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

第713节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713节

小说: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刘渊出世,刘辩脸色一沉,对着帐外士兵喝道:“传令幽,并,云三州都督,派人调查归附的胡人当中,有没有叫刘渊的,若有,全部暗杀之!另外,这些人当中,若有才能杰出之辈,能够凝聚人心的人,同样杀之!”

    却是刘渊的出世,给了刘辩一个警醒。

    他如今英明神武,这些归附的胡人自然搞不出什么作为,但他的儿子呢?孙子呢?重孙子呢?难保不出庸才。

    若是重蹈西晋覆辙,只怕就遭了,所以刘辩决定防患于未然,避免胡人百姓之中出现像历史上刘渊这样的枭雄。将这些厉害的,能够凝聚人心的都给杀了。

    等到过了百多年,胡人百姓没有凝聚人心的领袖,加之百姓也应该完全汉化,就不足为虑了。

    刘辩下完命令以后,系统继续说道:“乱入第三人,慕容恪,武力96,统帅98,智力93,政治95。”

    “乱入第四人,慕容垂,武力96,统帅97,智力86,政治85。”

    “乱入第五人明末猛将曹文诏,武力99,统帅95,智力81,政治76。”

    “乱入第六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武力95,统帅96,智力89,政治93。”

    “乱入第七人,宋时期西辽创立者耶律大石,武力97,统帅98,智力89,政治86。”

    “乱入第八人,五胡十六国名将赫连勃勃,武力95,统帅97,智力89,政治75。”

    “乱入第九人,南北朝猛将周奉叔,武力99,统帅89,智力73,政治52。”

    “乱入第十人,五代十国名将周德威,武力98,统帅94,智力89,政治73。”

    “乱入第十一人,明永乐年间猛将朱能,武力98,统帅96,智力78,政治64。”

    “乱入第十二人,明永乐年间猛将薛显,武力98,统帅95,智力72,政治56。”

    对于这些乱入出来的人物,刘辩也没有太过在意,这些人之中以胡人居多,多半会乱入蒙古之中。如今蒙古元气大伤,这些人的乱入,说不定还能使得蒙古陷入争斗之中,让蒙古瓦解开来。

    若铁木真收服了这些人物,刘辩也不在意,无非只是增加一些荡平蒙古的难度罢了。这几个人物,还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这些人之中,唯一让刘辩有些忌惮的只有刘渊,如今也派人前去寻找,相信不久就会有结果了。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攻打豫州,彻底扫灭赵光义。

    商丘距离定陶不远,十三万大军,不过三天的脚程,兵马就抵达了商丘。

    赵光义趁着刘辩收复兖州的这段时间,一直在豫州进行防御。

    主要事情有三件,第一件事,便是修缮城池,加固城墙。

    第二件事,便是抽拉壮丁。

    第三件事,便是坚壁清野,征收粮草。

    赵光义的主张,就是将豫州的百姓,人力物力集中道城池当中。拒不出战,刘辩若是来攻,便只有强行攻城这一条路可走。

    而汉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不能久持,却攻城长久不克,必得退兵不可。

    所以当刘辩兵马进入豫州大地以后,所到之处,皆是赤野千里,渺无人烟。

    此刻已经是五月,豫州大地,多种植小麦,入冬前百姓种植的小麦,由于赵军两个月前便开始坚壁清野,田间地头无人打理,麦子与杂草混杂,瘦的都不到麦穗。有些地方的此刻已经熟了,可却没有人出来收割。

    “赵光义毁我大汉豫州,朕非将他剥皮抽筋不可!”刘辩眼见豫州大地如此荒芜,不由得大怒。

    兵马此刻已经抵达商丘以北三十里,刘辩大军在此安营扎寨。

    众将见刘辩如此气愤,不由得纷纷拱手而出,说道:“陛下,末将请战,定将赵光义的头颅砍下献给陛下。”

    “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韦孝宽拱手而出,说道:“陛下,眼下却不能急着攻打赵光义,却另有其他事要办!”

    刘辩连忙说道:“韦卿速讲!”

    韦孝宽说道:“豫州一马平川,故而赵光义才坚壁清野,集中人力物力于坚城之中。其目的乃是为了据城而守,我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皆需从他处运送。赵光义是想以此拖垮我军,此刻只怕陛下只派一小卒挑战,他也不会应战的!”

