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散户 >

第7节

超级散户-第7节

小说: 超级散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过年了?”丁旭夸张地惊叫道。

    不知为什么,方晴的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红晕,她轻轻地拍了儿子一下:“去,洗手去,顺便叫你爸来吃饭。”

    丁怀广正在电脑上打着一个电子表格,此时的他,整个人都和中午时不一样了,理了个整齐的平头,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身上的衣服也整洁清爽。

    丁旭问了父亲一下,得知父亲下午已经去过一趟公司,并用U盘拷了些工作内容回来。这几天恒发公司来了一批新订单,他必须要处理一下。

    看着家里一切都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丁旭的心一下子沉稳下来。

    “来,喝一杯。”吃饭的时候,丁怀广破例给儿子倒了一小杯白酒。

    “怎么能让儿子喝酒?”方晴有些惊讶,在饭桌下悄悄地踢了丁怀广一脚。

    “儿子已经长大了,是成年人了,当然可以喝点酒。”丁怀广微微一笑,然后举起酒杯,大声说道,“来,儿子,为了庆祝我和你妈复婚,咱们都干一杯!”

    丁旭恍然大悟地看着母亲,母亲脸上再次浮起了红晕。

    丁怀广在股市亏损无法挽回时,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于是在一个月前和妻子偷偷去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并将房子过户到了妻子名下,为的就是防止事后房子被法院执行,妻儿没有了立身之所。

    而现在不一样了,丁旭打了那张借条之后,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丁怀广才会和妻子复婚。

    只是中午刚到家,下午就复婚,为什么父亲会不顾旅途劳累,这么匆忙地复婚,难道还害怕有人把老妈抢走不成?

    丁旭看了看父亲,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决心,看到了迫切。

    “老爸是想让这一切被打乱的秩序尽快恢复,尽快回到原来的轨道上。看来他是下定了决心,要重新开始,开始新的生活!”丁旭一下子读懂了父亲的心事,心里也变得踏实无比。

    “干!”笑容在丁旭的脸上绽放开来,他一仰脖,干掉了那杯酒。

    这顿饭,丁旭吃得异常痛快,不知不觉就喝多了,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差点起不来床,最后迟到了。

    …………

    9月25日,星期四,沪指大涨80个点,最高2333点,收报2297点,涨幅3。64%;包钢稀土小涨,涨幅1%,收了根带较长上影线的流星线,涨幅大幅落后于大盘。

    9月26日,星期五,沪指微跌,收了一根高位吊颈位。包钢稀土跌1。9%,收报10。87元,再次跑输大盘。

    由于丁旭在9月23日收盘后预测大盘和包钢稀土都即将调整,所以没准备抄底。结果后半周并没有调整,反而有所上涨。因此周五收盘后,唐浩就有些按捺不住了,觉得错过了行情,于是打电话给丁旭,约他出去吃夜宵,顺便谈谈抄底的事情。

    舞水河畔,凉爽的夜风徐徐吹拂,岸边连成一条长龙的灯火显得格外美丽。

    在河边一家名为“兄弟龙虾”的烧烤店里,丁旭见到了早已等在这里的唐浩,他正抱着一只烤鸡翅吃得津津有味。

    丁旭刚坐下,唐浩便递了几根羊肉串过来,然后疑惑地问道:“丁旭,我看你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书和上网,把时间都花在研究股票上。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研究一只股票,这样划算吗?”

    丁旭笑了笑,答道:“当然划算。很多人买一块钱一斤的白菜,都习惯性地要挑来捡去,还要讲价。而买十万二十万的股票时,或许是看到股评家推荐,或许是听同事朋友说这只股票好,于是也不多想,随手就买了。这样的话,纯粹是靠运气,想撞大运,结局往往是赔钱。”

    “有道理,你接着说。”唐浩点了点头。

    “另外,从性价比上来说,买一只股票之前,先从技术面和基本面多花一些时间去研究,才不会盲目投资;买入之后,只需要按买股前的持有计划耐心等待就行,不用花更多精力和时间去琢磨,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丁旭接着说道,“而很多人买股票前不花时间去研究,稀里糊涂就买下来了,等到被套住,却每天花大把的时间去后悔、去求助他人,这就很糟糕,等于是拿一把没有磨过刃口的锈刀去砍柴,结局可想而知。”

    唐浩眯着眼睛想了一会,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过我看了一下,沪指上周最低已跌到1802点,我看东方财富网上几个专家都在说已经见底了,你为什么不肯进场?”

