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乐神 >

第263节

超级乐神-第263节

小说: 超级乐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嘹亮的颤音由慢至快,渐渐汇成欢快的一串,接下来又是一阵圆润的散板,悠扬的韵味,让人听起来顿时感觉到像是看到了明媚的春光一般。

    渐渐的,由慢转快,一阵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指动作,带起一阵结实而富有弹性的吐音。

    笛声和伴奏结合得严丝合缝,没有一丝失误。

    伴奏突转欢快,笛声也一改之前的悠扬,开始变得活泼,跳跃。

    陈治小小的身体,此刻像是突然注入了强力的动力,开始变得轻灵活泼。一曲《枣园春色》在他的指下,吹得是活灵活现,韵味十足!

    美中不足的是,他手中的笛子有些音准不佳,在高音的地方3音明显有些低,听起来有些影响整体的听感。

    但瑕不掩瑜,这首曲子吹到这个程度,可称得上专业程度,更难得的是,演奏者只是这样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儿!

    “啪啪啪”,陈治一曲吹完,柳如眉不禁鼓起了掌。此刻,就连她这个科班出身的竹笛专业学生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原本是有天才这种人存在的。就拿这个小孩来说,凭着自己的练习,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居然可以将《枣园春色》这种七级难度的竹笛曲吹到这个程度,实在是太厉害了!

    她自忖就算是她,在没有上华夏院之前,也不可能将这首曲子吹得这么有味道,技巧这么准确。

    虽然全曲就表现而言,依然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比如说一些技巧还存在小瑕疵,一些地方的处理还有些不合理,过于简单,但不要忘了,这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而且是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学到这个程度的!

    难怪他能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从全国的小选手中脱颖而出,这样的水平,这样的经历,也难怪评委们会相中这个小家伙了。

    看了陈治的演奏,柳如眉更加庆幸自己今天这一趟来得正确。

    鼓完了掌,柳如眉又抚摸了一下陈治的小脑袋夸奖道:“吹得真棒!来,姐姐有份礼物送给你!”

    柳如眉说着,拿过放在桌子上的黑色笛包,笑着将它放到了陈治身边的床上。

    “礼物?这是什么呀柳姐姐。”陈治疑惑地问道。

    “你打开看一下不就知道了?”柳如眉甜甜地笑着说道。

    陈治却不说话,只是看着自己的父亲陈香贵。显然在平日里,陈治的家教极严,像是外人给的东西,如果没有父亲的允许,陈治是不敢收下的。

    “柳~~姑娘,这是~~~”陈香贵看着柳如眉,有些不解地问道。

    他不知道那个黑包里是什么,但无功不受碌的道理他懂,他们和柳如眉素不相识,怎么能随便收人家东西?

    “陈叔叔,您不用担心,这套笛子是我们华音阁乐器店的一点心意。我们在网上看过陈治的事迹之后,都很受感动,这套笛子是我们华音阁的自主品牌,赠送给小陈治,也是希望能够对他的比赛提供一点支持和帮助,您千万不要客气,请一定要收下。”柳如眉笑着解释道。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真是~~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唉,首都的人就是好啊。”陈香贵感动地说道。

    他瞪了一眼还在热切地打量着笛包的儿子说道:“还不快谢谢柳阿姨?那个~~不是不是,谢谢柳姐姐?”

    “谢谢柳姐姐,柳姐姐,这里面真的是笛子吗?送给我的?”陈治的声音里,有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当然,你不打开看看吗?”柳如眉笑着看着陈治说道。

    “可以打开吗?”陈治有些期待的问道。

    “当然可以啊?这本来就是送给你的。打开看看吧,看看怎么样?”柳如眉说着,教陈治拉开笛包的拉链。

    笛包被掀开,一排六支“华音精品”竹笛,如同一列整齐的士兵,由高到低排列着,从c调到a调,六个常用调一应俱全。

    “啊,好多笛子,好漂亮!”望着眼前的笛子,陈治喜悦地叫道。

    “不试试吗?”柳如眉鼓励地说道。

    不用她说,陈治早就将那支g调梆笛拿了出来。熟练地调了下笛膜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吹了起来。

    一阵比刚刚还要嘹亮悦耳的笛声再度从房间里响了起来。

    片刻后,房间里便响起了陈治惊喜的声音。

    “这笛子真好吹,又好听又省力!”