    杨延嗣拱手说道:“既然挑战无用,便攻城好了!陛下,末将愿意率领五千精锐,只需三日,便可拿下商丘!”

    刘辩眼睛一瞪,喝道:“我看你又是忘了两个月前狂妄自大的教训了。根据探子来报,商丘城如今已经加固到了三丈高,城高墙深,城内有精锐五万,又集中了大量的百姓,青壮为后援。若是强攻,便是我十三万大军一拥而上,也要久攻不克,死伤惨重。你哪来的自信,敢说以五千兵马三日拿下商丘?”

第1093章兄弟沙场动刀兵

    这边杨延嗣被刘辩给骂了回去,尉迟恭踏步而出,拱手说道:“自古攻城夺邑,没有不死伤的。如今赵光义在豫州坚壁清野,集合人力物力于坚城之中,想要彻底将其铲除,除了强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总不能因为舍不得伤亡,就不攻城了吧?那赵光义知道陛下仁慈,舍不得兵马出现伤亡。他正是抓住了陛下仁慈的弱点,来对付陛下!”

    “对啊,如今豫州,只有强攻可下!”

    “陛下不可因为伤亡,而不攻城啊,如此必中了赵光义的下怀!”

    刘辩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尔等先别着急,韦卿刚才说我军目前有其他的事情要办,尔等可等韦卿先把话说完!”

    说着,刘辩便看向韦孝宽,示意他继续说。

    韦孝宽便说道:“陛下,赵光义虽然坚壁清野,集合人力物力于坚城之中,看似无从下手,其实有两处致命破绽。

    其一就是百姓,赵光义想要抽取壮丁帮助守城,但又害怕这些壮丁失去亲人反叛他,只好将百姓一股脑都拉到城池当中。

    如今豫州百姓,皆汇聚到各个州郡大城之中。尽管如此,在集中百姓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家庭少不了要流离失所,百姓妻离子散。赵光义企图让这些百姓帮忙守城,却不知道成也百姓,败也百姓,失去民心,必不能长久。

    其二,乃是粮草,赵光义在兖州时败的太快,粮草器械都留存在兖州,没来得及带到豫州。而豫州百姓,此次麦熟也没来得及收割,赵光义如今将如此多的百姓聚集到城中,每日消耗的粮草,乃是天文数字。

    赵光义主力兵马所在的城池,粮草辎重想必足够,能坚持一段时间。但那些主要由百姓聚集的城池呢?只怕没有多少存粮,想必要不了多久,城内粮草就会消耗一空!

    百姓无粮,势必大乱,此乃赵光义的第二大破绽。”

    刘辩听罢,深以为然:“嗯,军师说的不错,赵光义眼下,的确是有这两点破绽!”

    “但军师说了这么多,只是指出赵军的破绽,却没有说咱们应该干些什么啊!”杨再兴疑惑道。

    郭嘉笑道:“既知敌人破绽,做的事情,自然是从敌人的破绽之处入手了嘛。杨将军从军多年,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杨再兴苦笑道:“两位军师学究天人,所说计策犹如雾里看花,在下却是不能理会。”

    韦孝宽轻抚着胡须说道:“郭大人说的不错,如今我军要做的事情就是从百姓和粮草这两件事情下手。

    赵军大股兵马所驻扎的坚城,我军不必理会,只需派遣一偏将,带领兵马于城下看守,以防他们趁机出城收粮。

    而没有大股兵马驻扎的城池,陛下可派轻骑,于城下宣扬陛下的德政,让他们开城投降。这样的城池多是百姓,只有少量的兵马,他的的余粮不多。坚持不了多久,等到他们吃不饱了必定会投降于陛下。

    另外就是粮草,陛下当派兵马,收割如今豫州大地上成熟的麦子,我军虽然不缺粮草,但将来那些投降的百姓需要。陛下须得保证将来这些百姓投降之后不会饿肚子。

    如此要不了多久,整个豫州,就只剩下几座赵军主力兵马占据的城池没有收复了。陛下只需要在百姓之中挑选出这几个城中兵马,青壮的亲友在城下喊话。如此那城中兵马必乱,必定会出现百姓造反,士兵哗变之事。

    陛下若在这个时候攻打城池,可谓轻而易举!”

