遣!”

    “诺!”诸葛亮拱手领命。

    刘辩又询问道:“对了,司马懿逃亡也有些时日了,不知可曾有过消息?”

    郭嘉拱手说道:“根据各地方守军来报,并没有司马懿的踪迹,想来怕是去了南中。”

    “嗯!”见郭嘉这么说,刘辩也没有多少怀疑,如今大汉,犹如秦制,律法虽然没有那么严苛,但也有许多秦制。比如百姓出行,需要有验、传,这东西就像后世的身份证一样。

    而刘辩鼓捣出来的验传,比秦国的更加高级,虽然没有照片,但却有画像,纸的材料,也是非常特殊,只有官府拥有,上面还有人口护籍地的官印,是无法仿造的。但其上还详细的叙述了人物的形貌特征。

    拥有这种东西,百姓才能外出,没有的话,连投宿住店都成问题,只能走山路风餐露宿才有远行的可能。否则被官府找到了,就会被遣送回乡,至于处罚,根据情况而定,没有像历史上的秦国那样严苛,随便就抓去做劳役。

    刘辩这么做,也是为了控制人口的流动,他并不限制人们远行,但必须有验传,远行需要通知官府,这样一来,就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人们若是犯法了,也难以逃亡不是。

    而司马懿没有验传,在大汉境内,可谓寸步难行,是无法生存的。

    刘辩眉头微皱,询问道:“联系了南中各蛮族首领了吗?”

    郭嘉拱手说道:“正在联系,目前还没有消息!”

    刘辩摩挲着下巴,沉吟道:“这样一来,南中的确需要重兵镇守了,若以后朕离开益州,而益州兵力不足,司马懿若在南中兴风作浪,很有可能再次分裂割据益州啊。”

    诸葛亮拱手道:“臣会尽快清点护籍,完成益州军团的组建工作,好让兵马出镇南中。”

    “嗯!”刘辩点了点头,道:“你们以为,益州将领之中,谁可重用呢?”

    刘伯温拱手道:“此次平定益州,有许多降将,其中能力不凡者,有高,韩擒虎,孟珙,马忠,来护儿,张翼,吴壹兄弟等人,这些人都不是司马懿的心腹,可以用之,并且如今杨素已死,来护儿也可用之,这些人都可在益州为将。”

第1227章敲打杨国忠

    一个月之后,诸葛亮终于是完成了清点军籍的工作。

    十八万益州降军,出去十八岁以下者,除去四十岁以上者,出去家中妻儿父亲无人照料者,还剩下六万左右的士兵。

    正好占据了总兵力的三层!

    而其他十二万余兵马,则被发回原籍,从事农耕。

    而剩下的这六万兵马,则是益州军团的主力军了。

    兵马清点完毕之后,刘辩便立即派出兵马出镇南中。南中之地,多南蛮,占据山林,不服教化,如今司马懿很有可能逃入南中,若不及时派遣兵马镇守,等刘辩离开益州以后,司马懿很有可能联合南蛮席卷重来,再次割据益州,因此当及时派兵镇守南中,威慑南蛮。

    南中主要有益州郡,永昌郡,犍为郡、越、等五郡。

    刘辩便以五郡成立南中都督,负责镇守南中。

    而南中都督的人员,刘辩则选择了孟珙。

    孟珙本来就不属于司马懿和杨素任何一系,对于汉室是非常忠心的,而且历史上的孟珙,号称是机动防御大师,统帅能力尚在司马懿之上,有孟珙镇守南中,司马懿想必也无法兴风作浪。

