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乐神 >

第174节

超级乐神-第174节

小说: 超级乐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扬就是晴舞飞扬的事实。在笛坛没有多少人知道,毕竟晴舞飞扬这个名字在笛坛也没有多大的名气,充其量只不过在那些喜欢流行民乐的乐迷中有点影响力。如果不是之前一次公开课上,楚扬当场吹了那首《乱红》,露出身份,他也不知道最近这个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晴舞飞扬,就是他这个小笛友。

    “算了,谁让这小子和我投脾气呢,我老头子就拉下这张脸,帮他一回好了。哎,这小子,真是一刻也不得安生!”马迪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出去。

    “喂,你好,是杜编辑吗?对对,我是马迪,上次你和我说起的那个访谈节目,最近有时间了,你看看什么时候安排一下吧,好的好的。”马迪打完了这个电话,叹了口气,又给自己的助理打了一个电话。

    “小孟,最近的行程改一改,那个去台岛的演出,就放到下个月吧。”马迪在电话里说道。

    一周后,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现场。

    主持人朱君一身得体的黑色西装,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出场,开始了熟悉的开场白。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本期的艺术人生栏目,我是朱君。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要和大家聊一聊笛子。众所周知,笛子是我们民间传统乐器中最常见的一种乐器,它小巧易携,学习简单,非常受男女老少不同年龄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不过您可别小看了这根小小的笛子,它吹响容易,要吹好可就不简单了,往往需要下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苦功才行。说到这儿啊,相信很多观众朋友们一定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栏目请到的嘉宾,一定是和这笛子有关的。没错,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现场的嘉宾,就是华西民族乐团首席笛子,华西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华夏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有‘华西笛王’美誉的笛子名家,马迪,让我们掌声有请马迪老师!”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一袭灰色长袍的马迪施然走上舞台,和观众们打了声招呼之后,便在主持人对面落座。

    作为央视一档重量级的访谈栏目,《艺术人生》的舞台上来过许多重量级的大腕,包括童安格、蔡琴、关牧村、刘欢、陈凯歌等诸多明星大腕,都参加过这个节目。同时,这个栏目在艺术爱好者中的收视率也是相当高的,因为其高质量的节目制作和嘉宾的份量够重,使得其看点十足。

    马迪不是第一位走上艺术人生舞台的笛子大师,但却是近几年来登陆这个栏目份量最重的一位笛子大师。早在前几日的宣传中,《艺术人生》栏目组就将马迪参加节目的消息通过电视台播放了出去。也正是因为如此,守候在电视机前准备看节目的全国观众中,笛子爱好者所占的比例相当高。

    几句开场白过后,主持人朱君照例又是一番“忆从前、拿照片、起钢琴”的套路,虽然大家对这一套都已经十分熟悉了,不过不得不说,这几手放到节目中,还是相当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的。

    “马迪老师,作为一个笛子演奏的门外汉,我想请问您一个当下特别火的事,就是现在网络上有一首新改编的《新牧民新歌》,现在可以说是引起了民乐界和民乐爱好者之间的一场大讨论,您对这个事儿是怎么看的呢?”节目临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朱君突然话题一转说道。

    这个问题本来不在节目制作的环节中的,但马迪却和节目组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借着这个节目来谈一下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既然是嘉宾主动要求,所涉及的话题也不是什么敏感话题,节目组很容易就通过了。

    电视机前有很多笛子爱好者,听到主持人问这个问题,刚刚还在觉得这档节目做得有些平淡的人们,顿时来了精神。这段时间里,凡是喜欢吹笛子的,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网络上这件炒得火势的话题。很多人也通过正版或是盗版的渠道,听到了这首《新牧民新歌》,当然大多数人对于这首曲子里所展示的令人惊叹的笛子技巧,还是很喜欢的,至于那些乐评家们的说法,倒是并没有太过注意。特别是那些年轻人就更是如此了,我觉得好听就行了,用你在那里说三道四的干什么?