    刘辩听罢非常高兴,排着手掌说道:“军师的计策果然高明啊,如果按照军师的计策行事,我军就可以不费多少伤亡那天豫州了。”

    刘辩正要听从韦孝宽的计策,依计行事。

    不想荆嗣拱手而出,说道:“陛下,军师这个计策虽好,但势必旷日持久,非半年无法平定豫州。我有一计,保管三日之内拿下商丘,赵光义若死,豫州便可不战而定!”

    “哦?不知你有何计策?”刘辩见荆嗣主动请缨,笑着说道。

    荆嗣将自己的计策婉婉到来:“陛下,如今我与许褚投降于陛下,而赵光义麾下,还有许多大将乃是当年旧主心腹。我二人愿意率领一支兵马,前往商丘劝他们投降,如此豫州不就可以不战而定了吗?”

    刘辩听罢,不免有些失望,摇了摇头说道:“赵光义如今麾下的确是有不少当年赵匡胤的心腹将领。但如今,他们都不受重用,被重用的诸如史万岁,夏鲁奇,呼延赞等人,皆乃赵光义心腹。剩下的那些人人微言轻,只怕没有能力造反啊!”

    许褚闻言踏步而出,说道:“陛下,不试试怎么就知道不行呢?这可是兵不血刃的办法,对于我军又不损失什么,为何不能试试呢?”

    荆嗣也说道:“陛下,若是我们无法策反当年旧主的将领,末将还有二手准备。赵光义麾下史万岁,夏鲁奇等人皆是性格火爆之辈。我若说降不成,便可挑战,如此他们必定出城与我交手。

    到时候我只需诈败,他们必定追击,陛下可于后方埋伏伏兵。如此不说攻破商丘,但杀一杀赵军的锐气,打压赵军士气还是可以的!”

    刘辩沉吟道:“这个倒是可以一试,不过赵军追击的几率只怕也不大!这样吧,朕派五百骑兵于你,前往商丘挑战。杨延嗣,尉迟恭你们二人各领五千轻骑在后方设伏,接应荆嗣许褚!”

    “多谢陛下成全!”荆嗣,许褚二人拱手谢道。

    “诺!”杨延嗣,尉迟恭二人拱手领命。

    几人走后,一个偏将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荆嗣许褚二人,原本乃是赵光义的部下,如今刚刚投降陛下,就急于对付旧主。此二人不是前去反投赵光义,就是贪图功名的奸诈之辈,陛下不可不防啊!”

    刘辩摇头笑道:“这你们就错了,他们二人乃是难得的忠义之辈,急于对付赵光义,并不是为了功名,而是怜惜豫州百姓,对于当年反叛于朕心中有愧,想要弥补!若他二人当真反投赵光义,只当朕看错人了吧。”

    见刘辩打了包票,众将也无话可说,不在劝谏。

    刘辩又对着下方的将领喝道:“斥候将何在?”

    军中掌管斥候以及细作的将领拱手而出:“末将在!”

    “豫州各大城池,兵力部署情况可弄清楚了?”刘辩询问道。

    斥候将领拱手说道:“陛下,都弄清楚了!”

    刘辩点了点头,将桌上地图转移了个方向,对着斥候将说道:“在地图上标示出来,兵马多于五百的画红圈,少于五百的画黑圈!超过三千兵马的,另做标注!”

    “诺!”斥候将拱手领命,上前在地图上将豫州兵马一一标示出来。

    并解释道:“我军斥候,细作早在赵光义败归豫州就开始了打探这些情况可。末将敢用人头担保,没有一点差错!”

    “不错,朕回头让人给你记功!”刘辩接过地图,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了一阵,刘辩便说道:“如今豫州,三千兵马以上的城池不过十座。不过颍川,汝南这两个郡,有张辽,谢安出兵,我等不必去管,只需将先前军师的破敌之法告诉他们,至于用于不用,全由他们,二人皆乃良将,或许有其他办法破敌。但有一点,不得损害了两郡的百姓。”

    “诺,末将这就派人通报!”李显忠拱手领命。

    刘辩随后下令道:“除去汝南,颍川二郡之外,豫州还剩三郡,分别是梁郡,陈郡,沛国。三千兵马以上的城池,共有六座。

    张宪,薛万彻,你二人各领冀州本部兵马三万人,前往沛国,陈郡,分兵驻扎于两郡有赵军兵马驻扎的城池,防止赵军出城收割粮食。并宣扬大汉德政,将两郡的粮食收割囤积起来。

    岳卿,你派剩下的冀州兵马在梁郡收粮草即可,朕自分本部兵马,抵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