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凤回巢 >

第432节

凤回巢-第432节

小说: 凤回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眼睛,就像带着钩子一般,不时地在李一鸣俊俏白皙的脸孔上飘来飘去。

    单论相貌,李一鸣也是极少见的美少年,兼之饱读诗书,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读书人特有的儒雅。立刻将一旁伺候的“内侍”们比了下去。

    衡阳郡主脸上笑着,心里却懊恼不已。

    真不该将郡马带来……

    李一鸣也有些坐立不安,垂着眼,不敢多看。

    高阳郡主瞄了李一鸣一眼,总算收回目光,笑着问衡阳郡主:“这些日子,你可回过府?”

    衡阳郡主点点头:“三日前还回去过。”

    高阳郡主似笑非笑地哦了一声,别有居心地问道:“顾莞宁已经走了三个月,阿娇阿奕还整日哭着找亲娘吗?”

第七百一十六章 恩怨(一)

    这话问得十分刻薄。

    衡阳郡主心中也觉得不痛快。大人之间的恩怨,何必扯到孩子身上。这等事情,怎么可以拿来随意说笑?

    只是,衡阳郡主从不与人当面交恶。再者,顾莞宁此生不知能否回京,为了顾莞宁开罪高阳郡主,显然是不智之举。

    衡阳郡主定定神答道:“大嫂走了这么久,两个孩子也快习惯了。如今极少哭闹。”

    高阳郡主扯了扯唇角:“听闻沈梅君生的那个孽种,也被接到了梧桐居里住着。堂弟真是好脾性。来路不明的野种,竟也认作了妹夫。”

    讥笑顾莞宁也就罢了,辱及兄长,衡阳郡主却忍无可忍,立刻沉了脸:“堂姐,请慎言。”

    高阳郡主只有对上顾莞宁的时候吃过闷亏,对着其他人,依旧是那副跋扈不让人的脾气。闻言立刻冷笑道:“我说的都是实话,为何要慎言?那个叫沈谨言的,应该和沈梅君一起沉塘才对。”

    “还有顾莞宁,她母亲闹出这样的丑闻,亏她还有脸赖在太孙妃的位置上。依我看,她迟早要自请下堂。”

    衡阳郡主略略蹙眉,委婉地说道:“定北侯夫人做下的错事,和大嫂没什么相干。怎么能怪到大嫂的身上?”

    高阳郡主冷笑连连:“怎么没相关!她是沈梅君的女儿,亲娘种下的恶果,自然会报应在她身上。”

    衡阳郡主听得满肚子闷气。

    只是,她一来不善口舌争锋,二来不想和高阳郡主翻脸,便又忍了下来。

    高阳郡主见衡阳郡主一声不吭,心中愈发得意:“说起来,前些日子京城里的传言可真不少。一桩桩一件件的,格外有趣……”

    三句中,至少有两句都在羞辱顾莞宁。

    衡阳郡主索性闭上嘴,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还是少来高阳郡主的府邸为好。

    李一鸣也不惯听这些背后辱人的话,有心想起身告辞。碍于颜面,又不便张口。正在踌躇之际,高阳郡主已经笑着看了过来。

    “李郡马去年秋闱考中了第四名,今年会试必能考中进士。衡阳有你这样才华出众的夫婿,委实令人羡慕。”

    那双水汪汪的眼睛,带着娇媚,勾得人心慌意乱。

    李一鸣正襟危坐,恭敬地应道:“郡主谬赞了。”

    衡阳郡主心火直冒。她还坐在这儿呢,高阳郡主明目张胆地勾~引她的夫婿,简直是欺人太甚。

    衡阳郡主绷着俏脸,淡淡说道:“我忽然想起府中还有事,先行一步。”

    高阳郡主不但没怒,反而扑哧一声乐了:“我的好妹妹,我不过是和你的郡马说几句话,你怎么就吃上醋了。罢了,我不和他逗乐就是了。你安心坐着……”

    调笑的话还未说完,便有内侍来禀报:“启禀郡主,席公公来了。”

    高阳郡主略略一怔。席公公这个时候来做什么?莫非是皇祖母有事要召她进宫?

    ……

    席公公的脸色颇为难看,顾不得衡阳郡夫妇在场,匆匆说道:“宫里出了大事,还请郡主立刻随奴才进宫。”

    大事?

    高阳郡主一头雾水:“出什么事了?”竟这般急着召她进宫?