    “你着急了?”丁旭听得笑了起来,劝告道,“一有钱就急着买入,急着满仓,是大多数散户亏钱的原因。我送给你一句话——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现在我们就是要不动如山,继续耐心等待。”

    “耐心等待。”唐浩重复着这四个字,然后问道,“你到底在等什么?”

    “等一个信号,一个能确立这个大底的信号!”丁旭答道,“上周的印花税单向征收等三大利好,级别不够大,我需要级别更大的重大利好,可以终结这个熊市的超级利好!”

第十章 长线是金,短线是银

    “你认为什么样的利好才够得上你说的这种级别?”唐浩问道。

    丁旭咬了口羊肉串,答道:“终结这次金融危机的积极财经政策,比如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或者中国整体经济开始走出金融危机的积极信号。只要出现这样的信号,左侧交易的时代就已经过去,右侧交易的时代正式到来!”

    唐浩眯着眼睛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

    “总之,你别急,再等等。熊市不抄底,牛市不测顶,这是基本原则。我们要等一个反转的信号,才能杀入。”丁旭认真地说道,“盲目的左侧交易,就很可能抄底抄在地板上,而地板下面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还有地壳,地壳下还有地狱,地狱还有十八层。多少人从五千点、四千点、三千点、二千点一路抄底下来,最后缺胳膊断腿,教训惨重!”

    “打住!”唐浩挠了挠头,憨笑道:“刚才你说砍柴,我懂。你说财经政策,我也能听懂一点。不过你说什么左侧交易,我就像听天书一样了。你就不能说得通俗易懂一点,怎么整得跟个专家似的?”

    “是你不学无术!你还是在经济系学投资学的,也不嫌说这话丢人!”丁旭哭笑不得。

    唐浩叹了口气:“确实是这样,你太能侃了,听起来你才是经济系的!”

    “纸上谈兵,当不得真的!”丁旭哈哈一笑,然后正色说道,“说件正事吧。股市里有句谚语,长线是金,短线是银。我以往炒股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一直坚持做长线,确保了利润最大化。这一次,我还是准备将大部分资金都用来做长线,拿一部分钱做短线。”

    “既然你长线做得好,那就都做长线吧,不用做短线了。”唐浩点了点头。

    “不,短线是要做的。你也知道,我炒股的经验还太少,这方面要加强。”丁旭认真地说道。

    丁旭以往只炒过一只股票,炒股经验确实很少,大部分炒股理论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没能与操盘结合起来。因此,尽管上课和炒股会有严重的冲突,但他也开始慎重地考虑做短线的问题,最终决定拿一部分钱来做短线。

    做长线,往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知道自己是做错了还是做对了。而适当地做短线,则是培养盘感的最好办法。因为短线是一个快速试错的的过程,可以快速验证自己的判断。做对了,可以快速获利。而如果做错了,也可以快速纠正,快速止损。

    此外,做短线还可以通过操作热点股,培养快速跟踪市场热点的能力。这样肯定会有风险,有时会被套,会亏钱。但丁旭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实战经验。毕竟,虽然他这段时间恶补了炒股理论,炒股知识是有了一些,长线盈利模式也有了,但归根到底,炒股经验还太少,毕竟在实战中去获取,哪怕交学费都值!

    “我同意。我爸说过,要想赚钱,先得亏钱!”听完丁旭的解释,唐浩一边啃一串烤鸡翅,一边含糊不清地点头说道,“就算是做短线亏了钱也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怕失败。小平同志也说过,看准了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你倒学会打官腔了!”丁旭笑了笑,又补充道,“也不一定就会亏钱,只是做好亏钱的准备而已。对于我这样的新股民来说,短线赚钱的把握不大,算是交学费,炒股的重心在于一个炒字!而长线则是真正的投资,赚钱的把握大,炒股的重心在于一个股字!”