    因此当兵马清点完毕之后,刘辩便派孟珙率领两万兵马前去出镇南中,担任南中都督,又派马忠,张翼等将担任孟珙的副将。

    历史上的马忠,张翼二人本就担任过蜀汉南中都督,负责镇守南中,马忠镇守南中非常得体,深得南中百姓爱戴。张翼执法严厉,曾经导致南中造反,不过倒也没有什么大事。

    有这二人辅佐孟珙,南中想必不会出什么乱子。

    而成都这边,还剩下四万兵马。

    刘辩便委任高担任益州都督,统帅这四万兵马,又以秦怀玉,杨继周,韩擒虎,吴壹兄弟等人为将。

    高的任务主要是负责练兵和镇守益州,同时也是孟珙的后援。等过些年益州恢复实力后,在南下汇合南中都督孟珙,一起讨伐南中蛮族。

    而益州的政治方面,刘辩则履行诺言,以张松为益州刺史,又以董和,法正为从事别驾,从旁辅佐。

    而这些日子洛阳,荆州方面派遣的学子也相继抵达成都,法正等人,也推荐了不少人才,还有益州各地,也有人才前来投奔。

    刘辩便以这些人才,担任益州各地的官员。

    不过因为目前刘辩和诸葛亮刘伯温等人都在成都,益州的政务,主要还是由他们负责,先制定规程,等刘辩等人离开之后,张松等人只需要按照规程照办就行了。

    时间一晃来到十二月份,刘辩在益州坐镇了长达半年,益州的各项事务也都步入了正规,番薯,玉米这些作物,也都引进到了益州,只需要过个三年,益州就可以恢复富庶,甚至是飞速发展。

    而刘辩也在十二月中旬,带兵返回洛阳,准备回都过年。

    而常遇春,诸葛亮也带着兵马跟随刘辩一起离开了益州,返回任上。

    一个月之后,刘辩回到了洛阳。

    此刻的洛阳,再次被白雪覆盖,天气非常寒冷,但尽管如此,也无法掩盖洛阳的繁荣,街道上仍旧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回到洛阳之后,刘辩与妃嫔们温存了几天后,便投入到国事当中。

    年后一月中旬,这天刘辩正在处理公务,门口杨延嗣拱手入殿,禀报道:“陛下,杨国忠求见!”

    “杨国忠?他来做什么?”刘辩放下手中的朱笔疑惑道。

    杨延嗣拱手说道:“臣听说他跟随陛下来洛阳之后,以皇亲国戚的身份便常结交洛阳官员,城中倒有不少前去巴结他。”

    “哦,朕不急他倒是急起来了。”刘辩听杨延嗣这么说,自然明白了杨国忠过来的目的,顿时笑了。

    杨玉环乃是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刘辩自然不会错过,将杨国忠从益州带到洛阳,刘辩的目的也很明确了。奈何刘辩离开洛阳太久,积累了很多国事,就没有理会杨国忠,没想到刘辩不急,杨国忠倒是急了。

    一旁的杨妙真拱手道:“陛下,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

    “咱们什么关系,快说吧。”刘辩摇头笑道。

    杨妙真低声说道:“那杨国忠功利心极重,这些日子打着皇亲国戚的身边在洛阳到处结交高贵,甚至有些官员信以为真前去结交。眼下陛下没迎娶杨玉环他便如此,若是陛下当真迎娶了他,杨国忠真成了国舅,只怕气焰会更加嚣张,玷污了洛阳城中清廉之风。长此以往,必为祸患。”

    “你说吧不错,朕会敲打他的,让他进来吧。”刘辩点了点头,杨妙真虽然对杨玉环有些抵触,但话说的的确不无道理。

    那历史上的杨国忠,能力不高,却仗着妹妹杨玉环得到唐明皇的喜爱而当上了国舅,随后便是弄权,以至于爆发了安史之乱。

    “不过朕不是唐明皇,你杨国忠的希望,只怕是要落空了。”刘辩眼神一历,摩挲下下巴,思考如何敲打杨国忠才能让他长长记性。

    不过顿时杨国忠被带了进来了。

    “草民杨国忠拜见陛下!”杨国忠倒是颇懂记忆,见了刘辩,连忙行礼,做的一丝不苟,脸上也满是尊敬之色。

    “平身吧!”刘辩摆了摆手说道。

    杨国忠仍旧是跪在地上,说道:“多谢陛下,在陛下龙威面前,草民跪着就行了,只是陛下刚刚从益州返回不久,还没来得及歇息,便忙于国事,千万要保重龙体啊,大汉的江山可离不开陛下啊。”

    刘辩听了这番话,心中只觉得好笑,若是诸葛亮,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