    席公公不肯明言,又说了一遍:“请郡主随奴才即刻进宫。”

    衡阳郡主十分识趣,立刻起身道:“我和郡马就不打扰了,这就回府。”

    高阳郡主从未见过席公公这般焦虑急切,也没了心思说笑,立刻随席公公进宫。一路上不管怎么追问,席公公都不肯明说,只道:“到了椒房殿,郡主就知道了。”

    高阳郡主心里隐隐有了不妙的预感。

    进了椒房殿,这份预感成了现实。

    王皇后直挺挺地躺在床榻上,面白如纸,太医正为她施针急救。

    高阳郡主生性荒唐,对王皇后却十分敬爱,见状一颗心都悬了起来,扑到床榻边:“皇祖母,皇祖母。”

    情真意切的呼唤,叫醒了王皇后。

    王皇后费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高阳郡主熟悉的脸庞。

    往日,这张脸是她心中最大的慰藉。如今,一看到高阳郡主,她的脑海中便晃动着王氏和齐虞的脸。

    王皇后又闭上眼,一滴浑浊的泪珠,从眼角滑落。

    “皇祖母,好端端地,你怎么忽然晕倒了?”

    “皇祖母,是谁惹你不高兴了?”

    “皇祖母,你怎么不理我了?”

    最后一句话,透着十分的委屈。

    王皇后深呼吸一口气,再次睁开眼,勉力张口:“席公公,领着高阳去见王氏最后一面。”

    ……

    最后一面?

    王氏不是一直住在静云庵吗?

    高阳郡主一懵。

    没等她回过神来,席公公已经走了过来:“郡主请随奴才过来。”

    高阳郡主愣愣地随着席公公去了椒房殿的正殿。

    然后,两具交叠的尸首骤然撞入眼中。

    圆柱和地上的鲜血已经干涸,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一切都维持着王氏和齐虞死时的模样。

    高阳郡主整个人都僵住了,然后很快颤抖起来,一张描绘得精致美艳的脸孔再无一丝血色:“这、这是怎么回事?”

    席公公不能再沉默了,迅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王皇后既是让高阳郡主前来见这一幕,显然没有隐瞒的打算。

    高阳郡主像是在听什么荒谬可笑的故事一般,忽然笑了起来:“席公公,你说这些未免太可笑了。我一个字都不信。”

    她的母亲,怎么可能和一个没了子孙根的卑贱内侍有私~情?还为了这个隐秘就要杀顾莞宁灭口?

    这不可能!

    这绝不可能!

    躺在地上的两具尸首,高阳郡主看都未看一眼。

    高阳郡主不停地笑着。

    席公公心中暗叹一声,低声道:“郡主,娘娘已自尽身亡,可太孙妃还在静云庵。此事并未结束。皇后娘娘此时也自身难保,只怕是护不住郡主了。请郡主多珍重,好自为之。”

    高阳郡主还在笑:“皇祖母最是疼爱我,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抛下我不管。”

    笑着笑着,脸孔扭曲起来,笑声也变得歇斯底里。

    然后,化为一声凄厉的尖叫声。

    回荡在椒房殿内外,久久不息。

第七百一十七章 恩怨(二)

    天色渐暗。

    福宁殿内外,已经燃起数盏宫灯,亮如白昼。

    元佑帝面沉如水,听着钱公公一板一眼的禀报。

    “玉真熬不过刑罚,已经死了。另外几个宫女中,倒是有人张了口。”

    “王妃娘娘自到了静云庵之后,每日晚上都让齐公公值夜,实则同床共枕……”

    元佑帝目中喷出火星,打断了钱公公:“行了,这件事朕已知晓,不必再多说。匪徒一事,可审问出来了?”

    “是,”钱公公一直是那副平平板板的模样,声音不疾不徐:“这伙匪徒,实则是王家暗中豢养的死士。楚王妃娘娘暗中给王侍郎送信,王侍郎便派了数十个死士上了静云庵。”

    “楚王妃娘娘领着人逃出静云庵,下令让这些死士将庵中所有的人都杀得干干净净。若是杀不了太孙妃,有人闯进太孙妃的屋子里也可。”

    元佑帝面色铁青。

    好一个王氏!

    好一个王少常!