    听到这里,唐浩的眼中精光一闪。他放下鸡翅膀,想了好一会才正色说道:“我的理解,你说的这个股字,就是股东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对有前景的公司,就要长期持股,当长期股东,才能分享公司盈利提升带来的好处?”

    “耗子,你这是粗中有细啊,我收回刚才对你的评价。”丁旭惊讶地竖起大拇指,答道。

    “那当然,对于经济、投资之类的东西,我多少还是有一点遗传和天赋的。”唐浩得意地笑了笑,然后正色说道,“不过,我觉得你在炒股方面比我更有天赋。我有种预感,或许你今后真能把炒股当成一辈子职业来做!”

    听到这句话,丁旭陷入了沉思。

    因为急于赚钱还债,丁旭最近日思夜想的都是炒股这件事。或许是压力越大,动力越足,现在无论是看股票书籍,还是在网络上看炒股经验文章,丁旭都能很快入戏并有所收获。

    当然,除了压力之外,还有兴趣。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

    丁旭对炒股的兴趣,一方面是因为炒股赚钱是摆脱家庭困境的一种快捷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第一次炒股就赚了八倍,让他有了成功的感觉。

    到目前为止,丁旭很享受这种成功和充实的感觉。

    “炒一辈子股,听上去似乎也不错。”丁旭微笑着想到。

    正想着心事,丁旭的眼睛余光忽然看到,烧烤店那个四十多岁的老板娘一直在好奇地看着自己。

    “怎么了?”丁旭抹了一把脸,以为脸上有什么东西。

    “我刚才听到你们说炒股。”胖胖的老板娘好奇地问道,“你们赚钱了吗?”

    丁旭和唐浩对视了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什么?”老板娘不高兴了,冷哼道,“老娘炒股的时候,你们还在玩泥巴!”

    “哟嗬!”丁旭和唐浩再次对视一眼,都惊讶起来。

    闹了半天,这位老板娘也是个股民啊。

    “去年赚了一些钱,后来就退出了,最近准备进场抄底。”丁旭实话实说。

    “嗯,现在抄底是好机会,应该能赚钱。”老板娘点了点头。

    “怎么说?”丁旭虚心请教。

    老板娘倒是直爽,一语道破天机:“牛市的时候,我这里的生意特别好,很多人炒股赚了钱,就出来消费,张嘴闭嘴都是股票,后来股市就大跌了。这一年来,股市不行了,谈股票的越来越少,现在几乎没有人谈了。这个月,我还是头一回听到有人谈股票,可见行情差到了极点。既然没人炒股了,国家就该想办法了,就是该涨的时候了。”

    丁旭连连点头,表示受教了,又追问道:“老板娘,你也炒股吗?”

    “我只买过一只股票,苏宁电器。”老板娘呵呵一笑,答道,“2004年刚上市的时候,30块钱一股买的,去年秋天涨到60块卖的。”

    “捂了三年,赚了一倍,还算不错。”唐浩插了一句话。

    “耗子,你懂什么?”丁旭大吃一惊,对着老板娘竖起了大拇指,“苏宁电器这只股,前几年送了很多次股,包括几次十送十,如果按后复权计算,去年9月的股价应该都上了一千了。老板娘,你至少赚了三十多倍!”

    “小伙子,看来你是真懂股票的。”老板娘笑容满面地答道,“是啊,我当时去卖股票时,也吓了一跳,怎么卖掉之后,多了那么多钱,后来证券公司的才告诉我什么送股的事。”

    “什么?”唐浩大吃一惊,问道,“那你到底赚了多少钱?”

    “我当时没钱啊,所以只买了一万块钱,总共也就赚三十多万,后来就在市里买了套房子。”老板娘笑咪咪地答道,“以前一直是租房子住的,现在我已经很知足了。”

    “高手啊!”唐浩肃然起敬,感慨万千,“民间真有高手!”

    丁旭想的却是另一回事:“股市里,经常是越懒的人越赚钱。技术这个东西,还真比不上耐心更重要。说到底,就是那句话,长线是金,短线是银!选中一只好股票,死捂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