    不过眼看着马迪也要就这个问题说上两句,而且还是在艺术人生这种大型的访谈栏目中,这些人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节目现场,听到这个问题,马迪笑了笑,随即低头思考了一会儿。

    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他主动提出来的,甚至不客气的说,答应央视的邀请来上这档节目,很大的原因也是为了给楚扬正正名,否则的话,艺术人生的名气虽然大,但现在功成名就的他,也就未必看得上这个舞台。

    “关于这件事情,我最近也在关注,而且我也在千度音乐里下载了这首曲子。客观地说,这首曲子给我的感觉是改编手法非常大胆,是一次对传统笛子演奏的一次大胆突破,至于里面运用的大量快速的笛子技巧,有些人说这是喧宾夺主,是技巧堆砌,我并不认同这个看法。”

    马迪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电视机前不少人的骚动!

    马迪此言一出,等于是直接同曹行之对着干啊,一个是业界的知名乐评家,一个是笛坛大师,这两个人之间的意见相左,可是有好戏看了!

    一些娱乐记者们顿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他们第一时间掏出了录音笔,同时掏出纸笔准备记录,看看这个华西笛王要有什么惊人之语!

    “为什么呢?”朱君笑着问了一句。他并不太懂笛子,问这个问题也只不过是为了配合马迪而已,今天的节目做到这里,已经基本上接近结束了,一会儿让马迪再现场演奏一段,就可以了,所以他的问话尽量简洁,让马迪在这个问题上减少发挥。

    “《牧民新歌》这首曲子,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无论是前面的散板、行板,还是后面的小快板,风格都是统一的。《新牧民新歌》将前面的散板用一个乐句进行概括,虽然简单,但却意境十足,而其后面的快板部分,也不是单纯的炫技,而是用快速的吐音技巧,将这种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气氛加重表现出来,是技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就我个人而言,这个《新牧民新歌》的改编,是相当之成功的,其艺术成就丝毫不在原作之下!”

    马迪此言一出,电视机前的众多音乐界人士,顿时一片哗然!

    “不在原作之下?这个评价也太高了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舌根断气”

    阳光明媚的周六,带给人一种轻松慵懒之感,但华西音乐学院很多管乐系的学生,却出奇地没有睡懒觉,而是起了个大早。

    大阶梯教室,早上八点钟不到,便开始有陆陆续续的学生走进教室,早早占好了位置。

    今天上午有马迪老师的公开课,作为华西音乐学院最受欢迎的公开课,自然从不缺乏好学的学生。

    一个穿着白色休闲上衣,藏青色牛仔裤,背着一个黑色的大笛包的年轻人,随着三三两两的人流走进了教室,才一进来,便有许多早到的学生和他打着招呼。

    “楚扬,坐这儿吧,这儿位置好!”

    “楚大师来啦,先给大伙儿吹一段儿吧,反正现在马老师还没来!”

    “楚扬学弟,我们都听了你在网上的那首《新牧民新歌》,超炫哦,你可是我们宿舍的集体偶像,怎么样,给学姐签个名吧?”

    ……

    如此众星捧月般的情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第一次参加马迪老师的公开课,在华西音乐学院公开了他“晴舞飞扬”的身份之后,楚扬每次出现在华西音乐学院,都会引来不少笛子爱好者和他讨论交流,或是切磋笛子技巧,或是要求签名合影,俨然一个小小的明星。

    可以说,现在楚扬虽然还没有正式入学,但在华西音乐学院,已经是一个风云人物了。艺考的时候连拿两张通行证,又在网络上发表三首作曲。首首大卖,参加红歌赛一举夺得冠军,在有心人的宣传之下,这些事迹都成为了笼罩在楚扬头上的光环,使得他走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经常遇到一些仰慕者,或是一些自命水平不凡的挑战者,倒是不至于寂寞。

    楚扬笑着和身边的人打了个招呼,便找个椅子坐下了。他虽然笛子水平很高,但倒还不至于在马迪的课上卖弄自己的笛技。他虽然不是马迪的学生。两个人之间只是类似于爱好者之间的切磋交流。但马迪的公开课,他几乎是每节必听。虽然楚扬的演奏水平要高于马迪,但在对笛子演奏的系统认识,以及笛箫作品的艺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却是他的短板。听马迪的课。恰好能弥补上他的这些不足,所以在内心里,他对马迪还是相当尊重的。对马迪属于亦师亦友的感情。