    这对兄妹,心眼都长歪了!这么阴损歹毒的计策,竟也想得出来。

    “好在太孙妃早有提防,早已命暗卫守在静云庵周围。”钱公公难得多嘴了一句。

    元佑帝静默不语,脑海中闪过顾莞宁的俏脸。

    身为女子,竟敢以身为饵,诱王氏入局。

    这份胆量,这份精密的谋划,委实令人称道。

    很快,李公公前来回禀:“启禀皇上,楚王妃的尸首已经被送回王家,齐虞的尸首被皇后娘娘下令扔进乱葬岗里喂野狗。”

    元佑帝淡淡地嗯了一声。

    王氏根本不配葬在皇陵里。

    那个齐虞,自寻短见算是便宜了他。

    李公公又低声道:“高阳郡主下午进宫后,见了娘娘尸首,尖叫了许久,然后昏厥过去。直到现在还没醒。”

    元佑帝本就不喜高阳郡主,因王氏一事,更生厌恶之心,冷然道:“传朕的口谕,让人将她送回郡主府去。以后未经朕宣召,不得入宫。”

    李公公应了一声,立刻退下。

    ……

    王氏的尸首被送回王家,王家上下惶惶难安。

    承恩公要亲自进宫领罪,被长子王少常拦了下来:“此事因我而起,我这就进宫向皇上告罪。”

    王璋立刻道:“我随父亲一起进宫去。”

    王少常苦笑着长叹一声:“我这一去,还不知有没有命回来。你就别跟着添乱了。好好在府中待着。”

    顿了顿又道:“出了这等事,你和高阳郡主的夫妻缘分也算尽了。等此事一了,你就进宫奏请和离吧!”

    王家惹出这等滔天之祸,还不知能否熬过这一劫。有高阳郡主在,王皇后总得顾及王家几分。

    王璋低声道:“父亲,儿子不想和郡主和离了。明日,儿子就去郡主府见郡主。”

    王少常又叹了口气,无心再说什么,匆匆离府进宫。

    ……

    宫中出了这等大事,自然瞒不过太子耳目。

    太子既震惊,又有些莫名的振奋,回府之后,立刻命人将太孙叫到书房:“阿诩,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王氏会死在宫中?”

    这一声阿诩,叫得格外亲切。

    仿佛父子两人从未生过争执隔阂。

    太孙也毫无芥蒂一般,平静地将事情的原委道来。甚至听不出半点愤怒。

    太子倒是热血沸腾,先将王氏狠狠贬低辱骂了一通:“……这个贱~妇,顶着楚王妃的名头,竟做出这等不知廉耻的事情来。皇兄在地下有知,只怕会被气得再死一回。”

    声音里的幸灾乐祸,十分明显。

    太孙心中哂然冷笑。

    太子对已逝的楚王一直十分嫉恨。哪怕楚王死了已有多年,依然耿耿于怀。

    楚王是王皇后嫡出的长子,身份尊荣,受尽元佑帝宠爱而当年的太子,夹在嫡出的兄长和聪颖过人的齐王之间,无足轻重,颇为尴尬。

    如今王氏活生生地给死了十几年的楚王戴了这么一大顶绿帽子,太子听了岂有不高兴之理。

    “王少常已经进宫领罪,”太孙淡淡说道:“谋杀行刺太孙妃,其罪当诛。皇祖父答应我,一定会严惩王家,绝不姑息。”

    太子早就看王家不顺眼了,在这一点上和太孙立场完全一致,闻言想也不想地说道:“王家人确实该死。明日早朝,孤就奏请父皇,严惩王家。”

    这等皇家丑闻,本该遮掩下来。

    不过,太子存着私心,想让地下的楚王再被气死一回,便只当不知了。

    父子两个说完正事,便无话可说。

    太子清了清嗓子:“天色已晚,你先退下安歇吧!”

    至于太子,自然是去荷香院就寝。

    ……

    太孙从书房出来后,又去了雪梅院。

    太子妃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瞠目结舌。过了许久,才道:“莞宁胆子也太大了。遇到这等事,怎么也不和你商议,就以身犯险!”

    好在有惊无险!

    万一出了差错,这条性命可就难保了!

    太孙心里那团闷气,一直在默默燃烧。听到太子妃的话,火苗不小心地窜了出来:“等她回来,我就和她好好算一算这笔账!”

    太子妃好笑地看了沉着脸的儿子一眼:“你呀,就是在我面前发发牢骚罢了。真见了莞宁,哪里还发得出脾气来。”

    太孙:“……”

    这还是亲娘吗?

    太子妃开了句玩笑后,又叹道:“真没想到,王氏竟还是个痴情人。为了一个内侍,抛下女儿,扔了楚王妃的身份尊荣,跑到静云庵,一住就是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