    “喜欢吧。对了,姐姐告诉你哦,你刚刚这个地方其实如果这么吹的话,会更好听一点,来,姐姐给你示范一下。”

    “柳姐姐你也会吹笛子?哇,你吹得真好听。”

    “好听吧,好好练,你吹得也很好啊。”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关于新民乐的尝试

    大封推了!虽然芦苇不是职业写手,但也要爆发庆祝一下,今天保底四更,请书友们多多支持捧场!

    

    华音阁二楼东南角,刚刚装修好不久的小型录音棚内,录音师陈军正在透过监听音箱,倾听着里面传出来的音乐声,确切的说,是他的boss楚扬演奏的笛声。

    笛声悠扬,旋律是熟悉的清海民歌《花儿与少年》的旋律,但经过改编之后的旋律,却又不同于原汁原味的《花儿与少年》,加入了许多现代的浪漫元素,使得这首小小的清海民歌,听上去多了几分流行音乐的味道。

    自从昨天楚扬从自己的办公室里“出关”到现在,一连超过二十个小时的时间,楚扬几乎都在这间录音棚里度过。期间除了王经理偶尔过来给boss送早餐,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是陈军陪在这里。boss会不定时要求他把演奏录下来,然后反复地听,之后再修改,再演奏。

    这个过程,是相当枯燥而漫长的,但陈军却丝毫不觉得烦,因为能够如此近距离地听到楚扬的笛声,对于他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了。他当录音师这么长时间,见的歌手和乐手也不算少了,但第一次听到这个boss的笛声的时候,还是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在只录干声。没有加任何混响的情况下,监听音箱里传出来的笛声,居然纯净得像是经过了无数遍精心处理一样,而且就算是他全力去寻找,也无法从录音中找到一丝一毫的气声!

    笛声柔美如同天籁,听在耳中简直是一种极致的美的享受,哪怕那笛声是断断续续的,也丝毫不妨碍他获得这种美的享受!

    陈军录过很多乐器,钢琴、小提琴、二胡、古筝、竹笛、萨克斯管、小号……但从来没有一个乐手的演奏,让他如此强烈地感受到那种极极致的美感。那种完全来自于声音本身的美感!

    陈军敢说。这是他听过的,最完美的笛声,听不出一丝瑕疵。跟这笛声比起来,他以前听过的那些笛子演奏家的演奏。简直就是垃圾!

    随着音乐的不断成型。这首曲子也渐渐露出了雏形。《花儿与少年》的素材。却经过了一种全新的流行手法的改编,使得这首曲子听上去更像是一首流行音乐。更难得的是,用笛子表现这种流行的元素。居然丝毫听不出任何不协调之感,反而给人一种,这首曲子就是纯粹为竹笛而写的一样!

    “这难道是老板自己改编的曲子?”陈军的脑海里,不时冒出这个念头,但他不敢去问老板,因为他看得出来,此刻老板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曲子的创作中,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灵感,乐思,这东西一但被打断,那可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直觉上,陈军感觉老板创作的这首曲子,绝对是一首经典作品,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就破坏了这样一首精品音乐的诞生!

    “好了,陈军,这次我们从头再录一遍完整的!”又低头修改了十多分钟之后,楚扬再次望着手里的谱子,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神情。他透过麦克风向外面的录音师陈军下达了录音的指令,随即再次抬起手中的f调竹笛,轻柔地吹起了这首《印象。花与少年》。

    这是一首取材于著名清海民歌《花儿与少年》,经过他精心改编之后的一首曲子。全曲仍然有《花儿与少年》的旋律痕迹,但却通过节奏、华彩、变调等手法,将这首曲子改编成了一首全新的流行音乐作品。光是构思,就花去了楚扬三天的时间,再加上在录音棚里的这二十多个小时,可以说这首曲子是楚扬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花费心思最多的一首曲子!