    大教室里渐渐坐满了人,不多一会儿,郑老和几个老干部局的退休老干部也过来了,见到楚扬在,郑志明乐呵呵地和他打了个招呼。郑老是个笛痴,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钻研笛子演奏上了,以前是佩服马迪的笛艺,两个人是挚友,现在又加上了一个楚扬。虽然楚扬的年龄小了些,但在笛子演奏上的水平真不是盖的,郑老私下里和他交流了几次,都是获益非浅。

    “小扬同学啊,你在网络上那个《新牧民新歌》,我和几个老家伙可是都听到了,还是听的正版哦。”郑志明乐呵呵地走到楚扬身边,一个挨着楚扬的同学,马上见机起身,给他让开了座位。郑老是马迪公开客的常客,这些管乐系的学生也都知道他的身份,虽然是一个退下来的市委领导,但在秦海的文化艺术界,郑老依然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只是一点小技巧,倒是让郑老你见笑了。”楚扬笑着冲郑志明点了点头说道。

    “哎,年轻人不用太谦虚,你的笛子水平别人不知道,我们几个老家伙还不清楚?别听报纸杂志上一些人胡说八道,那是嫉妒你,那么厉害的连续吐音,有本事他们站出来吹一个?”郑志明不屑地说道。作为一个笛友,平日里自然少不得关注一些笛坛的新闻,楚扬的《新牧民新歌》最近闹得沸沸洋洋,他也很关注这件事情。

    “就是,楚扬,你那首《新牧民新歌》我们宿舍的几个哥们儿都特别佩服,最后那一段吐音太炫了,就是太难吹,厉害!”后排一个男生也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说道。

    “不是难吹,是你们的手指灵活度和气息的控制功夫没有到家,这首曲子最后那段吐音,要用你们马老师讲的那种舌根断气,似连非连的意境,配合灵活的手指小动作,才能吹得干净清楚,用力过猛,或是手指僵硬,功夫不到家,都是吹不了的。”郑老随口点评着,同时心里也在感慨着那首《新牧民新歌》的技巧难度,他也算是一个半专业人士了,吹了几十年的笛子,手头上的功夫丝毫不输给那些专业演奏家,但楚扬这首《新牧民新歌》最后那段超难的吐音,他硬是吹不下来,连续练几天依然是如此,可见楚扬这首曲子的技巧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九点整,马迪准时走进了教室,看到郑志明和楚扬,他笑着冲两个人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了授课。

    马迪今天讲的内容,恰恰就是郑老刚刚所说的“舌根断气”的吐音奏法。之前楚扬没有听马迪讲过这种技巧,不过他的吐音也是根据自己的领悟,以最舒服的状态演奏出来的,今天听到马迪讲这一课,他倒是来了兴趣,很想听听马迪对于吐音的理解是怎样的。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课,主要来讨论一下吐音的演奏。大家都知道,吐音是笛子演奏中的常见技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在演奏中,这三种技巧经常会混合在一起出现。在座的很多同学都系统地学习过这三种吐音技巧,我就不再一一举例子区分,下面我重点要讲的是吐音的演奏技巧。”

    马迪说到这儿,看到下面很多同学都露出了专注的表情,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许多笛子教材上讲到吐音,都强调舌尖的重要性,但根据我多年的演奏经验来讲,过分强调舌尖的吐音,虽然可以做到短促、富有弹性的效果,但却略显刺耳,不圆润。”

    马迪说到这儿,从笛包里拿出一支f调的梆笛,调了调笛膜之后,开始吹了一小段三吐。

    这段三吐,是笛子名曲《五梆子》中的一段经典三吐音,马迪吹了一遍之后,当真如他所说,每个音都短促、弹性十足,带着一股跳跃的感觉。

    一小段演示很快结束,面对台下响起的掌声,马迪做了一个双手虚压的动作说道:“别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