    他有信心,这首曲子的艺术成就,绝对已经超过了原曲《花儿与少年》,经过他精心的艺术加工,这首曲子已经有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经典的旋律得以保留,结构上却将原来死板套路的民歌形式完全打破,运用“a+b+a’+c+a””的全新结构,将元素合理排列组合,最终形成了一首全新的作品!

    陈军边录边欣赏,只觉得这首曲子轻快飘逸,欢快处若山泉飞溅,慢板处如柔丝低回,乐思千回百转,直入人心,只听得如痴如醉,以至于楚扬一曲奏完,他竟然是忘记了按下停止键,直到监听音箱里传来boss楚扬的声音,他这才手忙脚乱地处理完刚刚录制好的曲子。

    “老板,你刚刚吹的这首曲子太棒了,叫什么名字?是你新写的作品吗?”看着楚扬从录音棚里走出来,陈军忍不住问道。

    “是这两天新写的,我准备叫它《印象。花与少年》,你觉得怎么样?”楚扬难得创作出一首自己满意的作品,心情也是不错,便和陈军聊了起来。

    “好啊,《印象。花与少年》,既有对花与少年的印象,又有自己情感的表达,名字好,曲子更好,老板,你真是太厉害了!”陈军望着楚扬,眼里满是崇拜的神色!

    这不是拍马屁,而是陈军内心感情的流露。作为一名录音师,这些年来他录过无数的音乐作品,但只凭着一首不加伴奏的曲子,就能让他感动到这种程度的,除了这首《印象。花与少年》外,绝无第二首!

    听了陈军的话,楚扬笑了笑,掏出手机给宋婉儿打了个电话。

    “婉儿,干什么呢?”楚扬听到话筒那边传来宋婉儿的声音。不禁笑着问道。

    “在家练笛子呗,怎么样?曲子写好了没?我可是等着你的大作参赛呢。”电话那头,宋婉儿笑嘻嘻地说道。

    “刚写好,要不要过来试试看?”楚扬笑着说道。这首曲子是应婉儿的要求写的,不过也可以说是楚扬在流行笛子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自从上次和马迪一起去宝岛之后,回来楚扬的脑子里就一直有着这样的想法。

    传统的笛子发展已经陷入了瓶颈,遇到了困境。无论是多经典的竹笛曲目,除了在那些专业的比赛、考级场合还能偶尔听到,在大众的审美圈子里几乎就是看不到。就算是那些青年演奏家们,也只不过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这也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流的竹笛大师。名气却比不上三流的流行歌手。就像马迪、张延武这种宗师级的笛子演奏家,到宝岛开一场专场音乐会,居然只是一所大学承办,而且除了那些学习竹笛的学生。几乎就没有什么人捧场!

    楚扬觉得笛子不应该是这样的。或者说。整个民乐,都不应该是这样的。

    来到这个世界以来,笛子是他接触到的第一种这个世界的乐器。可以说对于笛子,楚扬的感情很深。因此在那次宝岛之行之后,楚扬就一直想着为笛坛,为这些笛子演奏家们做些什么。

    刚好宋婉儿心血来潮,要去参加那个什么cctv民乐大赛。从宋婉儿的口中楚扬得知,这是民乐界全国最高级别的大赛,从那个时候起,楚扬就有一个想法,要以这场大赛作为一个试水的舞台,创作一首新民乐的作品,为笛子发展寻找一条新的道路。

    正是在这样的想法推动之下,才有他这几天来废寝忘食的创作。而现在看来,这个成果还基本让楚扬满意。

    选择《花儿与少年》这首曲子是个偶然,是楚扬在翻阅竹笛考级作品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首很有特点的小曲,当时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将这首小曲加以发展变化,创作出一首全新的流行笛子作品。现在看来,这个创作起码楚扬自己是满意的。

    电话里传来婉儿惊喜的叫声,听到楚扬已经将曲子写好了,这丫头只说了一句“等我”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二十分钟之后,风风火火赶来这里的婉儿,径直“杀”到了录音棚,一把“抢”过了楚扬手里的乐谱。

    宋婉儿一开始是因为和那个陈悦置气,这才想要去参加民乐大赛,而且还要楚扬为她写一首新曲。不过事后她就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有些过份了,要知道一首新作品的创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眼下离大赛开始只剩下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